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中国的中产阶级 -- 晨枫

共:💬190 🌺43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为什么一定要买辆车

真的不太理解。如果是LA这种不开车极不方便的地方,那没得说;帝都和魔都公共交通系统那么发达,除了住宅离单位极遥远且没有公交的情况,何苦买车呢?

家园 35岁结婚……

心理压力太大了……

家园 买车还是提高了不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便程度的,特别是有了

小孩以后。

比如孩子半夜生急病要去医院,不一定能打到出租车。

还有送孩子上学,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上下班高峰公共交通的拥挤程度还是挺恐怖的,许多人自己挤挤到没啥,但还是不忍心让孩子吃苦,也有觉得人太多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得传染病之类啊。

周末全家出游什么也比较方便,远郊一些地方也想去就去了。

家园 再欧美有些公共交通发达的地方, 很多中产就是没车的。

在美国一年收入5万到十万之间算中产了。 但在纽约市, 很多这个阶层的人是没有车的。 无它, 在一个到处有地铁公交, 出租车, 私家车保险贵得要死的地方,车不是必需品。 当然有车是方便, 但中产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在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 车的比价性不高, 有不少人就不买车了。 北京的公交好像才4毛, 地铁才两快, 中产为什么一定要有车?

家园 嘻嘻,这已经是人家的“天赋人权”了

需不需要,“没有一辆车怎么行”?还不能说奇瑞、吉利,一定要是进口的才对得起自己。还有把孕妇作为必须买车的理由。我就奇了怪了,他老婆不能天天怀孕吧?怀孕前期挤公交没有问题,后期天天打的,也比养车便宜,这不是买车的理由嘛。

家园 其它地方不清楚,但在北京很多时候没车不行

比如说,我姐的小孩上学,学校偏僻,而且附近没有公交。

有车也不一定行,还要有两辆,因为北京限号。甚至两辆也不够。前段时间,我姐姐同事家为了送孩子(主要也是两个大人都需要车),买了两辆,为了应付限号,一辆单号,一辆双号。结果,半年后,人家改了。01234结尾的只许今天上路,56789结尾的只许明天上路。碰巧,这家的车号是1和2结尾。还真没办法。

家园 无需翻墙逍遥派赶来献花支持

一针见血啊。国内不管房子住多大,车开多好,只要是拿工资的,就说:“我们家哪够中产啊,就一工薪阶层。”

其实我猜,“中产”这个概念,就是外国资本家忽悠外国工薪阶层的,然后外国人脑袋不好使,就被忽悠了。等到中国再想忽悠,就被识破鸟啊。

家园 你这个算法应该不对。

全国每个家庭平均五万多收入,这里不算上过半人口的农村人(他们是自己用宅基地建房子,绝对比你宽敞,缺点是有点杂乱。)还有超过八分之七十以上的二三四线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呢。

按你的算法应该是如上海某家庭平均年收入五万,那么该家庭应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辈子不吃不喝,不一定能买房。

但是换一种算法,某城镇家庭平均收入五万,该地房价是一千五一平米至两千一平米(县城),或者是五百至一千每平米(小镇),再或者是三千至五千一平米(中部省会,譬如兄弟在南昌,因为暂时不打算入住,所以特意买偏了点,上一年的价格是2500每平米,不过现在三千多了,貌似现在又有下跌的趋势。)

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五万至十万一套房子的小镇,一至两年的年收入就能买套房子很幸福?

又是不是可以说,按全国平均年收入,在某县城十五万至二十万的房子只花三至四年就能买下一套是不是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

再比如,某省会城市,同样是年收入平均水平的家庭买房只需七八年时间?

按照你这种全国平均收入套入魔都的算法,那么农民是最幸福的了,只需要四年时间,直接起一栋大别墅,还是用篱笆圈块地的那种。

其实我认为,人是要现实点的,我一个同学,做的是广告设计,上海工资才六千,居然想在上海买房。他家在九江有房子三套,但是硬要去那里买,我问他,你到上海买房干什么?

他的回答是:“工作。”

我又问:“你不可以在九江或者南昌工作?南昌同行的工资一个月三四千还是拿得到的,你和你老婆一起回南昌,或者回九江,活的不是很潇洒?”

答曰:“魔都是现代化都市,回不去了,已经习惯了大都会的生活。”

事实上,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魔都房价对他们来说再高,就算是用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也是值得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成千上万人往那边涌,魔都一年新建的房子有多少?买房的需求有多高?如果我是开发商,我手上有一百套房子,却有一千人在抢,我想我是不会有任何犹豫的,什么都不说,涨价,没命的涨,一直涨到一千个人中前一百名收入最高的人消费水平为止,我还不能卖便宜了,便宜了就会有人说可能是危房,是农民公寓,得死命的涨,涨的越高,屁民们越觉得物有所值,买不到房的人才会更有买房的动力。

大城市里,你们可以看看有多少是这种心态的人?人人都要攀比,就好像我公司一样,本来没有人买车,大家电动车骑着上下班也蛮惬意,偏偏那个万恶的市场部经理买了,还天天跟人说,要不要我送你?于是大家都在谈车,今年为止,买车的人已经超过了十个,就连我都觉得脸皮不够厚,再骑辆电驴子实在丢人,有了买车的打算,结果我老婆一下子把我踢醒了。

其实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这种上班族买车做什么?我们上班的时候正好是上班高峰期,一个不好半个小时都别想动,开车还没有电驴子来回穿梭的快,下班的时候又是高峰期,没一次不堵的,也就是回老家的时候爽一把,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在自己折腾自己。

家园 北京没车是可以,不太爽就是了

比如周末出去玩,再比如上班如果住的远点,早上挤公车还是挺不容易的。

家园 不怀好意的问一句,附近没公交的学校是那种比较贵族的学校吧
家园 普通的学校,稍微新一些。

想起这个事主要是觉得比较搞笑。

也反映出市政规划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家园 其实国家领导人为啥要住五星级酒店呢?

你要说够用,那可能是没错.但是你天天骑电动车,自然你的社交圈最后都会发生变化,人家谈汽车,你天天去谈电动车?最后你在电动车省的钱,恐怕比你人脉环境丢的钱少的多.

家园 想什么就有什么的”爽“是有钱人的生活,不是中产阶级的生活

top 5%, top 1% 按欧美的标准是有钱人,不是普通中产。 国内很多人把这个搞混了。中产的生活就是要精打细算, 爽不起来的。

家园 你不理解房子的意义

说实在的,加拿大有一年房价涨100%的时候吗?没有经历过这个,你说什么中产,根本就是鸡同鸭讲。

中产是二战后欧美国家出现的这么一个庞大阶级。对应的是二战后欧美国家的不错的福利和平稳的增长经济。

在中国这样的剧烈变动的国家,相当于18世纪19世纪原始资本主义和动荡的资本主义时代,哪里有中产的土壤?

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有中产吗?

你在加拿大,你自己问问你的邻居。他们家太爷爷辈,老人家觉得自己中产过?欧洲的亲戚就更惨,20世纪两次大战,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没有稳定的预期,没有中产。

中国的中产生活痛苦是对的,不是他们矫情,是他们在夹心层。上下不靠,底层靠党,饿不死。上层呵呵,巧取豪夺,也有人家的痛苦。你看不到,和美国加拿大上层一样的。全球化吗

家园 说的真是太对了,就是这么回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