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丢掉中国”的拉铁摩尔(上)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62 🌺7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汤因比对游牧社会的那段话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就提出过:

“(欧亚草原和亚非草原)两个地区的人民过的都是游牧社会的生活,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在动物驯化方面的不同—可以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两个地区的游牧生活是很相似的。可是再进一步研究,那种交互作用都站不住脚了,因为世界上其他具有游牧社会环境的地方—北美洲的牧场,委内瑞拉的利亚诺斯(草原),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以及澳大利亚的草地—却没有出现他们自己的游牧社会”

其实《枪炮、细菌、钢铁》中有答案,简单地说,是因为美洲的大哺乳动物或者在史前人类进入美洲时就被屠戮干净,或者是类似斑马那种不适合驯养的类型。

说到底还是一种地理决定论

家园 看不懂,问问题

如您所述,那么内蒙古大草原上,在春秋战国之前,之间,之后有没有人?何以为生? 又从何而来?

家园 冰心这话怎么成了讽刺?

她哪里说错了么?

斯大林野蛮的工业化的确帮助苏联战胜了德国,但是如果没有对他的广泛不满,赫鲁晓夫又如何能够一人扭转大势?

就好像苏联在91年的解体,现在很多人回顾起来觉得真是亏大了,都怪格尔巴乔夫,但是苏联那个时候真的还能够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继续走下去么?

马克思主义号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怎么很多人倒‘个人狗熊主义’起来了。

家园 【下-下】简单结尾吧

先跟大家道下歉,从上周五起开始生病,高烧一直不退。这些天不是在打吊水,就是在等着打吊水。这篇小文的最后一段于是拖着迟迟没能写完。今天下午感觉好了不少,就把这尾给结了吧。因为全部资料都带去了单位,而且精神也不大好,有些地方没法写得细,等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吧。不过,我对八卦一向记得还算牢,这最后一段,大家就当看个八卦吧。

=============================================================

拉铁摩尔也算是有点大不幸中小幸运。

大不幸说的是他成为了麦卡锡的靶子。小幸运呢,有两处,一呢是最先成立的泰丁斯委员会的主持人参议员泰丁斯为人还算正直,而且和麦卡锡很不对盘。二呢,拉铁摩尔获得了有力的法律援助,帮他在听证会上辩护的是大律师阿贝.福塔斯。这个福塔斯很有名气。后来还成为最高法院的法官,宣判过关于进化论的案件。我记得在克林顿的回忆录中也提到福塔斯,大概是说在一次审判大赛中,因为希拉里的奇装异服,福塔斯把大奖给了她的对手,于是希拉里从此不穿黄色皮裤上法庭。(记忆而已,未核对原文)

应该说,拉铁摩尔还有第三点幸运之处,这是来自于联邦调查局,这当然不是说当时的局长胡佛多么的古道热肠。事实上在麦卡锡之前,胡佛已经安排特工对拉铁摩尔进行全面监控,根据柯特勒书中的数字,仅仅是一份呈送给局长的报告就花了2059个小时(要不就是2057个小时),在这些报告中基本排除了拉铁摩尔是共产党的嫌疑,更不用说是苏联间谍了。

不过,在联邦调查局对拉铁摩尔的监控中也闹过乌龙。曾有一次,拉铁摩尔用蒙古语和蒙古朋友通电话,当这通电话被截获后,FBI中却无人通晓蒙古语,只好求助局外人,通过中间人几经辗转,这录音最后被送到美国国内公认的蒙古学第一人—拉铁摩尔的手中。最后的结果的就是,拉铁摩尔自己破译了自己被窃听的电话录音。

同时麦卡锡用来指证拉铁摩尔的主要证人,前共产党员,工人日报的编辑(名字一下记不起来了)。此人早被联邦调查局所掌握,联邦调查局前后花了几千小时询问此人口供,此人当时却并未提到拉铁摩尔。如此一来,胡佛觉得他的权力受到了冒犯。于是下令,FBI在拉铁摩尔的听证会上保持为一个沉默的旁听者。

