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主考官对面试者的忠告 -- 潇洒书生

共:💬56 🌺3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具体问题的具体处理

这个问题要扯清楚,说来话长。

首先,现代企业真的要想做强做长,必须建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总是迁就现实而固步自封,企业很难可持续发展。关于这一点道理,国内多数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明白的,也付出了改变什么的努力。并非多数人不愿改变。

其次,之所以一些企业的管理变革、理念创新、文化改造等进展程度参差不齐,并不都是主事者缺乏勇气、魄力,还有一个常常乏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相当多的企业变革领导羊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精神、理论知识、策略方法等等并非充分掌握,知识水平与行为能力不够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上级往往对于改革的要求比其下属还要激进,比如,据我所知,一些大集团都把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纳入了战略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同时,把实施进度作为对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要素。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管理咨询公司为诸多知名企业搞策划、培训、方案、辅导等“生意兴隆”的原因之一。我所在单位搞中层后备人员甄选的结构化面试题,就出自国内一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企业这样做,既有坚持公正之意,也有按照现代HR规范运作的愿望。

再回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来。在回答问题时,多数人回答此题都未得到好分数,但也不是没有人完全答对。答对的恰恰是借调到总部工作过两年的一个业务骨干,他的解释是:集团总部早就要求任何安排都应客户优先。

企业高层后来决定对所有问题的答案进行解释,借此开展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同时,对此题的分数权重有所调整。

关键词(Tags): #说点想法而已
家园 指教不敢当,说点看法:

实际答案的做法对于一个追求管理现代化的企业来说,可行而不尽合理;按照标准答案来行事,合理又未必不可行。

另一方面,企业决定采用这题的标准答案本身,也表明了企业如何对待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态度。这是应当重视的一点。

按照标准答案做事也是“务实”的,因为这样安排的老总越来越多:“选择对企业最重要的事作为最优先处理的事”。从该题的情景描述来看,上级检查团原本就安排的是由副总级陪同,这当然是有这样安排的理由;突然变故,同样可以安排相应职级的人员陪同,也未尝不可。准确理解题目设问的条件、内容很重要,而不是条件反射般地一听到上级二字就跳起来。我做高管也有多年,上级来检查的事多了,派出的人大都一般层级,所以,对应全程陪同的一般是部门领导即可;单位分管领导或一把手出面一般是在汇报、总结会议场所和迎、送的宴会上。这就是“实务”的现实状况。我在另一篇回复中已说明,并非所有答题者都未答对,有刚从单位上级领导机关结束借调关系的业务骨干就回答正确,他解释说:总部早就这样要求了,而且基本也是这样实做的,他受了这层影响所以选择了符合标准的说法。国内大公司流行“对标”的说法、做法,也许未必到位,但志存高远的公司确实有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愿望、行动。

读幼儿园时,老师要求“小朋友不要打架”,但总有小朋友你推我、我抓你的。有小朋友没有做到老师的要求,但不能说就没有小朋友坚持做到了符合老师的要求,更不因此就判断老师的要求不实际或不应该,何况,如果没有这个要求的约束,打架的小朋友只会更多。道理是一样的。

家园 我们单位

活的轻松自在的哪个不是关系户?有上面院里的,也有各个主管部门的,后面都有人,人家上班就是上上网,聊聊天什么的,我们一线职工别看天天累死累活的领导也不待见你。

家园 关于“欺骗”

“如果回答标准答案但是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经理人还是会按实际答案那么做,那么是不是说明候选人在欺骗,品质不好?”

这个不用担心。

既然这是一个中层干部的招聘选拔,

那么,必定不止这一道面试题目。面试时间也至少需要30分钟。

会有专门的关于“忠诚度”的测量隐藏在其他题目中。

另外,如潇洒书生所言,“说了一句谎言,需要再说上一千句谎言来圆场”。

即,专业的考官会在面试时有追问的部分。

虽然并不提倡考官过分的层层追击,除非该岗位需要测试员工的抗压能力,或者怀疑被面有撒谎嫌疑。

家园 审题宜细,慎言“欺骗”

“如果回答标准答案但是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经理人还是会按实际答案那么做,那么是不是说明候选人在欺骗,品质不好?”

