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房价垮不垮,天都不会塌下来 -- 达雅

共:💬196 🌺569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弟昨日写的那篇不谈朱温了

链接出处

其实也就是想哪位叙述能力比俺强的能够写出一篇连贯的东西来。想不到您这边已经先我一步写了,现在我才看到,早知道我就不用废那么多功夫了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运转的,经济学学多了就以为这个社会非要按照经济学那套运转才是王道,一旦运行不了就会天塌下来。

资本的本质应该是提高社会运转效率,而不是决定社会是否能运转的决定因素。

由此我想到老祖宗的时代,商人是最低位置的。不得不说是古人的智慧,资本贪婪起来比权利更为可怕。权利害怕社会之不稳定,一旦不稳定,权利位置就不保。

而资本,根本不怕社会动荡,巴不得越动荡越好,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世上最赚钱的行当,不是安安稳稳的做生意,而是军火,毒品这类引致人类社会走向危险行当。

资本在我看来就是商业社会的润滑剂,

首要功能是取代以物易物的繁琐功能,通过货币加快商业运转效率

其次可以让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没有钱有路子的,可以去借钱先把生意坐起来,生意做得路子已经很成功,但是没有更多的钱扩大规模的,可以借钱或者别人投资来扩大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效应。

现金流不够的,可以通过借钱来缓解现金流压力。

由此才产生银行,风险投资,股市上市融资等等的东西

再次减少携带现银的不便之处和风险,产生银行这种东西

这些事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最有利于社会之处

而后产生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只不过是一帮高智商的赌徒为了更快的摄取财富而产生的。把资本的贪婪显露无疑。

从资本进入内部转移财富为主开始,资本就失去他应该呆的位置而走向了企图控制全世界的时代,于是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目的。

这时代。

股市本意是让大众投资企业,汇聚小钱变成大钱,一方面帮助企业能够迅速增加现金流,扩大规模,提高运转规模和运转效率,另一方面让有小钱的人能够把闲散资金利用起来,本质还是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大赌场,所谓价值投资之类的,本质上是对的,用到股市全都走样。

期货市场本意是为了企业规避货物价值波动的风险的,现在却变成实实在在的不创造财富只进行财富转移的你死我活的大赌场。这样的金融对社会何益?

资本永不满足,内部转移一夜暴富也不能满足他们。

于是进行全球财富转移,用金融武器打击不会金融武器的国家和地区。完完全全的从“道”上转移到“术”上,目的就是永不满足的摄取社会财富逐渐忘记自己本来目的,忘记自己本来应该在的位置。

这个社会真正实打实的是工业基础,社会实实在在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所谓钱生钱这种事情,只是在资本发展过程中所带的附加功能(不然没人愿意干了)而发展到现在这个社会,人人不思的是努力创造财富,而是通过期望钱生钱一夜暴富,其实不过你赢了就有人输的游戏而已,跟赌场到底有多大区别?与过去时代巧取豪夺有什么区别。

这个社会真正的中坚不是这些金融大鳄们,而是实实在在创造财富的人。可惜投资投资,金融金融,这些已经妖孽化的东西像一个魔力的漩涡吸收着所有人。

美国崛起于世界是因为金融么?那个时代是英国人在玩,美国人陪玩而已,彼时世界的金融中心在伦敦而不是纽约。美国的崛起是他强大的工业能力。这个道理,以前是,以后也终将是。二战开打之时就显示出工业实力在各个国家的差距,苏联,美国生产线上源源不断输送出来的工业品,军品是他们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源,而不是一两场战役的失败或者胜利。

我对这个国家最大的信心就在于中国人包括中国政府现在还是在实打实的修炼内力,而不是玩什么金融战争的噱头,金融这个利器一定要学会,但是只能作为尖刀而不是以为金融可以独霸天下,美国人玩金融真是因为他靠金融独霸天下么?君不见美国金融战术后面强大的全方位的凌驾于世界之上的工业实力么?

我们做事情久了总是会忘记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很多时候都是,最接近于身边的例子,理工科学子学英语本意是为了作为一个工具,如今却变成了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科目,理工科的学生前提是打好理工科基础而不是学英文,学英文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外国文献没有障碍,而如今却变成不学专业课而去学英文,典型的舍本逐末。

企业里的销售部门,本意是为了增加竞争力,处理临场事件,如今却变成了国内很多企业最重要的东西,我自己也是做销售的,没有公司后面强大的支撑,一个销售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类似于通用,ABB,华为这些公司,销售重要么?重要!!!但是最终的竞争力却不是销售,而是科技实力,成本,风险管理。这些才是最终极的东西。而很多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自己靠销售,靠资金的闪躲腾挪来运行,这是企业小的时候的成功经验,一旦大了就完全不对了,中国消失的多少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不是因为这些原因?

