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日军战术疑问。 -- 老焦

共:💬92 🌺2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概萨嫂不认识中文,还不是老萨说什么就是什么
家园 老美一线步兵装备防弹衣也是后期阵地战时候了

一方面是阵地战不需要跑来跑去,身上穿重一点可以忍受,另一方面共军突击老美的阵地绝大多数是在晚上,手榴弹作为夜战首选,老美吃够了苦头。

家园 那时候中国的手榴弹不单是个头小,

而且装药也太次了,一般就是装硝酸氨.当然,也有装过苦味甘加硝酸氨的,但最多的就是硝酸氨加硫磺木碳的黑色炸药,和外国的没法比!

家园 萨沙原文的链接以及西西河关于文摘的规定

萨沙的文章“二战时期德国手榴弹及其在中国抗战中的使用”--外链出处

我觉得你是搞混了ccthere的规则,在每次回帖的提示里面都注明了“原创 请 分类 注明。引用请使用链接。文摘:部分摘要+原始链接,勿全文文摘",而不是你所理解的“文摘不需要标注,原创才需要特别注明”。这是管理员为了提倡原创,鼓励原创而设定的规则,是吧?

家园 俺在邪恶的考虑,要不要宝推一下呢?~先收藏吧

家园 “兵器”那文章发表于2002年,“轻兵器“那篇更早发表于

“兵器”那文章发表于2002年,“轻兵器“那篇更早发表于1998年,

而下面这个是2005年“兵工科技”上介绍M24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步兵的战术与“一战”时期的战壕战大有不同,在近

战、巷战、游击战中冲锋枪和手榴弹大显神威,致使各交战国研制和使用了种类

繁多的手榴弹。纳粹德国的军队也毫不例外.

同德国制造的许多武器一样,德国人研制的手榴弹数量众多,型号各异。其

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当属德国两种早期型号的高爆手榴弹:M24式长柄手榴弹

(Stielhandgranate 24)和一种小型的卵形手榴弹(Eihandgranate 39)。其中长

柄手榴弹又是这两种中最常见的,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曾广泛使用过这种传

统型的手榴弹。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德军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于1924年

改进定型。M24式的弹体内填充TNT炸药,弹壳用薄钢板冲压成型,弹体安装在一

个中空的木制手柄上。依靠杠杆原理,M24式可以比卵形手榴弹和同盟国使用的手

榴弹投掷得更远!长柄手榴弹是靠摩擦发火引燃雷管的,在木柄的尾部有一个可以

旋开的金属盖,拧开后露出一段涂有瓷粉的拉火索,延迟4~5s后TNT弹头爆炸。

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战争物资匮乏,德国的长柄手榴弹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变

形,曾用混凝土或木头代替最初的金属弹体。

  M24手榴弹体积较大,在战斗中德国士兵通常将其插在皮带上或插入长统军靴

中。大量搬运时使用一种薄金属板冲压的包装箱,每箱可以容纳14枚。在反坦克

和阵地攻坚作战中M24手榴弹还可以集束使用以增加破坏力。德军士兵用铁丝将7

枚M24绑扎在一起,周围6枚去掉木柄减轻重量,中间1枚保留木柄作为起爆引信。

同样也可以将中间的木柄去掉换上压发引信作为地雷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

M24式长柄手榴弹

弹重             0.61kg

战斗部重           0.17kg

装药             TNT

全长             355.6mm

你自己看看里面的相似度

家园 当时中国整体工业都不行

类似红军造的马尾手榴弹,质量浮动就非常大。

家园 我在就事论事,和打脸有什么关系?

