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三:动荡年华(一) -- 井底望天

共:💬366 🌺30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当年,美国也是有伟大理想的

美国是由一群清道士,戒酒之人所创,19世纪,在世界舞台上,美国还是一个很理想主义的国家,四处调停(其实是想分一杯羹),在20世纪的时候,还曾经解放过菲律宾(不过,占领时候的“kill everyone over ten"还是暴露了西方思想的本质)。那时候的美国,如同今天的中国;那时候的英国,一如今天的美国。

在当时,我肯定有人问过和你说的同样一个问题:既有的世界强国和政经势力(英国)将如何容纳新兴的民族和国家(美国)?或许英国给了美国一定的空间,但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是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不是问英国人施舍来的.

来给美国做个小总结

领土方面:美国通过四处征战,确立了庞大的领土;

工业方面:通过站在电气化的顶端,引领着第二次工业革命,顺利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经济方面:华尔街从无到有,从英国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就抖三抖,到美国停止购买英国国债,英国就抖三抖,继而开始统领世界金融;

文化方面:一直到一战之前,美国精英们还是一群以英国正统文化为荣,以能跻身于伦敦上流社会为傲。通过汽车的发明,茂密的公路网的铺设,汉堡速食文化,好莱坞,美国梦,美国成功的塑造了自己的文化,这在当代史上,可谓奇迹。一战之后,英国的颓势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宣传,直到二战结束,确立了美国文化高于其他西方文化的最终形态。

着重点在文化方面,无论美国前期如何理想主义,利益均沾,不患寡患不均,等他坐上了霸主之位后,骨子里头的那套西方思想原形毕露: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强盗思想;赢者通吃,输者连裤衩都剩不下来的适者生存理论;说你错你就错,不错也错的蛮横嘴脸;想打你,就打你,不准逃跑的大棒逻辑。

美国的诞生归根于他们的美好理想,出走英国,去国离乡;到头来,和他的英国宗主,如同一个模子刻出一番,没有一点的区别。美国和英国一样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本质上都是西方思想那一套没有变,所以自然不会有区别.

可是目前西方思想,实际上已经阻塞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崛起,给予了世界这样一个契机,即可以头一次用东方思想来考虑国际问题.换句话说,这个庄做了300年,该换换手气了.对于西方思想而言,无疑可称之为西方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统领三百余年的西方思想不反扑,俺倒觉得奇怪了.的确,换了个庄手气会不会好点,老庄主会不会来找事,这都是说不准的事,但至少,人类可以走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或许能闯出美好明天也未必可知.

对于中国未来会不会称霸一说,首先如果时间倒退回核武器发明以前,如果中国有今天的实力,可以肯定中国是一定会争求霸主地位,压榨亚非拉(越南历史可是字字血泪),挑战白人世界的动作,一如当年的日本(不过不会像他们那样残暴);可现如今殖民外太空还很遥远,核威慑任然存在的情况下(实际上如果没有实际上的反核物质,所谓的NMD/CNMD更本没有防范另外一个大国发动成千颗ICBM的同时发射的能力),武力统一实际上已无可能,现存的老牌西方国家可以受到重大经济,文化打击,但是不可能消亡,影响也很难消除,对于中国来说,能得到的最好的局面,无非东方思想西方思想各领一军,分庭抗礼,斗而不破,所有国家所有思想都有展现的空间,最后用中国先进的独特的兼容并包的文化(举例:所有的落后的外来民族,最后都被中华民族所吸收),取代西方思想适者生存,赢者通吃的落后的理念,最终得到人类四海平大一统的局面.

所以中国做上老大后,最有可能的是在没法完全搞掉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只好和所有人平起平坐,却误打误撞创立人类历史上真正的一个大同世界. 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个历史使命,能不能抓住,就看中国能不能进行自身内部的文化整合。这个整合的中国新文化,应该采取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方法,必须能够为中国人在制定国际新次序上面,可以坚守和提供自己的价值体系建议,而不是成为唯唯诺诺,对西方文化体系开出来的清单,全盘签收的局面。这,恐怕才是井大深意。

霸主,中国早就做不成了,时机已过;但历史翻开新的篇章的同时,又赋予了中国新的使命,此非天意乎?

