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各位对中泰拳王争霸怎么看 -- 只爱你

共:💬187 🌺1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踢裆挖眼,传统国技,威震天地,古今无比。

几个回复看来,很容易让人认为你的思维只是把民间武术这个文化往无耻这个词上引导。

希望这不是你的本意,不然的话,你的回帖目的就不得不让偶鄙视了。

红小将同志,偶这个民族的败类认罪了。。。偶认罪,偶是反革命

凡是“民间武术”允许的,那就是高尚的,凡是“民间武术”擅长的,那就是我应该褒扬的,凡是“民间武术”打不过的(请原谅偶这个罪人的卑劣臆测),那就是对手脱离实战的。。。。

家园 找借口的是你

偶从来就没找过借口。

最开始提出在有规则的前提下,民间武术打不过竞技武术就是偶。

而你呢?

根本就没把这个事实当回事,倒是不停的提踢鸡鸡之类的东西,还旧事重提

训练的是类似的科目,追求的也是类似的目标,在同样的规则下打不过对手还吹啥吹?

偶有吹过吗?偶一向实事求是,最初的回复论点里,就是说的在无规则情况下的优略。

满嘴放风得恰恰是你,不但不肯面对现实,还胡乱扯题,把一些已经早就下定论的东西多次扯出。

之后只会往马加爵和踢鸡鸡之类的东西上扯。

从来也没有看你提出一些像样的实事论据和论点。

如果你没有正经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那就请你把嘴闭上。

要是你不愿意闭上嘴,当个看客,而是大放厥词非要在把话题扯到马加爵和踢鸡鸡之类不雅的东西上。

不要紧,偶原谅你,反正不管在什么舞台都需要个丑角,不过原谅你的也就是这个角色的身份而己。

至于,在这个帖子的讨论,很抱歉,你还是去找和你一样喜欢踢鸡鸡这种话题的人去讨论吧。

家园 那是你的绝技

那是你的嘴上绝技,从最初把这当绝技的就是从你那里说出来的。

偶只是承认武术中确实有这种招式。

有能耐先提出一些确实的东西,不论是竞技武术还是民间武术的,说些专业点的东西。

要是说不出来,还乱扯话题的话,那请你找别人扯去吧。

家园 哈哈~~~~真有道理,每次看到你的话我总是想起国足

中国男足为什么总是输?其实翻翻报纸杂志就知道有太多原因了,综合为大家摘要如下,希望大家理解中国男足:

(1)草皮不适应

1、草皮太硬了 2、草皮太软了 3、不适应阔叶草及其它一些草

(2)天气原因

1、下雪 2、下雨 3、下冰雹 4、阳光太好了 5、冷 6、热 7、不冷不热(不能给对手造成麻烦)

(3)赛场因素

1、场内因素:A、裁判帮他们 B、裁判不帮我们 C、对手身体太强壮 D、对手技术太细腻 今日焦点:

E、门柱帮了他们 F、对方守门员发挥BT+超常 G、补时太短 H、补时太长

2、场外因素:A、客场作战,气氛影响 B、主场作战,干扰太大 C、观众不为我们喝彩 D、有人往场内扔手雷

(4)抽签抽得不好

1、同组都是强队踢输了,我拷死亡之组,按惯例当然应该中国队输。

2、同组都是中等水平队踢输了,主要是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太重了,队员们没能放得开手脚。

3、同组都是弱队踢输了,对对手不够重视,麻痹大意,一时疏忽。

(5)

1、对亚洲强队踢输了,恐X心理在作怪,走不出阴影。

2、对亚洲弱队踢输了,对手进步太大了,太大了,我们对他们没有秘密可言了都。

3、对欧洲弱队踢输了,中国队输给了欧洲队。

4、对欧洲强队(比如意大利队)0:1踢输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队仅以0:1输给了强大的意大利队!!

