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百姓眼里的战争 -- 史鉴

共:💬289 🌺1105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样做让我这样的看客觉得有点无趣

如果不问战争起因、不问战争结果,只因为战争惨烈而口口声声在和平年代叫唤和平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叫唤和平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吓死宝宝了。

原来好战分子这么多

家园 好奇怪的回答

既然是根据史料和佐证,你又何必一味的反美呢?殊不知战争中的英雄在战后有不同的命运是很常见的事情,不仅仅是美国的战斗英雄有可能会在战后被坦克碾压,其他国家的英雄,也是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命运坎坷,这都是有史料可以做为佐证的。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一味地说美国的战斗英雄会在战后受到不公正待遇。

至于说秋裤和早餐的事情,其实是我跑题了。因为我实际上不是在说战争英雄待遇问题,而是在说,现在总是有人试图干扰到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4V那边有很严重的民粹风气,简单来说就是社会戾气严重,日常生活为政治运动所困扰。而秋裤话题和早餐话题,其本质就是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先以政治色彩较为淡薄的方式为开端,以不必思考的半笑话半调侃的弱化思考的无脑模式,潜移默化地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负面的、缺乏思考的政治氛围。说得概括一点就是民粹化。

其实我一直很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原本想说的是,中国,乃至苏联,都有很多战斗英雄,战争英雄,在战后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是我一直在说,你为什么一味的说美国的战斗英雄会遭到不公正待遇,你为什么反美。为什么呢?因为我想提醒你,你所想暗指的、中苏这些战斗英雄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是战斗英雄才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是因为他们在日后的发展中遇到的别的因素才导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些所谓的“不公正待遇”,不一定是不公正的,也许只是他们在战后的发展不好,结果境遇不佳;如果一定要说,谁是因为是战斗英雄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那么最典型的例子大约是美国。美国的一战老兵为了争取权益,结果因为他们的战斗英雄的身份而遭到了坦克碾压。这才是典型的“战斗英雄因为战斗英雄的身份而遭到不公正待遇”。所以我说你在反美。

你说以史料为佐证,首先你需要明白,你所用的史料是怎么一回事。对待资料,要有分类的概念。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不公正待遇,什么是境遇不佳;其次你要明白,这些境遇也好,待遇也好,是因为他们是战斗英雄而来的,还是因为他们是其他身份而来的。比如希特勒,他在战争期间也算是个战斗英雄,但是在战后他竟然被迫自杀了。请问,被迫自杀,这是因为希特勒是战斗英雄、所以才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吗?显然不是。希特勒被迫自杀,是他在战后的发展所导致的结局,不是因为他是战斗英雄所以社会迫害他,这和美国一战老兵的待遇是两回事。所以,史料可以作为佐证,但是首先必须弄清楚内部关联,不能错误的使用资料。错误使用资料,这种佐证只能导致错误结论。

战争中的数据总会有些不靠谱,苏德战争如此,二战西线也是如此。我并没有因为有的数据不准确就否定一切数据,因为显然我还是直接采信了大多数数据。

至于你所说的“只有你认为靠谱的数据才靠谱”,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因为一般来说,谁采信的数据都应该是他自己认为靠谱的数据——至少是在他所获得数据里最堪用的数据。所以,极端地说,可以说大家都是采用了自认为最靠谱的数据。但是,如果因此就说,一个人所采用的数据纯粹出于主观臆断,我想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人都应该有自由裁量的权力,只不过在有的时候幅度可以大一点,有的时候幅度小一点。不能因为人有自由裁量的权力,就说一切都出于主观臆断。你说《二十二条军规》,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小说。这个小说里有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逻辑学入门阶段的逻辑悖论,很对小布尔乔亚的口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逻辑悖论,我不敢说都知道,但是至少其中一部分逻辑悖论,其出现的本质就是逻辑关系中的一些隐含因素没有列明,导致了表面上的相互矛盾。就比如你自己所朦胧感知、却没有明确讲出来的:

采信数据必然要出自于主观决断,既然都是出自于主观决断,那么“只有你认为靠谱的数据才靠谱”这句话究竟算不算对我的批判呢?

我想你的本意大约是想说我“随意”、不严谨、不科学的采用数据,而不是想说我有自由裁量的权力。你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进入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范畴。对于这个问题,你糊涂了。

因为你忘记了一个事情:

度。

随意采用数据,要害不是采用,而是随意。随意与严谨科学的区分,标准是根据其严谨程度来定的。这个严谨程度则是来源于相对于科学标准的距离。

小布尔乔亚的很多逻辑玩具(对的,就是玩具),都是混淆了度以后才诞生的。

我没有随意采用数据,我将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并且提出我的看法。讲明白想法,交由大家判断,我想这是一个很磊落的做法,也可以避免个人中心主义的专断独行。“只有你认为靠谱的数据才靠谱”,这是在我说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首先,我应该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其次,我将数据本身列举出来,再加上想法拿出来给大家判断,既没有剥夺别人的知情权,也没有使用话语技巧让别人忽略细节,算不上强加于人。

那么问题还能出在哪里呢?

