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村长的处世之道──基层生活样本之二 -- 潇洒书生

共:💬28 🌺2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村里人说得有道理

要是毛主席在他不一定会这么得意。现在这位基本就是一个财力和权力支撑的小土豪和放贷人,所作所为已经跟明朝的地主和豪门非常像了,说是一个不做什么坏事的黄世仁都很贴切。只是现今的制度对他还是有制约作用,人家欠他的钱他能怎么着啊?拿人家的土地,房子,闺女去抵账?要是土地一私有化,当年TG苦心搞的土改一下子灰飞烟灭,很快就是土地再次兼并开始,治乱循环的车轮又开始转动。

他会成为村里的大地主,要是计划生育再取消的话(只要放松,比如说能交罚款了事,对他就等于是取消了)宗族势力再次复辟;很快就会重新出现大量的佃户,失去土地的人又要往城市涌。。。我突然后背发凉。

家园 【讨论】理解农民就要理解其需要的复杂性

洗心:非常感谢书生鲜活的例子

谢谢洗心的鼓励。

我想首先要说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是一个真实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群体,拿一个地方的样板来治理农村、对待农民,愿望即使非常善良,结果未必会是趋于一致的美好。

即使同处在一个村子里,农民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易生海村长就是一个农民,尽管他也是村长。不能否认这样的人也是农民吧。可他的利益与其他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吗?很多方面、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那么,生活状况相近的农民之间,彼此的利益需要完全一致吗?当然不是。

决定农民应该如何生活或务农的政策制订者,都不是农民。政策的来源更多地出自所谓的农民代言人,而极少直接倾听广大农民的意愿。决策者即使有过农村经历或出身农村,他熟悉的也只是他视觉所及的那块土地。从个体的经验或理念出发制订政策,往往涉及面越广而效果上则五花八门。地理、气候、作物、习俗、人口的差异,是影响政策成效的主要因素。

取消了农业税,农民是高兴的。但是,农民中的一些“困难户”对此很有意见:哪些有钱的“万元户”、“专业户”就不该取消上缴农业税,免税应免穷人的。易村长也不大高兴,他过去能够展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催缴税费。基层政府也不高兴,其原因则更复杂了。

我们了解农民吗?当有权的官员、善辩的学者,都在为农村农民的事业忙活的时候,总是会忘记应首先搬掉自己高高在上座椅。发达的工业化,可能减少农业人口,但未必能够减少农民需要的复杂性。

当然,有一个事实是没有改变的:农民总是被动的被安排的。

家园 这位易村长就是一个小门阀

他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一方面掌握政权,一方面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当然,他只是局限于他们村的门阀,并且,他在他们村的门阀组织在崩坏中——他的后代被经济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浪潮吸引到城里,或者在升级中——如果他和他的后代能在城市里全部或部分复制他在村子里的经历的话。

我有很多亲戚在农村里,这样的超小型门阀见过不少。

家园 del
家园 送花谢宝,也说说我们村里的情况

我们村在浙江中部比较发达的一个县.我们当地人比较活络,所以很多村子里的人都出去做生意.但是由于村子里的管理比较混乱,特别是村委会主任比较混蛋,光拿钱不干事,所以村里面貌一塌糊涂,甚至比不上我小时候的样子.具体的事例见下:

1.前几年搞土地开发,征了很多地(大概40-50%左右吧),人均分了大概3万的样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地款都分光了,有一部分留在了村集体,说是为了搞“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和旧村改造,但是至今都没有下文.这部分款项于是成了村委会里几个人的小金库,至今没有公开.

2.土地征用是村委会出面谈的,所以中间是否有猫腻,是谁都可以想明白的事情,更恶劣的是村委会主任在征地中以极便宜的价格拿了十几亩地自造厂房出租,所以征地后,主任开上了奔驰ML350,并且在另外一个地方弄了一个马场.

3.村民对这个状况当然有怨气.村支书是一个刚退伍的军人,对现状很不满意,当然是否有私心也难说.所以希望通过村委会改选,把村主任弄下台,结果村主任上演了一幕贿选大戏,一人一票1000块钱的样子收买了原本支持村支书的若干人,再加上支持自己的房头(呵呵,宗族势力),大概花了30-40万的样子,简单多数搞定继任.当然过程是比较激烈的,也有村民上访要求查处贿选和贪污的问题,但是贿选已经是我们那里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个县人大代表需花100万左右(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这个钱,据说除了政治地位外,还可以贷款优惠什么的,而我们当地参选的人大多有点实业--更多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乡政府的人也和村主任走得近,大概也吃了些拿了些,村民们大多有自己的出息,也有顾忌(村主任有一帮马仔,虽然是同村的,但是连村支书去村委会办事都敢打),所以虽然闹了,也没有到鱼死网破的程度,被压下来了.

