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印尼卫星在西昌升空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 acdo

共:💬57 🌺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近地点只有200公里。。。

不知是无意疏忽,还是有意误导:偏了一万公里(真有那麽大?请给数据来源)应该是大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偏差,计划轨道近地点只有200公里,偏差的量级会小很多,你为何不提近地点偏差,近地点偏差最大也就200公里(紧贴地面了.),说起来不够震撼吧。

家园 变轨只是刚刚进入同步转移轨道而已

新华网巴黎9月4日电 (记者李学梅) 新华社记者4日从“帕拉帕-D”(PALAPA-D)卫星制造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获悉,中国为印度尼西亚发射的这颗卫星通过几天的变轨操作,已到达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女发言人桑德里娜·别莱茨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通信卫星于8月31日发射升空后,未能按计划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而是到达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轨道,但距离预定轨道并不算远。公司随后对其进行了变轨操作,9月3日,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别莱茨基说,这种事故在以前也曾发生,但大多数情况下,卫星往往无法再被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而这次操作却获得了成功。她表示,该步骤完成之后,卫星将在这里按原定计划进行准备工作,最后到达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并开始正式运行。

  “帕拉帕―D”通信卫星是印度尼西亚卫星通信公司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的,投入运行后将为印度尼西亚提供卫星通信和广播传输等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按照长三火箭的推进能力,本来这颗卫星是打算发射进入远地点50291公里的超同步转移轨道,这样子可以节省卫星的燃料消耗,延长卫星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发射的差距真是非常大

这是4号的数据

Name: PALAPA D1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9.2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5812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09-046A

Orbit: 9619.5 x 35672.8 km, 13.67h Inclination: 7.8°

Age Elements: 0.4 days

轨道倾角已经减少到7.8度,以后还要变轨

家园 NORAD的TLE数据

这里就有

http://www.n2yo.com/satellite/?s=35812

不过已经是新的数据了:

1 35812U 09046A 09247.51790597 -.00000067 00000-0 00000+0 0 188

2 35812 007.8217 117.6676 4488058 180.2713 129.1906 01.75553843 121

09247表示09年247天,也就是9月4号发布的数据,31号的数据是

OBJECT A

1 35812U 09046A 09243.49448247 .00001439 00000-0 10000-3 0 35

2 35812 022.3299 119.5831 6130944 177.0855 118.4905 03.89739991 02

OBJECT B

1 35813U 09046B 09243.28802899 -.00000191 00000-0 00000+0 0 18

2 35813 022.2865 119.7433 6131825 176.8583 189.2930 03.88702758 09

其中OBJECT A是卫星,B是三级火箭,09243表示09年第243天也就是8月31日。

家园 这个结果是发射星箭分离后的结果

星箭分离后,本来远地点就算不是50000公里,也该是标准GTO轨道的35786公里,但是这个差太远了。

至于变轨,那是卫星的事情,根本没我们火箭的事,火箭发射预定轨道位置没达到,就是失败

家园 我没太高法国什么

只是指出一个常识:卫星变轨是制造商法国泰利斯公司的事情,根本和我们无关。几十天后变轨成功了进入GEO轨道是别人的荣耀,失败了责任还要继续向我们身上推。

至于计算很简单,粗略计算所需速度增量可以用这个公式

delta Ha=4*((Ha+Re)/(1-e)) *(

delta Vp/Vp)

其中

delta Ha是远地点高度改变量,Ha是现有远地点高度,Re是地球直径,e是偏心率,

delta Vp是近地点速度增量,Vp是近地点速度。

8月31日NORAD发布的Palapa-D卫星TLE数据如下:

OBJECT A

1 35812U 09046A 09243.49448247 .00001439 00000-0 10000-3 0 35

2 35812 022.3299 119.5831 6130944 177.0855 118.4905 03.89739991 02

偏心率的数据是6130944,表示偏心率是0.6130944 。根据那串数据,可以计算出近地点221公里,远地点21135公里,为了进入GTO轨道,需要远地点升高到35786公里,也就是说

delta Ha=35786-21135=14651公里。近地点速度可以算出约为10000米/秒,地球直径是已知的6370公里。

由此计算,Vp也就是近地点速度增量约为350米/秒。

考虑到国际通信卫星7寿命17年,Palapd-D寿命15年,可以用它估算。国际通信卫星7的入轨质量为 2100 千克,其中 650 千克为推进剂,一般卫星推进剂都是常温推进剂UDMH+N2O4,真空比冲大约是2900牛*秒/千克,按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计算,所能提供的速度增量大约是1000米/秒,假定Palapa-D也是如此的燃料比例,则至少损失(350/1000)×15=5.25年寿命。