那么问题就只能出在,“意识形态对立”这一个点上。

先验的树立一个敌人,以此去区分敌我。这种意识形态对立的思维,中国向来是称为“冷战思维”的。

比如说,事情的关键,其实不是我引用数据是否准确,也不是我是否不求甚解,而是:

我引用了夸大德国损失的数据,并质疑了夸大苏联损失的数据。

所有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数据是否准确,而在于我没有质疑夸大德国损失的数据、没有无条件相信夸大苏联损失的数据。

一切都出自于事实,所以问题都是出自于:

一方面,在于我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在于我没有做什么。

我做了什么?我觉得苏联损失没那么大。我没有做什么?我没有质疑德国损失有那么大。

所以我说,这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对立问题。

至于说不求甚解。这个不求甚解,前一句话是在说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你说的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两件事。不了解,可以了解,为什么却要轻描淡写的约略过去呢?而且这些事情其实很多人都了解的。稍微关心一点社会,都会了解这两个灾难事件。但是真正很少被人了解的,是这两场事故的严重程度对比。有个故事说,有的人能考一百分,是因为他有考一百分的实力,有的人考一百分,是因为卷子只有一百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是同等等级的事故,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属于他只是这么严重的事故,而福岛核事故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目前只有这么严重的级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采取了当时最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控制,作为事故本身,尽到了人力。事故本身已经结束了,只是危害还因为核物质本身的原因无法结束而已。而福岛核事故,至今仍然在坚持不懈地向大海排泄核污水,作为一起人为事故,福岛核事故本身还远远没有结束。

至于说冷漠的大多数人,我想说,大多数人其实不冷漠。只是,你所想的不冷漠,和我所想的不冷漠,恐怕不一样。我所想的不冷漠,是每个人都热爱生活,你所想的不冷漠,大概是每个人都盯着坏事去批评。我不希望大多数人都变得歇斯底里,变得像台湾的居民一样,每天吃着塑化剂,却整天纠结于本省人外省人、用爱发电之类奇葩的事情。当然,我也不希望像美国人一样,合法的吃着瘦肉精,痛批中国人竟然非法添加瘦肉精。就目前来说,你所说的不冷漠的汇总过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闹腾着迁移通讯基站,因为据说有很强大的辐射。然后这些人同时还享受了电磁理疗仪,使用着微波炉,开着电视机,点着灯泡……请问,你所希望的不冷漠,是这些被牵着鼻子走的“不冷漠”吗?

我经常看到有人在批评世人。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愤世嫉俗”。愤世嫉俗确实是不冷漠,但是仍然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当大家都在赏花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赏丑,多么煞风景;如果所有人都不去赏花,都忙着去赏丑,这个社会多么可怕?

古人说过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古人也说过很多负面的行为,比如锱铢必较,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以前很多人讲,日本人在细节上处理得多么多么好,我就不说他们在福岛核事故里处理得多么多么好了,我觉得还是尚书里那句话最经典:

作伪心劳日拙。

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抠得很仔细,所以一定要有容错的能力。

有些人,一直就试图将整个社会拉到愤愤不平的状态中去,一直就试图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去破坏人们的生活,一直就试图让社会的关注点集中于负面的、偶发的事件中去。如果人们将精力全部用在顾虑小节,全都去盯着别人的缺点,那么还有多少精力可以用来做正经事呢?这种人的居心,是非常可以怀疑的。

至于说祥林嫂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人可欺、天不可欺。所以我还可以继续说一下:

做坏事的人很多,对于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将来都要给他们拉清单。

通宝推:脊梁硬,
家园 还好是在网上,不然我看到你要掉头就跑。

至于为什么,请参考小学语文《扁鹊见齐桓公》。

谢谢你长篇大论的解释,至少我明白了一点,你根本没有读懂我说的,依然是用你的感觉去揣测别人,而不是通过细读文章来理解。也许你可能希望通过自说自话来拉扯别人进入你自己的轨道,不过对于健全的有正常判断力的成人来说,这个效果不大。

家园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无趣的话题

这么多花才是奇怪。

除了正当防卫以外,一切战争不论起因,结果,都是应该反对的。否则还有什么和平可论,每个参加战争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与正义,这个世界唯一不缺的是就是理由,根据起因与结果去决定战争应不应该支持才是荒谬的逻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