晕,回过头一看写了好多不对题的东西,酸酸同学请你海涵,希望俺的答案能让你满意. 不改了,发出去,睡觉去也.

家园 关于中国未来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应该是领导与合作

我认为一个国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他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美国为什么那么强大,能吸收全世界精英人才就是关键,当他不能再从全球吸收精英时,也就是他走向衰落的开始。即使经济危机再严重,只要精英们仍留在美国,那么他就有翻盘的机会。

由于美国的国家战略造成是只要美国富,基本上普通第三世界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这些国家的精英就会因为被美好生活吸引而流入美国,反过来这又强化了这种循环,因此可以说美国的人才战略是掠夺性质的。

再来说中国的人才战略。由于中国本质上还是个民族国家,和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有本质区别,吸引外国精英流入的能力相对很弱。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他人才的绝对数也是巨大的,这就使他并不害怕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还可以通过这种流动获益。现状就是大量中国人才留在美国,但仍有相当部分回流到中国。而且这种状态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相比那些弱小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人才的回流。如果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单方面给美国输血,那么中国的血管是和美国连着的,这血还会流回来的。

从某种方面来说,美国真正做到了人才全球化,虽然他的代价太过残酷。中国要想利用全球人力资源就没有美国这样的客观条件了,但如果不能做到人才全球化,单靠中国的人才储备是不可能走的更远的。如果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是否可以间接利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养造血能力,领导第三世界国家前进的方向,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达到人才的全球化。

从这方面看,中国第三世界国家领袖的身份是绝不能丢弃的,G2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家园 今天看到河里有转一篇pussy奇文

希望能够促进中国的新文明建设,既可以吸收西方和其他文化(比如说伊斯兰文明)的长处,又可以坚守自己文明的传统,为自己也为全世界开创入一种文明相处的新模式,而不需要现在这种,你的无人炸弹把人家穆斯林的一个村庄轰平,俺的有人炸弹,把你基督徒的一个地铁站爆飞。

星星一击:转某网站译文:自由社会唯一希望是回到正统原教旨的基督教

家园 【文摘】美女总统输了大选

跑个题,版面发不了帖,贴这里吧

外链出处

还有今天朝廷新闻台的专题报道

顺便回顾一下井大的《花开花落》里的相关段落

第二篇

【写作日期】2008年8月13日——17日

……

十三

……

俄罗斯的真正心脏区在更南部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失去这两个地区将使莫斯科的前门洞开。虽然俄罗斯历史上两次面对西方入侵,最终都获得胜利,但都是以焦土政策为代价的。在莫斯科拖垮拿破仑,在斯大林格勒打败希特勒,用的都是同归于尽的战法,自身的元气也大伤。虽然西方的颜色革命在乌克兰成功,但是乌克兰在宗教、地域和人民上,是一个亲西方和亲俄罗斯的势力五五开的国家。和许多国家的民族混居不同,乌克兰基本上可以从首都基辅、切尔卡瑟(Cherkasy)、文尼察(Vinnytsia)以西,和切尔尼戈夫(Chernihiv)、波尔塔瓦(Poltava)、克罗沃拉德(Kirovohrad)、敖德萨(Odessa)以东,清晰得划出一条线,西边亲西,东边亲俄。既然亲西方的天主教徒占据西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和欧盟,俄国就让亲俄罗斯的东正教徒占据东乌克兰,继续捍卫俄罗斯心脏莫斯科地区,并保持在克里米亚维持一支全俄唯一有效的舰队黑海舰队。即使乌克兰东西不分裂,如果她想继续向西方投怀送抱的话,俄罗斯就可以通过挑动克里米亚独立来制造事端,引发一场战争。

据说美女总统放话要“第二次橙色革命”了,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同学还会重蹈五年前阴沟里翻船的杯具么

第三篇

【写作日期】2008年8月13日——17日

……

二十五

在之后的几篇中,笔者将分数篇,说说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那就是能源。

……

俄罗斯通往西欧的石油管道基本是三个走向。……;南道则在白俄罗斯南部靠近切尔诺贝利的地方插入西乌克兰,又散开分两只,当初的主要目的是供应原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以及前南斯拉夫和南欧……至于南线,也是分两大部分,北边的南线网络由俄罗斯中部伸出的三条油管进乌克兰,一路供应东乌克兰,然后汇聚到黑海港口敖德萨上船,另在此还分道北上接上中线“友谊”管道覆盖中乌克兰……

