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兄弟连”的姊妹篇“太平洋”开播(多图) -- daharry

共:💬224 🌺27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虚荣心
家园 第六集还是阴沉沉的~~说话都是哲学家似的~~
家园 比之老山猫耳洞如何?
家园 有些相似。有换防那天开枪自杀的兵。

那个例子好像比较极端,那个兵在一个人驻守的哨位上待了几个月。

家园 问一下

有换防那天开枪自杀的兵

有点不好理解,如果是下来的,熬都熬过来了,为何要自杀?

如果是才上去的,还没开始呢,就挺不住了?

家园 那个是换防下去的时候,自杀的。

那个兵是被派在一个人的哨位上的,现在看来,可能是跟连长排长关系不怎么样才被这么安排的。一个人这么待上几个月,总归心情很郁闷吧。这种安排危险哨位,和安拍排头兵一样,都是比较微妙的,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欣然领命。

家园 也就是说才去个人哨位,还没呆几天(或者当天)就自杀了?

而不是下哨位时自杀?

家园 第六集的核心是冲过机场的开阔地。

这一段惊心动魄,让观众看着提心吊胆。

家园 6集,貌似惨烈,其实很失望;

陆战队通过机场冲锋时,老美居然没有炮火准备吗?学“TG”,抗着大枪,人海战术的就冲?JAPs安安逸逸的躺在楼里等着?冲了一阵,发现搞不定,才发拍击炮,才call空中(炮火?)支援?

家园 可惜。这是真的

老美瓜岛打得太顺,以为日本人真的都是一木清直那种SB

你看第五集就说了,他们以为两三天就能完事。

加上贝里琉地形很好,日本人都在坑道里,远射炮火和空军解决不了,只能靠步兵挖。

家园 颇有同感。

根据须弥一芥介绍,冲机场这段确有其事。但没有炮火掩护硬往上冲这样的大败笔显然是导演故意编的。估计是要打悲情牌,玩了一把反逻辑反常理的花招,结果弄巧成拙。剧组的军事顾问也算是脑残。

鬼子那边有的地方也是同样假。比如机枪就直接架在走廊的地上,连个沙袋都没有。经营了那么多年,连工事都不修,这不可能。

其实拍摄时,让美国兵在炮火掩护下往上冲效果更好。尽管美军用全部舰炮,火炮,迫击炮和飞机实施猛烈打击,又释放大量燃烧弹和烟雾弹。日军仍然在坚固的工事里冒着大量伤亡死守。鬼子的机枪和火炮拼命发射,把陆战队士兵纷纷打倒。这样的冲突场面会更大,更精彩,视觉效果更震撼。

家园 完了,我看了第七集,还有第八集片花,估计这片挂了

第七集他们那轻易不露感情算深受爱戴的迫击炮队长都阵亡了,也死了好几个兄弟,这哥几个还是死鱼一样,深深的深深的陷在自己的小算盘里,什么时候死?放到第七集了,他们还在研究这个问题,和着前面6集那么多同志死了就白死了,是不是因为不是在他们自己家打仗,他们没国仇家恨的感觉啊,自己兄弟死了那么多,一点点报复心都起不来么?

第八集片花里面巴斯龙的床戏继续上演,看来为他的阵亡做悲剧反差的铺垫了。。。这手法。。。跟我们的战前说好要见面然后牺牲一样一样的啊。

我看第一集本来期待着他们能在战场上历练出来,变得神经坚强呢。

斯皮尔伯格是不是觉得兄弟连拍的太阳光了,所以准备用太平洋修正下哇

家园 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的。

“太平洋”一片虽然是“兄弟连”的姊妹篇,但还是应有不同的风格和视角,应该拍出自己的特色来,而不是“兄弟连”那样的群体性的英勇善战的重复。

“太平洋”的剧情发展就是围绕三个士兵的真实故事展开的。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剧本对情节的人为添枝加叶和塑造就少。

巴斯龙得了国会荣誉勋章,按照咱们的标准,他平时表现差,不配。但这就是战争时期美国的现实。美国有时候是非常现实的,需要英雄了,你又在那个地方,那你就是英雄。巴斯龙的床戏也是二战现实的反应。和美女们厮混的他和前线打仗死去的战友们相比,是个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恰恰也为下一集他的选择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斯莱治这个兵还是有特点的。他有点内秀,话少,用眼睛说话。他对从死亡日本兵的口中挖金牙,往半个脑袋里扔石头取乐以及活活掐死负伤的日本兵都曾感到恶心。但战争的残酷使他的人性渐渐消融,以致他自己也要靠挖日本兵的金牙排解心中的痛苦和仇恨了。看到这里,我还是非常震撼的。

真正的战争我们没经历过,相信什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发生。从这部戏的细微末节中,我渐渐地体会到了当年陆战队的风格和底层士兵们真正的想法。

这部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画面,但那并不影响其整体性的精致和史诗性。

我倒是觉得“太平洋”演到第七集时,是渐入佳境。

下面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家园 太平洋的主题有别于兄弟连,更需要用心去体会

太平洋确实有别于兄弟连,这从各自的主题人物中就可以看出来。

Easy, 506th 的故事大部分出自于哪些人的叙说呢?Dick Winters, Carwood Lipton, Bill Guarnere, ... 这些人都是年年参加老兵聚会的。这里面可有Floyd Talbert写下或者留下的他印象深刻的故事?我所能马上想起的关于Tab的故事也只有他在Caretan外那晚被Smith误伤这一段比较滑稽的片段。然而这个片段能够解释为何他在战后自我流放吗?

K/3/5的故事又是谁在叙说呢?Eugene "Sledgehammer" Sledge. 他一样作战勇敢,对他的buddy同样肝胆相照。但在我看来,他更像兄弟连里的Talbert。战后他第一次参加陆战一师老兵聚会是在他的书出版以后。要知道他的书是在八十年代才出版的。K/3/5里面谁是Dick Winters?Cpt. Andrew “Ack Ack” Haldane,可惜在这第七集中仗快打完时被小日本的狙击手打死了。

视角不同,自然拍出来的味儿不一样。

但并不是完全不一样而处于对立的位置。Hugh Ambrose的太平洋同名书里提到的一个细节很值得回味。Eugene Sledge出书时原本想取名"Band of Brothers"!视角不同,并不意味着立场不同。

我觉得这第七集是本片的高潮。楼下daharry提到的Sledge也要去撬牙的一段是相当地震撼人心。我们明明亲眼目睹了Sledge的心灵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是谁把他救回来的?正是他的兄弟战友Snafu. 很明显Snafu知道撬牙并不能缓解心中的感受,反而会可能增大负担。

Sledge在船上从Sgt. Haney手中接过的分明不光是一个印有陆战一师标记的打火机,而是陆战一师的传统。从此他也属于The Old Breed. 他回到Pavuvu岛上给那个很明显没上过战场的少尉的"thousand yard stare"就是证明。

家园 這種片子都是反復看才明白的。兄弟連我幾乎每一句對白

都背下來了。現在就等著太平洋出藍光盤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