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事实民主(一) -- 井底望天

共:💬299 🌺2834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阿拉伯著作是经由西班牙被翻译为拉丁文的

没拜占庭(东罗马)的什么事。原因很简单:他们保存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原本。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运动”,靠的就是从东罗马获得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文献。公元16世纪,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后,逃往西欧避难的东罗马僧侣和学者带去了大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的手稿、抄本,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阿拉伯文译本,由此点燃了西欧文艺复兴的火苗。

家园 西方文明是东罗马保存下来的

东罗马是罗马帝国的正溯,因此它完整的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这些古代文化遗产回流到西欧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经过阿拉伯人之手,从北非、西班牙传入西欧,时间主要是在公元16世纪之前;二是公元16世纪东罗马被土耳其灭亡后,大批逃往西欧避难的东罗马僧侣和学者带去的古希腊—罗马的文献手稿和抄本。从数量和质量,以及影响上来看,后者都要远远大于前者。

家园 观察有误吧

现代的中国人恐怕还没有日本人更像汉唐时候的中国人了

这个观点太狭隘。

日本人学习汉唐,有点食古不化沐猴而冠的味道。从日本人一根筋的性格和从来没有出现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的事实都可以看出来。

中国的宋明还是有思想家哲学家出现的,而且影响不小,就是如今多有诟病的宋明理学。

如果汉唐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么宋元明清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整个文明角度,各有各的用处。简单地贬低宋明理学只能说明自己缺乏文化底蕴,而不能有损于中华文明本身。

家园 杨贵妃吃的荔枝也可能就是产自四川的

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四川有种植荔枝的记载的。

家园 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中华文明的二分法

我这个帖子的本来意思是想说明,祖上的文化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一个文明的发展不在于它的传承性,而在于它的包容度。

再回到你的观点,把中国文明分为前天行健,后地势坤,有些想当然了,这两者本是对立统一不存在高下之分,那为啥人们会更多地诟病地势坤呢?宋以后与汉唐的比较不在于看起来一个硬、一个软,而在于宋以后确立了儒家的绝对中心,汉唐是霸王道杂之,儒释道并存 。

确立儒家绝对中心的是宋明理学,佛道都被统一进了儒学框架。宋明理学的问题不在于其义理,而是在于它堵死了一个文明学习吸纳的道路,相比宋明理学的精巧和高度统一,还不如日本百无禁忌啥都去学,哪怕是学得四不像,历史也证明其结果也要比宋明理学好得多。

家园 沙发?

YES!

家园 题外话,这次打着手机扫黄的旗号,也可能是行

信息安全控制之实,习也群发短信。 这可能也是7.5收获之一。

家园 挑您一个小笔误

拜占庭是13世纪被灭的。

家园 历史还没有终结呢!谁笑到最后还很难说。

拿日本的短期成果来否定中华文明的传承,就没有用历史眼光看问题。

传承性和包容度对一个文明来说都很重要。

事实上,宋明理学并没有阻碍中国的学习,现在我们不就在学吗?宋明理学就象一个圆圈,本质上是试图包容的,只不过原来的圈子小了点,现在打破然后可以划一个大圈子。日本没有圈子所以学得快一点,但形不成体系,就成不了气候,最终的命运是不乐观的。

对比一下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们的学习勇气和中国人做对比),就知道宋明理学本质上的包容性了。

家园 呵呵,你也不对

我确实错了,不过你也不对。一般以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灭亡的标志,这一天是1453年5月29日。

家园 理学确实有问题

学了佛道的不承认还要骂佛道

家园 互相骂是表面,三教合一是本质
家园

记错了

家园 真正谈三教合一的只有道家

儒家佛教都不承认

也不热心

家园 中国近现代的学习精神跟宋明理学关系不是很大吧

除了宋明理学,中国还有个传统就是实用理性主义,这个其实就是从汉唐继承过来的,当时的统治者都是实用主义者,所以那家管用就用哪家,没有一家在精神道统上占据绝对高度。

中国近现代向西方学习说白了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一点咱们倒是毫不含糊,谁厉害就学谁,谁不行就抛弃谁。而日本的神道教、天皇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