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文革,要不要再来一次 -- 钱二

共:💬305 🌺52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苦中作乐罢了,体力工人退休后还饶有兴致地回忆自己年轻时的

辛苦,难道你还认为苦工很喜欢当苦力啊?

家园 那要看啥病

那要看啥病,有些是小手术就可以搞定,如果是大病你去搞小手术,只能延误时机.

家园 既然钱伟长能苦中作乐,

旁人又何必为他叫苦连天呢?

比如宗庆后,说起他插队的那段岁月,每天都要挑河泥10几个小时,旁人都惊叹:真苦啊。他立刻正色道:不苦,没觉得苦。

感受都是很个人、很主观的东西,旁人替代都会闹笑话,比如现在,刘欢对下岗工人深情地唱到: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被剥夺了一切,不得不从头再来的下岗工人们倒要问问他:你从头再来试试看?

家园 存在就是合理的

圣诞节以前,苏联的存在是合理的;

圣诞节以后,苏联的解体同样是合理的。

至于内在联系,负责解释合理性的人是不需要去思考的。所谓犬儒主义,也就是指这些人。

从来没有一个犬儒不是用形而上学的方式看待问题,所以,尽管看起来他们的逻辑推论怎么都是对的,但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却似乎解释不了另一些同样存在的事情的合理性。

家园 关于钱伟长,他苦不苦我也没资格评论

可惜的是,原来多少能教两个学生,结果等他重新恢复工作时已经是多大了呢?

想来苦的不是个人,只不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罢了.

家园 你上下两个例子对比起来是什么意思倒是令人觉得奇怪
家园 权力正常交接的制度, 没有正常的中国人不想要

不过我们说的是文革.你觉得文革对建立权力正常交接的制度, 起得是破坏性的作用还是建设性的作用? 我认为是破坏性的作用. 对一个制度来说, 是否可能通过对这个制度的破坏行为来达到建设这个制度的目的? 我认为是南辕北辙.

再有人搞政变上台,只要后面得人心了你赞成么?有先例自然就就会有后来人。

你这句话我同意. 刘少奇于1959年—1969年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于1966年8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由此正式开始. 刘少奇在国家主席任上,未经法律审判,未经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其职务, 被迫害而死. 根据你的标准而不使用双重标准, 此后在文革中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包括毛泽东和华国锋等,得位皆不正. 不过有先例自然就会有后来人。在1966年政变的十余年后,邓小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由此开始. 中共从此不再以阶级斗争为政策中心,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认为, 这不是得位不正, 而是拨乱反正. 改革的路走到今天,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不证明改革的初始方向有错. 没有任何道路能一直走下去, 边走边调整才能不出大错.

家园 评论也没啥,只要跟他本人的想法一致。

至于他个人的命运能不能为整个国家民族背书,他能不能帮国家民族戴个表,他也还没这个资格吧?

两个例子奇怪在什么地方?

家园 前不久写的关于 文革的问题归并

del

家园 钱伟长只不过是一个缩影

类似于他的人很多,有知名的有不知名的.

家园 还有一个缩影是阮雪榆,

文革没有耽误他,他的研究始终与国际最先进的水平同步。

还有更多的其他人也没耽误,在这方面河里的讨论够多的了。

家园 哇卡卡,原下放石景山是搞科研来着

好,果然是好.

估计光机所被打死的是去和马克思讨论光学

家园 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家园 我说的那个例子只是个例罢了,嘻嘻。

凡是不符合他们的想像的都只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

家园 成分论的目的正是要打破成分论.

因为旧的成分论,就是权贵富人这类少数人占有社会资源,并且福及子孙后代.

新的成分论正是要大力扶持以前的底层贱民,让他们得到按社会主义理想应得的机会.

为什么知识分子的子女就一定要上大学?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打破旧的常规呢?

我母亲在四川刚解放的时候,还在给别人家放牛,有个土改干部看到后,就问她想不想上学,我母亲说想.

于是保送上了中学,当时她也只会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不会.但后来仍以极好的成绩考上农学院(母亲家里出不起学费,都是学校的补助让她一直上完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去北大荒,一干就是几十年.没受任何迫害,没有对党的任何不满

成分论对她这样出身,只有感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