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真正降低中国人生育意愿的是高昂的生存及生育成本 -- 滚出XQ

共:💬71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个13亿人的国家说灭种?

怕又一次落入马尔萨斯陷阱还差不多。

PS:如果我们的祖父母辈生育率不是那么高,我们这一代(我是80年代生人)就不需要计划生育了。

家园 嗯,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人仍然叫嚣女性应该多生

不然就下场凄惨,至于母亲生育期间没有经济来源,抚养若干小孩工作质量严重下降甚至主动被动失业使得家庭经济来源只剩男性单方面这种事情,他们是不想的。

至于什么择校费,什么学校选择——我曾经和一个反计派河友口干舌燥说了半天,人家一句话就把我噎回来了:我/我身边谁谁小时候放羊一样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择校,现在不也混得挺好么?还有谁谁压根就没上什么大学大专的,现在不也是老板了么?

我默默地退散了……

喵了个咪的,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多生个孩子就是烧饭多添碗水的时代,这种人,大概就是对什么是家庭的责任感毫无自觉的人吧?

家园 你说的是“现状”,我说的是“应该”

我得再次说明一下,我的中心意思是生育率需要提高到世代更替水平。为此如果需要打倒计生委,那么就打倒计生委;如果需要降低抚养成本,那么就想办法降低抚养成本;如果需要国家给家庭发补贴,那么就发补贴。你说的养孩子的困难,在事实层面上我全都同意。我和你的区别只是,我认为社会需要改变,让大多数家庭养得起两个孩子。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就看不太明白了,难道你认为现在这样挺好?

家园 其实老人的养老已经迫在眉睫了,真不知道怎么办,很伤感

确实,父母那辈人真的很多;但是国家的低人力成本高速发展也是得益于此吧,只是国家亏欠他们的很多,这几年工资调整补回来些,虽然不多,但是毕竟是增长了。

父母那辈都是六七个兄弟姊妹,下面孩子都是独生的,一家一个,两个年轻人结婚了上面都是四个老人;再加上孩子......

我亲身经历的小麻烦:我姑妈61岁时生病手术入院一个月,表弟刚工作,单位没法请长假早八晚五,姑父单位也是,需要陪床时,全家总动员轮班;姑父下班陪床,表弟周末陪床,我爱人当时失业在家白天陪床,一个月下来都累坏了。这还不算什么大病,才一口人一个月就这样。在可预见的10年二十年后父母那辈人会高速老去,如何尽孝?我想很快就会成为年轻人的巨大负担,希望国家有应对措施。

家园 男人又不用忍受怀胎十月的痛苦

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不知道是不是性别差异,我发现我身边做母亲的确实比父亲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

家园 社会化养老才是关键

你就算生10个8个的,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自己的家人、孩子要管,谁都不能太指望了。

我大姨因为小脑萎缩成了植物人状态已经一年多了,她就是住养老院,每天有专业的护士负责清理卫生什么的,我大姨夫每天照顾她的三餐。

家园 哼,他们只要老x家人丁兴旺就ok,不担心小孩有人养没人教

在他们看来,小孩生了就是大功德一件,至于怎么养他们是不关心的。吃的多把筷子,喝的兑点白开,虾米择校费补习家教想也不要想,什么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大的带小的就能解放家长。至于小孩受什么样的教育,成年前得到什么样的物质生活,这就完全靠老天靠小孩自己了。

摊手,倒不能说人家不对,毕竟就算当做龙种播种下去,收获的也有跳蚤。

家园 是啊,大概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反正一头羊也是养,一群羊也是放,给孩子口饭就能养大了,还弄这么多要求干嘛。上学干嘛要上重点,随便弄个学校就行了,初中毕业就能去工厂打工养活自己了吗。

家园 在我身边

关心孩子学习的,以父亲为主

家园 有钱人大多读书少

受的教育多了,违法的事不敢做.刘项原来不读书.

家园 说的是,但孩子多些可以多尽一份孝心,独生子女力不从心

我姑妈的病友是个老太太,42年的老八路,八纵出身,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74年牺牲,现在癌症晚期,四个闺女轮流一天照顾,相对轻松很多。

曾经请过护工,令人失望,偷懒,打瞌睡,跑出去不知道干什么;不敬业的态度令我们这些边上看的人都觉得过分;一天还要140块;不是自家的老人,不会认真看的;我们的职业素质差得太多。

我们国家社会化养老只能解决一点点老人的养老问题,因为养老院太少太少了。我在上海时家里曾经筹划过奶奶的养老问题,最后跑了一圈养老院,好的收费高进不去,因为名额少,能去的位置很远;而且很多都是让老人低限度地生存,毫无生存质量和乐趣可言。老奶奶去那种地方简直是折寿;最后还是决定各家轮流住,虽然不大方便(都是两居,有小孩,老人一间,父母一间,孩子打地铺)但是尽孝了心中无愧,孩子上大学后好了一些。

家园 这也未必

也经常有老人孩子好几个,可这些孩子们都把老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的。

家园 这就看个人造化了,完全看运气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完全看个人造化了,我也见过一些老人,子女行径简直为人不齿,令人愤慨;也有老人子孙满堂,晚年幸福的,可能跟家里的言传身教有关系吧;不过有点共性:不孝的大多小时受家庭溺爱多谢,自私自利性格特别突出。

家园 俺们家一个孩子花的钱比俺俩口子都多
家园 靠子女也有困难

靠子女就要求必须在身边。大城市的还好。其他地方的要么子女只能在本地就业,有么只好随子女离开。前者限制子女发展,后者也有各种困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