实际上,商人的作用于社会也是如资本一样,本意是加强流通性,如今却在很多人印象中社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不是商人,而是企业,那些实实在在能在生产线上生产出东西的企业和生产出这些东西的人。他们才是社会最本质的东西,商人只是加强流通的一环而已,说白了与供应链资金链区别不大。

房价问题也不过是才三五年之间的事情,只要你有信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房价崩溃的时代来临之后,你就是真正的王者。为了三五年之间的事情就觉得世界末日,还不如去考虑2012年世界末日。

改革开放才30年,于漫长的历史不过是一瞬。TG爆发的这三十年,是太祖前三十年打下筋骨,太宗以来这三十年造血的爆发,这三十年来,TG一直在实打实的加强着自己的本质东西。直到这三五年繁华渐入迷人眼,从这个角度,泡沫,破裂才是好事!当一切涤荡,尘归尘土归土,思虚拟不思实业者终归被历史淘汰。

通宝推:水立方,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在我老爸眼里,还是个褒义词
家园 40岁左右的还是中坚

20多岁现在加入的不好说

家园 这篇说的不错,花。
家园 还是早点跨好

本来盖房子是用来住的,现在我们盖房子不是用来住的,因为大量房屋建成后都空置,而房价高得离谱,普通老百姓靠工资,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现在的商品房子,只能住老房子。而有钱换新房的,早已住上好房子,即使换房子,也不减小多少房屋空置量。

上个月底,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就是说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30年后就成垃圾。建成房子不用,等于花力气建个垃圾。

报道来源: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04/06/content_9687545.htm

建房唯一的好处是增加了GDP。坏处很多,占用土地,所以国内粮食供应不足,缺口很大,要发展转基因粮食。还消耗资源和能源。国内好的铁矿石估计所剩无几了,在低劳动力成本,运输距离很小的情况下,也竞争不过发达国家高人力成本,远涉重洋的铁矿石。现在铁矿石大部分进口,每年进口量达到3亿吨以上;还消耗大量煤炭资源用来生产电和炼钢,这样下去,照目前煤炭消耗速度,我们的煤炭也就够用20-30年。参见: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2155

盖房子,名义上是市场机制,实际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真不知道,国家制定政策,组织老百姓辛辛苦苦盖房子,是为什么?

关键词(Tags): #房地产
家园 中国房价一跌,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一定跟着跌

其实对国内以生产实物为主的经济活动很有好处

家园 你把人看的太极端了吧。或许是因为你自己太极端?

你们的思维方式实在是太极端了。 对毛对邓的偏好,只是个人立场不同而已。要知道喜欢毛并不一定反感邓。喜欢邓并不一定反感毛。当然也有都喜欢的和都反感的。但是无论他们的看法是怎样,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你的同胞,你不能不承认这一点。举个例子,很多女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关注什么毛啊邓的(据我的观察,数量非常多,可以说时尚漂亮的女孩子几乎都有这个习惯。关心政治的就很少,关心几十年前政治的就更少了,再具体到毛邓两人身上,你想想看吧),但是她们确确实实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

河里的某些毛粉或者邓粉,好像眼中只有两种人一样,非此即彼,不是毛就是邓。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可笑了。“你当然不怕,你是毛派,黑岛人是邓粉,当然怕了”。这样说吧,我也喜欢邓。我真不知道有啥好怕的。就算未来的历史事实证明毛完全对、邓完全错,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毛邓只是个历史人物了,跟曹操诸葛亮一样了,已经成为历史了。就算我真的喜欢错了人,我又有什么好自卑的??如果我喜欢曹操,我邻居喜欢诸葛亮,我会被我邻居鄙视吗?我需要害怕吗??我会被我邻居消灭掉吗?我认为不会。只有一种情况会发生,那就是如果我邻居是个宗教极端分子,而我偏偏是他的死对头,比如基督徒碰到塔利班了,我才会被消灭。我之所以会害怕,会被邻居消灭,是因为邻居把意识形态放在了第一位。说的再直白一点,只要中国发展的好,我就高兴,管它证明了谁对呢。

“房地产泡沫越大,以后破裂起来后果越严重,更容易引起政治上的变革。那时候,就是再次证明伟大领袖正确性的时候了。 ”你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很有点极端分子的味道(以意识形态为第一)。举个例子吧,假如中国有两种未来,一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很好,但是却证明毛错了”,另一种是“国家发展很烂,但是证明毛的理论很对”你会选择那一种呢?反正你的帖子给我感觉是,你在盼望第二种情况出现。这种感觉真让人不舒服,但愿我的感觉是错的。

家园 铁手好啊,近来频频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一点看法

全部玩虚的肯定不行,最终把自己玩死,老美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军事力量做后备,美元就是擦屁股纸,日本也不会乖乖去签广场协议。

