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大侦探福尔摩斯》看男人的情商 -- 达闻奇

共:💬54 🌺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四)高智商“患者”(续)

(接上文)这个智商高达187的家伙简直就是个活字典,每次案情一有进展时,他就会像一本打开的书那样balabala说个不停。同时,他又极不善于交际,甚至连把枪都握不稳。每看到这样的人,我们免不了在心里评论一句:“头脑发达,四肢简单。”

还有一位四肢比较发达的高智商患者,就是知名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的主人公威尔(马特达蒙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威尔智商超群,能解决连数学家都难以解答的难题。但他却有心理方面的障碍,易冲动,攻击性强,不信任别人,无法建立人际关系。片中的蓝勃教授为了利用他的数学才华,找到了老同学尚恩(罗宾威廉姆斯饰)为其治疗心理疾病。不料初次见面,威尔就觉察出他的心结并成功激怒了他。尚恩平静下来后,再次找到威尔,两人在湖边进行了这样的谈话:

尚恩 : 我在想你批评我的画的事。

威尔 : 嗯。

尚恩 : 失眠大半夜的思索后,突然我想到一件事,接着就沉沉入睡。你知道我当时想到什么吗?

威尔 : 不知道。

尚恩 :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

  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性向,所有作品,对吗?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儿观赏过天花板,我看过。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八成会说出个人偏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很幸福的滋味。问战争,你会说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有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问爱情,你会引述十四行诗,但你没看过女人的脆弱,她能以双眼击倒你,感觉上帝让天使为你下凡,她能从地狱救出你,你不解当她的天使的滋味,拥有对她的爱,直到永远。经历这一切,经历癌症。你无法体会在医院睡两个月,因为医生一看到你就知道,会客时间的规定对你无效。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爱别人胜于自己才能体会。我怀疑你敢那样爱人,看着你,我没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被吓坏的狂妄孩子,但你是天才,没人能否认,没人能了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画就认定了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你是孩儿,对吧?你想我会知道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谁,是因为我看过孤离泪吗?那简化你了吗?我不在乎,因为你知道吗?我不能靠任何书籍认识你,除非你谈自己,谈你是谁,那我就着迷了,我愿意加入,但你不想那么做,对吗?你怕你会被说出来的话吓到。

这段话很好的道出了一个高智商的人可能具有的局限:他也许有很多见识(知识),但未必有相应的经历。他可能脑海里有很丰富的世界,但缺乏情感方面的体验。情商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阅历和锤炼,而高智商者未必有。也就是说,情商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尤其是情感(广义)实践。

那么智商又有什么特点呢?该片中,威尔仅用很短时间就帮女友(哈佛的高材生)解出了难题,当她问他怎么做到时,他说:别问我,我生来就会这样。科学实验也证实了,智商主要跟先天有关。

但高智商者就一定缺乏相应的情绪能力和技巧吗?也不尽然。片中不是威尔第一次见面就激怒了一向温和淡定的尚恩教授吗?

这让我联想到了金庸小说中的一个比喻:让一个七岁孩子耍竹剑,他兴许能挥舞得虎虎生风,如果拿着把斧头,没两下就砍到自己了。拿武功来作比方,情商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内功,而智商就像外家功夫。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低智商,那换一个,情商就相当于华山派的气宗,智商是剑宗,两派坐而论道,谁也不服谁。

家园 (五)女人是老虎

要看一个人的情商是否高明,有个很简单的办法(虽然并不全面),就是看他/她懂不懂感情。

上述两位高智商患者,在这方面都不尽如人意。Spencer Reid博士在某一集中曾得到一个年轻艺人的垂青(绝对的金发美女),不过他表现得相当木讷。而威尔正是因为处理不了与女友的关系才求助于尚恩教授,并下决心改变自我。

