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梁山心语 -- 桃李不言

共:💬163 🌺2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梁山心语--李忠篇

李忠篇

梁山泊虽然有一??八位头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乍一听挺吓人的,其实有一多半是混事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可是这混事也是个学问,不是谁都能混得好的。我开始混得满不错的,后来,唉,别提了。

我的名头是“打虎将”,够响亮的。梁山上打过虎的有几位,武松就不用说了,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本事不是盖的;李逵拿着家伙杀了四只老虎,也够猛的;解珍解宝兄弟俩也算是打过,不过没人记得。我其实根本没打过老虎,不过只要提起“打虎”,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和武松。

我落草之前一直走街串巷卖艺为生,顺便卖卖糊弄人的大力丸和狗皮膏药。开始生意很差,只能勉强吃饱肚子。我看再这么下去要饿死的,就在经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从一个猎户家偷了张虎皮,之后再摆摊子我就把那虎皮亮出来,说那是我打的,还真把很多人给唬住了,我趁势说我打虎全靠大力丸给我的力气,打虎的时候受了点轻伤贴上我的膏药就好了,这一来生意好了很多。随着我穿州过府,我这“打虎将”的名声还真传开了。我在华阴县卖艺的时候,史进听了我的名头,重金把我请了去教他武艺。这小子有些天赋,也有把子力气,我没教他几天就发现不太打的过他了。我怕我这两下子花拳绣腿露了馅,赶忙找个理由离开了。后来听说他跟很多师傅学过武艺,其中还有个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我就更不敢再去蒙他了。

我去渭州卖艺,结果被他撞见了,一路的还有当时还是提辖的鲁达。那厮倒真豪爽,碰见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就要给人家银子,他自己没银子还装大方,跟我们借,史进是富家子,随便就拿出十两银子,我犹豫了半天心疼的掏出来二两银子他还嫌少,我得卖多少付膏药才能赚二两银子啊。他说我不爽利把银子还了给我,虽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没损失银子,我也就不计较了。隔天就听说鲁达打死了人,我怕被人看见我跟他一起吃酒连累了我,也赶快逃了。途经桃花山,遇见占山为王的周通,听说了我的大名,死活要把我请上山当老大,我看这样既不用辛苦又能花天酒地,就答应了。反正劫道有他去,我的本事也不会穿帮。一日周通去强逼民女成亲,被一个和尚打了,请我去给他出气,我暗自叫苦,又不能不去,结果原来是当了和尚的鲁达,既是旧相识,我一句话就解决了,这样一来周通对我更深信不疑了。

后来我们三山打了青州,一起上了梁山入伙。听过我名头的人着实不少,刚开始大家都对我颇为敬重。有些头领来找我切磋武艺,都被我一番“刀枪无眼,拳脚无情,不想误伤了兄弟”的话给打发了。史进那小子喜欢出头,跟很多人比试过,有胜有平居然没输过,听他叫我师傅,别人以为他的武艺都是我教的,觉得我应该跟林冲有的一拼,就这么着我在山上风光了好一阵子。

人太顺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有些日子我自己都快相信我在山上武艺是数一数二的,有点太高调了。一次又有新头领来入伙,宴会上大家都很高兴,有人就起哄让我跟武松两个打虎英雄比划比划。我知道武松对我有几分忌惮,我想把他吓回去不敢跟我打,就站起来说了些大话,没想到武松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这一下反倒把他激了出来,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心想挺过几个回合别太难看就罢手说些漂亮话混过去。可是长久以来被人赞扬的我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发现自己躺在地上,眼前全是星星。这一次彻底露馅了,从那以后大家碰见我还是叫我“打虎将”,可是怎么听都觉得味不对,史进也不再叫我师傅了。好些日子我都躲在房里不敢出去见人。

听说招安了我们都能有个官当,到个没人知道我的地方就没人笑话我了。我这回可得找个好混的差事,别再搞砸了,我没什么脸再丢一回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老鲁还应该鄙视一个人

冬衣装

和和

家园 其实老李那点儿底儿,早就露了馅啦

梁山上至少有两人知道他那点儿道行--呼延和周通。呼延跟他直接交手,十数合完胜李忠。周通接应上山,也不可能不知道此事。

当然这个纯属抬杠啦,哈哈

另外李忠也是先实打实地在单挑中击败了周通之后,才受周通之邀上山为大寨主的。要说李忠这人武艺虽非上乘,但也算不俗啦。能在呼延马前走出十合而全身而退,首先武艺是很过得去的,其次武学素养和经验意识还不错。我觉得如果让李忠跟小扈死磕一把,我还是会压李忠嬴。小扈很锐,但不稳,经验意识也有不到之处。老李年岁大,江湖上行走时间久,都成了精啦!这号人还真不能小瞧了他。要是真跟小扈交上手,50合以内小扈无疑会是上风,但再打下去,李忠玩儿个什么花招,小扈就可能着了道儿。当然如果小扈先用那个什么锦锁的暗器,李忠一准完蛋。

家园 这李忠形像还真是猥琐

到了桃李兄这里, 更上层楼啊, 好文!!