在继续争论之前,请先看西方这样一个写作的这个观点你是否认同:“如果你引用别人的东西不加引号,就属于抄袭,不管你是有意无意,也不管你加不加注。有没有引号,这是决定是不是抄袭的关键。”如果你不认同的话,那就没有再争论下去的必要了。我不认识萨沙,也不认识你;萨沙不给我发工资,我也没兴趣打你的脸。

你说轻兵器上早就有关于德式手榴弹的介绍,是的,这种handbook之类的东西要是深究起来的话,肯定还能找到轻兵器是引用之前其他文章的。但是关键在于,在这些题材之上能够挖掘整理出新的内容,比如萨沙能够介绍到德式手榴弹在中国抗战中的使用,这是之前没有作者介绍过的,所以这超越了引用,这是写作。

我绝不认为标注原作者的行为是可笑的,相反,我认为这是严谨的,严肃的,是尊重原作者的行为。

家园 你这个话首先是打萨莎的脸面

1、你这个话首先是打萨莎的脸面

:“如果你引用别人的东西不加引号,就属于抄袭,不管你是有意无意,也不管你加不加注。有没有引号,这是决定是不是抄袭的关键。”

2002的“兵器”和1998年的“轻兵器”文章和美军对志愿军的战术评估、和“阵中日记”被大段复制,有没有使用引号?

你故意有选择的视而不见吗?

难道你首先也不认可自己的观点,就来有选择的攻击他人吗?

另外问句,如果他的文章加了引号,还有几句话是他自己的“原创”?

2、德式手榴弹在抗战的作用,文章连篇累牍,只是你孤陋寡闻,居然好意思说

比如萨沙能够介绍到德式手榴弹在中国抗战中的使用,这是之前没有作者介绍过的

家园 资料:抗战时期根据地军工生产手榴弹情况统计

山东根据地兵工厂 ,

据1943年统计, 鲁南军区可月生产手榴弹7,000余枚。

从1944年生产手榴弹6.5万余枚

1945年生产手榴弹28万余枚。

资料来源:《山东根据地》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0年8月, 主编: 薛幸福

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

抗战期间共生产手榴弹580764枚

资料来源:晋冀豫根据地: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0年4月, 主编: 吴东才,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晋察冀区兵工厂

1940年平均月生产数量; 手榴弹10万枚

1942年生产手榴弹308,157枚

资料来源:晋察冀根据地军工史料: 中国兵器工业历史资料编审委员会, 1993年12月, 主编: 方敏,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晋绥区兵工厂

1939年生产手榴弹3,500发。

1941年生产手榴弹26,827个,

1942年由于材料缺乏, 产量有限, 停止生产轻机枪与四六式步枪,集中力量生产手榴弹42,459个。

1943年生产手榴弹70,265个,

资料来源:

晋绥根据地军工史料: 中国兵器工业历史资料编审委员会, 1990年8月, 主编: 薛幸福,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内部出版。

陕甘宁边区兵工厂

1943年生产10万枚手榴弹

新四军手榴弹生产情况:

新四军初建阶段在安徽境内的各支队都组建了自己的修械所。民国27 年11 月20 日,在涡阳县白庙村成立手榴弹制造所,年底生产出第一批木柄手榴弹。至次年5 月,月产手榴弹1000 枚左右,民国30 年1 月,手榴弹月产量增至2000 余枚。民国29 年底,江北指挥部筹建小规模弹药制造厂,到处收集子弹壳和其它金属材料,为弹药生产做准备。

“皖南事变”以后,重新整编的新四军二师、四师、七师为保证部队弹药来源,在淮南、淮北、皖江三块根据地内先后筹建了10 余个生产弹药的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在抗日战争期间,生产出手榴弹45 万枚。

资料来源:《华中新四军抗战史资料》

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建有3个手榴弹厂,月产手榴弹1.6万枚。

关键词(Tags): #军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举报啊!

有人盗用萨苏的ID发言!!

家园 知识中蕴含着【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这样的事连续出现,偶不得不相信这一点。

家园 应该认识吧

我记得老萨说他当初都被蒙蔽过,以为对方是中国人呢

家园 八路的手榴弹最惨的时候,手榴弹一炸。。。。。。。。。。。

两瓣

家园 钢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