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薄一波的叛徒问题,生平里打了一个马虎眼 -- littles

共:💬338 🌺933 🌵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切,才说了个“不学无术”,你就着急跳出来验证啊?

我“唆使”什么了?

我让人家不要跟文革余孽费劲了,你却说什么“自己上吧”,完全驴唇不对马嘴,让我说你什么好。

就你这语文水平,也好意思出来现眼?

才说了个“不学无术”,你干嘛着急往自己脸上贴呢?

家园 和坚持把牢底坐穿的刘格平相比,薄的政治品德较低

“这批被关押在国民党北平监狱中的同志,在监狱主管者印好的“反共启事”上签字后离开监狱”

以写“自首书”的方式离开敌人监狱

出狱时他们在敌人拟好的“反共启事”上捺手印,并发表在当时平津的报纸上

1967年2月3日,毛泽东在会见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时说:“有些过去是共产党被国民党抓住,然后叛变,在报纸上登报反共。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反共,不知道他们‘履行手续’是一些什么东西。现在一查出来,是拥护国民党、反对共产党。”

“有些人刑期早满,但拒绝在“反共启事”上捺手印,宁愿把牢底坐穿。”“唯有不属于薄一彼他们这个党支部的刘格平没有办,直到日本鬼子投降才出来,多坐了八年牢。

“一九三六年三月,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到达天津,任北方局书记,与彭真、李大章、林枫等组成北方局。刘少奇就出卖了共产党员的灵魂,他假借中央的名义,给关押在敌人监狱中的共产党员下达黑指示说:“你们可以履行自首手续。登报,写反共启事出狱。”刘少奇和北方局的一伙叛徒认为:白区斗争是很残酷的,北京很可能要沦陷到日寇手里。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如果再不出来,北京一旦沦陷,这批人就出不来了!刘少奇之流还认为:形势有了变化,目前抗日第一,党已经争取建立统一战线,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到胜利之路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关键。(见附件三)中国革命的高潮就要到来,需要大量干部。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只要能出来就行。登自首启事那种东西,老百姓都看惯了,已经起不到多大坏作用。而且现在狱中的那些共产党员没有一个象周恩来那样的知名人物,都是普通群众身份出现,登了那种启事也不要紧!

刘少奇这个怕死鬼悲观地认为:事物的存在,就是向死亡发展,而最后结果还是死亡。生命就是死亡,人生的斗争就是与死作斗争,就是死的不断的克服。否则人都死了。原则还有什么用呢?(见附件四)

刘少奇通过魏梦伶跟当时北京伪统者宋哲元及反省院长阎文海商量好出狱问题。

刘少奇又通过徐冰、孔祥桢、魏梦伶等人写信通过看守班长牛宝正送到狱中。向狱中人解释:党需要你们出来做工作,你们可以“假”自首出狱,可以登报,可以有反共内容。并说:登启事出狱虽然有些不好影响,但这样使国民党监牢中保存了残余的同志,保存革命的力量,这是正确的,这是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联合的正确方针。只要搞好革命,那点影响是可以弥补的……(见附件五)

看!这就是刘少奇丑恶叛徒的嘴脸。哪里还有半点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哪里还有半点革命者的硬骨头精神!

传达了第一个黑指示以后,刘少奇给当时在延安的张闻天写了一封信,说现在监狱中有一批干部,想早些处理这批人,所以想让他们履行一个手续出来。在信中刘少奇还帮助狱中干部提出三个条件,让张闻天签字。(见附件六)张闻天签字复信后,刘少奇就瞒着毛主席、党中央和其它领导同志,又一次指示狱中人叛变,同时又进一步造谣说:这是中央的意思,登启事的政治责任由党来负。刘少奇还威胁那些坚决反对叛变的真正革命同志:如果你们再不出来,那就叫自由行动,就要成为罪人,组织上就不管你了!