家园 是, 董一撞在鲁智深内心里估计连那郑屠狗一般的人都不如
家园 煮酒兄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武力比较又来了。我这系列就是胡乱戏说,我觉着怎么方便他们就得怎么过

很佩服兄的分析,不过这次抬个杠,我觉得李忠没那么强。周通本事不怎么样,也在呼延手底下走了六七合全身而退了,李忠也才打了十合,而且后面没有什么表现了。而扈三娘生擒过王英,欧鹏和马麟都没赢了她。打大名府扈三娘当过主将,后来对抗童贯和高俅以及打辽国她也都曾独当一面,她的武艺应该在大家心目中有一定地位。

家园 兄言甚是

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小扈实战表现多于李忠,攻击表现也优于李忠,但防守表现则不比李忠好(对呼延李忠明显更为从容)。

另外,周通武艺的确低微,不过这并不能证明呼延攻击不强劲,也不能证明小扈在呼延马前的表现优于李忠(实际是不如李忠的,因为小扈差点香消玉殒)。

小扈出战次数比李忠多,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小扈是马将,而李忠是个步将,而通常马将出战单挑的次数要多于步将(比如徐宁VS武松);另一个是小扈年轻、有股子冲劲儿和锐气,而李忠属于老江湖,锐气早给磨平了,无过就是功、出阵不出力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小说中的战例为依据,我也会把小扈排李忠前面。不过要在现实中,他俩单挑一场,我可能会押李忠

家园 尊重妇女的意识还是很高的!

人虽然长得丑了点,做事有些粗鲁,可是他的正直与善良掩盖了他的一切缺点。

家园 胡说一把,为李忠辩护

和呼延灼一战,李忠错过了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

要说水浒里排座次前描写李忠单挑的场面我记得有两个,李同学都是马战。先是为周通报仇单挑鲁智深,刚打就暂停了,剩下就是和呼延同学这一战了。

要我说,虽然李同学很喜欢马战,但他的步战肯定要远远强于马战,理由如下:1,李忠同学的出身是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没见过谁骑着高头大马卖艺的,因此可以说,在上桃花山以前李同学很少有机会骑马,更别说马战的单挑了;2,梁山上排完座次开始安排工作,李忠被安排到步军将校科工作,而马战成绩不如他的周通----周与呼延马战只六七合就败,而李撑到了十合之上,而李周之间打过的一仗,因为很可能是步战,因此不算----则分到了马军小彪将处,看看里面的同事们,很明显马军处档次要比步兵科要高一级。宋江或者吴用肯定知道李忠同学的步战比马战要强很多,才物尽其用,让他做步兵将领的。

那位问了,有没有这种可能:其实李忠的马战比步战要高明,但因为梁山上缺步军将领,才让李忠屈就了?

我觉得正好相反。其实梁山不缺一流马军和二流步兵将领,缺的是一流步兵和二流马军将领。

在天罡中很轻易就拉出了五虎八骠骑,还白白闲置了一员大将李应,更别说还有卢俊义站在旁边呢。而步军头领勉勉强强凑出了十一个,燕青完全应该跟着戴宗搞情报工作的,因为缺人硬是把他也拉了进来。而在地煞中,十六个马军小彪将开始看着还蛮是那么回事,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后面几个明显是凑数了,最后一个是周通,更是显得极不平衡。而步军将校呢,随随便便就排出了十七个,成为梁山上人数最多的一个科室。其实地煞里还有几个步战很厉害的主,象汤隆李云曹正这几个,根本就不用,情愿让他们干点后勤工作,就是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太多了。这种情况下仍然不用马战步战皆可的李忠取代马战肯定比他差的周通,只能说明李忠的步战要比马战的本事高出一大截。

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一句话,李忠不该与呼延灼马战的。

设想一下,李与呼延马战打了“十合之上” ,姑且就算它十合吧,那么如果李忠步战的话,凭真本事也至少可以撑到十五合吧。

再算上李忠惯走江湖,一路上与地痞流氓,收保护费的恶霸打架的机会不说天天都有吧,至少也是隔三岔五得来一回的。就凭李忠的小气劲,碰上穆春来要他的血汗钱,还不得拼着老命干一场啊。呼延灼呢,堂堂的都统制,武艺是精通的,但实战经验肯定不如李忠。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也就自己在后院耍耍双鞭了。就象我小时候老是自己左手和右手下象棋,好处是谁输了我都不生气,坏处就是永远也不会有提高。当然了,都统制也可以找人来陪自己练,但这只是点到为止,就象清客们陪曾国蕃段祺瑞下棋,和真刀真枪的实战总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凭着丰富的江湖打架经验,必要时候洒石灰咬脚脖子----对不起搞错了,这是韦小宝,不是李忠----我们的李同学至少能再多撑五个回合。现在总数已经是二十了。

