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英国古堡地库里的神秘宝藏 -- 思炎

共:💬96 🌺3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刚才又baidu了一下

好似很明确这些文物当年捐给大博物馆被拒绝接受,所以是假货的可能性更大。

有一个常识不是100%可靠但是大抵错不了:

非常之故事需要非常的证据

家园 这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

伍廷芳在英国只呆了两年, 这其间他不仅要读书拿大律师资格,还要买庄园, 雇人挖那么大一个地库, 还要经常去市场上掏中国古董...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家园 这个吧,好像英国和欧洲那边文物是可以作为私人物品出境的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到国外去淘宝的,到最后都很安全顺利的带回国来了。倒是从中国出去这关比较麻烦,同样的一批东西,如果要是从中国海关出去,就会有很大的麻烦的。

还有这批东西不涉及文物走私,非法来源,所以运输会比较安全。

也有一种可能是,此批东西以工艺品的名义运到中国,受的检查也会少很多。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运费和保费,如果按实际价值上保费的话,估计赵先生得破产,但要是不上保费的话,出了什么问题,那只有自己承担后果了。赵先生运输这招真的很好用,呵呵,面对几千万的运费收入,运输公司不敢不小心的。

家园 只有一个的时候可以值1.5亿,一下子增加到十个,那价钱就

大打折扣了,我想原来拍的人也没想到居然存世的还有这么多吧。

关于这批文物的来源吧,我的感觉是当年伍廷芳从一些盗墓啊文物贩子手中收购过来的,收到后就往国外送了,而他收购量那么大,难保其中不会存在作假文物的人给他假货,反正伍廷芳和他那波人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对上万件文物一一考订。

至于到处为什么送到英国?这倒是我感兴趣的问题,难道十三行当初就有为国藏宝的念头,还是仅仅作为十三行在英国的资金周转保证呢?有谁能扒扒呢?

家园 兽首就别提了,全是中国人忽悠中国人自己

如果当初不把自己收购铜兽首的行为拔得那么高,价格也不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是炒作的过分了。

家园 残是惨了点,不过还是留着吧

有款的古紫砂价值还是不错的,能把玩了几百年的紫砂会有天然的一股灵气。

现在好一好的紫砂壶一把就得上千上万的,何况还是有款的古紫砂呢。

万一要是个名家制作的,那就更有价值了,虽然残了盖,但拿到市场上还是能拍出不错的价值的。

家园 你看贴真的很认真,看了赵泰来怎么运送文物的一段

因为这个贴子蛮长的,可能有人看到后面会漏掉,跳过看图了

我也觉得他当时的办法很聪明,逃掉巨额的保险费,反正不对自己货物保险也不犯法。

你的补充说明很好, 看来,中国现在对文物出国把关挺严的,只进不出。

家园 好的。。。反正也不需要卖掉等钱用,还是传下去好些

盖子的碎片应该还在的。都是我干的好事。。。

我偶然看到,还有几个满清时期的大瓷碗,色彩倒是相当鲜艳,不知真假。。。不过,就是算是真的,我看也不会值太多钱的。年代不是很久的,这种东西市场上不少,还是往下传比较好。

家园 这类东西吧不要光想着它值多少钱就好了

有年代的东西主要是看自己喜欢不喜欢,不过多去考虑它最终卖出去多少钱,那就会心态平和的去欣赏它。

古物,尤其是自己还比较欣赏的东西经常把玩,也算是自己亲近历史亲近祖先的一种不错的方式吧。不要去学现在那帮所谓的收藏家,天天盯着那些最值钱的东西,满脑子想的是东西值多少银子,而忽略了东西本身所传递的历史美。

满清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样,如果做得好就当成艺术品自己把玩吧。说不定哪天,一看全世界就剩你那么几件满清瓷器了。呵呵

通宝推:旧时月色,
家园 中国吧,主要是盗墓的太多了

盗墓的和走私的太多,如果哪天这些都消失了,博物馆也规范了,那时候说不定会放开二级以下文物的流通的,也有可能形成中国文物的国际大买卖。

其实文物这东西,国家真没必要都收藏的,藏宝于民间是最好的途径。

家园 谢宝。。。我觉得你在这方面知识很丰富。。。

藏宝于民间这个想法是很好

就怕,现在鉴定的二级以下文物,流传出去,过了百千年的,又成了一级文物。

当然,这是我假定一级文物因战乱等丢失的情况下。。。俺想得好象太远了

还有,那秦始皇的墓没真正开掘出来,也不是坏事。埋在那里,最安全,那墓里的东西可全都是特级国宝

家园 还是“从国内雇来劳工”,希望当时中英直航已经开通。
家园 联想到那个慈善家李春平了
家园 文物级别不重要

已经流传到国外的有很多可以够得上国宝级别的,咱么是不可能全收回来的,作为未来的世界帝国,用文物来传播自己的辉煌历史,也是一条很不错的渠道。

文物在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来源要合法,要真正的科学发掘,尽可能多的发掘文物身上所代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技术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秦始皇墓挖不挖其实还有一个民族习惯问题,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把我们的老祖宗们全挖出来吧,中国人可是很看重祖先的。至于说里面的文物,其实我并不看好的,经过两千年,又经过水银的渗透,究竟还能留给我们什么样的东西呢,而我们在他们出土以后又如何去保护呢,这都是疑问的。所以还是放那比较好。

家园 这个这个

搞考古的和盗墓的对别人祖先的墓下手都还是挺利索的

秦始皇墓挖不挖其实还有一个民族习惯问题,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把我们的老祖宗们全挖出来吧,中国人可是很看重祖先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