……

三十九

……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俄罗斯可以和土库曼斯坦签订协议,比如现在谈妥商定,于2009年开始建立天然气管道,通过俄罗斯向欧洲送气,其市场的前景会非常乐观。但是要使这个前景成为现实,不受波兰和乌克兰的干扰,俄罗斯必须设计一个绕开正道(中部线路)的迂回路线。即和西欧最大的两个市场德国和意大利合作,建立一条北线,可以绕过波兰供气德国,再建立一条南线,可以绕过乌克兰供应意大利。如果这两条线路建设成功,俄罗斯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投鼠忌器,而是直接将乌克兰,波兰和捷克的供气卡断或者抬高价格,让这些国家老老实实,不敢再去做美国的小走卒。并且杀鸡给猴看,让其他那些东欧喽啰,如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乖乖的看俄罗斯的脸色做人。

刚好昨天朝廷新闻台有个普京专辑,谈到了俄罗斯和土耳其谈油气管线的问题。

第四篇

【写作日期】2008年8月18日——23日

……

三十三

……

欧洲共同体在苏联崩溃后,于1992年正式成立欧盟,开始向东发展。1995年吸收了奥地利、瑞典、芬兰达到15国,这15国覆盖了通常的“西欧”概念,所以今天在扩大到27国的大欧盟里,还有“欧盟15国”的说法,以核心自居,聚集起来自己开会。近10年后,在2004年吸收了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入盟,在2007年吸收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把范围覆盖到了原来的边缘国家和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内,这就是今天的27国“大欧盟”现状。下一步计划则是考虑克罗地亚和其他的巴尔干半岛国家,前苏联境内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当然,可能还有那个晾了几十年就是不让入会的土耳其。

……

三十五

……

北约在1982年接纳了西班牙入会,1990年纳入了原东德,在1999年,则接纳了3个原东欧国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然后在2002年扩张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以及东南一线的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原南斯拉夫境内的斯洛文尼亚,最后在2008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决定接收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但在该会议上,美国和老欧洲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入会问题上,一个倡导,一个反对,最后没有达成妥协。

……

而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则会迫使波兰加速向美国妥协,将讨价还价了好一段时间的反导弹布防协定立即签署,并且逼迫欧盟和北约中的老欧洲国家重新考虑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入会问题。同时美军可以借人道援助的借口,入驻格鲁吉亚,这样可以由特工操作在达吉斯坦和车臣的破坏行动,对俄罗斯特工在格鲁吉亚油气管道安全上的操作,来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记得关于美国在乌克兰部署反导系统的话题去年9、10月份的时候吵得很热闹,再往前还有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那么这次乌克兰政坛的变化将会对以后对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PS:近半年来我有个体会,朝廷的新闻频道自从改版以后可读性大幅度提高,大家仔细看仔细体会的话可以读到许多东西

家园 乌克兰属于无解

势力双方是50-50。现在美国和欧洲势力弱一点,现政权没有太多建树,自然那少部分人就往东边偏。

但是如果俄罗斯经济恶化,这边好处也不大,官员再同样贪污腐败,下一次又换庄。

家园 【原创】时事述评:乌克兰选举和颜色革命

乌克兰选举出来了。

上次赢了选举,但是被人家颜色革命给干掉的亚努科维奇,终于又赢了。

看一张下面这个图,就知道乌克兰的问题:

点看全图

红色的部分,就是支持颜色革命的季莫申科的西乌克兰,就是亲西方的。蓝色的部分,就是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东乌克兰,也就是亲俄罗斯的。

这条线,被称为文明分割线,在线的左边,是天主教的势力范围,在线的右边,是东正教的势力范围。

大家的差距就是2-3%的人口区别。所以在台上的政党,如果自己搞不好,尤其是从西方或者俄罗斯那里得到的支持不够,就会失掉这个百分比。

因此俄罗斯力量翻盘,是和现在西方的经济困境有关,也和美国用东欧筹码,交换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支持美国的立场有关。