刘少奇的黑指示下达以后,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之流如获至宝,露出了叛徒的真面目,一付十足的奴才相。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徐子荣等人对刘少奇的叛党指示坚决抓护,积极执行,表现的最为嚣张。他们利用他们把持的北平伪军人反省院南监党支部,对坚持原则的同志采取了各种威胁打击的低劣手段。对动摇的则是引诱、拉拢,现在不出去,以后就出不去了,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刘格平同志当时是北监的党支部书记,他与张良云等许多真正的革命同志。坚决反对写反共启事出狱,对这种叛变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他们坚持要争取无条件释放。否则,宁肯把牢底坐穿,也不履行任何叛党启事。这下可触怒了薄一波等人,薄一波派了胡锡奎等四个人到北监游说。拆刘格平的台。他们恶狠的威胁:这是组织命令,军事命令,只能执行,不能讨论。如果不出来,就是不服从组织决定。就要开除党籍。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刘格平、张良云等真正革命同志在沉重的压力面前没有屈服。薄一波等人更是暴跳如雷,一次放风,薄一波和一人在院中争吵了起来,薄气势凶凶的叫嚷“谁怕上当,谁别干,大家都不干,我一个人也干!”

过了不久,薄一波和杨献珍首先跑到敌人那里去索取自首书。他们对敌人说; “你们要我们登报启事,我们同意。”于是就在自首书上签了名按了手印,紧接着,刘澜涛、安子文、徐子荣、周仲英、马辉之、董天知、鲜维勋也先后跑到敌人那里去,在自首书上盖了手印。

在刘少奇指示下,在薄一波带动下,六十一个叛徒先后都在敌人的自首书上签名按了手印。接着,这六十一个叛徒就在国民党《华北日报》上注销了令人气炸心肺的反共启事,什么“……幸蒙政府宽大为怀,不咎既往,准予反省自新,现已诚心悔悟,愿在政府领导之下,坚决反共,作一个忠实国民,以后决不参加共党组织及作任何反动行为,并望有为青年,俟后莫再受其煽惑……”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反共自首书,这是一个公开背叛党,背叛人民的反共宣言书,这就是刘少奇以及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之流背叛党,背叛人民,背叛毛泽东思想的铁证。

更令人气愤的是,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这帮混蛋还在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下,在罪大恶极的蒋该死的狗头下,举行了反省典礼。按受敌人反省院长的训话:过去你们受共党利用,经反省院教悔,你们已悔过自新,出去后要拥护政府,守法反共,……接着叛徒们向敌人院长、管理员、看守班长、看守等鞠躬宣誓:戚谢院方教导,我们已经改过自新,今后决不为共党利用,坚决反共,为国效劳。然后,敌人管理员大声问大家:悔过自新是不是真心诚意了?叛徒们就大声回答:是真心诚意。另外敌人还大声问保人:你们敢不敢保?在薄一波的保人郭挺一和胡仁奎带领下,保人齐声答:敢保。训话完了,在院里犯人按照敌人的要求排好队各个保人站在背后,照下相来。

最后领取出狱证件。在礼堂里这群叛徒和保人一排站立,逐个点名应声后走到前面,向敌人鞠躬,按手印领取出狱证件。上面写着“改过归正反省自新”等字样。拿了此证件就可以受到敌人的保护。

就这样,在刘少奇的指示下,薄一波等六十一名叛徒分作十批出狱。出狱后,这些叛徒又分赴全国各地,把刘少奇的黑指示带到全国各地,薄一波以叛徒的身份到阎锡山手下当了一个大官。薄一波等人去太原,带了刘少奇的一封亲笔信。这封信同样是一个叛党的黑指示。这封信指示山西太原监狱里的乔明甫,龚子荣、刘裕民、阎秀峰、李逸山等几十人写悔过书或在阎锡山印的条条上签字出狱。”

家园 文革怎么啦?

我虽然没经历过文革,但根据现在的社会现象来看,文革确有其必要性。砒霜也是药不是?

家园 这份黑材料充分说明了文革思维的可笑

刘少奇和北方局的一伙叛徒认为:白区斗争是很残酷的,北京很可能要沦陷到日寇手里。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如果再不出来,北京一旦沦陷,这批人就出不来了!