5、对欧洲强队(比如意大利队)0:10踢输了,中国队踢出了自已的一惯水平,队员们也努力了,结果也不出全国人民所料。

6、对欧洲强队(比如意大利队)0:100踢输了,精彩的比赛!意大利某球星进了20个,某球星进了25个!看来中国队跟意大利队的水平差距确实是有一点的。

(6)

“海龟派”没回来踢输了,我们雪藏主力。

“海龟派”回来踢输了,时差没倒过来。

(7)

1、主教练技术差!

2、中国球迷素质差!

3、中国足协这个名字差!

4、中国队——队医技术差!

5、中国足协领导人——办公室里那位倒水扫地的大妈差!

(8)草皮不软不硬,天气不冷不凉,裁判和门柱净帮着我们,对方没有守门员,补时时间长短我们说了算,到第三国去比赛,观众全都为我们猛喝彩,观众全都不往场内扔手雷,抽了一个人人都说好的签,“海龟派”回来后猛睡了一个月倒回时差参加比赛,换了个主教练,换了批外国球迷,换了个中国足协——的牌子,换了中国队——的队医,换了个中国足协领导人——办公室里的打杂大妈,踢输了——

原因是:今天我们队,真TM不在状态!!

瞧,我就没看到哪个中国球迷会有理有据有节的反驳过中国足球队的各种输球原因。。。同样,我也没兴趣一项一项反驳您嘴里所谓民间高手输阵的原因。。。

为啥呢?国足本来就是输个球,输完了出来丢个人也算是自个儿打自个儿脸给中国球迷一个交代了。。。至于兄弟你嘛,套你一句话来说:

反正不管在什么舞台都需要个丑角

听着你的各种借口大家都挺乐呵,要是谁认真反驳你的话我还不乐意呢^_^

实战和比赛不是一个概念。

比赛是竞技,讲究体育精神,堂堂正正。

实战是厮杀,只要能赢无所不用其极,败者只有死。

民间高手的刀是冷的,剑是冷的,人也是冷的。。。。我就纳闷咧,这孙子咋还没冻上?

对抗性练习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在比赛中有更多经验、更优秀的体力、更出色的技术,但如果真轮到实战,一毛不值。

散打练得再厉害,突然黑灯瞎火被人偷袭,捅上两刀,一样完蛋。

但同样的情况,如果求生意识强,危险中求生,把对方眼睛抓瞎了或者来个撩阴腿踢中对方要害,自己就有希望逃跑,就有生路。

这就是区别,武术的本质说到最后,就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活下去才练习的搏杀技术,就这么简单。

瞧瞧,为啥武术打不过散打咧?明明就是因为某人嘴里无敌的实战挖眼功和制胜的偷袭撩阴脚在擂台不让施展嘛。。。有趣的是您老咋还说完就忘咧??

忙碌一天了,有您带给我的笑声,让我疲劳减轻了很多,您辛苦了

希望明天,能看到更多更新的理由。加油~~~~~

家园 贵庚啊?为啥自己说的话都忘记了捏?

事实上就是如此,所以才有的兵者诡道也。 [ 异端审问官 ] 于:2010-01-10 09:38:42

实战和比赛不是一个概念。

比赛是竞技,讲究体育精神,堂堂正正。

实战是厮杀,只要能赢无所不用其极,败者只有死。

对抗性练习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在比赛中有更多经验、更优秀的体力、更出色的技术,但如果真轮到实战,一毛不值。

散打练得再厉害,突然黑灯瞎火被人偷袭,捅上两刀,一样完蛋。

但同样的情况,如果求生意识强,危险中求生,把对方眼睛抓瞎了或者来个撩阴腿踢中对方要害,自己就有希望逃跑,就有生路。

这就是区别,武术的本质说到最后,就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活下去才练习的搏杀技术,就这么简单。

