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漫谈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6 🌺2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漫谈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

毛泽东当政的时代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今天素质教育的观念很接近。

中国的学制6-3-3-4,源于1922年11月颁布的《壬戌学制》,这项学制沿用至今,中间也有过一些改动,比如说模仿苏联的小学教育,将小学6年改为5年等。

毛泽东本人是师范出身,他对教育一直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这套看法在他早年《民众的大联合》及《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等文中都有体现,毛早期思想的来源细分一下,可能有几个来源。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切身体会;其次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酝酿的社会解放思潮;第三是他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一些教育实践得来的真实感受;第四可能受到颜习斋实用思想的影响,这反映在毛的论文《体育之研究》中。

建国之后,毛对教育意见一直很大,1950年他就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说“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1年他再次给马叙伦写信,要他对学生的健康问题采用相应的行政步骤。同年他在批示人大的学生的信中提到“必须要减少学习时间,保证健康。”

1953年,毛多次在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注意学生健康,宁可少学点。6月份的时候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把身体好放在第一位,学习好,工作好,放在第二,第三位。

1957年,毛在接见全国学联委员时提出,“政治课讲得没兴趣,要打瞌睡,这样最好不讲,打瞌睡可以节省精神,保养体力。”3月份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现在学校有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课太多,学生负担太重。”

而1964年的春节座谈会上毛对教育问题集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肯定教育方针路线的同时,集中批判了教育方法。痛陈教育积弊。在春节讲话之后,毛对教育的批评调子越来越高,用词越来越严厉。在1965年7月3日,毛就《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的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信,给中宣部长陆定一发出批示,认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也没用。”但问题在于,毛没有明确指出减轻什么负担,当时的课业负担已经减轻不少,但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空前增加,比如说政治学习,学毛选,学雷锋等等等等,砍什么,不砍什么,当时比较混乱,也有因此倒霉的。

而在1964年7月毛在和侄子毛远新的一次对话后,渐渐形成了对教育新的批判点,即“教育与现实脱节”。在和毛远新谈话一个月后,毛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所有学文科的,统统要去参加阶级斗争,当年冬天就去,农村5个月,工厂5个月。”

在同月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毛又说“最脱离实际的是文科,……他们最不懂世界上的事情。”进而提出“文科要把整个社会当成自己的工厂。”

当然,毛对理科也没放过,毛在1965年接见印尼总理时批评军事院校“办得一塌糊涂”。在接见巴勒斯坦代表团时说“海陆空学校,不怎么高明。”

在接见医务工作者时说“医学教育要改革……华佗读过几年制。”

对物理“讲原子物理讲到板田模型就可以了,不要从丹麦学派波尔理论开始,这样你们学十年也毕不了业。”

等等等等吧。

毛的教育思想就是反复阐发一个主题,教育不能脱离实际。

再往后就是文革,教育脱离实际,被引申为三脱离,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

1966年5月7日,毛在林彪送来的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做了一个批示。这份批示在5月16日由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后,5·7指示成了中央的决定,“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成了全党全国的政治任务。

教育革命的基本内涵就是:在教育领域打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用军事共产主义模式的“大学校”,来改造现代正规教育并进而改造现代社会;改造的重点是摧毁“脱离实际”的现代教育制度,强化阶级斗争实践与生产劳动实践,削弱文化教育以阻断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培养亦工亦农亦军亦文、能够批判资产阶级敢于“反潮流”的新人,以教育作缩小、消灭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的工具。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其它的理论角度争论性太大,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实现全面彻底的素质教育,可能只有等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日了。

通宝推:桥上,崇山彩云,acto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昨天刚读到1953年那段,

看到了要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青年学生每天睡9个小时(但是语境限制于14-18岁,现在的标准看应该有一半是少年)

还有主席的语言,简直是天才,自己创造句式,但是穿透力、感染力很强。

比如这句

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

再比如这句

我们这一代人吃了亏,大人不照顾孩子。大人吃饭有桌子,小人没有。娃娃在家没有发言权,哭了就是一巴掌。

通宝推:非真,
家园 嗯,毛还把上课打瞌睡说是创造……

比如说在一次会议上,毛说:“我过去读书就看小说,老师一查,就把课本放在小说上。这也许是我的毛病,也许是先生的不对,不如看小说。后来发明可以打磕睡。你不要讲我这个人没有创造,还是有一些。这样一来,就整了那些不是交谈式而是训话式的人。”

毛泽东同志还是很谦虚的嘛……真不知道,谁还敢说他没有创造……

家园 DEL
家园 花。毛爷想完成的任务太艰巨,不过,实践还是有意义。
家园 真能瞎折腾学生啊
家园 关于上课打瞌睡,辟谣一则:

