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谁的胜利?——看《血钻》后想到的 -- 长少年

共:💬467 🌺9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兄台在说管锥编那部旷世奇著吗?

因为写的很艰涩,据说读懂此书之人极少

家园 谢提醒

收藏之

比俺写的好

家园 世博归来新感想

今天逛世博,从比利时馆归来后有些感想与大家分享。比利时馆的钻石展区,男士大都看看然后过去了,而女人则很多被粘在那里。结果就是都是mm们在驻足观赏(然后我驻足观赏那群mm)。题目是噱头,只是吸引大家目光(抱头躲砖先)~

先推荐锦侯大牛更有水平的关于钻石的论述:钻石恒永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这累商品,在某种程度其高昂的价值来源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即它有价值仅源于人们认为它有价值(排除其工业用途)。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源于稀缺,而钻石的稀缺很大程度上源于是人为的(参见上述锦侯的大作)。由此引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人们可以不付出劳动(De Beers 之流对钻石贸易的操纵算不上劳动吧?即便算劳动,也配不上钻石的昂贵,仍有部分价值是无法解释的)而创造价值!

本人才疏学浅,还请大牛指教

家园 我曾听说过类似的故事

某丈夫宣称,家里大事他做主,小事夫人做主。

跟这有些类似,不过人家划了条线:低于XXRMB的由媳妇儿做主,高于XXRMB的由老公做主。本以为男管大女管小是较为传统的方式,结果实践中出问题了:生活中几乎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高于XXREMB的极少,一年都难碰见一次。等于权力全在媳妇儿那里

当然,也可以说老公“垂拱而治

家园 对忙总的回答的一些猜测

这是您与忙总的问答,本人不请自来,恕罪恕罪

您是针对这句话的:

我是典型的事功派,评价人物价值就看功业和事情。马一浮也许个人是个大师,但是对历史毫无影响,毛主席与他相比,没有多少学问,但是对历史,对民族却有绝对的影响。所以我不认为学问做得好对民族有什么价值。

为了讨论的进行,我们常常会对自己和自己的观点先加以适当贬低——或曰以谦逊的姿态示人。而通常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因为有利于交流而广为接受。

进一步:为了讨论的进行和深入,还可以在次要观点上摆出低姿态,以利于核心观点(具体还有很多可说的,我点点水就行了哈)的表达的坚持。

再进一步:当我们接受了某个人物的观点,并逐渐将对方思想中的的方方面面当做自己的当做自己的思想的重要内容甚至核心后(这段我表达得不好),会将“他”当做另一个自己。这种情况下,否定他的次要方面有利于核心观点的表达、坚持和完善。

综上所述,有以下结论(猜测):

1、忙总骨子里非常推崇毛主席的很多思想,尤其是方法论,甚至有可能毛泽东思想构成了忙总思想的内核。

2、

毛主席与他相比,没有多少学问

忙总这句话更多的是为了将讨论进行和深入下去,而非真正认同这个观点,原因如前所说。总之,这句话只是忙总提毛主席谦虚——当然这样说显得忙总不谦虚。

3、忙总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4、在忙总心目中不存在生而高尚的事物,所以在他看来“山林中”高深通彻的思想家并不比市井中一朵花更值得关注。

妄言,轻拍~

家园 对您的一点点猜测

不着边际的地方,烦请您指出

对忙总的回答的一些猜测

家园 花谢

看了感觉很舒服

家园 我觉得吧,钻石这类东西是过量财富销毁器

我是这样看的:

钻石这类东西,是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用来吸收多余的社会必要劳动比销毁之的工具,也就是说,过量财富销毁器。

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劳动太多了也坏事,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社会消化不了怎么办?这时候社会就会产生出一些行业,需要花费很多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又不产生什么真正有使用价值的成果,这样才可以把大量的人放到这一行业中去,免得他们太有闲了干出危害社会稳定的事情来,例如读马克思或者毛泽东的著作。而为了吸引人进入这种行业,社会就会自动地制造一种假象,好像这东西多么多么宝贵,把这没有什么价值的宣扬成价值昂贵的,这样人才会进入这一行业么。

钻石就是这么一类东西。社会把钻石作为财富,给女人洗脑,搞得不拥有一颗大钻石好像都白活了一样。于是大家都去买钻石,买回来以后其实就没什么用。哪天失火了或者出什么别的事情了,钻石搞坏了,那就完成了多余财富销毁的功能了。

其他一些东西其实也有这种用途。例如天价的铁观音、大红袍,买回来也舍不得喝的,收藏。收藏一些年就自然坏掉了,就完成了财富销毁。

还有就是中国传统的书画创作。每到太平年代,就有无数的聪明人创作书画,然后大家争相购买收藏。等过一些年,虫吃鼠咬,或者战乱年代,书画损坏了,这也就完成了财富销毁。

事实上,如今的大部分科学研究,也具有这种财富销毁器的性质。尤其是欧美,花一大堆钱研究动物的习性,天鹅是怎样养小天鹅的,蚂蚁是怎样搬家的,大批聪明人毕生就干这个去了。

家园 按照您的说法,更确切地说应该是

按照您的说法,钻石确切地说应该是“过量货币销毁器”。

例如天价的铁观音、大红袍,买回来也舍不得喝的,收藏。收藏一些年就自然坏掉了,就完成了财富销毁。

按照我的理解,这些东西的价值根本配不上它们的高昂价格,大量货币因为这些商品的存在而被回笼。比如井大最近的文章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七:和平衰落(六)提到的