另外,呼延灼的宝马被桃花山盗走了,临时问慕容知府借了匹马。我们知道,马战时对马的要求很高,人马一定要配合默契。而这一对临时搭档这方面肯定差一些火候。这个弱点面对同样骑着马的李忠或者周通不一定明显,但此时面前是活蹦乱跳的打虎将…凭这点,再多加五个回合不算过分吧。----二十五合了!

再一则,呼延灼手里拿的是鞭。鞭和刀枪斧子等兵器的最大区别是:它不开口。也就是说,如果在不致命的地方,比如说屁股上让鞭扫到了一下(注意,只是扫到,不是实打实地砸到) ,顶多有点疼,血都不会出。李忠同学是卖狗皮膏药出身的,卖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先把自己弄点轻伤,然后敷上自己的膏药,做精神亢奋状,以显示自己的膏药多么灵验。长此以往,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忠同学对瘀伤不会太敏感,他也不太怕疼。有这个优势,起码能撑到三十合了吧?

马战和步战相比,马战是要吃点亏的,吃亏的大小与马上将领的兵器有关。评话三国的名家唐耿良先生说,关羽初次遇见周仓的时候,步将周仓舞着一对大锤,向云长马前马后一共砸了八八六十四锤,这么厉害的关君侯居然没有机会还手。后来遇见赵云,周仓故伎重施,这回却不灵了,没几招就让子龙扎了好几枪。关羽赵云的武艺即使有点差距也不会太大,那为什么碰见同样的周仓表现会差这么多?关键就在他们的兵器上了。记得萨苏说过,他在山海关见过重八十二斤的关王大刀,和门板一样厚,感觉颜良文丑不是被刀劈死的,而是被砸死的。呼延灼的双鞭一重十二,一重十三斤,比关刀要轻得多,但怎么也不如枪来的轻盈。

又想起一个例子,刘兰芳的说岳里面,金兀术追杀赵构的时候碰到了老年的呼延灼,十几个照面后老将军被劈,旋即遇见差不多年纪的燕青老头,一把单刀步战金兀术,没几个回合就把老金的头皮旋下一层来。要说论武力燕青肯定不如呼延灼,那为什么两场战斗相差那么大?关键在燕青是步战,并且金兀术使的是同样很笨重的大斧子。

同理,步战的李忠这回又占了大便宜,怎么的也应该增加十合吧。这就四十回合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呼延灼拿的是鞭。刚才说了鞭比较笨重,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在于鞭是短兵刃。如果李忠碰到的是林冲关胜,那这条就不成立了。单挑时短兵刃肯定吃亏,这点劣势双方都在马上时还不明显,如果用来打步将则倒了大霉了。李忠的机会很好,可惜他没有抓住,因为呼延灼号称步军将领的“福音”。

这么多演义里,除去用锤的,用短兵刃的马上将军有几个?秦琼,牛皋…下面谁说贺龙啊?那两把菜刀不能算。就说秦叔宝吧,自打学了点罗家枪后,就此把祖传双锏掖了起来,以后出阵都是虎头錾金枪。尉迟恭号称鞭法出众,可平时上阵也是用长矛的。

在单挑最多的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用短兵刃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短兵刃吃亏。我想了一下,一共只有四位例外,刘备、孟获、祖茂和黄盖。刘备和他的双股剑是绝配,一般剑要比鞭和锏都要长一点,双股剑更是比一般剑要长,再加上刘备那一对能垂过膝盖的胳膊,他要把这剑舞将起来和董平使双枪没什么区别。刘备的这项绝技一般不拿出来,所以打仗老是两个兄弟们上场。到了虎牢关的时候,诸侯云集,刘备一看露脸的时候终于到了。等着两个兄弟和吕布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他老人家就上去了。吕布眼睛瞄了一下刘玄德,看他一出招就知道武艺不怎么的,刚在想又来个送死的家伙,冷不丁两把剑就递到眼前了。可把温侯给吓着了,刚才明明算好应该还有三尺远的,怎么突然就到跟前了,难道是特异功能?也仗着他武艺高强,勉强还是躲了过去,但经这一吓后,实在有点摸不透对面这个深藏不露的大耳朵,这才拨马败走。所以说,三英战退吕布,实在是刘备的功劳。可惜,天下的诸侯看见了刘备的这招长臂猿剑法,以后都有了防备,刘备从此再也没有单挑的胜绩了,郁闷啊!