罪状版:

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磕睡,要爱护学生身体。教员要少讲,要让学生多看。我看你讲的这个学生,将来可能有所做为。他就敢星期六不叁加会,也敢星期日不按时返校。回去以後,你就告诉这学生,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可以十一点、十二点再回去。

原始版:

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磕睡,要爱护学生身体。教员要少讲,要让学生自己多看。我看你讲的那个学生,将来有所做为。他只是星期六不参加会,他就只是星期日不按时返校。回去以后你就告诉这个学生,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可以十一、二点再回去。“谁要你们星期天晚上开会嘛!”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漫谈素质教育—兼和胡一刀等河友讨论

虽然题目是漫谈,但还是先用数据开始吧。数据来源于2005年本人亲身参与的课题组,针对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一些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抽样调查。该次抽样调查调查万余名中小学生,回收的有效调查表为8467份。

这里有个数据,在回答“你喜欢上学吗?”这个问题上,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的小学生为57.14%,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的初中生为42.12%,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的高中生为26.46%。

再提一个数据吧,在回答“是否感觉到学习生活的压力”的问题上,选择“压力很大,觉得心理承受不了”的小学生为4.5%,初中生为13.8%,高中生为21.7%。

这里学习生活压力,后边还有详细的调查,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我列举这些数据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的提出,不是随随便便,也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解决中国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这里我也不想谈过多的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假设,和具体的调研过程,但作为一名在教育界鬼混了近二十年的一般工作人员,我算是见证了素质教育的历程,对此我只想说一句,素质教育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有些河友提出现实的问题比如说胡一刀的“苦学苦读不等于暴力教育”

我时不时也在想日后如何对待我3岁儿子的教育问题:

是让他有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舒舒服服的上完初中,然后根据他的命上个普普通通或不普普通通的高中,最后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又出不起出国自费留学的钱,等着接受他娘儿俩的抱怨好呢?

还是从现在分秒必争的学习,小学过英语6级,初中过钢琴10级,高中过某某一百级,考个像样点的大学,从此对学习、考试深恶痛绝好?

当然最好的解决是在前者的情形下,读一个他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能够快快乐乐的养活自己,可这种结局实现的概率大么?

不知道

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无论怎样,总需要让他明白自己的未来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胡一刀河友的说法很好理解,其实你根本不用关心,国家是搞素质教育还是搞应试教育。无论怎么搞,都会有一整套的教育举措,不可能用教学方法上用素质教育,考试上用应试教育。这么跟你说吧,现在中学教育是很现实的,说一千,道一万,就看升学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优秀的中学教育者都是研究对策的专家。如果快乐教学什么的适合考试,那自然会搞快乐教学。如果不适合,没人会和自己的饭碗和经费过不去。我想你的孩子应该在起跑线上不比别的孩子差,你只要费点心,也就是正常竞争罢了,所有孩子的环境都一样的。

谷品三斋河友似乎对素质教育深恶痛绝。直斥教育部为脑残。我看了下他的贴子,他是从一个朋友的例子得出的结论。至于谷品三斋河友的意见,我只想问一下,这里的成功的标准该怎么定义呢?

或者这么说吧,无论是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好,甚至军事化管制也好,最后的成功者都是很少的。我这里说的成功者指的是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就说我吧,我算不算成功者,似乎也不算,我就是标准的应试教育产品,考上的也算是重点大学吧,也算是读过研究生吧。嗯,学的是文科,理科也算过得去吧,高中我参加省里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拿过2等奖。现在也就是在个清水衙门打混度日,日子吧,不能说拮据,但也绝说不上多富裕。我想,这西西河的网友,自然有很成功的。但大多数,似乎都和我一样是个普通人吧?

素质教育并不能担保你会成功,任何教育制度都不敢做这样的保证。考上大学就叫成功吗?那也不要争论素质教育的是与非了,直接让国家把大学教育给义务了,岂非全社会触目皆是成功人士?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提出是项政府行为,它有着自身的利益,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使被教育者对教育的抵触情绪减弱,使教育的效果更好,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从前杀猪用的是刀,现在大规模屠宰厂用电,倒不是说要为猪着想,只是这样快一点。教育事业或者说政府行为也是这样,从前用命令的,现在多了点说服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所谓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素质教育不是说不要教育,不要上学,只是现在得哄着学生上课而已。

家园 真正的素质教育,

比应试教育要痛苦的多,看看古代和现代的贵族是怎么培养的就知道了。。。

应试教育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学什么和怎么学是第一关,相对来讲这个是内功,这一关其实说简单就简单,说难也难。说简单是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跟人类先贤们对话的机会,应该是个很愉快的过程,但是由于有些方面的学习过程相当漫长以及有些先贤过于bt,所以要耐得住寂寞,要肯下功夫。。。。