因为以上这些“幸运”之处,泰丁斯委员会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听证后,最后做出了非常有利拉铁摩尔的结论。而泰丁斯本人就没这么幸运,在后来的选举中,对手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而制造了他和美共总书记白劳德的照片,最后,泰丁斯因此而惨败。

让拉铁摩尔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当时太平洋学会的秘书长把太平洋学会的档案运去自己的乡村别墅。准备用来写关于太平洋学会的回忆录。而这批档案在被人告密后,被全部查封。而利用这批档案,以拉铁摩尔和太平洋学会为主要打击对象的一个新的听证会成立了,这个听证会的主持人是参议院的反共老手和重权人物—麦卡伦。麦卡锡和麦卡伦之间的差距可比刘德凯和刘德华的差距还要大。麦卡伦当时身兼拨款和司法两个委员会的主席,臭名昭著的《麦卡伦法》就是他主持下通过的。而麦卡锡终其一生只是参院的边缘人物。麦卡伦为了把拉铁摩尔送进大牢,做了精心的准备,特别在法律程序上让几个名律师反复推演。

具体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证明拉铁摩尔是苏联间谍。而是成功的将拉铁摩尔引入伪证罪的圈套中。麦卡伦委员会最后准备提起诉讼的6条罪证,又经过反复研判,最后确定两条比较靠谱,其中一条是拉铁摩尔否认自己知道冀朝鼎是共产党员。伪证罪确实美国确实是重罪。但真正想证明拉铁摩尔做了伪证也很困难。应该说拉铁摩尔还算是有些小运气,几个联邦法官顶着巨大的压力,连续驳回了他的案件。而从最初的调查到最后麦卡伦委员会无可奈何的结论发布,时间已经过了5年多。据柯特勒统计:为拉铁摩尔辩护的代价据保守的估计为250万美元——按1950年的美元计算。

拉铁摩尔最终幸运逃过了牢狱之灾,但却没有任何地方敢聘用他,他只好离开美国,去了英国。

==============================================================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耐心的阅读,预祝大家虎年大吉。

通宝推:液化,山远空寒,
家园 拉铁摩尔,一个非常有学识和道德的人

不仅怀有对中国、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其学识、道德等都令人敬佩。

在担任老蒋的政治顾问时,所提供给罗斯福的报告对中国抗战及抗战后的国际地位功莫大焉。

http://hi.baidu.com/cps200114/blog/item/9d717aac387bd80e4a36d647.html

作为中国问题专家,他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看的很透,给出比较难得的预见和建议。

包括提前培训东北籍领导人等

由于拉铁摩尔不是蒋、宋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所以对他的器重和亲密程度远不如以前的外国顾问端纳。蒋只向拉铁摩尔咨询过一些宏观问题,有些是长远的战后问题,未让他参与重要决策,而常让他坐冷板凳。但拉铁摩尔并不介意宠辱得失。作为一个学者,官场上的逢迎拍马不是他的特长;作为一个“中国通”,他很清楚中国问题的症结和自己的能耐,“在那样的形势下,你越是想多提建议,多发挥影响,你所能发挥的影响就越小”。不过,忠于职守的拉铁摩尔还是力所能及地向蒋介石交出了一些很有分量的“答卷”。如他于1941年11月10日呈蒋的一份备忘录———当时各有关国家都想摸清日本的进攻矛头指向何处。拉铁摩尔在备忘录中否定了日本向苏联发动进攻的可能性,认为日本很可能会向东南亚进攻。“英国或许会冒险让日本切断滇缅公路”(此路是“美援”进入中国的惟一通道)。理由是“英国希望,即使这么做会导致中国的最终失败,但至少日本会忙于巩固胜利”,而无力进一步侵吞英国控制的其他地盘;而且,“即使英美以实际行动参战(也许只用空军)来支持中国,所给予的这种帮助也许‘太小太迟’,无法拦阻日本切断滇缅公路”。后来太平洋战争的初期战况基本上印证了拉铁摩尔的预见。他是站在中国的立场来分析形势的,既对英国的“以邻为壑”予以揭示,又没有一味对美国唱赞歌。这对中国方面早做安排,日后形成中、美、英等国在东南亚共同抗日的格局,起了一定的参谋作用。

