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谈蒋介石的抗日 -- moyu

共:💬110 🌺579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你在胡扯

当年kmt炸了花园口,最后淮海战役老百姓愣是用手推车支援前线,让战略相持变成了战略反攻。把kmt推到了台湾。

什么兵源问题?小推车拥军,长久经营的延安湖南做不到,无数干部支援的东北做不到,只有淮海战役的人民做到了。总不是著名鱼米之乡的江苏突然搬到西南了吧?

原因很简单。光头决堤在前,对两淮人民没有一点补偿和扶助在后,完全就没有把两淮人民放在眼里。说白一点,以光头代表的kmt根本就没有把中国人民放在眼里,所以人民就抛弃了以光头代表的kmt。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人民好勇斗狠,是kmt逼着人民好勇斗狠。如果真能要找人的原因,这才是真正的人的原因。

家园 那算是江北的小推车吧,南辕北辙,两码事啊
家园 再说一遍,淮海TG动员区民众9000万

华北、山东、中原各大解放区总动员才撑下来的,不是只有两淮民众在推小车~

家园 事实上

 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6月6日,新8师师长蒋在珍建议在花园口决口,7日,由军人用平射炮在河南省郑县(今郑州市)附近的花园口黄河南岸的堤防以3天时间挖掘以造成决堤,使黄河改道南流,入贾鲁河和颍河,夺淮入海。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截日军西进南下的目的,日军第14、第16师团陷入困境,但同时也给豫、皖、苏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震惊全世界[1]。

上头还少说了一个鲁。因为黄河夺淮入海。

对比就可以发现,支持淮海最重的几个地区,都是受kmt荼毒最力的几个地区。

还要我说啥?

家园 这是, HOI?
家园 搞笑呢您?

能主动挑起将近4年内战的政府后勤供应会不充分?

家园 赵匡胤气度自然不凡

一年寒冬,赵匡胤和赵光义深夜探访宰相赵普,君臣三人卷被而作,纵论国事。赵普夫人亲自奉茶,赵匡胤以“嫂”称之。

仅此一点,蒋也好,宋也好,都做不到

家园 我真不知道您这印象从哪来的

浙兵从明代开始就是有名的强兵。

明初,朱元璋在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最后统一全国。

明末的萨尔浒之战中,“副縂兵秦邦屏引兵先渡河,与诸将营桥北,浙兵三千与陈策等营桥南。邦屏等营未就,奴四面攻之,将卒殊死战杀奴二三千人。贼却而复前,如是者三。”(《熹宗实录》)在“火药已尽,短兵接战”后,总兵童仲癸“挥刀杀十七人。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明史》)被评价为“自奴酋发难,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当时亡归残卒有至辽阳以首功献按臣张铨者,铨命照例给赏,卒痛哭阶前不愿领赏,但愿为主将报雠。义哉,卒也,可以将矣。”(《熹宗实录》)

明末的战事中,浙兵往往是第一个直捣敌人巢穴的部队,也往往是死战不屈的部队。以致于浙兵的主要征召地--义乌、宁波的县令上书,说国家连年征战,因浙兵善战,不断地被征召和伤亡,此地的男丁已经十去七八,崇祯皇帝终于开恩,不再从这些地区招兵。

至于在蒋介石手里为啥不能发挥出同样水准,这个,李敖早说过:“蒋介石不如崇祯”。。。

家园 无知还是wt?
家园 你真的不应该把共产党的军队和满清对比

我不该拿共产党的军队跟女真和满清的军队作类比,

前面写得精彩,到倒数第二段突然让我吃了一只苍蝇。恨你。

家园 看看44年豫湘桂,你就知道国军真正缺的是啥

美国人是有更进一步武装中国人的计划的,为何放弃了?自己太腐太败,奈何。

家园 挑个刺,江浙也有不少民风彪悍的穷苦地区

尤其是浙西浙南,山区众多,古越人尚武风气犹存,戚继光抗倭就从那里找的兵。

不过你说的大义上来说确实有些道理。天时地利人和,本来政策就要对头才能成功。

家园 对比危机上和摆渡上讲的豫湘桂战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先不忙着说谁腐败无能。发脾气是一件很容易的的事情,做下来看一看,日方的作战动机,就可以知道中国大陆的国军是支持不了的。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军为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展开反攻,日军节节失利,逐渐迫近日本本土。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切断,它在中国的长江补给线在美国空军的监视下也受到严重威胁。日本侵略者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以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五十一万,是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

