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贫困女研究生宿舍内自缢身亡(图)!!!!! -- wxmang的书童甲

共:💬971 🌺1620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公用社会资源被透支

公用社会资源,有形的,是如公路,树木,公益贷款等等社会资金

无形的,是如,社会同情心,助老爱幼之心,以及一些社会公德支撑的社会基石

叹息。

家园 这个问题我有点说不清楚

我自己是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道理和你说的一样。但现实中确实遇到过很多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我不太愿意就这么断言他人品差。对于网络上的人,也一样。

家园 节约一点的话,买衣服和日常用品花不了多少钱的

买衣服一年可以不超过五百,甚至更少

家园 有代沟,也有成长的环境.

80年代后-90年代初,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常去江苏老家省亲,那些表哥,表姐的(高考)经历让自己体会到上海生源所处的优越环境.在家族的同龄人中,只有我和一个表弟读了本科,其他的的兄弟姐妹有的上了师专,也有的投靠亲戚去学一门手艺:有的学美术设计,有的学摩托车修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所获得的生活水平并不亚与我.有的开了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带着几个本科生做设计,业务也从乡镇企业扩展到苏南乃至上海.在国外有次去医院,戴上口罩后却流下了眼泪,因为我想起那位学修理的堂弟.他家是我唯一继续生活在农村的亲戚,其余的都在城里买了房.小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他总是眼圈红红的,而且起早贪黑的踏缝纫机做一次性口罩和尿布,每个只有几分钱可挣.他高考前夕我去辅导英文,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他凭着自己年轻肯吃苦,几年后就造了房子娶了老婆,日子过的安安稳稳.

由于父母晚婚晚育,我一不小心就当了舅舅.外甥们就很难说了.有一个两年前本科毕业后待业在家,之后表哥花钱让他去日本当初级自控工程师,算劳务输出.没想到遇到经济危机,拿赔偿金就回来了.出于好意,我说当舅舅的可以担保你来加拿大谋生,心里想着要是能向晨枫之类的牛人学点技术,再怎么都有口饭吃.可外甥有自己的想法,他妈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有炒股天赋,就这么每天去证券公司"上班"鸟.

大学里的卧谈会上,一个北京孩子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学化工,就是想日后有个混饭吃的技术."

如果往上数一代,都比我这一代牛啊,吼吼.

家园 不还贷款

不还贷款,我觉得恐怕倒是和杨母有关系

据称杨女和杨弟弟都提过还贷款,被杨母制止,说不还也无所谓。

有些老妇女就是这种思想,也委实无可奈何。4000不到的贷款一直拖着不还,武大毕业证因此被扣留着。

家园 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她们来到上海,比本地人更难

del
家园 同情的确没错

我只是觉得一家三口都是健全人,为啥就不能好好为自己的生活拼搏,而选择走这条绝路?

杨元元是个悲剧,贫困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一个原因,但绝非主要原因。

del
家园 del
家园 你连捐一半都不敢,说啥呵

你还有脸谈条件?

死的是一个女研究生,30岁

你想挑战,你想单单的把自杀的原因全推给这个女的

当然,你想试试的话,你得和她的情况类似

更何况,挑战的人知道是暂时的,是试试的,心理上天然有优势

你已经是近乎不败的,还在说我有限制条件

你真高级

你高级到啦连真实事件也是当笑话啦

你真高级

你这么高级,捐一半成不?

家园 如果活不下去这事不是更奇怪了

杨同学决定读研前难道没算过帐?既然自己肯定没能力在上海生存下去还来送死,其中必有引擎,但肯定不是学校逼着她走上这条路的,嘿嘿

家园 你这个是推理,你得拿证据支持你的结论
家园 俺是97年读的,那时上海研究生补助是200多

住宿费记不清了,肯定不多,还有每月1毛的党费

俺们读工科的,老板手里基本有项目,每月能赚点小钱,还有打工机会也是不少的,大众的图纸库里还有俺翻译的尼,所以要节省点活下去没问题,而那些读建筑设计什么的哥们,不是没问题,而是非常滋润了,俺隔壁一哥们电脑的显卡都比俺全部身家还值钱

家园 在校研究生生病可以报销的
家园 我是猜到你学的是理工科,她学的是法律,稍稍难点
家园 海事大的学生看病可以报销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