从历史上,英雄从来都打不过瘪三的。

看古代,项羽神勇天下无敌,照样被大流氓刘邦灭了。

在看现代,间谍战,情报战,经济战,媒体战,政治打压,这些算不上堂堂正正,完全不符合体育精神和公平原则的玩意却是大国间博弈的重要手段。

最后,别拿中国足球说事,足球是绅士的运动,和武术无关。

您给我个地址吧,我给您邮点儿脑白金补补好不?为了弘扬国粹看您都操劳成啥模样了

家园 哦,看来跑题就是你唯一的长处了。

你还真会给自己找理由,谈着武术,谈不出个所以然来,总是跑到蛋蛋,中国足球,马加爵身上。

不过希望你能找点适当有品位的,大家都在看的,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总是把思维联系到这几样东西上。

既然你连反驳都不做那就闭嘴吧。

或者继续去考虑考虑你总是提起的蛋蛋还有什么问题,说不定在你忙碌了一天后能带给你更多笑声。

家园 你的眼睛有问题还是理解上的问题?

光明正大打不过的玩意儿,出阴招就能赢? [ 飞马 ] 于:2010-01-09 22:50:55

搏击锻炼的无非就是攻击力、身体速度、神经反应速度加上抗击打能力。你真以为抠眼珠踢蛋蛋掐喉结这种瘪三战术就能天下无敌?

散打为什么能赢,是因为他们每天进行的都是各种对抗性练习,把很多对手可能进行的攻击和防御的行为变成一种模式固化在自己的身体反应中,他们的攻击和防御比自己在马桶上瞎琢磨出的路数要更直接更迅速也更有打击力。这才是他们胜利的前提。

什么破坏关节什么踢蛋蛋掐鸡鸡,和着你心目中的高手带上个拳套就变成草鸡?和着民间高手们被揍的跟三孙子一样就是因为天下无敌的撩阴脚不许施展?

要真是踹人要害就天下无敌,把中国足球队派出去早他妈称霸天下武林咯

到底是谁先把抠眼珠踢蛋蛋掐喉结扯到天下无敌上,这里一看便知。

偶在后边那里说得是求生意识强可能做出的手段,以及武术中所有的招式。

把那些阴招说成天下无敌的绝技的可是你。

家园 简单的来说实战和擂台的攻防体系是不一样的

实战,首先要护住自己的要害

同时尽可能的攻击对方的要害

对于力量的训练的要求不是那么的大,但是对反应,对步法的要求要更高得多

家园 练套路是有的,但是是用来练习基本功和基本攻防体系的

当然打起来不是照着套路去打

但是一打起来,一些攻击方法,防御方法,反击方法都在套路里面有

一个练习摔跤出身的人能够对武术有多全面的认识?

问题在于传统武术的高手往往不愿意让别人家知道他是高手

像我的朋友,练南拳的一个对几个绝对没问题,打两个跟玩一样

有一次他儿子被人追杀了,十几个人拿着刀追杀他儿子,他紧急赶到,带着他的儿子退到电梯间中,一个人面对那么多拿刀的,他空手,就很简单的,格开对方的手以后手指插入对方的腋窝,就有四五个中招,被同伴扶着走,那只手臂也就基本上废掉了

所以我们这里的南拳在格开对方来拳的时候,很讲究要护住自己的腋窝,这也是套路,但是在实际中就是经常用到

另外诸如打眼,打喉咙,打鼻子之类的打法,南拳的特点是一气呵成,打眼不成功,手一翻就朝着你的脖子上来了,而且请注意,他下面的脚同时踢过来了,或者膝盖同时压过来了

或者打了喉咙还没有成功,手没有完成收回来,又变成肘,朝你压过来了

总的来说,有着相当的动作的连续性,这个在电影上是看不到,在擂台上是看不到的---南拳的特点就是这样近身格斗

因为他那一套连续的攻防都是朝着对方的最薄弱的地方,眼睛喉咙腋窝等等地方来的,比方说攻击小腹,是用整个拳面攻击更强还是半个拳面更有穿透力呢?