  战役的第一阶段河南会战,日军出动了约十五万兵力,国民党军集中了三十五万至四十万兵力。4月18日拂晓前,日军利用新架铁桥强渡黄泛区,接着分三路展开攻势:一路西犯郑州,一路沿平汉路南迫新郑、密县,又一路南侵尉氏,经鄢陵斜出许昌。同时,新乡之日军亦渡黄河逼进郑州,22日,郑州、新郑陷落。尔后,日军即以主力向陇海路西段猛进,指向洛阳;并以另一部沿平汉路南下,5月1日侵占许昌。同时,原在信阳的日军也沿平汉路北犯,5月8日南北两路日军会师西平,打通了平汉路南段。此时山西垣曲之日军渡河侵犯渑池,沿陇海路东犯,孟津之敌也从北面拊洛阳之背,形成三面包围洛阳态势,5月25日洛阳失陷。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的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日军以十三个师团为基干,总共投入了三十六万余兵力;中国方面投入三十多万兵力。5月27日拂晓,日军左翼部队在湘北发动攻势,中路及右翼部队也于同日晚及次日分别发起攻击。6月1日,左翼日军攻陷平江,进逼浏阳。6日,右翼日军攻占沅江,分道攻宁乡和益阳。中路日军也渡过汩罗江,攻占湘阴县城。日军运用从正面展开的广大钳形攻势,迂回围攻长沙。6月18日,长沙陷落。之后,日军继续南下,先后占领渌口、醴陵、攸县,逼进衡阳。6月26日,日军派一千多名官兵组成敢死队,占领衡阳机场;另一部日军渡湘江绕道衡阳之南,形成包围态势。中国政府调集各路援军增援,但未有一支部队突入包围圈。四万守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反复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使日军受到重大伤亡,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和守军兵疲粮缺,阵地被日军突破,8月8日放弃衡阳。随后,日军从湖南、广东及越南三个方面向广西进攻,开始了桂柳作战。日军进攻开始后,国民党军接连失利后撤。11月上旬,日军逼近桂林,同时由桂林以西迂回柳州。10日,日军陷桂林、柳州。接着,一部日军沿桂黔公路北犯,12月2日占领独山。国民政府因之震动,被迫集中一切可用之兵力投入贵州作战,8日收复独山,迫使日军后退到河池。此外,由北海及雷州方面进犯南宁的日军,与越南东犯的日军,于12月10日在绥禄(今广西扶绥)会合。至此,日军打通了从华北到华南以至印支的通道。

  评价: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以此回光返照式的挣扎。在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虽然在战场上损兵六七十万人,丧失国土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一百四十六座,失去空军基地七个、飞机场三十六个,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在这次抗战中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之后,使得国军一溃千里,捣毁了数十个国军机场,占领了上百个城市,湘桂粤三省占当时大后方工业1/3的工厂也尽入敌手,打通了印度支那与华南。这场战役,看上去日军达成全部的作战目标,但事实上:日军兵力比战役之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美军此时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美国陆军航空兵拥有了更好的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使得占领中国机场的行动完全失去了意义;最讽刺的是,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到日寇投降的时候所谓大陆交通线也没能通车。综上所说,这次战役虽然以日军取胜而告终,但大陆交通线作战在战略其实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豫湘桂战役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在这次大溃败中,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损失是无法统计的。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 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是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因而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的结果。国民党军事上的溃败,正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

* 战术上日军在初期订定战术正确,因此在整体作战上几乎达到成功,就结果而言也达到了一开始预定的作战目标,但是日军从开战时即出现的兵力不足问题在此场全面性会战中再次暴露,虽然有效打击了国民革命军战力(以中路作战击溃第九战区薛岳所驻防之长沙最为明显,第九战区到战争结束前再也无力作战),但是无法有效占领领土之下最后仍然自行撤出部分地区,而日军于南路没有击溃第四战区兵力的结果种下隔年湘西会战日军惨败的因子。

* 二战已近尾声,中国战区相较于盟国欧洲方面同一时期的情形,如苏军白俄罗斯歼灭战,和英美联军之诺曼地登陆,显然成就远不可比拟。此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战略上指导失误已如前所述,对于日军主攻方向虽已大致知悉,但终因为支援滇缅作战,主力和预备队配置不当。重以错估日方如是全力进犯和永久战据之决心和准备,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

* 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在日军发动一号作战的同时,美军攻克的塞班岛,在中国的B-29轰炸机全部转场塞班岛,因此日军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中共延安则在潘汉年运作下即早获知情报,在一号作战中几乎未受日军攻击。

* 国民政府在日军一号作战中连番受挫失地的情形,极大程度的损害了美国对中国(尤其是以蒋中正为首的国民政府)的观感;史迪威与蒋间在此役之前即恶化的关系更因此达到临界点,史迪威以此役中国军拙劣的表现与辖下滇缅军的精强做对比,直指蒋政权腐化无能是导致战争延长之主因,甚至进而主张由其取代蒋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而蒋也几近愤怒的要求美方撤换史迪威。这场中美指挥权的冲突最后以美方退让,在1944年底撤换史迪威告终,但美国政界及民间对中国国民政府的印象已转趋不信任与轻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国共内战的结果。

[编辑]

家园 有什么意思?我主要针对你关于45年反攻的事儿说的

此外枪炮什么的问题民国的买办们没有责任吗?

家园 好像是从戚继光开始的传统,戚继光之前有这么强吗?

戚继光剿倭寇,明初军户已经完全无用,痛定思痛后,戚继光在浙江当地招兵练兵。但是用过宁绍兵,处州兵,还是不够看。后来一次在路上看见义乌当地村子械斗,双方死战不退,戚继光才征用当地兵员,成就戚继光练兵,用兵大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