所谓应试教育,学得再好要考得出来才行,这个是第二关,相当于外功。外功的优点是初始阶段成效快,拿我本人为例子,高三之前都不太重视考试能力,或者说没找到门路,后来班主任给同学们印了一本材料(网上载来的,那时候互联网还是比较金贵的东西,一般一个教研组就只有一台电脑),猛读五遍,照方抓药,过了几个月,以前觉得怎么也考不过的同学其实真实功力跟俺差得远呢。。。缺点是容易上瘾,后劲不足。。。

相对来说,外功是可以突击的(有秘籍),但是内功要实打实的下功夫练的(内因是关键)。。不幸的是,我在应试的那个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把眼光放在了外功上(比如考试作弊,海量做题,结果做了100道后碰到第101道一样的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以至于练的死去活来(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如何)。。。高考不考智商,其实不必那么痛苦。。。

话说回来,现在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社会这台机器培养螺丝钉,至于叫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不是那么重要呢。。用我过去的一位老师的话讲,“谁说考试不是素质?”

家园 目标唯一的情况下什么教育都不重要

虽然现在上大学已经泛滥成灾了,但是上一个大学,上一个好大学还是“成功”,哪怕是过的相对好些的必要途径。除了富二代在大陆像盖茨那样辍学创业成功的毕竟是一小撮。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给别人打工,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上一所重点大学是压倒一切的教育目标。把孩子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靠不上大学那也是白扯。

在高考改变生活这个唯一的目标下,在孩子的智力水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就是谁学的时间长,学的刻苦谁最后胜出的机率大,这和素质教育书本教育应试教育没有关系,本质是从一大堆人中把相对优秀的、相对适合继续深造的人挑出来的一个选拔方式。至于说考书本知识还是唱歌跳舞没有本质区别,山东孩子学得苦,那是因为山东招生少,学生总量又大;北京孩子唱歌跳舞夜夜笙歌也能上好大学,因为北京孩子都有这样好的环境。上了大学后高考比北京孩子高100多分的山东孩子很可能学业上并无差别,因为都是人群中前x%选出来的,要是清华北大随便上,全国孩子不学无术不念书也无所谓了呵呵。

家园 太祖说:教育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素质教育是个脱离实际的措施,没有孩子能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而且有些素质也不一定就是实际情况需要的。比如培养道德素质,那是培养资本主义道德还是共产主义道德素质呢?

太祖说过教育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目标,以这个为纲,去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素质。

我教过一段小学数学,对这个有点体会。如果从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去启发学生,就教的很容易;如果从培养数学的抽象能力去教,就很困难。

比如,小学有这么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共有10个苹果,甲比乙多2个,那么甲乙各几个苹果?(别上来就用二元一次方程啊)

我教了一些独生子女的小孩,很多不会做。我给他们讲了方法,他们有的能理解,有的理解不了,但是也能记住解题的固定模式,但是都不怎么喜欢的样子,纯粹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直到又一次,我教一对姐弟。我给姐姐出了这道题,出乎我意料,她很快就想出来,而且她之前肯定没被教过。我就觉得很诧异,因为她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小孩,不是对数学很敏感的小孩。我就问她怎么想出来的?她说:这个容易啊,要是我和弟弟分苹果,我想比他多2个,我自己先拿走2个,剩下的和他平分就好了。

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显然,她和弟弟经常打架,经常为了分东西要折腾,所以现实问题锻炼的她对这种问题有自己的解法。先拿自己的,不妨叫做自私主义的解法。我就引导她,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再拿2个来和弟弟平分,这种就可以叫共产主义解法。也可以一个人先拿5个,为了姐姐比弟弟多,就从弟弟那里抢1个过来,这种可以叫做实用主义的解法。一顺便,我连道德素质给培养。

得到这个启发之后,我在以后上课的时候就尽量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引导小孩学习,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无论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现实中的问题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联系实际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温家宝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觉得这个是不对,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大计,当然是学生为本。要让学生做教育的主导者,让老师成为辅导者,引导者才对。

通宝推:微笑问天,余风,Cyrus,芝蔷,terron,九霄环珮,五磊山,九三年,
家园 要是自由选择,会不会喜欢学数学的人和喜欢玩游戏的人一样多

有点头痛医头的感觉

家园 玩游戏也可以啊

现在电子竞赛的多了,关键是你玩什么都得玩到顶尖才行。

家园 素质的应试化和应试的素质化

想想其实美国GRE考试的数学,语文和逻辑(写作)应该是很抓住素质的要点了。都是绝对核心的东西。结果还不是被玉米糊们给拿下。

所以中国学生的应试水平还是很高素质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