比方说踢腿,南拳的特点是一脚踢过来以后,还把你的脚给踩住,让你蹦蹦跳跳

因此近身攻防体系我敢说南拳比泰拳的要丰富得多---也有膝盖,手肘,同时还是手背,你想像一下对方手背关节在脖子上猛的一击会产生什么效果,四方拳,虎爪,手指(比方说用来插腋窝),手刀,手刀用来切脖子等等部位是最方便的,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关节都是可以对对方进行攻击的,要说泰拳是八条腿,那么南拳是多少条腿,我不清楚

我这边的南拳流派还有八卦步法,我朋友与一位切磋的时候,就是多次绕到了对方身后

另外还要绝命打法,就是那种突然间攻击力大增,但是自己也要比较危险的打法

另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像我朋友的徒弟就在某县城没有人敢惹了,曾经把同样练过的(大概是练过散打还是什么的)公安局局长的儿子暴打,但是我朋友遇到一位练太极的(先练南拳后再练太极),他说三个他都近不了对方的身,除非拿出那种玩命的招数---当然对方不玩了,毕竟是切磋,这位练太极的那是全身排打功夫,用铁棒去敲他也没有用,但是这位太极高手呢,一次他的师父叫他与他的师叔比比,结果全身被他师叔摸了一遍

萨苏说北京练太极的高手可以让对方抓住一根手指,跟对方扳手,并且一甩就把对方甩出老远,我们这里也听说(仅仅是听说)隔壁县城的一位高手一个手指和壮汉扳手,对方一只手,他一只手就可以把对方给提起来

大概是因为真正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功夫的深浅,那个出手很可能要伤人(或者对方更强的话被对方伤)所以都是很低调的,但我朋友的在某地称王称霸的就喜欢到处宣称他是谁谁谁的徒弟

家园 跟胡搅蛮缠的人讲理有意思吗
家园 观念有点意思

虽然文章前半部分用了很多名词,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作者的想当然。

观念有点意思,其他么,看看而已。

家园 萨苏没提另外一件事

日本国内没经过生死考验、只经过最普通日常日语教育的普通民众,日语水平比这些游击队员如何?

黑市拳跟民间的斗鸡斗狗类似,只是一种非主流的小众文化,而且完全是业余的。如果不是穷到吃不起饭,谁愿意去干这种死亡率比矿工还高的活儿啊,除非脑子坏掉了。如果真的野外无限制生死搏斗,这些人比起职业猎人差得远了。

家园 比赛用的和实战用的真不能放一起

实战的目的就是“我可以打不过你,但是可以搞死你。”

家园 火星人和地球人说不到一块

语言不通。

家园 是不是有点相互打脸的意思 还是此文更多的是在回味历史里的

看真正的武林高手有多牛:民国武者口中的武术界(图) 东方早报

或许八卦拳名家孙禄堂的腿功及速度可以提供一些参照:“孙禄堂的腿功,是新闻事件。他和段祺瑞坐敞篷汽车,逆风而行,车速很快。段祺瑞头上戴着巴拿马草帽,被风吹走。孙禄堂跳下车追到草帽后再追汽车,司机还没意识到有人跳车,他就已经回到车上。”

说出来非常抱歉的是:看电视我只看“东方110”和“案件聚焦”,或者央视12频道“天网”、“第一线”之类的节目,因为这些栏目比较真实,至于借此可以一觇社会风气之良莠、治安情况之好坏乃至歹徒行骗新花样倒在其次;然而不时冒出的低俗广告像挥之不去的苍蝇,于是只得迅速转频道,偶尔瞥见了一些汉子在捉对厮斗,原来是河南电视台一档武打节目,名之曰“武林风”。

仔细一看,这些武打选手似乎大都是西洋boxing之苗裔,使用的招数无非是左右开弓乱挥拳,中间也掺有几下上钩拳、平钩拳,机灵者则是冲上前去抱腿,摔对手一个大跟斗——完全看不到一点中华武术固有之丰采:略一接触就可把对方瞬间弹开去,或者飞身跃起,一脚把对方踢出三丈远。映入眼帘的皆是一群胡子拉碴的蛮汉在大用蛮力,这哪里是展示武功的“武林风”呢?简直就是屠门壮汉在气咻咻贴身肉搏而已也。

