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个帖子能收多少蛋呢?砸吧,我很淡定 -- forger

共:💬170 🌺962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英语也可以

我以前天天坐绿皮火车出差,碰到的最多的就是上访的,我会不了解?

家园 剪中国和剪巴西不同

提高存款储备金等等,都是通缩的措施,等你看到通缩的时候,那就……

后面正好写道你前面说的问题,你回头全看完吧。

家园 问题是实际结果呢

你只看到了青苗法的低息,问题是借钱借物,两者的作价标准不一样。青黄不接的时候,借出现钱,是按折合价作价,市场上货币量增加,但谷物增加不多,谷物价格会随着货币量的增加上涨,最后到期,即期价格高而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丰收之时由于老百姓宁愿还钱,货币量减少,引发通缩,结果价格暴跌又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和管仲就不是一个路数。

至于你说的元祐党争,我感觉和老观讲历史有一拼,基本上不是俺们这个位面发生的。

家园 民间借贷也是借钱呀

你说的弊端不是一样存在?

家园 forger兄写的太痛快了,花!

老祖宗的智慧那是杠杠的,回去好好学习学习管子

家园 应群众要求,贴上一些《管子》的片段

管子對曰:「粟賈平四十,則金賈四千,粟賈釜四十,則鍾四百也。十鍾四千也,二十鍾者為八千也。金賈四千,則二金中八千也。則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一農之事,乃中二金之財耳;故粟重黃金輕,黃金重而粟輕,兩者不衡立,故善者重粟之賈。釜四百,則是鍾四千也。十鍾四萬,二十鍾者八萬,金賈四千,則是十金四萬也。 二十金者為八萬,故發號出令曰:一農之事,有二十金之筴,然則地非有廣狹,國非有貧富也,通於發號出令,審於輕重之數使然。」(《轻重甲》)

上面这段文字说到了粮食和黄金的关系:“故粟重黃金輕,黃金重而粟輕,兩者不衡立”,可见当时粟价应是物价的风向标,直接影响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管子主张“重粟之賈”,是重农思想的反映。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到,当时的粮食产量是百亩二十钟,价值二金。

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会明白,为什么黄金、珠玉、刀布会有不同的价值了:

癸度曰:「金出於汝漢之右衢,珠出於赤野之末光,玉出於禺氏之旁山,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餘里,其涂遠,其至阨,故先王度用於其重,因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故先王善高中下幣,制上下之用,而天下足矣。」(《轻重乙》)

《管子》提出,通过货币来调节粮食供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故五穀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布者,民之通貨也,先王善制其通貨,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盡也。(《轻重乙》)

《管子》竟然也有了市场经济思想的萌芽,至少,管仲明白,政府控制物价的手段是有限的,甚至物价不应该用指令计划的方式,物价的高下波动才是正常的市场动态,否则,“高下不貳,則萬物不可得而使固”。显然,管仲是不主张设置发改委的。

桓公問於管子曰:「衡有數乎?」管子對曰:「衡無數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桓公曰:「然則衡數不可調耶?」管子對曰:「不可調,調則澄。澄則常,常則高下不貳,高下不貳,則萬物不可得而使固。」(《轻重乙》)

家园 我的理解是这个通货膨胀还是通缩

跟我们日常消费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老百姓的日常消费主要靠工资收入,老百姓的钱包和银行的水龙头有很远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银行利率的调整,央行多发了多少钞票,和我们老百姓的工资收入不直接挂钩,间接影响可能有,但是一个是传递的影响会变小,一个是时间上有滞后性。

而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比如粮食、食用油、水电煤气,是受到国家严格调控管制的。

金圆券的历史经验不能套用到所有时代。

家园 这个时候,老百姓需要做的就是捂紧自己钱袋子

勤俭节约,量力而为的传统不能丢。储蓄仍然是最安全的,出于对通胀的恐慌而敞开钱包去“投资”,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行为。

在这种全球经济动荡的时局下,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睦、稳定的工作,就是一种福气。这种生活远好过在恐慌中,拼掉多年积蓄,还搭上负债的风险,去参与股票、地产甚至传销的“投资”。

当然,对专业人士或者胸怀大志的有志青年来说,这种环境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所谓时不我待,此时不搏何时搏。

家园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我估计你还没弄明白青苗法吧。

常平广惠仓的现钱,依照陕西青苗钱例,于夏秋未熟以前作为贷款发放。事先按照当年以前十年内丰熟时的各种粮食的价格(各年取其最低值),平均计算,既不偏高,也不偏低(“酌中物价”)定为本年预借的折合标准(“预支例价”),而后出告示召民自愿请贷。贷放时虽然是给钱,但贷款数额折合标准换算成实物斗斛数,到期按折算数量归还实物。如请贷时愿领实物,或到期粮食价贵愿偿还现钱的,也可以。“皆从其便”,“务在优民”,但不得亏损官本,也不得越过原贷款额的30%。青苗钱一般是以现钱发放的,但其愿请斛斗者,即以时价估作钱数支给。归还时不能按现钱数和收成时较借时为高的粮价折合成实物交库。另外要上息。