让我们看看福尔摩斯这个自负男是怎么看待男女感情的吧。原著中,福尔摩斯似乎相当不喜欢女人。对于他这个酷爱逻辑推理的大脑来说,女人无疑太情绪化、太缺乏自我控制力、太不聪明了。但福尔摩斯却并非不解风情。在他的探案经历中,有这么一些案子是以情感纠葛为主线,如《跳舞的人》、《孤身骑车人》、《黄面人》、《驼背人》、《金边夹鼻眼镜》、《雷神桥之谜》等。

家园 (五)女人是老虎(续)

原著中的福尔摩斯如此不近女色,而这部电影中的大侦探居然跟一个女江洋大盗有暧昧,还被扒光了衣服扔在床上。这实在太污蔑我们大侦探的智商和情商了。实际上,原著中有一个故事非常鲜明的道出了福尔摩斯作为一个男人的情商。这就是上面有人提到的《波西米亚丑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对福尔摩斯的智慧有着近乎迷信的崇拜。这不仅因为他的高超破案技巧和手法,也来源于他对自己能力和方法的那份自负。看着福尔摩斯在一个个故事里智斗罪犯,把他们逼入绝境,差不多是一种令人疲劳的享受了。但也有那么一两次,他的智慧没能所向披靡,而是被别人逼到了墙角。比如《米尔沃顿》,比如《波西米亚丑闻》。

该故事的开头这样写道:

  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他从来不说温情脉脉的话,更不用说讲话时常带着讥讽和嘲笑的口吻。而观察家对于这种温柔的情话,却是赞赏的——因为它对于揭示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是再好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理论家来说,容许这种情感侵扰他自己那种细致严谨的性格,就会使他分散精力,使他所取得的全部的智力成果受到怀疑。在精密仪其中落入砂粒,或者他的高倍放大镜镜头产生了裂纹,都不会比在他这样的性格中掺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更起扰乱作用的了。然而只有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就是已故的艾琳艾德勒,还在他那模糊的成问题的记忆之中。

故事梗概上文中已有人写过。这里要贴出的是艾琳小姐给福尔摩斯的一封信:

  亲爱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你的确干得非常漂亮。你完全把我给骗过去了。直到发出火警以前,我一点也不疑心。但是随后当我发觉我已经是如何泄露了自己的秘密时,我开始思索了。几个月以前,人家就警告我要防备你了。有人说要是国王雇一位侦探的话,那一定是你。他们已经告诉我你的地址。可是尽管所有这些,你还是使我泄露了你所想要知道的秘密。甚至在我开始疑心以后,我还觉得很难相信那么一位上了年纪、和蔼可亲的牧师会怀有恶意。但是,你知道,我自己是个训练有素的女演员。男性服装对我并不生疏。我自己就常常女扮男装,并趁机利用它所带来的自由。我派约翰——马车夫——监视你,然后跑上楼,穿上我的散步便服,我下楼来的时候,你正好离开。

  随后,我在后面跟着你走到你家门口,这样,我肯定我真的是你这位著名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感兴趣的对象了。于是,我相当冒失地祝你晚安,接着动身到坦普尔去看我的丈夫。

  我们俩都认为被这么一位可怕的对手盯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因此在你明天来时将发现这个窝是空的。至于那张照片,你的委托人可以放心好了。我爱一位比他强的人,而这个人也爱我。国王可以做他愿意做的事,而不必顾虑他所错待过的人会对他有什么妨碍。我保留那张照片,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保藏一件将能永远保护我不受他将来可能采取的任何手段损害的武器。我现在留给他一张他可能愿意收下的照片。谨此向您——亲爱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致意。

                     艾琳艾德勒诺顿敬上

被这样一位聪慧的女性击败,福尔摩斯并未表现得懊恼沮丧,而是虚心的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向王公要了一张艾琳的照片留作纪念。艾琳的这封信,堪称经典的心理学教材。而福尔摩斯和读者也共同上了一堂女性智慧课。

家园 (六)重读智商与情商

行文至此,可以重新总结一下我们对于智商和情商的认识了。一般的高智商者有一个毛病,就是自负。因为智商的关键词是“知识”,那么相应的,知识越多的人,学习能力越强的人就会觉得自己能力越大。连福尔摩斯也有这个毛病。