但同时也不能小看金融的作用,虽然我对金融不甚了解,说不上很深的话来,但意思就是金融能够帮助更高效的利用资源,所以还是要提高金融手段,至少不能被人在金融伎俩上骗了还替人数钱。

下面一看来的文章,能够意思一下金融/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斯威尼夫妇竟然是一家托儿合作社的成员。托儿合作社是愿意彼此照顾孩子的年轻夫妇结成的一种组织。斯威尼夫妇参加的这个合作社主要是由在国会上班的人组成,而且与其他的托儿合作社不同,它的规模很大,约有150对夫妇。因此在这家合作社里,愿意代人照顾婴儿的人很多,但这么大的组织管理起来也不容易,最大的难点是,必须确保每对夫妇都公平地作贡献。

  像许多类似机构(以及其他不使用货币的交易机制)一样,这家国会山合作社以发行凭证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它使用的凭证是一种票券,每张票券的持有者有权得到一小时的照顾婴儿服务。代人照顾婴儿的人在完成工作后,会根据工作时间从婴儿家长那里得到相应数量的票券。这一体系的构造本身就足以避免有人推卸责任。它会自动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对夫妇提供的托儿服务时间,恰好等于他们得到的托儿服务时间。

  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后来人们发现,这一体系需要有大量的凭证投入流通。连续几天晚上有空又暂时没有外出计划的夫妇,将会努力积累票券,以备未来之需,而在他们积累的时候,其他夫妇的票券储备肯定会相应减少。时间一长,各对夫妇一般都想保留足够多的票券储备,以便在不代人照顾婴儿的时候,能够连续外出几天。国会山合作社的票券发行工作也很复杂:其成员在加入时领到票券,在退出时要返还票券,还要以托儿券的形式支付会费,作为合作社管理者的报酬。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键问题在于,突然之间,票券的流通量变得不够了,少得难以满足合作社的需要了。

  这一不足造成了奇怪的后果。有的夫妇觉得自己的票券储备将会不够,于是很想代人照顾婴儿,而不大愿意外出。但唯有一对夫妇决定外出,另一对夫妇才有机会帮他们照顾婴儿;于是代人照顾婴儿的机会变得稀少了,这使各对夫妇更加注意维持自己的票券储备,除非情况特殊,否则不愿意轻易使用,而这又让代人照顾婴儿的机会更为稀缺了……

首先,这家托儿合作社为何陷入衰退?原因并不是社员们不会照顾婴儿:他们会也好,不会也罢,都与衰退无关。原因也不是合作社深受“国会山价值观”困扰,或者陷入了“裙带托儿主义”,或者未能像其竞争对手那样,顺利进行调整,以适应托儿科技的日新月异。这家合作社的“产能”没有出问题,它的问题只不过是“有效需求”不足:由于人们竭力积累现金(托儿券),因而花在真实商品(托儿时间)上的消费太少了。这对现实世界的意义在于,一国容易遭受商业周期摆布的状况,也许与该国根本性的经济优势与劣势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体也会遇上祸事。

当国会山合作社出现问题时,人们很难让主要由律师组成的理事会相信,这本质上是个极易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初,合作社的管理者认为这相当于经济学家所说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以直接干预来解决。于是他们制定了一条规则,规定每对夫妇每月至少外出两次。但最终经济学家的意见占了上风,管理者增加了票券的发行量。这个措施带来了神奇的结果:有了更多的票券储备,社员变得更愿意外出,于是代人照顾婴儿的机会充裕多了,这又让社员更加愿意外出,如此循环不已。由于得到别人照顾的婴儿人数大大增加,这家合作社的“托儿生产总值”(GBP)突飞猛进。而且,这也不是因为社员更会照顾婴儿了,或者该组织经历了什么根本性变革,原因不过是货币政策上的瓶颈得到了纠正。换言之,印钞票就能对抗衰退。在有的时候,或者说在通常的情况下,解决衰退的方法简单得令人吃惊。

家园 从大的层面来说,天不会塌。

但对有些人来说,房价垮了比天塌了还难受。

家园 有人心甘情愿用别人的资本玩实业,资本自然愿意坐着收钱

大不了资本把美国玩完了,再换个国家就好了,资本是没有国籍的

家园 用别人的资本来干事业资本收钱都是天经地义的

我文章并没有说这样不好

家园 年头不同了,兄弟!

所以如果房地产真的垮掉,经济活动有停摆的危险的时候,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坚守岗位,这个社会是没什么问题的。

年头不同了,到时候是D员先跑了,去MD和大老婆、小老婆团员去了,就剩P民们拿着RMB看着米价发呆了

家园 七千万党员不是七千党员
家园 这不是好事吗?

既得利益集团跑了,只剩纯善的老百姓了,房子不就有了吗?民主不就有了吗?社会不就清净了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