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讲坛经.1 -- 一军

共:💬56 🌺1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嗯,很多概念都是有相对性的。

嗯,很多概念都是有相对性的。 对渴望出轮回的心,我所谓的“求知”行为本身就是功利。 或许我该朴实点说,功利心是目的之外的杂心。

很多东西,知识体系之间用语,目的不同。结构上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佛教中设定的目标无比之大,所以在阐述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部分内容也具备很精密的结构。 如果有心借用到实现其它目标的过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

“xxx是什么”, 往往是很难证明,并容易起争议的。 “xxx的结构可以与yyy的结构进行一一对应的类比” 却是容易被证明,接受,也更直接有效地说法。

比方说,慧能的事迹,可以被解释为追名逐利,也可以解释为弘法的必然后果和必经手段。 那这些事迹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就远不如从慧能的言行事迹中可以解读出 “宇宙或世界的本质。而这,是不可说,只可证的”这一句有意义了。

借个因头说事,这是我的看法。

家园 那一句没什么意义

宇宙或世界的本质。而这,是不可说,只可证的

这是他们被逼到墙角实在没话可说才说的撑场子的话,忽悠人的。他们的“证“,有的是自我欺骗,有的欺骗他人,有的是神经错乱。只有能说出来的(借助各种表达体系:自然语言、计算机语言、数学语言、图表等等)才能是知识。所谓不可说的,实际上就是他不知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佛教反之,专门对不知的东西发表言说,实际上高级忽悠,专门忽悠那些有些文化的人。

禅宗说“不可说”,净土宗则把那个极乐世界描绘非常具体,当然也非常庸鄙可笑,所以有些文化的禅宗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净土宗的弊端,实际上一种遮丑,意思是:兄弟啊,这玩意不能那么说的,实则是不能说的,越说越丑。但是净土宗也不弱,慧日(唐中宗时僧)著《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士集》攻击禅宗“不持斋戒,但养现身,讵修来报。口虽说空,行在有中,以法训人即言万事皆空,及至自身,一切皆有”。所以不需要佛外人攻击禅宗,他们自己窝里斗,互相切中要害。实则净土宗和禅宗是一路货,一个是傻瓜版,一个是速成班,为了吸引人玩的新花样,只不过针对的人群有所不同。

家园 如果我了解了你的意思, 那就是玩玄的没意思。

如果我了解了你的意思,那就是玩玄的没意思。

我说的意思,大体是个从“玄谈”里听出经天纬地,从“毛片”里看出人生意义的意思。

比方说对“不可说”, 就是按"理发师悖论"来类比的。

道从矢溺出,是矢溺还是道, 就看自己觉得有所得后,呈现出的行为了。 否则说破大天也就是安慰自我的呓语罢了。

家园 佛教的根基不是某个观念或信仰

“神不灭,神就是灵魂,也就是灵魂不灭”这是某些门外人士所认为的佛教的根基,问题是你何以如此肯定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佛教的根基?

佛教的根基是实证,是实地,而这实证与实地,实际上也不是可以拿来与你辩论的,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百万富翁和乞丐辩论投资术是没有意义的,我和你讨论量子引力有意义吗?

现代社会完全接受西方渊源之教育的人士,崇尚科学,是正确的,问题是并不能深入地把握科学的精神,反而把属于比较粗浅的西方哲学观念的唯心唯物之分割,视作可依靠的科学之判据,以之而否定自己所没有能力感受的精神实地,只不过是这2百年来中国文化遭受打击之悲剧里面的一个小节目。

我之所以说你情绪化,是因为理性的辩论态度,是以了解自己所要讨论的主题以及对方的观点为前提,你并不能针对我的文字做讨论,而只是基于自己的习性做反应,这就是我所定义的“情绪化”。

家园 嗯,我试图尽量做出一个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文本

所以会比较独断地进行删削和诠释。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不是作用在大众的烧香拜佛之类社会性这方面,(下面九霄环佩对于佛教的误解,主要就是把佛教的这个方面当作佛教的主体了,从而也就妨碍了他去了解佛教的真正内容。),而是作用在对于黄道之学过于超迈的补充这方面,我所努力的,就是把这个方面拎出来,以有益于中国文化之新建设。