回想从前冷兵器时代,中华武功高手威风八面,可以飞檐走壁,可以偶露峥嵘,可以力敌千夫,可以啸聚为王,自然也可以执戈卫家乃至捍卫国土社稷万里江山。可惜自弹道学、热兵器发明以来,呜呼哀哉,中华武术雄风不再,当年十八武僧帮助唐太宗打天下之类的传说成了近似于“嫦娥奔月”的神话。及至当今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以来,中华武术更是面目全非:上乘者,充其量一排排光头黄衫少林和尚挥棒弄棍辅之呐喊,齐刷刷沦为舞台的一种杂耍而博得西洋看客一阵惊愕且大鼓其掌而已;下乘者,就是空中连翻几个筋斗,外加一套花拳绣腿,在所谓的全国赛事中经来自三山五岳各方评委综合平衡后,混个一两张奖状罢了。

当然,武术界亦有一些明智之士曾经呼吁:武术应摆脱纯粹观赏,要重视发扬实战传统。是的,不必说与热兵器抗衡,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武术的有心人应发掘传统秘技绝活,勤学苦练,至少应在拳坛上把西洋拳击、东洋柔道以及泰拳、跆拳道之类的旁门左道统统轻松打趴下。

手边有一册想写点读后感的图书,书名是《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稍稍浏览一下,就不难感到这本书是真正的“干货”,内容精彩奇特,令人无法释卷而只得一气读完。

这位形意拳大师名叫李仲轩(1915-2004),出身于天津书香门第,却性喜练武。年轻时曾先后拜北方三位拳术名家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为师,探骊得珠,博采各家之长,深得形意拳之精义。三十四岁自武林退隐,身怀绝技,隐居市井数十年,和光同尘,不事张扬。晚年曾为京城西单某家商场看门谋生。只是到了辞世前的最后几年,因机缘凑合,遂向外界一位有心人全盘倾吐半个世纪前的武林旧事。其中既展示了众多武术大家的言行风貌、逸闻佚事,也透露了不少曾经秘而不宣的练功秘诀。李仲轩口述的系列文章以连载的形式,于2000年12月由《武魂》杂志公开发表以来,惊动了海内外武术界一池春水,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

李仲轩在练武

习武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年累月地埋首苦练,究竟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据李仲轩口述:“形意拳能练到什么程度呢?唐师跟我打比方,说从悬崖峭壁跳下,快撞到地面时,用手在石壁上一拍,人横着飞出去了,平安无事。”(第48页)纵身跳下,横着飞出,能致人于死命的千斤重力于一刹那间烟消云散,得到化解——这个姿态本身即可谓“力学”中的精巧构思,妙不可言!

那个时代,比武不像如今“武林风”中的选手,动辄以抱对方大腿而取胜——你想武松打架会抱腿吗?都是一发力即可把对手远远摔开去。李仲轩第三个师傅是薛颠。“薛颠和师兄傅昌荣在一座两层的酒楼比武,薛颠说:‘这不是一个比武的地方。’傅昌荣说:‘打你不用多大的地方。’——这是激将法,薛颠仓促出手,傅昌荣一记‘回身掌’把薛颠打下了酒楼。他是从二楼栏杆上下去的,摔得很结实,看热闹的人都以为他摔坏了,不料他马上就站了起来,对酒楼上的傅昌荣说了句:‘以后我找你。’便一步步走了。”(第163页)这件事的另一个版本:“唐(维禄)师说,薛颠与傅昌荣原本交好,俩人借宿在关东营口的一家粮店,临睡前试了试手,傅昌荣突然发力,把薛颠摔了出去,窗框都撞裂了,薛颠深以为耻,便走了。”(第43-44页)一巴掌即可把对手摔出去撞破窗框,这就是与当今花拳绣腿迥然不同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功。

