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照片非原创】美国人镜头里的中国—1972,北京 -- 白鹤梁

共:💬68 🌺266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的是

整个的一个破坏心情

家园 冬天天气灰蒙蒙是因为烧煤的缘故

现在大力整治,减少供暖用煤,天气好了许多。

您老人家看来是看不上北京的四合院。这和八十年代全国的领导是一个思路,“修大马路,住大高楼”。别急,很快就拆了。

北京要建成中国的纽约,上海要建成中国的银座。这在当年都是口号。

家园 我认为是积累了几十年

我认为是积累了几十年,不是压抑了几十年,要不改革开放的本钱哪来的

家园 当年的女性啊,阳光、健康,哪像现在的审美观
家园 我指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被压抑了几十年

毕竟中国这么多人,这么多资源,一旦放开搞活,确实不得了。

家园 我喜欢那娘子军,也许有人说土气,虽然我也没生在那个年代

那芭蕾舞跳的虎虎生威啊,你看那脚尖,那腿部弧线,健康有力而不乏柔美。多好。恰好这几天听龙迹,里面有三支曲子是红色娘子军里面的。

家园 风格挺像现在的朝鲜,发展的必然阶段。
家园 看片子,解说掠过

那个胖嘟嘟的姑娘,我喜欢。

家园 黑框应是底片封套

这些照片十有九九是反转片(只怕都是Kodachrome)拍的,冲洗好了,一张一张裁开来封在套子里,就和做幻灯片一样。所以呢,照片有这样的黑框,也就是表示这是原始的、没有经过剪裁的状态。

家园 del

掺杂他很多的想象

家园 你大概没有呆过北京

我好歹80年代那时候北京上了小学了。

那时候,北京的确人不多,到处马路空空荡荡的,车更少了。可能是大部分人都要上班,作息时间固定,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商店可逛,买东西大多是附近的粮店。冬天,那么冷,外面人就更少了。北京那时候,空气很不错的,蓝天总是能看到,冬天因为烧煤,春天因为风沙,就差些。但是退回70年代末,即使日内瓦这样的西方城市,冬天也是看不见Mont Blanc的,也是烧煤的原因。现在,瑞士已经基本不烧煤了。一年到头都能看到Mont Blanc山峰。

照片里,水果品相不好吗?我眼拙没看出来,没人买东西时候,售货员那样表情也无可厚非,反正我这儿超市的售货员,平日表情也是类似。那时候,北京售货员态度不好,但是挺实诚的,说话不好听,但是不少人会为顾客着想。

不知道你看过49年前北京的照片没有,对比起来北京可谓天翻地覆,照片中的四合院,街道,远看至少都是干净整齐的。现在上面拍下来,好多房子的屋顶才是惨不忍睹呢

家园 不是老陈啊,我可早于你上小学啊:)

我就是北京人。

水果品相不佳是因为那时的水果品种不比现在。

单说那国光苹果,样子就比不上现在的红富士之类。那黄帅苹果搁两天,表皮就皱皱巴巴的。再加之保存运输条件夕非今比,摆上柜台的怎能和现在比?您说呢?

老北京的照片我攒了不少,解放前的四合院么照片有好的,也有不咋地的。要说大杂院,能看出干净整齐来,那眼神可真是不一般了:)

现在,环卫的工作与条件可是比几十年前强多了,市政建设也比以前强多了。您要是认为那时的市容市政比现在还好,我可真无语了。

至于后来老城风貌因这种那种原因遭到破坏,我也有点看法。

呵呵

del
家园 del
家园 苹果我也记忆犹新

到现在我也不喜欢吃苹果或许就有阴影,因为那时候冬天就是一筐国光,小而酸

我没有说,那时候环卫条件好,市容是破旧。但是那是蓝天的确挺多的,而且你贴的这些照片,我看不出你说的那些来。

家园 我贴的照片也有阳光灿烂的吧?

要不您再看看?

至于照片是阳光灿烂还是乌涂,人家拍什么我左右不了不是?您说是这理儿不是?

在照片选取上,我已根据LIFE的照片,尽量注意平衡了。您非得按当年两报一刊的路数,就是内“到处莺歌燕舞”的口径来要求一个随便发的帖子,这也过了点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