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婚外情谈起:人生的修行,以及心中的底线 -- 游识猷

共:💬437 🌺96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中国也是这样啊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只是,有些人越过了自己的良心,或者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后,却又需要别人的认同,因此就将没有良心当作了标准,强买强卖~~~

可是啊,有些东西,不是强卖就能有人买的

所以,坊间会有“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种骂人的话啊

家园 谢谢MM不过我反而觉得会愈演愈烈

如果说50年代60年代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历使他们对于自由爱情的交换价值有更高的评价的话,我还算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但是同样的理由都不应该影响到之后的70,80年代的,爱情的资源供给是相当足够,同时某种意义上面家庭管教和社会风气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但是这样的情况却是越来越严重,价值的认同趋于同质至少证明大家都不是理性的,真正的自由爱情并不是每个人追求的唯一,却因为群体性的非理性逐利行为导致社会风气的全面崩溃,我倒是希望如同MM所说的,不过现实的残酷和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让俺感到无比的心寒。

家园 呵呵,我是这样想的

改革开放30年多,第一代富起来,以及由于富起来带来的家庭问题,以及他们的后代,都已经长大成人,现在这代人,多半还不会很认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是,随着问题的加剧,开始的思考和反思就会越来越多,斗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最后,会出来一个结果。

而之所以我会对结果乐观,是因为看一下欧美,最初的性解放,到后来逐渐的,渐渐开始出现的18岁之前无性生活的自发的组织,都是这些力量的反馈的。

人体自身,有最原始的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只是家庭社会婚姻等,与肉体伤害比较远,因此反馈的时间,也会久一些,但是这种力量,作为本能的保护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相信这种强大。

家园 这个回答不能打动人。

让我看看砖神的本来面目行不行?

我觉得你之前在千层楼里面锐不可当的形象很好....人生多磨难,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修行还能怎样?让自己自由自在而已。

家园 我很喜欢这个讨论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一种信仰——或者说,信念的缺失。

信仰会让人立刻联想到宗教,所以还是信念吧。

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上一代的某种信仰可说是已经崩塌了。在那之后出现的真空,目前还没有被弥补。大家迷茫到以至于连轮子都可以随便召来一大批信众,这其实真的很可悲。

就拿佛教来说,很多人也烧香,也祷告,但是我觉得都不是正信,比较接近迷信。

具体就体现在,点香烧纸钱的、添油塑金身的多;真正去读佛经的人少。

但是,其实要真正解惑明心,是必须读经的。金刚经里就明确地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如果真读懂了这段,就不会执着于一些表面的功德。

人的本性,总归是需要追寻一些意义的。所以,寻求能超越死亡的东西必然是一种趋势。那些一二年级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是你人生的一个起步阶段。就像现在西方的小孩,中学大学阶段基本上就玩够了情情爱爱。后面就升级了——更多地去专注于自己人生的实践与追寻,或者去关注社会,关注一些更宏大的题目。

格局决定人生。

家园 这也是我的本来面目啊

这里谁也不认得谁,我无须掩饰。

一个人是多面的,拍砖的那个是我,问道的这个也是我。

千江有水千江月。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综合起来,就是,每一次入河,都是一个不同的我,亦都是同一个我。

家园 量变产生质变

我觉得,不论是一个人的修行还是进步,都是需要不断积累,无数枯燥无味的能量点滴的积蓄后,一点点一次次的量变触发进行,最后引发质变。

比如说,一年级的小孩子,需要学习完一年后,才能考试及格,从而过关进入2年级,这样一年一年的量变,最后会引发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及格,从小学生质变为中学生。

但是到了初中后,立刻大家发现,又成了一年级了,上面又是一级级的等着了~~~

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对自身的认识,对事件的认识,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逐渐的开始划分出对错之间的不得已,逐渐的开始理解不同程度的灰,逐渐的反馈到自身的提升上,挫折成功等等,一点点的积累后,在到达了一定程度,从量变逐渐的到质变。

社会也是如此,应该说,发生了一次质变后,整个社会在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新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量变,才能确认本次环境中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是什么,才能稳固下来,进而开始量变所需要的积累,从而到达下一次的质变。

螺旋式的前进,有时风光看似类似,其实已经是一个新的起点了

这里讨论感觉舒服多了

家园 不是。

我当然知道你有温情的一面....看过你的病房贴。

喜怒哀乐就象海浪起伏,海浪下面是什么?

怎样才能随心所欲的对话?起码,你没必要针对我的文字回答吧。

家园 你这个想法很有启发性

就是社会和人一样,是一级级地在积累,然后量变引起质变。

我们这个社会最新的一次质变,应该算是改革开放吧,以后一点一滴累积的都是量变。

经济上是质变了,精神上配套的质变还没有跟上——现在其实没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主流媒体宣传的那一套没人相信,都当成笑话看。大家只好全靠自己琢磨,独立思考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其实也有好处,我觉得以后中国人民可能是全世界最会critical thinking的。美国人民还在被cnn,fox玩弄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在嘲弄cnn,bbc乃至ccav了。

家园 恕我愚钝,没明白您的意思

怎样才能随心所欲的对话?起码,你没必要针对我的文字回答吧。

这句话……是让我别搭理你么?

家园 杀人要见血

说话要打动人...道理是打不动人的,说服人是靠对人心的了解和洞察。

家园 嘻,凭什么让你看,又凭什么不让你看,你又凭什么看嘛?

焉知不是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呢?

嘻,来猜猜看,十万朵莲花,哪朵是真的。

家园 你误会了。

我不是在打哑谜或者参话头,我的意思是,对话不是和文字对话,而是和人对话。

家园 宝贝啊,从封建社会至今,已经是一次大的质变了

不过,每一次量变也是另外一堆小量变的质变,单看视野的范围而已的

想想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从秦朝到盛唐,然后到宋,到末清,这个循环是多少年呢?

有些我想,我们也许应该是有幸在这个朝代,因为或许,我们的观点,会成为后世的准则

但是我确信,弱肉强食,那是人作为动物时候的准则,而从动物至今的进化中,不曾中断,但是每次质变之后,都会重新回到类似的起点,不同形式的,弱肉强食,进而产生符合时代和社会的新的准则。

因此,任何没有规则的掠夺,注定只是垫脚石,而不会成为高举的旗帜。

家园 难怪咱俩老在鸡同鸭讲

我这次的诉求就不在“动之以情”,这次主打的是“晓之以理”。

佛都只度有缘人,我暂时是无心也无力去“动”那些道不同者。

这篇,旨在与同道者共同探讨,互相解惑。如果拿禅宗的十牛图来比方,就是大家都还在寻牛的阶段。

要以情动人,首先这情得是发自肺腑的,我现在没有那样的“情”,自然掀不起你说的那种海浪。

当然,如果到了“返本还源、入廛垂手”的境地,那海浪自然是招手即来,12345浪上升,abc浪下跌,任君点播,要什么浪形都有,只可惜我现在自个儿还在蔓蔓荒草间找我那只牛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