中国政府手头上的各种资产,比如说土地、资源、企业,还包括俺们作为5000年文明古国而积累下来的各种宝贝,比如说刚刚出水的南海一号里面的宋瓷,都可以作为发放货币和回收货币的物质。

同一个意思。当年陈云也曾用制作高价糕点的办法回笼货币三十多亿——那个年代的三十多亿啊~

至于

这时候社会就会产生出一些行业,需要花费很多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又不产生什么真正有使用价值的成果,这样才可以把大量的人放到这一行业中去,免得他们太有闲了干出危害社会稳定的事情来,例如读马克思或者毛泽东的著作。

是作为政府引导功能的一个工具吧,古以有之。科举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将读书人的精力引导在无穷无尽的考试中去。

我是这么理解的。

家园 大丈夫当如是!

说极端点就是为组织目标实现可以豁出去,而且随时准备。我不是高调,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反正要死,不如追求比较爽快的人生。

家园 De Beers 也有劳动的

De Beers 之流的劳动就是用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段去保护他们的垄断地位。而De Beers 的背后的劳动,就是当年大英帝国炮舰上水手们的辛勤劳动,也是今天英国政府统治者的劳动。

在英国失去保护De Beers 垄断地位后,英美关系不错,美帝军力没有染指这块。但从长远看,当有新的强大势力足够强大时,垄断权是有可能发生转移的。

2千年前的汗血宝马,比钻石更稀缺,大流士,亚历山大先后花大代价获得,后来汉武帝刘彻也想要,用一匹金马去换,人家不给,还暗害了汉朝使节队伍,于是一场夺马战争就爆发了。当贰师将军的强弩手攻克贰师城外城,向内城猛烈放箭的时候,大宛的贵族们最终屈服了,国王的首级被交出,汉朝的2位选马校尉进入贰师城任意挑选,3千多匹宝马被带走(估计至少带走了70%,80%以上)。

钻石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De Beers之前,控制这些闪耀的石头的也许是非洲的某个大部落首领,只是当西方舰队上装备火枪,大炮的军队到达后,钻石的主人才变成了De Beers。

所以钻石背后的劳动,就是维护对这种垄断权控制的劳动,或者说,是军事建设中投入的劳动。当年汉朝的丝绸也是这种商品,汉朝也通过严禁桑蚕出关来保证丝绸价格。如果那时候是清朝,和大英帝国,坚船利炮早就来抢了。只是那时候是汉军威震四海,匈奴臣服,罗马中亚这些国家,就只能是老老实实的花大价钱来买了。

家园 也许是这样

不过

De Beers 之流对钻石贸易的操纵算不上劳动吧?即便算劳动,也配不上钻石的昂贵,仍有部分价值是无法解释的

但我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劳动”~

我认为有意义的劳动要满足至少其中一条:

1、生产产品;

2、提供服务。

两种都是直接或见解地增加社会财富,而寻租行为及为维护垄断地位而采取的各种动作不应该视为“劳动”

家园 De Beers创始人简介

wiki 关于创始人简介

塞西尔·约翰·罗兹(英语:Cecil John Rhodes,1853年7月5日-1902年3月26日)是英国政治家、商人,罗得西亚(Rhodesia,津巴布韦的旧称)的殖民者,1876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取得学士,罗得西亚共和国即以他的名字命名。通过剥削非洲南部的自然资源,罗兹取得了大量财富,死后设立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

再对照津巴布韦历史看

殖民地时期(1888年─1965年)

  1888年,英国殖民者赛西尔·罗兹从恩德贝勒国王手上取得他们领土内的采矿权,随后在1889年替英属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这里的领土权,并且在1895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得西亚”,这一名称是以罗兹的名字命名的。1896年到1897年,修纳人和恩德贝勒人开始武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津巴布韦第一次解放战争,约有450名白人被打死。 罗得西亚在1911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得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得西亚,后者在1922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就是今日的津巴布韦。1953年时,英国不顾非洲人民的反对,将南北罗得西亚以及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联合成为一个联邦,命名为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简称罗尼联邦)。在三地人民的反对下,特别是尼亚萨兰的反对下,联邦于十年后的1963年解散。罗尼联邦解散后不久,1965年11月,南罗得西亚总理伊安·史密斯(Ian Smith)单方面宣布该国脱离英国的管辖独立,成立南罗得西亚国,但这份声明并不受境内大部分由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所控制的黑人族群所认可。负责托管这地区的英国声称此独立宣言是种叛乱行为不予承认,但也没有实际使用武力来恢复控制权。

我个人认为,钻石背后的劳动,就是大英帝国的政治家,商人,和军人的劳动,主要是军人的训练,装备研究等劳动来支撑的。

家园 达雅的原意好像是,销毁的不是货币,是劳动

过量货币的回收办法很多,现在的高房价也算一个

不涉及过量的劳动,,只是对货币滥发的弥补

我的理解,像钻石加工,古玩字画这种产业,是用来消化过量劳动力,降低失业率

家园 如果是这样的话,钻石确是在销毁劳动

但算不上“消化过量劳动力”,因为钻石的加工是非常精密的工作,对设备、人员素质要求都非常高。钻石的鉴定同样相当有技术含量。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他们不属于“过量”的劳动力,高素质技术工人是相对稀缺的。

我国部分地区开发的与旅游业相伴而 生的部分手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产品本身又没什么“价值”,这类商品更能消化过量劳动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