家园 【原创】也讲坛经.3

建立了“世人本来就有大智慧之本性”的逻辑起点之后,慧能首先给出最基本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可以在每个时刻来着手的行为:定慧相等。

慧能选择“定慧相等”作为向诸位推荐的入手处,是有缘故的。

世间学佛的人都知道,打坐、入静,是第一课;任何其他途径修行的人也都知道,入静,是第一课。入静,入定,都是门径;目的或效用,就是生慧,长智慧。

门径,是大家都瞧得见的;目的,就难说明白了。所以常常有修行者提问,“我坚持每天练习静坐,但怎么才能得到智慧呢?”

这样一个提问,就直接说明了此一类修行指导的失败:你说我入静能生慧,但我静坐这么久了,怎么就是没有生慧呢?

这一失败是必然的,因为把一个缺乏客观判别标准的“慧”,拿来做一个简单行为“入静”的效用,必然导致无所适从:你说我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看到仙境,可是我当跨过门槛,怎么只是看到门前一个草坪加上几棵秃枣树而已啊?

慧能认为首先就应该纠正这个错误:

诸位,我这个法门,定慧是入手的根本。而对于定慧,世人的第一个迷误,就是把定慧分别来看待,认为定是定,慧是慧,有了定,然后才有慧;或者,籍由慧,而生得定。这是把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硬生生分剖为两样东西,以迎合世人思维习性里面的因果关系模式,而分别视之为因和果。

定和慧,其实只是你在修行之途上,所能迈出的第一步的一刃之两侧,是一种体与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两样可以并列的东西。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是两样东西;一个苹果和这个苹果好吃,怎么能够被看成两样不同的东西呢?当下的定,就是慧之体;当下的慧,就是定之用;当下的慧之时,定就在慧之中;当下的定之时,慧就在定之中。这就叫定慧相等。

修道之人,在做自我状态设定时,切莫有“先定,然后生慧”、“先慧,然后生定”之类的念想。作此念想,必然导致你的全部言辞,当下就脱离你的本性;然后你将不得不需要有更多的言辞,来掩盖自己言行不能归一的窘状,也就立即坠入所谓四相之中:是啊!不是啊!不是是啊也不是不是啊!是是啊也是不是啊!

世人就是这样,总在这里陷入无穷争论与自我圆说之中,总是与事物及自我的本性似乎只有咫尺之遥,却天人悬绝。

把定慧分别为二,就是世间修道者在入门处所犯的最大错误;或者说,世间修道者在入门处有可能犯的最主要的错误,都可以归因于把定慧分别为二。

例如,有人说,修行,就是每天要有时间给自己打坐入静。

打坐入静,这是一个身体姿态的指导,当你遵循此指导的时候,实际上就等于已经把定慧分剖开了,因为你认为,我一定要先坐下来,慢慢入静,然后,才有可能让自己进入一个更为智慧的状态。

这就是说,你已经预定了两样东西,希望经由第一样东西-打坐入静,而收获第二样东西-智慧。

殊不知,这正是你最大的错误,最根本的迷误。

这样一个常见错误,維摩詰就曾经给释迦牟尼的弟子舍利弗指出来过。由于舍利弗时常宴坐于树下,某天維摩詰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对舍利弗说,“你以为整天坐在树下就叫宴坐?”那么,何谓宴坐呢?維摩詰的原话我放到注释里面去讲1,一句话,是心坐,是定而慧。

一个人属于所谓三摩地的境界,非常简单,实际上就是这个人在一切时刻,无论行住坐卧,都只是一个直心,一个直截了当的境地本身。参见:现在

所以《淨名經》说: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这里把这个境界称为“直心”,是相对“曲心”而言的。

