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温水煮青蛙 -- 橡树村

共:💬64 🌺3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已阅,转川菜大厨:)

水煮牛蛙是我吃过的唯一一道蛙菜(这名听着怎么这么别扭。。),不晓得还有没有其他煮青蛙的作法?

家园 这种实验反映了典型的“科学意识 ”

这种实验虽然很无聊,不过说明西方文化中“科学意识”还是很浓厚的,值得国人借鉴学习

家园 嗯,那么就设计几个实验吧

如果把加热速率降到1小时一摄氏度。从室温加热到沸腾会用大约三天。不知青蛙会怎样。

如果把加热速率降到24小时一摄氏度。从室温加热到沸腾会用大约三个月。当然,得保证人家的食品供应。不知青蛙会怎样。或许青蛙会在水温超过某个温度时跳出来。但是这个温度有可能要由青蛙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来决定。

家园 如果……继续……

如果把加热速率降到24年一摄氏度,并保证青蛙的食品供应和感情生活需要,到大概2000年后……青蛙进化出热休克蛋白来了,就爱在开水里游泳

家园 村长这个折腾青蛙的话题好,我喜欢

来狗尾续貂一下。做实验最好一次只研究一个变量,否则变量太多不好得出结论。这几个实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做的,比如说使用的青蛙不一样,青蛙跳出仪器设备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结论也许都是对的。实验结论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一个正确的结论外延出去可能就是错的。在这几个实验里,霍奇森的实验相对完整,测的温度范围宽,代表性要比其他两个好。不过即使在30°的情况下,青蛙也会随机地跳出去,所以统计学在这个实验里的角色很重要,也需要大样品标本。

其实还可以把实验往低温里做。比如逐渐降温到冰水里,青蛙会不会跳出来呢?我们可以假设青蛙那时候不舒服想跳出来,但那时青蛙的新陈代谢变慢,会不会没有力气了呢?所以这会是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还可以把实验往深里做。青蛙皮肤里的温度传感器像人一样是不均匀分布的。如果我们破坏掉某些皮肤,青蛙对温度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吗?在青蛙身上建立起皮肤和温度的关系就可以用来帮助关于人的皮肤和温度之间的研究。毕竟不好去破坏人的皮肤,所以只好拿青蛙开刀了。

做完实验后,把青蛙从水里捞出来,和着青椒,酱油,盐炒炒吃了,多美啊。这才是享受科研呢。

家园 这就是全球暖化的一种前景

地球温度逐渐升高,人和其他动物也跟着适应环境,习惯了也就好了。不过也可能出现的是某些人群,比如说北欧白人被淘汰,非洲人民统治世界。

家园 仔细想一想,村长你恰好忽略了这一点,想让青蛙

在正常情况下在锅里呆上几十分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是活物,而且好动,即使跳出来也不能认为是热的,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跳出来了,比如仅仅就是需要活动等,事实上那么长的时间我认为感到热的因素一定是个很小的成分。排除其它影响因素对于这个实验来说难度过于大,而且这种对比实验其实是一种黑盒试验,结论非常缺乏强相关支撑,不可能找到严谨的证明逻辑,意义并不大。如果能够用软件通过相同的逻辑复现青蛙的热感系统那再好不过了,貌似这个难度也不小。

家园 实验可以这样子设计啊

对照组:30°的锅里放N只青蛙,m分钟里数有多少只跳出来的。

实验组:30°的锅里放N只青蛙,m分钟里加温到比如说60°,数有多少只跳出来的。

重复n遍,然后看两组数据差异有没有统计学意义。如果有的话,就建立了一个严格的温度和跳出来的正相关性。

高度怀疑霍奇森就是这么做的实验,要不他的文章发不了的。

家园 最后那张图,呵呵

被煮的青蛙现在很是很多呀,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就等着澳洲政府五月份的最后一把柴火,或者一瓢凉水了.

家园 以前的文章可以这样发,但是现在估计不成了

估计得在生物化学基础上揭示原因才能发,比如对青蛙的热感系统的作用机理进行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剖析,揭示青蛙热感神经传导路径,探明青蛙热感神经反射形成条件,完全图解青蛙热感的本能和思维处理。其实你所举的那样的对比实验仅具有黑盒意义,获得的知识不能满足现代应用。

家园 可怜的青蛙
家园 做统计分析就可以了

我没看到19世纪的几篇文章,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保证青蛙老老实实呆着的。

不觉得有你讲的这么复杂。只要样本够大,使用统计手段就可以得出不错的结论了。比如得出在某个加热速率下,青蛙在某个温度的时候跳出来的概率是多少多少。云云。对于谈资,足够了。没必要深入。

家园 也不尽然如此

前几个礼拜刚刚在NPR上听到了一篇science文章。作者想研究鸟群飞行时是否由头鸟来指引方向。于是作者在鸟群身上安装GPS来计算每只鸟的飞行状态。最后得出结论说是头鸟来指引方向。这个结论一点也不令人惊奇,整个实验也完全是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没有分子机制的东西,不也发到science上了?

有分子机制最好,但在青蛙上很难往下做,因为这个系统已有的工具和知识不多。不是一两个实验室,几年内能做的。另外获得的知识也很难说需要立刻满足现代应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毙掉了,因为它们“获得的知识不能满足现代应用”。

家园 呵呵,我是搞检测和测试的所以对这些仅从外部输入输出参数

去了解的东西都统称为黑盒,对这个黑盒有一种特别的不信任感。我的想法太过于苛刻了。就温水煮青蛙试验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社会意义,现在人们研究它是为了给自己的想法找理由,人们真正选择怎么做是不会受这个理论影响的,因为理由可以有成千上万,一个不成就换一个。

细想一下像这样的试验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尤其对于起步领域的研究,我说的需要满足现代应用不妥,收回。

家园 两千年大概有点短,而且锅不能太小

为了保证热休克基因能在青蛙群体中固定下来。必须有一个比较大的锅同时煮若干只青蛙,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群体。

而且,这样形成的青蛙或许不只是一个亚种的问题了。热/凉水的环境差异足以形成类似地理环境的隔离。如果有新种形成,那么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也是颇值得观察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