薛颠此次比武失败,深以为耻,即隐居五台山独自练功,经一位百余岁名叫“虚无上人灵空长老”的老和尚指点,武艺突飞猛进。几年后,薛颠重回天津找傅昌荣交手,“薛颠的武功达到了‘神变’的程度,傅昌荣也一直在长功夫,绕着脸盆走一圈,脸盆里的水就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其实他迈步看似极轻却极重,脚一落地便将脸盆里的水震荡起来。这份腿功已是‘举重若轻’的境界,一迈步便能伤人,薛、傅的比武,真会必有一伤的”(第44页)。后由大师兄尚云祥出面调解,说同门师兄弟不能“斗命”,并让薛颠接师傅李存义的班,出任天津国术馆馆长,方才了此一段公案。

李仲轩所拜的第二个师傅就是这位尚云祥,功夫亦十分了得,号称 “铁脚佛”,平日里随意练一回拳,脚下的砖石皆会裂开。这仅仅是略显身手的小玩意。尚云祥无时不备的敏捷感应才是一种出神入化的绝技。“一个夏天,一个徒弟从窗户外见到尚云祥睡觉,有寺庙里卧佛的宁静气派,生起恭敬之心,心里感慨:‘跟着尚师傅,就能学出真东西。’这时尚云祥一下就醒了,说:‘我这个人睡觉时不能让人看,人一看,就醒。’”(第86页)“尚师睡觉的时候,在他身边说话、走动都没事,可只要一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尚师傅便挺身醒了。听着神奇,但练形意拳日子久了,一定会出现这一效果。”(第39页)这种不可思议的敏捷感应就是拳谱上所说“随感而发,有触必应”,有了这种感应,哪怕睡觉时也不可能被人偷袭而遇害。

李仲轩第一个师傅唐维禄的脚力非常神奇,据说一个晚上能行三四百里。“唐师绰号‘唐小猴’,孙禄堂绰号‘孙猴子’,是说两人皆有翻墙越脊之能,两人并称为‘二禄’,谐音为‘二鹿’,是说两人皆有夜行三四百里的脚力。唐师来京,为了避免施展腿功惊扰了路人,都是在宁河睡到一更天再动身,天亮时便到了北京,途中还要偷越过几道关卡。”(第37页)有时唐维禄的速度还能追上火车:“形意门的怪事不敢讲。年轻时,我一度住在丁志涛家。在那时,唐师给我们表演过追火车。就是让我们坐一站的火车,唐师说了:‘我抄近道追你们啊。’等我们到了,见唐师在火车站等我们呢,摇着扇子,身上没汗。能抄的近道,我们都想了,抄上也不会那么快。我和丁志涛都不敢说话了。”(第49页)李仲轩还举了唐维禄快步如飞的另一个例子:“日军侵占京津时期,唐维禄在京津两地往返,夜里手拎灯笼,避开关卡走野地,有时快成一条线,由于走得多了,沿途设卡的伪军远远见了,就知道是唐师傅来了,他们不开枪。笔者当时问:‘要是开枪呢?’李老说:‘开枪了也打不着。以前开过枪,枪一响,唐师傅就有了办法。’”(第64页)能追火车与躲闪远距离开枪,乍闻之下,连笔者都无法信以为真,但像李仲轩这样一位终身信守诺言不敢稍稍有违师训的武林前辈,为人处事朴实敦厚,犹存古风,决非是时下惯见的打诳语的角儿。信乎不信乎?或许八卦拳名家孙禄堂的腿功及速度可以提供一些参照:“孙禄堂的腿功,是新闻事件。他和段祺瑞坐敞篷汽车,逆风而行,车速很快。段祺瑞头上戴着巴拿马草帽,被风吹走。孙禄堂跳下车追到草帽后再追汽车,司机还没意识到有人跳车,他就已经回到车上。”(第115页)