我实在看不出刘少奇和北方局的一伙儿“叛徒”如此判断到底有什么不对。

难道他们只有放弃任何营救的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同志死于日寇之手,才是正确的?

家园 褒扬刘格平可以,但是不要贬低其他人

和坚持把牢底坐穿的刘格平相比,薄的政治品德较低
可能在对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原则”的认识上有差异,刘格平愿意把牢底坐穿,固然可以赞赏其立场坚定,毫不妥协,但是不是失之迂腐呢?以有用之身,耗于无用之地,是不是真的值得呢?

我党的一贯主张可是--实事求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如果以此作为“政治品德”高低标准的话,那我看在 南方山上连杀几位传达上级指示,并差点砍了陈毅头的那位谭余保,政治品德可比毛泽东要高尚多了。

谭余保是货真价实的浴血坚持,毫不动摇。老毛却已经和老蒋勾勾搭搭,把无数烈士鲜血染红的红五星,给换成了青天白日了。

按照这个逻辑,那几位(包括陈毅)上山传达国共合作精神而被杀的同志,“政治品德”也是低下得很了

链接出处

老谭第二杀,就是准备杀领导了。其实当时陈毅上山,本身就是一着险棋了,一个月前,前往湘赣传达项英指示的湘南游击队领导人赵书良,就已经被当叛徒咔嚓了,项英祭出陈毅这张大牌,无非想收雷霆之功,你谭余保总归不敢杀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吧?再一说,老陈是苏区老人了,也曾是井岗三巨头之一,谭余保是上过井岗山的,老面子总要给点?可惜当年老谭在朱毛会师前就被派回莲花当区委书记了,莲花当然也是井岗红军的活动地盘了,故谭余保与老毛确实有一层老关系,但与主打军中的陈毅就没什么私人交情了。其实有交情又如何?这项英一定是没有听过老姑妈故事的,生生把个患难老友往老虎嘴里送,眼看老陈就在劫难逃了,那老谭对着阶下领囚慷慨陈词:接受GMD改编?别说你个叛徒说了不算,项英来了也没用,就是马恩烈士说的也不行!活活!一线生机啊,老陈是何等机灵的人物啊,立马绝地反击,一时间,被绑的气壮如牛,握刀把子滴倒觉着脖子后面冷嗖嗖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老谭虽然不怕天地鬼神,毕竟还是有一怕滴,怕谁?怕领袖!到底是受党教育多年了 领袖决定的事情,争什么对错尼?[/ 只不过那时节,对于谁是领袖这挡子事情,还是可以打个商量滴,可要是连十八代祖宗统统打包,一概不买帐起来,可不是摆明了反党啊?!

摘一段陈毅自己的话吧:

“谭余保同志,是党培养多年的老同志,有很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我个人对他是很尊敬的。不过当时把我搞得满紧张的,个人牺牲事小,对抗日战争那是会带来损失的。……这些血的教训,我们应该汲取。作为一位领导人,如果政治水平不高,缺乏远见,不能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那会给党的事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家园 三日不见,你 laska 居然也开始居然开始谈 水平 问

三日不见,你 laska 居然也开始居然开始谈 水平 问题了。

水平 这玩意是你能评价的吗?

