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二十一》胡大姐 -- 潘涌

共:💬77 🌺180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去看看徐向前的回忆录吧

看看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的装备有多差。

就是这样差的装备,在早期还是跟马家军打了个平手。

如果不是当时TG中央折腾,还有西路军的最高首长有政治

负担,听从徐的话,早点打到新疆去接收苏联的援助,再

反攻回去,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家园 红四装备不差了,和红一红二相比,错的战略

战略错误全盘皆输,东征不也一个结果么?就算是弹药相对充足的红一不也被赶回来了么

家园 不差只是相对更差来说

西路军的装备,枪都不足,很多战士都是拿大刀树枝的。

就是这些枪,每枪的平均子弹是几发到十几发。

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在网上找些资料看看。

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样差的装备,也可以和装备优良的

国民党军队打个平手,甚至打赢。

家园 日本人?咋不说俄国人德国人救了蒋介石呢

鄂豫皖和中央苏区不搞肃反,前者的第四次和后者的第五次反围剿就不会失败,蒋集团的其他人很快就会跟他分裂,他的南京政权怕是建不了十年就会垮台。说日本人救了红军还不如说俄国佬和那个德国佬救了蒋介石呢。

家园 咋不说蒋介石命大命好碰上了俄德+土共帮忙呢

说抗日救了红军,咋不说肃反救了国军呢。

没有共党,国军北伐能有多大成就恐怕难说。

您这是只看二不看一

家园 那德械师呢?

一色卜福斯山炮,zb26,熬过35年配150mm重榴的炮十团就上了,就算不肃反,血肉也照样当不住150重炮,广昌就是很好的例子.至于粤系桂系,又能怎么样?就靠李白那20个团的兵力想对抗中央军?宁粤对峙就算广东赢了也不过替李白做嫁衣.陈济棠的空军早晚都会被收买,毕竟陈主军实在主的不怎么样,蒋也是一代枭雄,论政治手段经济手段民国史也算探花了.老毛子和德国人也不怎么样,那个不是以次充好,真要自己能造能买也不至于找他们了

家园 没有苏俄和土共,连黄埔都生存不下去,还德械师?

德械师又有什么了不起?在赣南山地的运动战有多少用?第五次反围剿要不是红军自己的问题,谁会怕德械师那种东西。

没有红军的肃反杀掉自己一大批人,恐怕长征的该是常先生,但他敌人那么多,估计还得跑远点,走太平洋才行。

家园 难道马家军好么?

马家军用的枪也是几十年的老枪,当年红四都没法缴获,因为马家军大一发就得回去拿一发,马家军也穷,宁夏青海也不富

家园 未必吃的下

土城就是例子,运动战伏击歼敌,红白有效兵力比接近1.5:1 川军精锐,装备相对中央军一样.重火力支援差的就多了,这种情况下也没完全吃掉.遵义也是战术胜利,搞掉突出的指挥所,吃掉后卫,并非完全作战胜利.

至于红四的问题,并非所有的失败全都源自政治问题,杀自己人和敌人团结55开,而肃反也并非全部,鄂豫皖和南下作战都是很好证明.

常先生的政治手腕绝非一般,我想他和tg一样,敌人越多越能从中寻找缝隙,麻烦的就是tg这种铁板一块的敌人,敌人越多,反而间隙越大,要不然凭中原大战的军力阎老西和冯基督能把常找的满地找牙,常也算是人杰,能看出阎老西进取不足和冯基督的野心,把那两边搞的龌龊不堪,最可惜的就是李白,铁板一块,能力也强,可惜到手一张烂牌,先天不足.

至于苏俄,和日本人一样,不过想学找个代理人,那年头像样的总代都做的别人的货,英美日都占干净了,找二级代又赖狗扶不上高墙,毕竟自己也是跨国大品牌,只能找光有品牌没渠道和资源的孙文了,两者一拍即合.

记得过去看凤凰台专访张学良,张说25年他见孙,孙和他说要防两方帝国主义,红色的和白色的,白的就是小鬼子

家园 TG吃不下,老蒋就吃得下?