孟获为什么要用短刀,因为他在西双版纳。整天不是穿树林就是钻山洞,长家伙用着别扭。

想了好久也没弄明白为什么祖茂和黄盖要用双刀和双鞭。也许是江南水乡多坐船,双刀什么的临时都可以当船桨用。但是,祖茂的战术很对头。他在和华雄一战中,特意躲到了树林里,希望华雄的长刀会砍到树上一时拔不出来。可惜,就好象中国足球队虽然请来了米卢,可在世界杯还是连输三场。教练虽然是世界级的,但架不住球员水平太差,所以中国队还是败了,所以祖茂也还是死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短兵刃对马上将领来说很吃亏,尤其对面是个步将。如果这步将是郁保四宋万杜迁或者姚明奥尼尔,那问题不大,因为那几位站在那里就和呼延灼骑在马上一边高。李忠呢?如果哪个好汉是大高个,书上一定会写明的,比如说史进“长大魁伟” ,而同一回中李忠的出场没有任何定语,这就说明他顶多也就是个中等个。看在我说了这么多的面子上,是不是就让李忠再多撑十个回合啊?

同志们,我们已经得出了结论,理论上李忠如果步战呼延灼的话至少能打五十个回合啊!这不,第二个孙立冒出来了。这事要是传出去,运气好一点他甚至能挤进天罡。当然了,进天罡并不是单靠武艺的,但至少,李忠同学的排名得往上蹿一大截了,排在燕顺杨林的位置不算太过分吧?

通宝推:燕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绝妙好文!!! 乐得我差点下巴脱臼!! 强烈推荐

喝彩加精捎带着送花。

家园 东张兄高看李忠了吧

我觉得不是梁山上步军人才太多了,而是太少,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十位步军头领,步军将校排在前面的项充、李衮还好,排在后面的感觉就是别的部门都干不好才放到那里充数的,都是些马上水里都来不得,刺探情报又不够机灵,还没手艺搞后勤的,结果都被一股脑塞到步军将校部门了。后勤人员大部分都算是可以发挥特长的职位,只有李云感觉上有点大材小用。马军小彪将排在后边的也有点滥竽充数,我感觉其实也是把马战为主的除了五虎八骠之外的这些人都塞进去了。

李忠上梁山之后基本就没干过任何事情,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打了那么多仗他只有最后一次打高俅的时候露了个面,还是人家打得差不多了他们钻出来拿人。打辽国和方腊的时候他也在,可是也基本没出场,只杀过一个敌将,还是被张清一石头打下来他捡了个便宜。如果他武艺不错,凭本事能跟呼延灼打上五十合的话也不会得不到出场机会了。当然,我同意兄的说法,如果是步战凭着上窜下跳他能撑的久一点。

家园 呵呵,我那是胡说,当不得真的

关于粱山上步军的人才,我觉得不缺二流缺一流,与马军正好相反。同意你的看法,十七个步军将校大多数是充数的,但也不是全无考虑,否则王定六白胜他们也能入选的。让王白他们几个去开酒店打探情报并不是说李忠薛永干不了这活,主要还是出于物尽其用的考虑。李薛的作战能力要高于王白。

相比于步军十七个将校,马军十六个小彪将明显虎头蛇尾,排名最末的周通更是和谁都没法搭档。但如果把周通放到步军里,并不显得特别寒惨,而李忠的马战能力肯定优于周通,如果让李进入小彪将中,虽然还是不协调,但至少会改善一点。

这种情况下,仍然把李忠放入步军,我觉得这说明了他的步战要远高于马战。

写的这篇主要想说短兵刃的马上将领对步将先天就没什么优势,正好拿李忠和呼延灼这个战例举例子。对不对我也不知道,等大伙砸砖吧!

其实煮酒说李忠比扈三娘强我也不太同意,不过我觉得他们两位有的打,因为小扈是用双刀的,和呼延一样,属于马军中为数不多用短兵刃的将领,对步将没优势,当然也不一定输。

家园 笑倒

东兄好笔锋。驴子献花一朵。

家园 【文摘】骑马使长兵器则对步将优势明显

却说王尚书正走之间,撞着李云,截住杀。王尚书便挺枪向前,李云却是步斗。

那王尚书枪起马到,早把李云踏倒。石勇见冲翻了李云,便冲突向前,急来救时,

王尚书把条枪神出鬼没,石勇如何抵当得住?王尚书战了数合,得便处把石勇一枪,

结果了性命,当下身死。

家园 妙文要顶,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