再考虑这些燃料本来是留作轨道维持用的,那时Palapa-D的质量不是4100千克,而是2000千克出头(从GTO到GEO正常变轨消耗燃料很多,可能有1.7~1.8吨,没看到合同,不知道原始轨道没法算具体消耗。不过这个消耗是理所应当的),4100千克的变轨需要的增量,消耗的燃料要比轨道维持多得多,不能简单认为速度增量一致消耗燃料相同(没办法,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推算出来就是这样),所以大致估算,可能要消耗相当于轨道维持600多米/秒,至少是500米/秒的加速,这样下来,那就是卫星一半寿命消耗掉了。

当然,如果法国人轨道控制技术足够好,不是采用我计算所用的最笨的方法,那么寿命能少降低一些,但是好几年寿命没了是肯定没问题的。

最后说一句,为什么delta符号我打出来了最后提交后就没有了??害的我只好写delta

家园 远地点那么大误差要消耗燃料

很多的燃料的,近地点差上几十公里根本不算什么,远地点差上几百公里就超标了。长三乙的指标:

参数 标准GTO轨道参数 入轨精度(3s)

近地点高度 200 km ±30 km

远地点高度 35786 km 半长轴 ±120 km

轨道倾角 28.5° ±0.21°

近地点幅角 179.6° ±0.6°

自己看吧,近地点精度控制在±30公里内就是达标,远地点要控制在±120公里内才行,现在都偏出去100倍了

家园 不是的

变轨靠的是远地点发动机,姿态控制靠的是小推力的姿态调节发动机。以东三卫星为例,前者推力490牛,后者推力10牛。

家园 发射同步卫星要的是远地点,

  近地点有点偏差问题不大。

家园 重要问题是用不用同一个燃料箱。

  如果不共用燃料,基本不会影响卫星寿命。

  还有这颗法国卫星的姿态控制火箭是哪种?考虑到欧盟发射奔月卫星用上了电火箭(等离子火箭?),如果这颗法国卫星用电火箭来做姿态控制,那么变轨燃料与姿态控制推进剂无关,只要变轨火箭能定成位就不会影响寿命。

家园 星箭分离前是发射方负责。

  星箭分离后发射方把最后的轨道参数给卫星方后,卫星方找到卫星,就没发射方的事了。

  如果是中国发射中国制造的卫星,本来就是一家,所以还得接着干,但负责的人员换卫星方的人了。

  

家园 愿闻其详。。。

1)为什么同步卫星要的是远地点?同步卫星的最终轨道似乎应该是圆形的,否则如何同步?

2)近地点有点偏差为何问题不大?记得嫦娥一号的变轨都是在近地点完成的。近地点高度和远地点高度应该是相关的吧。

家园 同步卫星需要在远地点变到圆轨道。

  所以远地点越准变轨时越省油。

  反过来,近地点是200还是300公里,与变到同步轨道没什么关系。只要不太低到大气比较密的地方,愿意的话你把近地点定到两万公里也行,只是这样可能比较费油。

  变轨是在近地点变轨只影响远地点高度,近地点不变;反之只影响近地点。所以一般的同步卫星发射要两次变轨,第一次在圆轨道(也是近地点,不一定跑完一圈)变轨到远地点为同步卫星高度,近地点是原来的圆轨道高度。第二次在远地点加速,把近地点提高到同步轨道。

  嫦娥一号的变轨比较复杂,可能是要跑的比较远的原因吧?下面是凭记忆写的,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

  嫦娥一号升空后先进入近地点为200公里的轨道,先进行远地点变轨,使近地点提高到600公里。提到这么高没见说什么原因,我的分析是为了在近地点附近时地面观测站能看到的时间长一些。因为以后直到进入奔月轨道都是在近地点操作,而中国的地面测控站太少。

  以后是在近地点三次(?)变轨,远地点提高到超过月球的轨道。这超过月球的轨道可能是为了进入月球轨道时在视野(不被月球挡住)中留的时间长一些。

  近地点多次变轨可能是卫星上的变轨发动机动力较小,同时变轨动作时间可以拖的比较长,加速度小相对容易精确控制。

家园 不知道法国人测控是怎么布站的

是用地面站还是用中继卫星,没听说他们有测量船全世界跑

家园 法国有不少殖民地和原殖民地。

  全球布站条件比中国好,而且他这个是民用的,再加上西欧与美国的关系,需要时可以用美国的测控站。

家园 这里似乎有问题的

偏心率的数据是6130944,表示偏心率是0.6130944 。

欧洲和中国的所采用的模型有区别,偏心率也是不同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