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返璞归真:我眼中的世界(序) -- wild007

共:💬21 🌺1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贴呀。我再说说欧洲和印度的问题吧

欧洲组织统一军事力量的愿望肯定有。05年法国一个智库就提出过双边门罗主义:在北约内部分工,美国主导美亚中东,欧洲主导欧洲中东和非洲。而且以前希拉克也提过返回北约,只是法国要求获得南欧司令部控制权(管理地中海)而不得就没有成。可见欧洲想部分独立于美国的心是一直有的。目前不能说一定成,但是也一定不成。我以前说的就是“谨慎悲观”。

对于印度,他最大的悲剧就是在中国和俄罗斯旁边啊:)以前墨西哥人说过,墨西哥的问题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呵呵。与印度相比,巴西的地缘空间还大点呢。话说回来,各大国中中国战略环境最险恶了,尽是核与准核大国。也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了。对印度基建,我的看法是有利国计的不帮,有利民生的帮,呵呵。印度下层如果觉醒了,上层精英的屁股会着火的。那时不管谁管理印度,都要和中国友好些了。

家园 有关当今社会的一些思考(一)

想了想,还是把一些想法都写在这里吧。

说了这么久的变局,真的要来了,对于葡萄所说的“信”的问题,其实光从字面上,已经可以理解大半,而剩下的部分,对于普通人的观念,实在会有非常大的冲击,不过并非是说这是一定要藏着掖着的什么大秘密或者大“真相”,而是基本理念的问题,换言之,全说出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基本不会被认可,而且就算认可了,对现实生活也没有意义,纯粹多一分无力感。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追求,也会有很多执念,这些追求和执念会使人的意志坚定,在此基础上,一个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形成,而自信就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自然表象。但是,由于人的阅历以及个人偏好,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各自的不足之处,甚至久而久之,会成为自己吸收新知识,新理念的障碍,这就是“保守”的由来。所以,如果一个人有完善的,什么事都可以自圆其说的基于本身价值观人生观的系统论,是好事,同时也会是一件坏事,因为越完美的理论越会使人陶醉,这样,武断和固执往往相伴而生。于是,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绝非空口白话的时代,这些“完美”的保守人士,一方面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又拒绝了社会的思维创新。

保守有问题,那么全面接受新思维会不会更好呢?说实话,大多时候,这样反而更糟糕,因为你至少应该有生成系统论的经验。保守者虽然拒绝新思维,其实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了重建新系统论的难度。而全面接受新思维的行为,在个人系统论未形成前,将会彻底失去辨别能力,最后如果接受了过分庞杂的别人的理论(一般表现为各种权威理论),那么将会严重阻碍自己系统论的形成,很多人甚至放弃了自建系统论的尝试,沦为彻底的“信徒”。需要明确的是,这世上任何一个人的系统论,几乎都是不完全兼容的,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多元化和阶级性决定的,换言之,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和阅历都是不尽相同的(文盲世界可以除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所有流派的思维,还不如先“信奉”一种思维,等到吃透这种思维,再去吸纳别家思维,逐次打破重组系统论。

这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方法论,我当然不是说唯一,事实上先是无差别地接受知识,然后突然某一天灵光一现,修成“正果”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乃至武侠小说里的所谓“奇遇”,“打破任督二脉”,其实骨子里透着的,都是这种调调。所以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唯一正确的路”,只是最终的确会是殊途同归的效果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关当今社会的一些思考(二)

在河里日久,所写的文字越来越小众,不过心里倒并不觉得很落寞,其实人生而有幸,复寻得一河,可尽吐心中所思,闲来无事,尚能争辩,抑或投石问路,汲取他人所思,何其妙哉.想象人生的经历,称不上轰烈,却也看尽春秋.懵懂自负,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幻灭,知耻奋发,灵魂对决,晓夜春寒.冷眼世界,热血生活,想来人生的追求,今日之境,亦可足矣.

原本的确很想改变一些人的世界观,出发点只为了多一些讨论的氛围,但是说句不客气的,今日西西河之所以流量倍增,来的恐怕多为前路迷茫,来寻明灯者,是故投资理财帖,针砭时世帖,甚或发泄帖应者云集,反而探讨帖却失了人气,有时不免气恼,不过事后思之,亦人之常情.到底谁都有自己的天地,而且即便是经天纬地之才,在今天恐怕也不如古时那么有号召力.世上大多事都只有人去适应"势",难得"势"来适应人,这恐怕就是中国古代强调的"天道"吧.

废话说了这么多,还是说点有用的吧.我写的文字,大多偏于"冷血",这跟生活氛围没有关系,而是今天的社会,如果你学不会一种"热心冷眼"的心态,那就很难真正看透(冷心冷眼更容易看透,但是那样你也就不是人了,这种人在今天的世界并不罕见).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不公,虽然比起古人来,今天的社会已经公平得多了,但是古人有高墙大院的阻隔,今天你桌上摆条好烟也要被人人肉摘乌纱.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类通病,没必要以此强调中国人的"劣根性",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来并非只为了一日三餐,尊严和信念很多时候比生命重要.中国自古就是一种中庸的社会,所以也最接近事物本来面目,但是在今天由于过多接受了西方思维,使得看事物越来越极端,因此才离"真相"越来越远.说到这,可以以这个角度来比较一下中西的世界观.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讲究人性本善,而西方人崇尚人性本恶.但是与西方人深刻研究人如何止恶扬善不同,中国人对从善到恶的过程不是很热心,但对恶回归善的举动备加留意,从中国人种种自身修养的推崇,以及对种种社会丑恶的接受度上,其实已经可以隐约感觉到,中国人实际信奉的是人性不善不恶,是中性的,所以中国人从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人性有两个方向的发展,使得中国人自古推崇平衡的重要.可是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人大多生而为恶,少数生而为善,所以处心积虑地防止恶人作恶,避免善人堕恶成了主旋律.可以想见,贵族和高级教士大多是生为善的,当然还有可以修成善的,那就是通过苦修了.

不过到了近现代,由于贵族和教士话语权的旁落,西方的人性本恶论,已经被刻意搁置了.由于西方在现代长时间强盛,使得相关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重视,因为人性本恶的重责一直被黑人,移民和各种极端分子担着,使得白人族裔个个自以为是天使后代(撒旦也是天使).极善可以变为极恶,极恶也可以变为极善,但是无论极善极恶怎么折腾,这世界就是没有那些黑人,黄种人,甚至"低种姓"白人小恶鬼杂兵的啥事.这就是今天西方人心中大致的真实想法.最后来句画蛇添足的话吧,虽然白人们依然在今天自视甚高,但是当他们越来越发现他们能做的,中国人也能做,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他们有的缺点,大多中国人也能更好地克服,这些对这些"天使后裔"们的打击不啻于一枚心灵核弹.当他们重新想回祖宗那里找回一点力量,却发现历史并不象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那么这些人的世界观将如何维持,或是如何转变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成圣的时机早已消逝

成圣的时机早已消逝,苟延残喘当好孙权已算不错。

初非有一开天辟地的强人。

家园 改教的“法器”是为“核”
家园 这篇很有指导意义

花之

目前正处在个人系统论未形成的混沌阶段,期待灵光一现打通任督二脉的一天早点到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