所谓曲心,就是在你的头脑里,你的自我内在对白里,你对他人的言辞里,也许可以清晰地叙说任何道理与诫命,唯独,没有以自性的尊严加入到你的身心实地。这就是一种曲心。

实际上,这世间的几乎一切所谓学问者,可以连篇累缀地写下汗牛充栋的世间一切有关心灵与精神的知识;这世间绝大多数的所谓修行者,可以每日萦回颠簸于酣畅道理与犀利箴言之中;...但,都只是曲心。

所以,我慧能此时与诸位叙说这一切,唯有立于直心境地,才是合法的。

所以,我此时替慧能翻译传写这一切,唯有立于直心境地,才是合法的。

这个直心,就是定慧相等。

说了半天,我之所以强调定慧相等,似乎是反对选择其他入手修行法门的,其实不然。世间人常常称呼慧能这一系为禅宗或顿教,因为定慧相等,顿然而悟;然后称呼其他着重修持的法门为渐教,因为修持的积累,以变化气质。以顿渐相对而称,纯属阑外误解。各位切记: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世间人,有千万人;世间法,亦有千万法。千万人的佛性是一样的,千万法的根本,也就是一样的。所以说,无论渐教顿教,都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家园 每一种文明都是以宗教为基石来建立的。
家园 九霄兄看慧能不爽,殊不知慧能看兄亦如是

如果按照佛教的理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诸般生灵皆曾为父母,何以厚此而薄彼?故信奉众生平等,亦是对父母之爱,而修成正果,普度众生,则是对父母的大爱了。

好吧,我这样也算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歪解佛教了,但这一说法似乎也不太好驳翻不是?九霄兄此次批判佛教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而这是因人而异,缺乏说服力的。只要站在宗教体系内,那么其逻辑就是自成系统的。这一次,我更支持您用科学水平去对比的见解,至少科学水平是个客观的硬指标。

家园 那是佛教的浮夸妄谈

如果按照佛教的理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诸般生灵皆曾为父母,何以厚此而薄彼?故信奉众生平等,亦是对父母之爱,而修成正果,普度众生,则是对父母的大爱了。

你这些话连佛教自己里面的人都不是全部同意,这是偏大乘的说法(但是也很不准确),小乘的就不同意。大乘和小乘哪个更“正宗”,哪个更符合释迦牟尼的原旨?谁能说清楚?当然了,要我说,都是扯淡。“而修成正果,普度众生,则是对父母的大爱了“,这是完全不懂佛教教义的乱讲。佛教里面讲的就不是这个“爱”字,有爱就有了挂碍,他们要无挂无碍,其实谁也没能真正做到。试问哪个修成正果了?连什么是正果都说不清楚。玄奘够牛吧,临死那模样又可笑又可悲,折磨成那样,还不如老农民死得利索呢。

普渡众生是一个极度膨胀的妄谈,试问拿什么去普渡?就拿那一套嘴皮子功夫?佛教充满了各种虚伪和欺骗,个人修行不吱声倒也无妨,也许对自己有点益处,一出来宣讲,就要接受别人的批驳。佛教这个东西永远都不能允许它占据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否则这个社会完蛋了,一个事情在实际当中发展的情况永远不是它自己话里说的那样美伦美奂。佛教一旦放到社会层面,都是贻害无穷,连孔孟那套腐儒学说都不如。

佛教这个东西就是破铜烂铁,现代社会由于有许多弊病,于是佛教又乘虚而入,刷了一层新漆来蒙人,很多天真善良和迷茫的人都被忽悠。

现在的人,对于佛教的了解大概仅限于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一点角色人物,老和尚都满可爱嘛,于是佛教嘛挺好的嘛。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要翻翻佛教史,翻翻人类史。对于一个事物的了解,最要紧的一个方法,就是翻翻它的老底。

我这次只不过路过随便讲几句,我可不是专门攻击佛教的。哪轮到我来攻击,佛教已经被有识之士批得体无完肤了。

江城兄如果想讨论,也不必和我讨论,你把范文澜的东西翻翻,和他讨论吧。

只要站在宗教体系内,那么其逻辑就是自成系统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能听由他们扯,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再说他们的所谓体系看似豪华,实际漏洞百出,根本就不能自圆其说。佛教自己的内部各个派别都互相矛盾,乱七八糟。

