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龟日记(一)出国 -- 不爱吱声

共:💬228 🌺100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晚了,快去睡吧。

看你今天写得急,能体会你的心情。

我明白你说的。其实,了解国内高校的事情挺难受的;听起来项目经费都上亿了,但有多少是用在科研上?老老实实做学问还是吃不开,尤其是对小教授。

等你的下文吧。

家园 坚持就是胜利

lz就把这些当作人生历练吧,千万别多想。你的情况不错,还有不少人照着。就当是接受考验么。

家园 完全理解你的心情.

国内很多时候,做事要凭运气,能力和后台.

我知道你以前没有在国内大学里面做过.

我是太清楚国内学校需要什么,所以我才没有回去.

留在这里做个普通人.

工龄问题,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合理的:) 美国也一样,比如去X州公务员,如果你以前在州大或者州立大待过,都可以算工龄.以前在其他单位工作那怕是哈佛教授,一样不算工龄.

家园 嗯,

几年前,我以前学校的校长来美,我陪他参观游览了两天,他离开前跟我说,如果你想回去还是趁我在位的时候回,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方便。 我谢了他,但没有具体谈。 他回去后,可能在一个院级会议上提到欢迎我这样的人回去之类的话,结果没几天,我就收到好几位我们学院的同事的邮件(这些人都是和我上下两三届的,现在基本都做了系主任院长之类的位子), 他们不约而同地大述苦水,说些在国内工作多么不容易之类的话。其实,我那时根本没有回去的意愿,更不会回去抢他们的位子,他们大可不必把我列为假想的“竞争者”。

海龟,短时期是打不开局面的,人脉关系没有办法和“地方军”比;小媳妇熬成婆且要几年呢。这方面,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行。

另外,回去后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消耗在和人打交道了。不是说,在这边不需要打交道,但这边相对来说简单多了。我觉得,自己不是没有那个能力玩心计玩权术,但骨子里有那么一两分清高,不愿意“委屈”自己迎合别人。

做学问很累,但这种累是自己enjoy的;在周围环境制度人际人事中的挣扎才是最让人心力憔悴的,而这将成为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果熬过头几年,可能就会有好日子过。所谓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谁知道呢。

我很少和人聊起这个话题,挺敏感的。今天不晓得是哪根神经搭牢。也许这个话题是海华的永远心结。

家园 阿姐的博客关了?

前几天去看了看,好像没有了.

现在高校有点急功近利,一看经费,二看文章.缺一不可.

经费不上亿都不算个大项目.

文章不上NATURE, SCIENCE都不算论文.

所以,一看这条件, 我就歇菜吧.

家园 不好意思,让你白跑,关了。

我也歇菜,在这边做简单人。

家园 哈哈, 做简单人挺好的.

现在中午吃饭时候打桥牌,下午打乒乓球.生活很安逸了.

偶尔写个文章,还被我们DIVISION CHIEF批为太复杂,让他搞不懂.于是继续歇菜.

家园 ~~~
家园 你比我轻松~~

近两年,感觉累,不开心....再说吧。

家园 花赞花谢楼主

我也一直在准备回国的事情。多谢楼主分享自己的经历。

虽然回国有很多的麻烦事,但是想到能在父母身边,能用自己的母语和学生交流,能和周围的人一起过中国的节日。我觉得这些困难都是慢慢能够克服的。

现在国内的条件也许还不怎么样,但是要想在国内立足只有越早回去越好,否则只会更难。只有经历过这些困难也许今后才能对自己说,我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的。

建议楼主以后留个心眼,任何口头的承诺最好都有文字的证明,哪怕是个email。这样以后也好交代。希望房子的事情不要拖了楼主的后腿,有理想的人过得总是很艰辛但也很充实。

杨振宁和钱学森哪个更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家园 唉,今天和我们宿舍老大聊

他还说到——人生中很多事情真的不是自己努力就能把握的。

当初他也有一段长长的回母校的故事,也是一言难尽啊,有空告诉你吧。

不过你打的坐副驾系安全带可是太逗了。

人生无常,我们系一位老海龟,

所长、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中国XX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XX学会副理事长等,及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的副主编、编委。他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