以上标准发放贷款后如尚有剩余,可由本县酌量各户财产给第三等以上人户,在规定数额之外再添数支给。这一条实际上是用“散表”的方式强令富户“借贷”交息,与对一般农户贷款以自愿为原则,不得抑配,有所不同。此条抑配法令以后废止,但官吏抑配如前。

青苗法与常平法的另一个区别是,青苗法是半年前支前半年后才收回实物,是预购方式,包含了信贷活动。在预购之外,主管青苗法的官员仍有“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粜”的任务。在青苗本钱以借贷方式支配完毕或不能兼顾作两用时,按规定买粮的本钱可通融转运司的现钱使用。故青苗法又称为“常平敛散法”、“常平给敛法”,“常平新法”,或者“常平法”。主持其事的官员也称为常平官。 事实上,王安石就是把信贷与常平融为一体。

另外,地下钱庄俺不清楚,不过我还真不知道哪家地下钱庄到期是收实物的。

家园 你原文下面有一“被引用()请拷贝”栏框

forger:宋朝的弗里德曼

家园 似乎和事实不符

楼继伟刚刚表态,中投未来的投资重点,将是亚洲(东南亚自贸区)。

家园 楼主说的是有道理的,虽然很多人没有体感到

1.现在很多人在谈通胀,楼主却说通缩,于是很多说楼主没有根据,想当然瞎说。我认为楼主所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楼主想象的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图景却不一定对。

楼主所说的通缩,是楼主的亲身感受,绝不是楼主信口胡言。但是,很多人反对,认为现在是通胀,这些,其实也是反对的人的亲身感受,也没有错。那么,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大家所待的国家不同,所以,大家的感受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失业率高涨,薪水暴跌,物价只好下降,那么发达国家的人看到的就是通缩。现在,美国,日本,欧洲都有通缩的迹象,欧洲和日本更严重,估计可能要花5年才能走出通缩。楼主所在的加拿大估计也是通缩的。而有些国家却面临通胀的威胁,比如说澳洲,巴西,中国等,没有看到这些国家都要加息吗。我觉得通缩和通胀都是正确的,环球并不同此凉热。但是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我倒不那么悲观。通胀的国家就加息,减少流动性,然后把收集起来的流动性投资到战略资源购买和人力投资上(包括教育,医疗和研发),那么对于将来是非常好的,没有什么大的危机。通缩的国家,就要维持低利率,积极房贷,提供充沛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要惠及普通人的生活,其实最好的就是按人头发钱,那么普通家庭有钱了,就会恢复购买,通缩会有好转。如果只是由银行和消费者金融机构贷款的话,这些贷款又会加大贫富差距,从而加重通缩,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并没有多大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各个国家的政府愿意做,现在的通缩和通胀是可以解决的。

2.中国现在是通胀,但是生产出来的日用品,电器等不能出口的话,又会产能过剩,有通缩的诱因。但是我想中国是不会轻易的从通胀转到通缩的,我认为在这一轮危机中,中国之有通胀,不会有通缩。

3.我曾经说了洗劫东南亚,我国马上繁荣。就是说现在我国生产出来的日用品和电器等都出口到东南亚,最好用人民币结算并倾销。那么,美国想扶植的越南等新的生产基地就会被我国的低价良品统统冲垮,我国既能解决通缩的担忧,又能推进人民币结算,还把美国的扶植替代我国生产基地的越南等国家冲掉。这应该是目前最好的手段。

家园

提高存款储备金是为防止通胀的措施!中国的现实经济状况,离通缩差十万八千里呢,我觉得这样形容不算过分。

目前国内的通胀,是美帝通过抬高大宗商品价格,一手造成的。它的结果就是强迫中国出现通胀,然后如果中国人民币不升值,必然输出通胀,造成世界出现长期滞涨的局面。

家园 皇帝新装呗:“看不见我华服的人,都是五毛五毛五毛..”
家园 华尔街吃相难看的一个佐证?

忙总近期的一个帖子

只能说我的想象力太弱,一直以为如果华尔街要缩紧银根就是等着看他们加息。结果出了个这个消息,比加息更省钱,更像TG的行政手段,低成本,高效。联系到最近美元持续走高,Forger兄前一阵的预言似乎真的越来越有谱了。准备开个期货账户,放点小钱做空有色试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