但知识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高情商者明白很多非理性因素对成功的决定因素更大。比如情感,比如意志等。

传统的人际关系好、八面玲珑型的人是一种情商,而福尔摩斯这种刚性人格则是另一种高情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界限

  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用的

  知道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放弃,什么情况下需要变通

  执行力强(没有这一条,以上都作废)

  胜不骄,败不馁

相对于柔性情商者,福尔摩斯这种人的特点是:能够让别人按自己的逻辑行事,在自己的主场内解决问题。虽然这样会让人不舒服,但他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从中真正得到了什么,并能自得其乐。相对于名利而言,这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吧。就像华生在《血字的研究》结尾引用的罗马守财奴的那句诗:

       笑骂由你,我自为之;

       家财万贯,唯我独赏。

  (完)

家园 Jeremy Brett已经去世

他在妻子去世以后得了抑郁症,健康状况每况愈下,95年去世。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remy_Brett

他在80年代塑造的福尔摩斯在很多中国观众眼里几乎就是唯一的福尔摩斯。

前苏联也有一位演福尔摩斯的著名演员,Vasiliy Livanov,

http://en.wikipedia.org/wiki/Vasily_Livanov

考虑到前苏联电影的质量很高,而这个题材又是意识形态问题比较小的,所以希望什么时候找来看看他的片子。

家园 “基”情四射
家园 与原著和英国电视剧比较,已经很颠覆了

屁股下塞匹马就是一合格的西部牛仔形象了。没看过片子宣传广告,直接看完片子后我一直觉得片子前期搞宣传的时候应该是把“颠覆”作为一个卖点来吸引眼球的,就像大话与《西游记》。

而且原著中的老福也不怎么符合绅士的定义,别被英版电视剧里的服饰和“绅士脸”给骗了,他邋遢没有规律的生活和“不屑”使用情商带来的不近人情感都和绅士有相当距离。因为和英国人中的老古董有过接触,当年看原著时就觉得老福的很多举动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可以用“离经叛道”来形容,类似我国竹林七贤和传统儒生的形象对比。

家园 两个极端,呵呵

电影和电视剧是个两个极端,原著差不多是居中的位置。这部片子的宣传片里打的口号是“19世纪的詹姆士邦德”

家园 我倒是觉得电视剧蛮领会原著精神的

电影我是按国内的手法来猜测,肯定会把颠覆当卖点宣传。

兄弟喜欢看美剧的话,推荐一部《monk》,推理型的轻喜剧,看多了csi、犯罪心理、海军调查等硬冷风格的片子,拿来调节一下口味还是不错的

家园 谢谢推荐!

有空一定看看。

续集肯定是PK莫利亚蒂教授了,不过这在原书中没有什么情节叙述,估计也是对抗恐怖分子的套路。总不能翻拍《恐怖谷》吧。

家园 为什么是“基”情?

家园 这两个男人之间的事已经昭然若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其实第一个故事《血字的研究》也可以归入情感纠葛范围,

我一直感叹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侯波完成万里复仇?

《另一块血迹》可以看成是《米尔沃顿》的姐妹篇,

还有《失踪的中卫》里那封“看在上帝的面上请支持我们”的电报。

家园 确实是信念的作用

甚至他和仇人面对面吞下可能有毒的药丸,连上帝都站在他这一边。

福尔摩斯里面还是有几个很温馨的故事,让人能感觉到人性的伟大。

家园 原著就有这个隐约的味道

华生经常不陪着老婆而跑过去和老福呆在一起,老婆去世后更是直接搬回去了,尽管那个时候他的收入已经不需要合租。老福在《最后一案》假死后医生怅惘了很久,《空屋》里看到老福回来兴奋的昏过去,这些细节在美国导演眼里肯定是基情的铁证了,当然最突出的铁证是《三个同姓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