上个月刚刚去世了,才48岁

家园 我跟你差不多

不过我不是工资被扣房租,而是根本无公房。

我也有点你关于给学生上课的想法,不过惨的是我先不能代课,还要先参加一定时间的培训。

家园 不光是副教授,就算是教授也得等到博导了才能带博士。

不过我觉得国内很多博士和硕士水平没啥差距

家园 【原创】海龟日记(四)海龟日子 (4)

西河十年6月3日

火车提速以后,出行真是方便。昨天晚上从西京上的火车,今天一大早就到昌口了,不过这一夜很难熬,想到自己工资待遇问题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得到解决,一夜无眠。

这次出行是早就定下了,是应901所的邀请来做个学术报告,自己以前在美国时候科研方向正好是他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重合。

迎接我的是小赵,一表人才。说起来他算是我的学弟,他是前年从我们系硕士毕业后到这里工作的,据说当时学校很重视,还给他的情况登了校报加以介绍,鼓励毕业生毕业后多选择去与国防有关的科研所工作。

自己做过的东西以前也讲过很多遍了,不过这次来之前还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因为毕竟自己搞的是基础研究,901所他们可能更关心应用价值吧。我的报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几个特地跑过来跟我说,我讲了好些很新很基础的东西对他们很有用。几乎所有相关科室的研究人员都来参加报告,我的判断也没有错,与他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在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收获也很大。

中午,小赵所在科室的领导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我们所正打算培养小赵,准备让他在职念个博士,想聘任您做他的导师,小赵很上进。。。”领导询问道。

“我也很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如果小赵愿意跟我做些研究,这对我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不过,我现在是副教授,还没有资格带博士生。”

“噢,你们学校给你定的什么职位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就觉得你做小赵的导师最合适,如果同意我们马上可以下聘书。”

那一刻我有点感动,甚至产生了不行就留在901所干的冲动。

傍晚时分,研究所领导让小赵给我送行,并嘱咐他一定带我去吃当地的特产小吃。我非常喜欢小赵,他的求知欲旺盛,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回来的火车上,又是一个不眠夜。我想了很多很多。当想起父母五一过来的时候自己都没有陪他们去西京的景区逛一逛,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回来三个多月了,竟然一直忙得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看父母,而西京到故乡坐快速列车只需要4个小时。仔细算来,三月份申请基金,写文章;四月份在学校办手续,中间去浙大做学术交流;五月份,准备预讲,装修房子,中途去西安出差;六月份无论如何也要回家一趟了。我当初选择海龟,与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回来以后竟然把这个忽视了。

西河十年6月4日

工资的问题必须忙上搞清楚,否则我无法安心工作。今天一回到办公室,秘书李老师就跑过来。

“快,快,X老师,陈老师刚好来,现在在我那屋,他以前是副校长,你把你的情况跟他说说,没准他能帮上忙”。

我三步并做两步跑到秘书室,看到陈老师正在那与另外了老师谈事情。等他们谈完后,李老师跟他大概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

“不对,不对,你的工资不对,二千八好像不对,我去找学校帮你查一查,下午给你电话。”他好像很有把握。

看来我还有希望。

最后终于真相大白了。原来我还应该有一千二百块钱的房子补助学校没有给我发,陈老师说学校以后会把房补发给我。原来我以前所知道的四千块钱工资没有错。

但是当我再次计算我能拿到手的工资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改善多少。我所有的工资加起来四千块钱,去掉交还给学校的房子租金三千四百二十块钱,那么我每个月的生活费终于可以高达五百八十块钱了。

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喜还是该忧。

关键词(Tags): #海龟日记通宝推:路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LZ难道不知中国是办证大国吗?

只要花钱,什么证都能办到。有的人拿着哈佛博士的学位,国内大学当个宝,结果几年后才发现是假的。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现在一定要认证。

其实出国不也要作国内的学位认证吗?你怎么不觉得是被侮辱呢?

这就是心态问题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