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是否可以考虑放弃浏览器另起炉灶 -- 益者三友

共:💬54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Google 研究比 HTTP 快两倍的新协议 SPDY

http://google.org.cn/posts/google-spdy-2x-faster-web.html

http://dev.chromium.org/spdy

家园 我也认为TCP/IP是目前最solid的通信协议了

大家现在做的,在应用层上的协议比较现实。当然以后网络基础结构彻底颠覆之后(我也不知道怎么颠覆),可能需要新的通信层的协议。现在并不需要

家园 Google可以这样做

互联网如果有谁可以改变或推行新协议,只有google有这个影响力,而且也有财力,但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html 5 google为了wave加了私货,但流行不流行还要看google 这些工具的流行度。

事关公认的流行标准这种事,大致都要经过许多年,往往不是经心算计的结果,却是那次表错情的阴错阳差。但这一行也有潜规则,就是什么流行大家就都拼了命的往上靠,这年头http还成王中王了,大有家里电视到冰箱都是通过http联络的可能。

家园 难啊

楼主所建议牵涉利益过大,除非能联合大部分相关利益厂商,否则没戏。

协议往往是大公司妥协的结果,就和楼主说的jas差不多,不是看技术先进与否。

参加过几个IEEE的协议开发,其中有2个还是根据draft版本开发的,因为大公司都想抢着出新产品,看着协议有个雏形就想先抢着把自己东西生产出来,如果卖得好可以形成实际标准,让别的厂商去适应。

IEEE在开会的时候,那几个委员发言基本是自说自话,因为大部分委员本身就是某公司的。有时候明摆着有问题的地方,委员居然能投票通过,实际利益使然啊。

中国人根本插不上嘴。。。。

家园 好大的计划,连tcp都想干掉

这个说实话,根据他的宣传。我对能否快两倍表示怀疑。

最后吐糟下,他的某个测试 标题是world leaders

结果有 日美意韩什么的,就是没有中俄

家园 哪儿提到替代TCP了?

标题是替换HTTP,是替换应用层协议,不是通信层。

看他的第一个版本的实现:

Connections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DY session runs atop TCP, similarly to how HTTP works today. The client is expected to be the TCP connection initiator. Because it runs on TCP, we have a reliable transport. Unlike HTTP, all connections with SPDY are persistent connections. The HTTP connection header does not apply.

For best performance, it is expected that clients will not close open connections until the user navigates away from all web pages referencing a connection, or until the server closes the connection. Servers are encouraged to leave connections open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but can terminate idle connections after some amount of inactivity if necessary.

他是建立在TCP之上的

家园 现在的HTML 5不过一草稿而已,不是标准。
家园 这应该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吧

SPDY is not the only research to make HTTP faster. There have been other proposed solutions to web latency, mostly at the level of the transport or session layer:

*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 -- a transport-layer protocol to replace TCP, which provides multiplexed streams and stream-aware congestion control.

家园 SCTP不是他propose的

SCTP存在很多年了。。。

家园 认真看了下,终于看懂了

这种设想完全是有可能的。

所有信息私底下网络里交互,然后界面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特定的渲染,提供一个完整的交互界面(可能叫浏览器,也可能叫操作系统,甚至叫别的东西。比如现在的linux下是:kernel+x+de/wm+浏览器,未来可能要砍掉最后端的一两个。)。

家园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浏览器这个东西是多余的包装层。本来TCP/IP和操作系统已经提供完备的信息交互和屏幕渲染机制,没有必要再多包一层。

当年做浏览器只是急就章。

家园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会很困难

技术的发展通常是渐进的。如果革命的话,不仅会割裂前人所做的工作,更担心的是会丢失先前技术的用户。

当然革命的做法也不是没有了,主要还是看大公司是不是愿意联手推动。

家园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在现有平台上面开发,对开发人员来说,更经济,因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少,开发速度快,所以支持的人也就越多。

新的框架,或者说平台,多半不是直接取代现有的平台,而是在新的应用领域拓展,最后才把已有的领域囊括进来。PC如此,web如此,将来手机也会如此。

家园 性能是全方位的问题

想要传输的快,无非是在数据压缩处理与连接并发性上做文章,最后再加上可选安全性的功能。

这和CPU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双核不够还有四核,八核,以及微软实验室中这样的机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一方面就是开发人员的问题,尽量优化代码,少用javascript库。否则再好的应用协议也满足不了需求。

家园 SCTP 很老了。LINUX上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