家园 是啊,对那种文革余孽谈“水平”确实辱没了这两个字

既然文革余孽已经充分表演了其不学无术的嘴脸,与之谈“水平”确实有点多余

家园 薄一波的出狱:61人案其实不冤

看了下面“黑色眼睛”的引文,才知道当年薄一波等人是这么出的监狱。经刘少奇批准,薄一波等人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公开声明“脱匪”,词曰:“幸蒙政府宽大为怀,不咎既往,准予反省自新,现已诚心悔悟,愿在政府领导之下,坚决反共,作一个忠实国民,以后决不参加共党组织及作任何反动行为,并望有为青年,俟后莫再受其煽惑”云云,参加了反省典礼,按受党国反省院长的训话:过去你们受共党利用,经反省院教悔,你们已悔过自新,出去后要拥护政府,守法反共。接着他们向敌人院长、管理员、看守班长、看守等鞠躬宣誓:感谢院方教导,我们已经改过自新,今后决不为共党利用,坚决反共,为国效劳。然后,党国管理员大声问大家:悔过自新是不是真心诚意了?他们就大声回答:是真心诚意。另外党国管理员还大声问保人:你们敢不敢保?在薄一波的保人郭挺一和胡仁奎带领下,保人齐声答:敢保。训话完毕,在院里他们按照国民党的要求排好队各个保人站在背后,照下相来。他们履行了一个叛徒的所有手续,从道理上讲确实是“自首叛变”,唯一的不同就是得到刘少奇的认可。

当然了,这是救别人。换了刘少奇自己进了监狱,恐怕是不会同意以这种方式被营救的。

这61个人的获释和阿庆嫂、潘汉年等人与日本人汪精卫周旋,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来比国共合作,差别就更大了。国共合作时,毛、周可没有说:“啊,我们共产党以前受苏联教唆蒙蔽,做的都是错的,从此以后改过自新,我们坚决团结在以蒋介石为首的第-1代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共产邪说做斗争,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再找了宋庆龄、冯玉祥做保。

我原来看过一个数据,建国前,有案可查的,牺牲了200多万党员,平均每年死10万,每天死300。另外无法查实的也是差不多的数量级,他们都化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句话。看了这个文章,这61个人,在我眼中,就是不如这好几百万党员。共产党在国民党的监狱里死了多少人?绝大部分人,像方志敏,瞿秋白这些,只要登了这个广告,就能活下来,就能为共产党做更多的贡献,他们为什么不做?瞿秋白甚至连广告也不用登,蒋的条件是,瞿只要“答应”不继续为共产党做事,当教授,当翻译,出国,随他。瞿秋白只有一句话:“此事免谈”,慷慨赴死。

刘少奇的做法确实是欠妥的,如果不是61个,而是610个,6100个,这个革命就玩不下去。共产党就是靠信念维持的,人都是惜命的,在生命和信仰间,谁都有个权衡。王外马甲笔下的志愿军战士高大炮说,别人能死,我为什么就不能死?共产党当时的做法就是这么严酷,不这么严酷就不能生存。这六十一人即使死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一样不会停止。雨花台死了10万共产党员,很多人在党内的地位,要比当时薄一波高很多,大家都像薄一波那样,起码9万能出去,是不是这9万人死得都不值?老萝卜我对建国前的共产党是十分钦佩的,我承认我达不到那个水准。

还有一个不妥当的,是个技术问题。这61个人出来后,还是继续干革命的。那不是把以后的人的路都堵死了吗?再要救81个人、91个人出去,人家国民党一看,哦,当时放61个人的时候,搞了这么正式的手续,这么隆重,又是登报,又是反省悔过典礼,你出来后还干共产党,那今后就不可能再放人出来了。你这61个人倒是爽了,可是这个方法也就只能用一回。所以以“诈降”方式的61人营救出狱,在国共22年的斗争史中,独此一件。

所以,我的总体看法是:一,刘少奇、薄一波在当时的做法欠妥,该牺牲的就要牺牲。共产党员被捕后能蒙混过关的就蒙混过关,混不过去的,党组织就以各种方式捞,捞成的,就是“经组织营救出狱”,捞不成的就牺牲了。怕死还干什么革命?二,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等人,应当确实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党员是不一样的,出来后低调一点,尾巴夹得牢一点,少惹事,不折腾,即使受到迫害,认了算了,别成天嚷嚷好像受了多大冤屈的样子。和那200多万人比,已经不错了,没什么冤的。潘汉年只不过见了一次汪精卫没有汇报,就得冤狱,这六十一个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家园 何必多说呢?