家园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谈什么佛

那你谈的就不是正宗的佛法。你大概接触了一点禅宗的皮毛就被蒙了,连佛教里面的神不灭都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中国老早就有人写了一部巨著《神灭论》?神灭论的缘起就是佛教里面的神不灭。与此相关的还有陶潜的形影神。

如果我是佛教的门外汉,那你可能就是院外汉了,连院子都还没摸进来呢。

我发现似乎很多学物理的学到量子力学忽然就晕了,找不到北了,于是就摸到佛教的院子外面了。还有的佛徒使劲地往量子力学上蹭,想给自己的土胎子刷上金身。

家园 我确实不是在谈佛

也不谈什么“正宗的佛法”:)因为我无意和你讨论字面的“学术”,汗牛充栋的废纸已经很多了,不需要我再来联合你去添加了。

我只是在重新诠释一些我认为重要的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佛学经典本身,使其现代化。

所以我是门外也好,院外也好,其实不重要:)

我确实是学物理的,不过是不是20多年前学到量子力学时“忽然就晕了找不到北了”,我还真没留意到,现在被千万里之外的您“发现”了,挺新鲜的:)

家园 佛学里面还有因明

这实际和辩论有关。比如说,我上个帖子里面根本就没有说“我发现你学到量子力学晕了找不到北”,我根本就没有指向你这个具体的人,而你理解成我指向你了,这个阅读理解能力就不能说达到了佛教的高层要求。那些高层次的研究佛法的,很注意这些东西,说话都很有逻辑,很严密,至少看起来象那么回事。象你思维这么疏散(也许只是这一例),就达不到要求。

把坛经现代化?不是我打击你,我觉得许多更有意义的事情等待你去做。把身体养好,多关心家人。禅宗说明心见性,真正现代化的理解是做你内心真正喜欢做适合你做的事情,首先明确了这一条再说吧,其实其它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家园 哦,原来如此!

我就看到你的那个贴跟在我的贴之下,就看到标题里面有个“你”,第一段里面有三个“你”,第二段里面有一个“你”,哦,原来第三段里面已经没有“你”了!

老眼昏花老眼昏花。。。被你指着说“你你你你你。。。”然后突然收起指头,气定神闲顿一顿,然后再伸出强大的一阳指,“象你思维这么疏散”!

:)玩笑一下:)

正经说一句。

在讨论问题时,先假定对方无知,不是一个好策略,因为那只是假定,缺乏根据,其后果会比较尴尬。

说实话,如果你的跟贴是针对我的文章内容本身来做讨论,我肯定认真对待,但你在这里只不过是找个机会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基本跟我的原文无关,按习惯,我是无需回复的,只是觉得你对佛教的误解还属于比较简单可解的,所以多说了几句。不过现在发觉,即使如此简单的误解,但如果面对的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习性问题,就难解了。所以,接下来,也就懒得继续解了。

家园 转帖一个讨论,大家放松一下,本来禅宗就说不清楚

九霄兄。。。俺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 史文恭 ]

/article/2680406

家园 禅宗确实不是能说清楚的

精神的感受,只能是依靠精神的体验和证实。所以禅宗只能是“做”清楚,所谓以心传心。

说到这里联想起前面有人提到的范文澜以及一抓一大把诸如此类的人,其思维能力最高也就到所谓哲学的程度,而且还肯定是得远远仰视维特根斯坦之流的地步,在这样一种内在经验非常贫乏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读得懂佛经呢?然后又怎么能有胆量放言论说佛教历史呢?

当然,这些都是可能的,毕竟人们是有对自己缺乏切身经验的事物发言的权利的:)

而我之所以敢于写这些玩意,其实也只是从实修经验借来的一点胆子,自己到过哪里,再回头看一看这旅游地图,颇有符合的,才敢写一写,否则,写错了,首先是害自己。

而写这些玩意的目的,其实也仅仅只是供同道参考,有互证,有鸣响,则幸莫大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