对此,我的再次说明要点:

一、正确的方法是,应试者审题时,应细心琢磨此题的设定条件。此题设问条件中已经说明,接待上级检查团原来安排的是副总,而接待外商是老总的当天日程安排要求。问题是原安排因那位副总告病而打乱。由于长期习惯意识作用,不少人一听“上级”二字就本能地起跳,所以,多数应试者选择由老总替副总接待上级检查团,而不是优先处理接待早先约定的外商以及处理突发的海关事件。这种选择的不足是:按惯性做事,而不全面衡量轻重顺序。首先,老总的原定日程安排是与外商洽谈,仅仅因为原先安排陪同上级检查团的副总告假,就取消了与外商的晤谈,这是失信的。从解释的难度来讲,要给外商说明取消或延期约见的理由,要比向检查团解释变更陪同领导的原因要难得多。同样的道理,由于这种变动,企业可以设想到的可能产生的最坏后果,显然前者大于后者。

二、老总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定日程安排。既然原安排接待上级检查团的就是一个副总,同样可以安排另外的副总替代一下,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行得通的。因为诸多原因,主管副总不能出面的事,老总临时委托非主管副总代表企业出面处理,这也是一种现实的通行的做法。

三、此题的设计是有深意的。既着力宣传了现代企业的处事原则导向,同时,也着力引导树立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意识。它所要否定的恰恰就是不问具体条件、损益后果,唯“上”而从的思维、方法定势。另一方面,给出的标准答案并非仅仅是不具可行性的“理想性选择”,而是在设定条件下可以实际操作并比较效果相对更好的选择。

我在另外的回复中说了,也有人答对了。准确地说,在30多个答题者中,有两个人答对了。其中一人说明,他借调到上级机关去的那段时间,看到机关领导就是这样取舍安排的;另一个人则是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出身,他说:按照企业本质属性要求就应当如此选择。一年后,那个曾经借调的后干得到提拔,成为发展计划部副部长,分管跑上级部门要项目的工作,干得不错,屡立功。

家园 再说说看法

感受诸河友的献花、收藏、肯定。

质疑、批评性的回帖,我都看了,有的意见给我有益的启发。很感谢。我原来分管过不少业务,基本上做到干一行、钻研一行。几十年工作经历中,对我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是稳定队伍,二是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稳定工作曾经面对、处理过的案例确有不少,惊心动魄之处甚多,以后有闲将选择发表,可供河友了解一些未必真正了解的真实场面、确切原因。在高层机关、企业内部的维稳历练,使我痛感到,上下冲突、层级矛盾、群体对立,归结起来,实质是利益分配的博奕失调。

有些事不可简单化,但也不可复杂化,管理要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先视为抽象而空洞的哲学方法、观点,恰好能助一臂之力。

为何说有些事不可简单化,但也不可复杂化呢?我与同道推动管理变革的实践表明,总是寻找最佳的途径、方法、时机,犹如猎人总对着目标瞄准,等他扣动板机,黄花菜可能早就凉了。做事正确往往是在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修正偏差才有结果上的正确。管理的原则、原理的正确性,不是公式推导的,而是做事做正确的。说来话长。

一些河友对试题所谓标准答案质疑可行性。这很有意思。质疑者认为不可行是基于自己的观察、经验。然而,世无绝对。标准答案是从设问条件中来的,仔细审题,不难回答。

为什么多数人会答偏了呢?我说过,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上级优先”意识使然。其实,许多人真的不清楚,做到老总这个层面,并不需要凡是上级来个什么人都去点头哈腰的。就如省公安厅由一个处长带队到地级市检查工作,市委书记根本可以不见,能派副书记出面就已经“对得住观众”了。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应试者应从“老总”的角度考虑如何应对问题,而不是仅凭现在层级身份的本能反应。这也是应聘者到大公司应试或参与竞争重要职位的结构化面试,尤其在加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时,特别应当解决的“规定角色”的意识反应问题。

很久以前,我听家父闲聊赵丹的才华,他说:赵丹之所以了不起,是他装个舅子就像个舅子。很有意思。

关键词(Tags): #说点想法而已
家园 个人以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一切处理方法都要满足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标的大小。

1.1来谈判的外商是谈2000万还是20万,是人民的币还是鬼子的刀?

1.2谈判是接触性谈判,意向性谈判,还是实质合同谈判?

外商的谈判当然可以因更重要的原因改期。

2.分厂厂长汇报属于内部问题,毫无疑问可以解释并且另行安排。

3.上级检查团是什么性质,如果是检查重大项目进展,那就只能高就低,而不能以低就高。

4.海关问题也要看性质和标的大小,不过一般情况下都要经过一个程序,通常不大会直接到老大一级,但是如果,恰好,刚巧---赶上出口税率调整前两天呢?