他认准了谁是叛徒谁就是叛徒;整个论证基本就是从各个含含糊糊的角度捕风捉影证实他事先已有的"某某是叛徒"这个观点的

有时间跟这号人辩,不如多看两个好帖子

家园 您怎么知道刘少奇

当年不是以这种方式出狱的(除了没有发表公开声明,当然有可能是化名),这下好,用组织安排的形式一下子找到这么多做伴的,而且其小辫子捏在自己手里,岂不妙哉?!

我一直认为戴笠在抗战胜利之初暴死是国民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一下,他所掌握的单线联系间谍中会不会有象郭汝瑰、刘斐、熊向晖这样的人物?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断线而安心弃暗投明呢?

家园 说实在的

这种事刘少奇、康生之类善于内耗之流干得出来!

难道他们只有放弃任何营救的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同志死于日寇之手,才是正确的?

家园 国民党的档案基本上都落在gcd手上了。

所以才闹出这么多叛徒来,有些还是被冤枉的,如果真有戴笠单线联系的,早就带出来了。就算没有书面资料,他上报的东西也有蛛丝马迹,总能找出来。

家园 站着说话总是不腰疼的。

我们还是以楼主所引用的楼主的薄一波生平来看看:

1931年6月,由于省委军委负责人叛变,河北省委及所属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薄一波同志在北平被捕,被判刑8年,关进“ 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狱生活。在狱中,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干事会为核心的坚强战斗集体。薄一波同志任党支部干事、书记,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大家学习马列著作和共产国际的刊物及领导人的报告,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1935年5、6月间,薄一波、殷鉴等12名共产党人因拒绝“反省”而被北平国民党军法部门内定处以死刑。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批复尚未下达,负责对监狱政治犯行刑的国民党宪兵第三团根据“何梅协定”立即南撤,这12位同志才幸免于难。1936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向党中央建议立即采取措施,即按国民党的规定履行出狱手续,营救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中的同志。党中央批准了北方局的建议。1936年9月,薄一波等54位同志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薄一波等人未死不过是幸运,而且要拜日本鬼子所赐。

一,刘少奇、薄一波在当时的做法欠妥,该牺牲的就要牺牲。共产党员被捕后能蒙混过关的就蒙混过关,混不过去的,党组织就以各种方式捞,捞成的,就是“经组织营救出狱”,捞不成的就牺牲了。怕死还干什么革命?
这话说的真是够政治正确。不过且慢,他们是否不是经组织营救出狱么?

作为北方局的领导,刘少奇提出申请,而张闻天作为党的总书记批复同意,薄一波等人不过是执行者,即便有问题,该打板子的是刘少奇而不是薄一波。况且这算不算一种捞人方式。

你所说的死就死了,怕死还不干革命了。那么干脆点,让毛,周,刘,朱组织个突击队,炸人家碉堡去,这个主意怎么样?

我们不要忘记当时的情况的。整个红军已经转移到陕北,中国革命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北方。但整个中共北方局却处于瘫痪状态,原因很简单,整个领导层都在监狱里面。这些人死掉了,是的,可以重新派人,重新生根发芽,但别忘了那是个怎样的时机,而时机错过了,是要犯历史错误的。

这些人出狱后,以他们为核心迅速开创了新的局面。没有以这些人为核心的华北党组织,抗战爆发后,华北会是那个局面么?

别的不说,没有薄一波这样一个特殊关系,山西会是什么局面,换一个人事情会大不一样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这样的一个时机错过了,会是怎样的损失?

家园 我支持你

如果经过组织程序,这事不能扣在薄等人身上,在大革命时期很多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为了大局当汉奸、做资本家对他们的志向而言都是憋屈的事,但他们服从党的决定,这是党性的表现。

可是往往过分强调坚持纯洁的革命,会走向教条主义的道路,现实中康生,【历史的天空】电视剧中张普景、万古碑就是这种现象。

家园 白发三千丈。学文的一般不管算数。

平均每年死10万,每天死3000。老兄,怎么算的?

我同意史节的观点。诈降是斗争的手段,至于手续,典礼那当然要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