所以可以想象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的发言,应该比较配合美国。但俄罗斯又不希望美国可以在伊朗真正的斩获。如果伊朗和美国交恶,让美国出兵给拿下了,或者颜色革命成功了,复制了一个伊朗国王那样的傀儡民主政府,那么伊朗的能源就打开了,顺带将中亚的大门踹开。

这个结果,就是俄罗斯希望控制中亚能源资源,垄断欧洲能源供应的梦想就落空了。

但是如果美国和伊朗和谈成功,那么伊朗的能源,也可以出去了。中亚的能源就多了一条俄罗斯控制不了的通道(过格鲁吉亚的那条好控制),那也对俄罗斯不利。

最好的选择,就是现在这个恶而不破的局面。当然俄罗斯希望躲在中国的背后,让中国唱白脸,自己在后面偷偷乐。

美国控制俄罗斯的立场,在于肯不肯认可这次选举的“舞弊”问题。如果不认可,那么颜色革命家们就得自带干粮了。

不过乌克兰的情形是,这么小的比例差,过一阵再翻盘的局面不是没有。但是对俄罗斯来说,守住东乌克兰,有了这个战略缓冲地,再加上克里米亚,就足够了。那里黑海舰队可以驻扎,俄罗斯的能源南流计划可以实施。

所以对俄罗斯来讲,这个局面是个好局。如果乌克兰分裂,对俄罗斯没有太多坏处。毕竟东乌克兰才是俄罗斯的战略路冲。没有了东乌克兰,西乌克兰自己是没有多少砝码来要挟俄罗斯。而靠着乌克兰一起吃饭的几家东欧国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如果南流起来了,连能源过境费都没有了。

通宝推:高野谪客,
家园 罗斯福让美元贬47%,意外打击了当年中国的经济

郎咸平在他的新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有一段论述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而且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民国经济学家刘大钧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当时的景象:中国商品的净出口从1931年的14.17亿元猛降到1934年的5.35亿元,棉纱出口从1929年的34万担降到1935年的24万担,生丝从42万担降到18万担,茶叶从94万担降到63万担。出口萎缩首先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从1931年到193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农业产值竟下降了47%,农村一片萧条景象。

  总结起来,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手就是汇率大战,第二手就是贸易大战。

家园 30年代中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的关系不大

主要是美国白银产业集团策动罗斯福搞白银法案,大肆抬高了国际白银价格,导致银本位中国的货币升值,货币外流,诱发严重通缩,出口减少打击经济。

家园 东西如此分明

东西如此分明,干脆分裂成两个国家算了

家园 TG也出了狠招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现在TG和美帝比着印钞票,

前两天我看到一张国内的大卖场的广告,

上面商品(以食品为主)的价格和美国超市的价格相差无几(按一比六计算),现在国内的房价飞涨,折合成美元,和美国同等级的地产价格略低或者相当。

现在我很怀疑和美元相比,人民币的购买力到底能高多少。

家园 请教井大,乌克兰会以分裂或内战收场吗?

双方实力如此接近,又如此对立,真的难逃分裂吗?如果分裂(内战)了对东欧的地缘政治又会有什么影响?对俄中关系又有何影响?

麻烦井大分析一下,谢谢!

家园 现在的汇率政策正在制造新的价格双轨制.

正如你所观察到的,很多产品的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以1:6的汇率.但是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企业有很强的定价权,或者说大都是垄断类企业的产品.另一类则是主要原材料来自国际市场,出于成本刚性的原因.实际上这类企业不过是国际垄断企业的附庸.

但是对于没有定价权的企业,产品价格的调整永远是置后的.其价格换算成国际价格,汇率当在1:3左右.最简单的例子.肯德鸡的油条要2快一根,街边摊的油条只要6毛.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实际就是人为扭曲汇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国内产品的价格也造成了扭曲.

当然如果局势平稳(不出80年代价格双轨制所造成的社会混乱),长期保持现在的汇率政策,最后国内价格也会调整过来.但是期间的过程对于小百姓来说是痛苦的.这当中会有巨大的获利空间,但是只有食物链的上层才有机会.所以现在有说法说汇率不能涨,是为了广大血汗工厂的劳工的工作机会.哈哈哈.....

家园 呃,一个笔误

美女总理,不是总统

家园 西乌克兰是不是斯大林二战后夺取的?
家园 同希特勒瓜分波兰得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