西西河

主题:淮海战役研究㈤·决战?决战!(上) -- 双石

共:💬69 🌺3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守淮不意味着一定要长时间占领,而是指有在该地区发动攻势的

能力。迫使敌人的力量消耗在争夺两淮地区,而不是准备渡江。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双石兄加速啊,这黄伯韬已经吃上了,却半天不下咽

可把我们伸长脖子噎得……

家园 黄伯韬好象两个礼拜才咽下去。

  双石也得吃一个多礼拜吧?

家园 那也得先把下面的邱李黄给挟上啊,再不挟上就跑了
家园 关于守江必守淮的淮

我们讨论历史上守江必守淮的例子是必须定义什么是淮河,中国历代出现的划江而治出现在何种自然境况。

在1194年黄河决口,主流东夺汴泗,开始了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而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这个661年期间中国没有出现过南北划江分治的局面。军事势力两次南下一次北上都成功了。

从这个历史现象看,北方的势力要南下,在有黄河和淮河的两个障碍物同时存在下,必然比只有黄河一个障碍物要困难。同样南方势力要北上也是如此(比如明灭元)。

所以我们观察到在1194年前中国多次出现南北分治拉锯的局面而在1194年黄河夺淮后再也没出现---因为淮河消失了。

在1855年后中国又出现过划江而治的局面,即1853年至1864年的清朝-太平天国和1921-1928年出现的北洋政府-广东政府,这个分治现象很短暂,原因是进入近代,地理障碍的因素减少了,南下北上的势力不再受制于淮河。链接出处

家园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说法:

  清朝-太平天国、北洋政府-广东政府是划江而治。

家园 我厚着脸皮又来催楼主了,可以继续了。。。。。
家园 我也来催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