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拍戏的“哲学” -- 秋原

共:💬66 🌺9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能是商业环境造成的

你看热播美剧,甚至是真人秀,开头往往有“created by”谁谁谁,那就是编剧有时兼制片人。他/她自己有创作班子,写台词什么的,但是故事的线是他定的,包括主要人物的进出。和国内的区别要从这个商业过程的两头来分析。在创作这一头,知识产权官司比较好打,所以秋老师说的“偷”“抄”“攒”都比较困难。所以抬高了编剧的身价。另一头就是融资这一块,国内大概市场摩擦力比较大,搞来钱不容易,所以融资这方面话语权放大。而米国这边,融资程序比较成熟,所以门槛降下来了,只要东西好,不愁搞不来钱。最后,米国这本的合同对编剧来讲是收益分配合同,人家投钱,你按照行业惯例初始提成多少,重播提成多少,简单也比较公平。

家园 国内影视方面融资的确是非常艰难的~

这几年电影市场火了,关注的社会声音多起来.不过现在的趋势也是看中商业娱乐片,而不看中文艺片,毕竟后者的市场回报没有前者那么明朗

现在我身边经常能有一些号称想扎到影视圈里试试水的各路神人,基本都是只关注商业娱乐片,全是唯明星论,号称只要能找到大牌来担任主角,对方要多少片酬都可以商量.

反观文艺片,我前年就开始酝酿的一个小成本,本来就不到500万,现在为了能争取到投资,已经从胶片改数字,而且其他方面也要再压缩,预估已经咬呀降低到300万,直到今年四月下旬才算搞定~

如今办点事难呀~

家园 其实这个都一样。

米国这边投资电影的基金什么的,都是投一个组合(portfolio),大概十几个电影。拍板的时候什么情节都没定呢,更甭提具体的演员等等。但是几个事情要敲定,包括是什么类型片(比如恐怖片稳赚),男女主角的等级档次(是不是汤告鲁斯不一定,但得是这个重量级的),还有什么就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个分析模式很准的,能够保障合理风险下的适当收益。然后这个投资组合就被敲碎成几百上千份,混上别的投资,调成各个养老基金所需的风险回报组合,接着就入了老百姓的退休账户了。所以老百姓的退休金账户后面,如果深挖的话,什么都有,有房子有地,有南美的咖啡豆,有名模的腿,还有汤告鲁斯的电影,还有姚明的工资(这个有点意思,一般俱乐部一签就是几年的合同,几千万美刀什么的,但有很多条款,如打够多少场,受伤怎么办,等等。然后金融机构就找上门来,说姚明呀,这有风险呀,不如这样,我现在就给你今后三年合同金额的90%,现钱哟,然后你就没事了,只管打球,你的工资就归我们了)。

家园 怕的就是您这样的

反正事业在轨,不急着找生意的,容易保持心态。

某些新进就不一样了,比较容易获得经验教训。

这些其实无关智商,主要还是身处的客观状态和个人主观心态的问题。

家园 谁不是从"新进"这个阶段过来的呢?

我也是交了学费,才知道江湖有多凶险

家园 据说还真有人试验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