这些问题基本可以在最多半小时内得到一个头绪,然后再做决定,这才是一个老总应该做的,或者说作为潜在对象培养的中层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

家园 我觉得你说的很在道理!建议有应聘的人多多学习!
家园 有保了,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有道理,学习了
家园 花谢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国内人力资源测试都是类似级别的题目?

这种题目感觉我手下刚刚进来的新人也能做的很好,把你的这个题目变成英文给我的秘书,回答结果如下:

同一日出现的任务:a,接见外商 b,听取汇报 c,接待上级考察团 d,处理海关麻烦。

优先级选择:b毫无疑问是最低级,同组织内灵活性最大,适应性最强。针对情况的紧急程度而言b最适合放在最后。可以提前通知下属厂长晚上吃饭时汇报。c次低级,可以由主管副手先期陪同,在解释清楚原委的情况下尽量派出各级部分负责人接待上级考察团,以期有所问有所打。到此处已经明白a、d优先级为最高,无论哪一个需要由最高经理人都不过分。但是考虑到d已经发生,即使ceo亲自和海关交涉也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第一天的交涉主要应该是听取海关方面的解释,分析对策,建议市场总监先出面同海关周旋,待ceo处理完外商来访后再对策。a因此为最高级任务,但考虑到同外商可能会发展出100万种(这里是我秘书的原话)有利于我的未来合作机会,同样也会发展出100万种不利于我在市场上的机会,建议ceo全力以赴对待。

结论:a>d>c>b

这是我的秘书的答案,一个22岁的白人。

家园 谢谢“佛之战国”的异域求证

首先回答“国内人力资源测试都是类似级别的题目”?并非都如此。但这类题目的测试以及讲评所传递的信息,对于传统意识影响较深的管理者而言,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竞聘的测试题不是以技术性难度高低作为取舍要求的,而是侧重对应试者能力与观念的评价,某种意义上讲,有现代管理意识的高级管理者,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下属更为青睐。在结构化面试题中,这道题就着重是评价应试者是否对问题处理的顺序把握有不同传统习惯的选择。

附带说明,这组题的设计者本人就在欧洲拿的博士,又到美国活动多年,返国后在沿海多家企业当顾问,兼挑学者和管理者两个角色。

家园 答河友大厨:管理问题的解答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大厨说“个人以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须知,是问题总应当有一个能够接受的答案,尤其是测试什么的,不然,就不要测试了。

大厨说“1.1来谈判的外商是谈2000万还是20万,是人民的币还是鬼子的刀?1.2谈判是接触性谈判,意向性谈判,还是实质合同谈判?外商的谈判当然可以因更重要的原因改期。”

我要说的是:1、外商的谈判当然可以因为更重要的原因改期。但,河友“佛之战国”那个年轻秘书排列的轻重序列[见跟帖],比较准确地说明了题目给定条件各项的优先顺序,即并无不可抗力的例外原因或理由可以推翻原定议程。2、老总与外商洽谈,是原定的安排。其安排不会仅仅是因为外商的所谓身份或仅仅因为礼貌。按照本企业的议事规则和公司办公室事项安排的规定,安排老总直接出面接待、谈判的商务活动,一般为重大或重要合同、合作事项。公司分管领导或业务部门不会因为对方拿来刀子或20万元生意,要求非老总出面敲定不可的。3、在没有已知更重要事项的情况下,更动日程安排的理由并不充分。

其他问题,我在一些回复中已经说了。

管理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没有绝对标准、正确的,只有比较之下相对标准、正确的。同理,在企业反复强调管理者(包括后备)应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意识的条件下,选择什么答案比较标准,不言而喻。反过来,如果是山西或陕西煤业的私人老板出题挑选管理者,应试者若按上面的“标准”答题,可能只有下到幽深巷道干活了。当然,他们也不会这样出题。所以,标准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家园 还是这个说法

真的高兴在此楼能够心平气和地与河友交流。

关于答案问题是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我还是这个说法:读幼儿园时,老师要求“小朋友不要打架”,但总有小朋友你推我、我抓你的。有小朋友没有做到老师的要求,但不能说就没有小朋友坚持做到了符合老师的要求,更不因此就判断老师的要求不实际或不应该,何况,如果没有这个要求的约束,打架的小朋友只会更多。道理是一样的。

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只有比较之下的相对的适用标准,而没有别无他解的唯一性、绝对性。如果,一个人到传统的而且落后的企业应聘,他以现代企业的经营要求和基本规范回答问题,就可能被拒之门外,末了,还有可能被考官冠以“不懂世故的迂夫子”的恶评。当然,这样的企业一般也不会花钱请人出这样的测试题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