4.村里的干部和乡里的干部关系是比较紧密的.前一任村主任和我们家曾经因为建房的问题发生冲突,因为他造自家的围墙离我们家老屋太近太高,只留了60公分的样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本来谁对谁错是很简单明白的事情,但是就因为某些乡干部向着他,几次调解都不成,而且还故意倒垃圾到我家老房子的墙上窗上,某次肢体冲突中还打伤了我老爹(轻伤,呵呵),弄得我们很恼火,平常人家估计也就算了,但是我母亲是教师,有很多当地同学,家长,学生,同事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争这口气.就这样,也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才让乡里的法庭判了并且强制执行拆除,并且因为村主任打伤了我老爹,撤职,弄进去了蹲了几天.但是因为我们兄弟俩都是在外面读书的,不可能回去,而且老妈也是一直呆在县城里,没工夫时刻盯着,所以后来又让他原址重建了--这里并不是要炫耀什么,而是我想说,因为村里有能力有关系的人都在外面发展,留在村子里的人对自己的权益有着让人吃惊的短视和漠视,任人鱼肉.现在,村子里的人因为征地后有些闲钱,我们当地经济也比较发达,人们可以有各种收入,可以维持一个表面的稳定,但是分化已经很明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要差了很多,村里的建设也成了句空话,连基本的硬化都没有完成--当然这只是我们村的状况,对比周围几个村,我们是最差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土地产权给了农民的结果就是农民会永远失去土地

不需要太多论证,天朝几千年下来都是土地私有制。每个王朝开始的时候都有大量的荒地,你只要有把力气都能开荒做地主。然后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规律就开始起作用了。最后的结局总是富者大量兼并土地,贫者无立锥之地,从未有例外。

不要以为土地产权在个体农民手里他们就会永远持有。一旦产权归他们并且可以买卖,他们丧失土地的速度十有八九比征地速度还快。大家不信可以找个在农村生活的人问问。

土地产权在“政府”,好歹还能一定程度地限制兼并,给大部分农民保存一块土地。不过能保存多久就不好说了。

李昌平鼓吹的土地私有化纯属胡来,不排除他也是博出位而已,跟大家网上发帖子骗花花是一个道理。

家园 李昌平现在反对土地私有化了

李昌平好像曾经脑子糊涂鼓吹过土地私有化,但现在明白过来反对土地私有化了。

家园 在一些地方的农村

宗族势力已经复辟,计划生育也只要交钱或者有权就能逃避。

真正对这些封建势力的复辟造成威胁的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仍然不断、并且还在加速中。

家园 在一些地方的农村

宗族势力已经复辟,计划生育也只要交钱或者有权就能逃避。

真正对这些封建势力的复辟造成威胁的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仍然不断、并且还在加速中。

家园 最后一句尤其正确

观察一下这个楼里的回帖,还真是这样。佩服您的感悟。

家园 这个结论大致是没错,可是它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也有前提的

比方说,如果按照古代的土地兼并速度,可能要一百年才会达到比较危险的地步,而百年后的中国,可能农民比例本来就该下降到那种程度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吧?

所以想象一下,兼并进程的快慢也很重要,而这一点受到社会保障程度,政府对公平交易的保护程度影响,所以政府也并不是毫无作为,只能听之任之。

另一方面,完全有可能,农民明明知道分地危险,但还是要分地。就像炒股一样,股民虽然可能大亏,但还是要炒股。政府只能进行投资者教育,不能剥夺人炒股的权利。所以当事人自己的呼声,也是一件需要考虑的事情吧。

当然,我这个帖子,可能比你说的骗花贴还等而下之,假如我一朵花都骗不到的话……

家园 现代社会兼并的速度只会更快

完善的金融服务啊,老大。

家园 我的揣测

为自己的堕落和图利找借口

这样的人见得很多,也算是中国特色吧,中国人爱财,不好意思明说,只能把周围说的一团漆黑,然后自己的贪财就合理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