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建议】那一年你在做什么 -- 五度

共:💬48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趣。还可以搞个摄影活动。

前段时间,广州搞了个叫《广州.此时此刻》的摄影活动,是在同一天的同一个时刻,参加者在广州的不同地方,记录下那一刻眼前的景象。非常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西西河也可以搞一个类似的活动,在摄影之家版搞。可以约好在格林尼治时间x年x月x日x时,在世界各地的河友各自用镜头记录下那一刻该地的景象。摄影技术不论,重在参与。我觉得这样也会很有趣。

通宝推:天天天向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讨论】一些思路补充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最近一直在用新浪微博和开心网,在加上西西河,就是Twitter类、SNS和论坛三种不同的模式。

从参与上,我发现是新浪微博 > 西西河论坛 > 开心网SNS

这里面原因有很多,比如新浪微博就是一百来字,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两句,而论坛则是要写成文章才要发。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一点是,微博是以事件驱动的。

最明显的对比是一头一尾,微博和开心网的对比。开心网在有转帖功能之前,是很沉闷的,很少有人会在上面持续做记录或者发日记。好友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小游戏来的,除此之外经常是沉默。原因是让国人自我展示一般来说是不容易的,这是个习惯问题。

而微博,很多时候激烈讨论的时候,是以事件作为单位的。就是说,出来一件事情,每人一小段话去评价,然后再层层转发回复等等。最后参与的人数可以达到几千甚至几万人。

开心网的转帖功能其实也是新闻事件的传播,但参与性不够,很多人看到朋友转过来的帖子,然后又点转发给了自己的其他朋友。最后等于是一段内容,从头传到尾,没有增加,这样我觉得就失去了参与的意义。

微博的问题在于,虽然很多人参与了,但信息最后没有留下来,而是分散的。所以我就希望能找到一个模式,能够以事件为中心,让很多人参与,然后再把参与的内容集中起来。就是之前说的拼图,我感觉论坛就可以做到这点。

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这种方式的作用。我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平民书写历史成为可能,作为参与的人只给出事实,而不作太多评论,用细节和故事说话。因为任何历史都是粉饰的,简单化的,而真实的历史是复杂庞大的。

做法是首先拿出一个历史事件,然后参与者只提供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听到看到的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信息,而不是书上报上获得的经过一定编辑的信息。

参与者写的,尽可能找故事,如果没有故事就找细节,同时弱化自己的主观评论。

这里面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真实。

同时参与者也是观众,同一件事情,当你看了100个其他人的看法,最后你对这个事件的观点一定不会极端,而是一种比较平和中立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岁数大的可以把自己当时的事情包括价值观等等传递给现在的年轻人,而且是一种相对有趣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我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成为年轻人和自己父母交流的一个话题,让他们对自己的上一代有感兴趣,并且有所了解。另外也给能够写作的朋友也提供了素材,也许将来可以出一本100人眼中的某某事件之类。

互联网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草根,我感觉他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就是能够把草根集合到一起的时候。

家园 1979年啊,80后都在天上剥毛豆呢...
家园 79年俺上小学一年级了

和阿姨一样,俺也达到学生生涯的顶峰,期末考了个双百,语文数学两个100分!

家园 你这个建议极好。
家园 1979年我负4岁

所以什么也没有....

我有得可讲的起码也要等到1985年....

以前倒是在河里写过一个1998年...

家园 一年之后的八月一号,我走出国门。
家园 del

1979那一年好像分快慢班,所以1978年上小学的有一部分是最后一届11年大学前教育。

家园 那一年上学了

然后老师说我年纪太小,不肯给我戴红领巾,生生地拖了一年

家园 79年俺完成了由爬行向直立行走的转变
家园 消耗经验 1 点 说那一年

嗯,79年嘛,开始的时候我还在体校混,力争再参加一次少年赛。后来硬说我超龄了,白给教练带了大半年的小队员。再后来就高考了。再后来就读书去了。

家园 那一年我在街上做野孩子

厂里的幼儿园超龄不收了,小学还不够岁数。天天脖子上挂着钥匙四处游荡,趴在小学的大门栏杆上贪婪地张望,祸害能遇见的小动物。抓个蜻蜓,逮个蚂蚱,用石头扔路过的猪。那时候附近农村的猪是散养的,经常跑到厂家属院来,挨个垃圾箱拱开找吃的,晚上自己就回家去了。

我爹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干了八年体力工人的臭老九开始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干起技术工作来,做车间的技术员,工人坐在他的桌子上跟他吵架。我娘休劳保结束,回厂上班。文革期间,我娘生我哥和我一共休了三年劳保。按照那时候的政策,在家生孩子休劳保和在厂里上班挣的差不多。

家园 那一年,我每天一个人摇摇晃晃去幼儿园

真的,家在一个小县城里,离幼儿园只有几分钟的路。多数小朋友都是自己去。

早上去幼儿园的途中,经常看见民兵背着枪整队(里面有一个我爸妈单位的叔叔),一边留着哈喇子一边傻看几分钟。

中午回家如果爸妈不在,我就从破门里钻进门。

吃完午饭,爸爸把吃剩下的烧蚕豆给我包起来,我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当零食吃。

如果是夏天,我们得伏在小桌子上睡午睡(小学也是这样,还有班干部在上面值日,迟到的,没睡觉的名字都要记下来,下午放学后留学),有阿姨招呼着。起来后,阿姨给我们每个人打杯白开水,然后我们一边喝水,一边听阿姨指着教室前面的画像介绍:这是毛主席,这是华主席。

过了夏天,不需要午睡,男孩们就围着树洞虐待蚂蚁,女孩们聚在一起过家家。

下午回得早,就去爸妈单位玩。

家园 建议一年开一个主题帖

俺是79年底问世的,啥也没记住哇

家园 这个主题 要是每年一个主题

每个人必须跟帖 五百字以上

69年 79年 84年 89年 92年 97年 99年 03年 08年 的话

必须按照 [地点] 那就是 整个一当代史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