土城是什么例子?那是外来武装要打别人的根据地,TG在当地群众基础又薄弱,假以时日连地盘都能吞,只不过那时可没那时间。你说的正好作为佐证,没有肃反,蒋有可能拿下苏区?后者只会越来越大。

家园 老蒋当然吃的下,tg必然吃不下

这属于一个逻辑问题了,呵呵,夜色兄没发现么?

tg要发展---挖军阀的根---当地所在军阀必然誓死抵抗(被挖了就永无翻身之日了)---两败俱伤 所以,必须寻找各个军阀的接缝处,也就是三不管地带

tg要"流窜"---"中央"要追剿---假途灭虢 所以,各个军阀最好送客以拒中央,小军阀,送客还要擦干净屁股,以免中央借机解决自己,类似杨森.大军阀,送客同时保证自己不被tg吃掉结果被中央缴械,类似王家烈.超级大军阀,送客保己拒中央的同时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类似李白何键.

同时,川面对个红四已经如坐针毡,更别提朱毛了,能不力拒么?而红四所在之地,则是四川最为贫瘠之地,养红四已经很费了,再来个中央及"贺龙肖克匪部"?而贵相对赣,更加贫瘠,养不起兵,入滇则更不现实,西南无忧矣

最后的结果,tg根本不可能在西南立足.

再说蒋对于军阀,相对润之对于恺荫,中央二字又岂是虚名?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师出有名,红一相对红四如此力量比最后还是吞掉红四,可见人心向背(当然,南下的错误决定和林育英带回的苏俄政策有占因素,但也就是3/7开)蒋相对军阀,就有天然的政治优势,更何况30万中央军精锐在手,而此时的西南军阀,也没东北西北二军的实力,不论政治还是实力皆不如人,咋个玩么?

家园 总觉得怪怪的

其实主席或者老红军说这个话可以理解,这些老革命经历了生死,可以以自己的生死做笑谈,那么多的战友都过去了,他们活着,多一天都是赚的……其他人这么当真,尤其是红军后代这么想,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不知有多少中国儿女死于日本的侵略中,而且尤其是国共两党乃是抗战的主力,双方都有无数英雄为国家死难,子女拿这个来玩笑,那是不敬先人;若是真的如此相信,那真是有点认贼作父。

家园 提几点建议

其实我觉得你的文章还不错,基本上每次都读,但是常常读完了之后有些怪怪的感觉。粗略说下面两点:

第一,散文可以,形散神不散,但是希望句子之间的逻辑要清晰点,尽量少跳跃。有时候你说着一件事,讲完了甚至没讲完,就突然插入一个不那么符合逻辑的感叹或者开始讲下一件事,这个不太好。

第二,能少感叹尽量少感叹。当然人生的感悟讲出来很好,但是起码别为了感悟而感悟。很多时候你讲的事情跟你的感悟就没有什么关系,你把它们放一起就显得有关系了,这样也不太好。

当然了,实话讲我不太喜欢你在这些文章里面流露出来的观点,有很多东西在我看来的确有些肤浅,或者说你明白的太迟。就如你这篇里面讲的我们这些80年后都能轻易看懂甚至很有体悟的东西,你居然要到美国才能明白。当然这或者跟个人的经历有关系。

反正总感觉你骨子里面有种东西把你和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分隔开来,你不是我们中的一分子。

家园 这话体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没想到你还活着啊!

估计在具备革命乐观主义素质的群体中戏说好.

以前做工人的时候,老师傅们常常互相说的是这个话:呀!你个老东西还没爬高烟囱!他们嬉笑在一起,他们基本是从20多岁离开学校,就在一个军工单位一直工作到50岁左右.

家园 老潘也是矬子里拔将军了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因为文革的原因,都没受多少教育,属于被耽误的一代。老潘帖子之所以有可读性,关键原因还在于和他同时代的人很少有能写点东西的,因此我们很少能看到他们那代人眼里反映的世界,所以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而已。真要从写作水平分析,老潘帖子里的文字、逻辑、结构等等,其实都挺低的。很多人还爱看,基本就是看个新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