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新能源战略观察 -- 乌金沙

共:💬109 🌺2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估计接触国内煤化工不多

甲醇和氢气的量都有限的,只有合成油有可能消耗大量的煤,起到调峰作用。我现在做费托工艺就是走这个路线的,今年的世界CTL大会上,我给我的老板准备的大会报告就是这个概念。

喜欢这条路线的是上一代核心。这一代里面,似乎只有温有兴趣,下面却没人捧场。国内最近几年煤液化的争论很有趣,充分反映了中国在能源发展战略方面的混乱和无知。比如有部级官员直接声明反对,用的理由却非常幼稚,显示了能源战略方面缺乏认真研究。再加上一个只知道发展电动汽车的科技部长(一句名言:做到气就好了,做油干啥?被手下的官员视为金科玉律),这一届政府是看不到这个行业在政策上的转变了。

家园 是接触不多

因为不在国内。

合成油两种办法,一是费托工艺,以南非为代表。二是甲醇工艺,以美孚为代表。所以甲醇的调峰能力还是有的。这两种的前提都是煤气化,跟IGCC的上游是一样的。不过到底煤制油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我不了解。

家园 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油价保持在80以上。sasol在中国宁夏的项目,自称油价86就可以实现13%的投资回报,前提是自己控制煤炭。

MTG最近不这么热门,只有国内有一个小厂子做示范。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缺柴油,而炼油进一步提高柴汽比并不容易,特别是国内柴汽比已经接近极限了。相对来讲,市场更缺柴油,从燃油使用效率角度来讲,柴油也是发展趋势。

家园 感觉中美两国的能源战略都不是专家主导,二是官僚

美国也是一样,不同的总统上台后的能源战略和发展方向都不一样。

家园 IGCC本身没有什么优势

除了更加复杂

没有什么正经意义上的成功经验之外

IGCC+CCS或许有点意义

家园 国内有些煤的化工项目是为了拿到煤矿

项目批下来了

煤矿拿到了

就借口调研后发觉风险太大而放弃了

煤矿那可不比金矿差

整个就是一堆人民币等着你去拿

家园 IGCC的优势就在于CCS

所以,就看各国怎样对待温室气体了。说白了,就是个政策行业。

家园 如果某个国家单独上了CO2的排放标准

该国的电价必将上升

于是所有生产成本都上升

导致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下降

在当前这个经济环境下

没有谁会傻到花钱自杀

家园 加大火电改造和节能调度

其实减排加大改造和节能调度就可以实现

目前国内的火电还是有很大很大的潜力去挖的,就单单节能调度方面的潜力也很大的。

家园 是啊

现在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离去年的会议过去好久了,也没见有太大动静

是啊
家园 去年那个会最后就是个JOKE

唯一的结果就是

让更多的人开始怀疑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的危害

家园 煤制油做不大

能搞5-10%的油品做一个重要补充就不错了

中国一年用将近4亿吨油

即使其中的二十分之一用煤来搞

也要两千万吨

按照现在的煤制油比例

需要消耗六千万到一亿吨煤

中国年产煤差不多三十亿吨

发电,钢铁,建材等行业的煤基本不能动,而且有上涨趋势

其他用于化工的煤也就是几亿吨的样子

用一亿吨去搞油已经很了不得了

另外

煤制油最好是搞柴油,现在中国最缺的也是柴油

家园 按照数量级来看

近几年甚至近几十年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没有办法取代化石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特指中国这样的大国)的能源主体

这些所谓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部分,成为能源的重要补充是肯定必要的

但也就是补充而已

家园 曾经和国内的火力发电厂交流过

CCS成本太高了,根本就不现实的,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目前电厂的利润情况都不太好的),但是国内火电厂节能和减排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最大的可能还是 ”上大压小“的(受发改委政策影响比较大),如果未来10-20年把国内目前的300MW机组全部拆掉换到超超临界至少可以减排15%的(现在是可以压135MW以下,再过5-10年也许就是300MW了),而且超超临界目前除了部分材料受到外国限制之外,其它方面基本已经比较成熟了,并且目前国内的600度超超临界材料都是欧洲和日本发展的20年了很成熟的东西,他们已经再发展更新的高超超临界700度的参数。

IGCC和超超临界相比差距太大了,国外也不成熟的,而且效率和600度的超超临界也差不多的,但是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很高的,尤其燃气轮机的维护成本那真是很高的。

家园 我个人是火力发电的忠实粉丝

也是CCS乃至CO2减排的强烈反对者

不过为了混饭吃

只好支持CCS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