孙禄堂

武林奇事多,李仲轩说:“旧时代练武人时兴访人,练成了就四处走,谁出名就找谁……有个壮武师,访到一个老头,老头说:‘我多大岁数了,比不了。’壮武师非要比,这时有个人挑了两桶水过来,老头说:‘那就比吧,可你得容我喝口水。’拦住了挑水人,没想到老头一喝就喝了一桶水,壮武师看呆了,老头猛一张口,一口水把壮武师喷倒在地。我没见过练形意的人练这东西,原本以为是传说,但一次看戏,发现评剧名角高月楼在舞台上表演这个。他在台下也表演,一口水能喷出去很远,离他一步距离,挨他一口水,等于挨一个小拳头。”(第226-227页)

最奇的还有这样一件事:“唐师有个徒弟叫丁志涛,被称为 ‘津东大侠’。天津东边两个村子争水,即将演变成武打,丁志涛去了。动手的人过来,他一发劲打得那人直愣愣站住,几秒钟都抬不了脚,这是形意的劈拳劲,一掌兜下去,能把人‘钉’在地上。他‘钉’了十几个人,就制止了这场武斗,也因此成名。”(第6页)当代世界贫富扩大,社会转型期间种种矛盾如暗潮涌动,海内外各地主政者正为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而烦恼不已,催泪弹与水龙头充其量只能发挥驱散之功效,受众似乎并不畏惧,过后又可卷土重来;唯有一巴掌把人 “钉”在地上动弹不得的中华武功,既有威慑力而免杀伤力,双美俱全,圆融和谐,倒不失为化解“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妙法,值得美国联邦警察署及英国皇家马队学习学习。

中国的武功高手,虽是绝技惊人,但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往往隐身于市井贩夫走卒之中,懒慵慵度日,如同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常在五台山以乞丐、老翁、村姑、孩童相示人。例如:尚云祥经营帽子小买卖,“尚师早年是做帽子的,晚年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是徒弟单广钦的资助,单广钦做水果、糕点生意”(第10页)。唐维禄有个师兄叫张景富,绰号“果子张”,“以炸油条为生,是曾任清宫武术教习申万林的弟子”(第17页)。八卦拳名家程廷华以制眼镜为生,在北京崇文门外开个眼镜铺,江湖上称之为“眼镜程”(第58页)。李仲轩的师弟丁志涛是杀猪的屠夫,“一天唐师带我去找他,他正干活,将猪脊骨在案板上一磕就软了,骨节散开。唐师拍拍我说:‘咱们的擒拿就是这个。’”(第31页)另外,八卦门中还有个点穴高手,据说“武功与程廷华相当,绰号‘煤子马’,卖煤球的”(第80页)。

这些炸油条、卖煤球、制眼镜、杀肥猪的武功高手,佐证了一句“英雄不问出身”的老话,这当然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武林中也有人物以轩昂面目现身的:如形意拳大师李存义曾在两江总督刘坤一麾下任武官,训练士兵,屡建功绩。后往保定开设万通镖局,保护南北商贾往来。庚子之变,率领弟子抗击八国联军。晚年创办中华武士会,赴京参加“万国赛武大会”,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再如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武艺合冶一炉,创立孙氏太极拳的孙禄堂,曾被民国徐世昌聘入总统府,出任武宣官,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誉。

笔者曾浏览过民国金铁庵编辑的《金钟罩、铁布衫真传》、《一指禅、红砂手真传》等书,名称虽然惊心夺目,内容肯一吐秘技练法的不多。眼前这本口述史虽然讲述了不少武林逸事,但最有价值的部分却是披露了不少数十年练武的经验之谈和往日秘而不宣的武功诀窍。这些东西精湛非凡,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唯有缘者得之可获益匪浅。

在当前《魔兽世界》与迪士尼乐园共舞、比萨饼与汉堡包齐飞的新时代中,以都市青年白领为代表的群体,终日窝在转椅或沙发中工作、休闲,一个个养得像肥嘟嘟不思动弹的肉鸡,缺乏一种清新刚健的姿态。这或许是拜过度工业化、城市化所赐的一种后果。夕阳西下,往往会留给这个世界一抹彩霞,李仲轩老人辞世前留下的这部口述史展示了另一种世界的别样风光,骠悍勇武,同样可以令人观赏感叹不已。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张荣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