同时,其给予罗斯福总统的建议,也为中国抗战及战后国际地位做出极大的帮助

 拉铁摩尔在写给居里、罗斯福的报告中,客观地汇报了中国的状况,反映了蒋介石的切肤之痛:中国被排除在英、美最高级会谈之外,也没有被西方国家接受为盟国;美国援助中国抗日的用心是“坐山观虎斗”;英、美推进“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削弱了中国的抗战力量;战后中国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战胜国及大国的地位和待遇等等。为此他建议美国和中国正式结盟,以激励中国抗战到底。

但在KMT这锅粥里,神仙也干不好,

应蒋介石的要求,拉铁摩尔对云南及滇缅公路中国地段作了一次巡视。他在巡视中耳闻目睹了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政府争权夺利,以及发国难财的大小官员虚报筑路民工名额、在运输业务中搞钱权交易等大量腐败行为;甚至他的陪同谢保樵都利用此行纵酒猎艳。同时,他也对筑路劳工愚公移山般苦干和工程技术人员高效率工作作风产生了敬意。他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但奔走呼吁的结果却一无所获。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一书所说“拉铁摩尔以及派驻中国的美国技术顾问为何未能发挥影响的原因是不难理解的……他们力求清除滇缅公路沿线发生的贪污事件,建议进行税收和经济改革。但他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国民党正是依靠贪污以及同现有的上层士绅互相勾结才得以生存的。改革这个体制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冒整个机构互解的风险。蒋并不需要关于改革的外来意见,而只需要枪炮、飞机和金钱。”逆耳忠言既然不被采纳,拉铁摩尔只好不常露面。他利用清闲之便,干起了与其身份不符的“老本行”,写出了一些论述东北、内蒙等边疆问题的论文。

除了拉铁摩尔,还有以为著名的人物,“苏联英雄”崔可夫,也是被老蒋给气疯了。

崔可夫在中国任老蒋的军事顾问(苏联驻华武官),但老蒋不信任他,特别是宋美龄,贬低崔到极点,说崔是苏军中最没用的人,所以斯大林才把崔派到中国。

但看看崔,人家是骡子是马,用的着你评价么。

但老崔对中国评价不错:

对中国为二战胜利作出的贡献,崔可夫也有较高评价。1940年,崔可夫曾来华担任当时中国政府的军事总顾问,回国后著有《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一书。崔可夫曾回忆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正如崔可夫所言,如果没有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在亚洲战场拖住了日本军队,日本军队便会从中国进攻苏联的后方,苏联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两线作战,则二战或将以不同的局面结束。

宋美龄这个小人,不予置评

拉铁摩尔辞职后回美国

1942年11月17日,拉铁摩尔与出访的宋美龄同乘一架专机飞往美国。当飞机一降落,“她(宋)马上对我置之不理,从那时起便假装不认识我。”宋到旧金山演讲,为当地要人、名流举行招待会,也不邀请拉铁摩尔。拉铁摩尔以委婉的方式转告:“不邀请曾担任(蒋)总司令的私人顾问的人是个错误,因为人们会误以为其政权内部出现了分歧和麻烦。”当他在招待会上轮到与宋握手时,她不置一辞,也不伸出手来。

家园 祝报纸兄早日康复!

呵呵,好文章是值得等的

家园 身体是自由的本钱

祝早日康复,健笔如飞。

家园 我举手发誓,我真没有扎小人啊,

----怪姨,我错了,我不该嫉妒您要休假,不该嫉妒您买书不用等半月,那个,为了让我不自责,请您赶紧好起来吧。

祝您和您家萝莉MM新春快乐,健康如意。

家园 原来是这样阿

难怪...

家园 没关系,可以学萨大

“下”用过了没关系,“下-下”用过了也没关系,不是还有“补”阿,“续”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希望怪叔叔早日恢复健康,接着聊

家园 真不是这样啊~~~~~~~~~~~
家园 支持

就是就是,坑多不要紧,总比滥尾好多了,呵呵

家园 我信

信嘉木,得永生

我哪敢不信啊

家园 蒋公立在江边,长发飘飘,白衣胜雪。

笑惨鸟

家园 有人啊,早期游团,渔猎采集人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