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68年的苏联:天下大乱时尴尬的稳定者 -- 古城老农

共:💬362 🌺1524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凳公可没做到与时俱进哦

他是死心投靠美国的,直到最后被人家扇了耳光。

左右逢源, 看起来, 很聪明。 不过, 只要你中国继续发展, 你就无法左右逢源, 即便苏联经济不停滞20年, 你的GDP, 你的军事力量, 你的体格也迟早会超过苏联。

说得很对,所以中国要追求自身的独立性而不是依附于谁。

家园 花宝藏,另:

[QUOTE]因此僭越职权发出疏散领导层的QUOTE]

从现在新出的一些回忆来看,电话变成的“林副主席一号令”与101关系不大,是总参一个小角色的无心之作,与黄永胜都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这个后果,始作俑者当时根本不可能想到。

所以,板子不宜打到101的屁股上。

家园 哦,有这些资料?

我没注意,要好好看看。

家园 其实, 扇我们耳光的, 一直是前苏联。

其实, 扇我们耳光的, 一直是前苏联, 至少, 在老邓的任上, 一直是如此。而且被美国扇耳光,是老邓死了以后的事情, 算不到老邓的头上。 我不知道如果面对的是老邓, 而不是老江, 米国是否还有胆量扇中国的耳光? 谁能确定美国扇这个耳光没有试一试中国下一代领导人, 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领导人的反应的想法呢?

另外, 炸大使馆死了几个? 3个, 还是4个?

而在前苏联支持下的我们对越南的10年战争呢? 我们死了多少? 3万, 还是4万?

然后呢, 实质是包抄中国的阿富汗战争呢? 然后呢, 前苏联在我们北方的百万大军, 几万辆坦克呢?

邓访问东南亚, 对李光耀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讨论拉拢东南亚共同防范苏联的威胁。足见苏联的威胁在当时的分量。( 当然, 李光耀告诉邓, 其实, 东南亚关心的不是苏联的威胁, 苏联太远, 他们关心的, 是中国对东南亚的威胁.....呵呵)。

左右逢源? 我们都上老邓的位子上坐坐? 看看大家都会怎样做?

即便你要左右逢源,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倒向美国。你不倒向美国, 你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不要的孤立份子,有什么资格左右逢源, 谁想揍你都可以揍你!

当年苏联就想揍不听话的中国, 顺便提前告诉了美国, 他就觉得美国不会管这事儿的。 只是美国脑子清醒, 告诉了中国, 于是, 中国便鸡飞狗跳, 又是挖洞, 又是三线工程的。

老邓的政策,在我看来, 其实, 没有左右逢源, 只有“韬光养晦, 不出头”, 只有闭门修炼内功。 等着积累到一定程度, 才有资格出头!

其实, 现在中国的国策, 是和老邓一脉相承的! 没有老邓的当年的国策, 就没有现在的国策。

家园 掏光养肥就是被美国打了耳光之后的反映

其实这个东西倒真是自欺欺人,鸵鸟政策,最愚蠢的是居然把“掏光养肥”说出来了,还大张旗鼓的宣传。

家园 对了

苏军入侵阿富汗的过程,和若干年前我方在柯西金机场会谈之前的一些研判高度吻合,这说明当时TG战略研究水平之高,美国人都赶不上。类似的还有四帅凑出的《在世界森林中看珍宝树》,那叫厉害。

反而倒是78年之后,战略上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了,被动跟着跑,直到撞墙才醒。

家园 韬光养晦是个正确的国策

还是那句话: 被美国扇耳光,是老邓死了以后的事情, 算不到老邓的头上。 我不知道如果面对的是老邓, 而不是老江, 米国是否还有胆量扇中国的耳光?

谁能确定美国扇这个耳光没有试一试中国下一代领导人, 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中国领导人的反应的想法呢?

而且, 个人以为,韬光养晦是个正确的国策, 只是没有必要宣传。

被打耳光后, 我们实际已经修正了“韬光养晦”这个国策了, 这是“与时俱进”。

我们做了! 都说“听其言, 观其行”,观中国被打耳光后的国策,他的“行”,个人以为, 还是做得很好的。

中国此后对军事工业有了非常非常巨大的投入! 当年的投入, 在10年后大家都看见了!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被打了, 也就被打了, 何况别人也不承认是故意的。 这点肚量, 还是应该有的。君子报仇, 10年不晚,在别的地方找个场子找回来也就是了, 也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就是了。

当年被炸当天俺就去米帝和德国的领事馆示威了, 不过, 当时我就知道, 这个耳光被白打了, 我们除了示威, 当时, 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后来, 我知道, 中国开始对军事工业有了巨大的投入, 俺认为, 这也是中国可以做的, 唯一正确的事情了。

家园 那你就认为正确吧

真正的韬光养晦是不公开说出来的,说出来就是失败。

家园 入侵阿富汗恐怕是老沙皇战略的延续

百年以前,老沙皇就跟英国佬在阿富汗展开竞争了。

阿富汗是俄罗斯民族(不管它叫做沙俄or苏联)打通印度洋通路的必经之路,是一定要拿下的。

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通道,是俄罗斯民族崛起必走的路。谁当政也是一样。

沙皇打通了太平洋的通道,打通了波罗的海的通道,打通了黑海的通道,剩下的,就差印度洋的通道了。

当日不打,后来也会动手。

家园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略

老沙皇时代入侵阿富汗,南下印度洋,是为了和英国争夺,因为当时整个大印度(包括巴基斯坦)是英国的殖民地。

勃列日涅夫时代入侵阿富汗,已经没有南下印度洋的需求了,因为印度已经成为苏联的盟友,隔断印度-苏联的是中-巴联盟。因此入侵阿富汗的意义在于:1,对中国新疆实现战略包围;2,威胁中-巴联盟,必要的时候配合印度计划中的新一次印巴战争,打通苏-印,对中国实现整个西翼的大包围。

家园 嗯,老兄说的也有道理

我还想不清楚,姑且存疑吧。

家园 有一些资料证明当时苏联和印度存在战略配合

所以对苏军入侵阿富汗最恐惧的是巴基斯坦,一旦苏联能成功它就是下一个了。

家园 是1999年5月8日

老兄记错了。

这天炸大使馆。

家园 中国现在也可以说是乱世里唯一稳定的孤岛了?

上文此句,颇值推敲。

君不见,河蟹宣言甚嚣尘上,

TG为何打黑、贪腐......

内部的黑幕尚未揭开罢了

家园 毛最讨厌赫鲁晓夫,可能因为他耍小聪明坑人

而未必是秘密报告。毛很讨厌自作聪明的人,认为不老实。

赫鲁晓夫因为1956年波匈事件,戴顶屠夫帽子,自己也觉得不爽,1958年后借炮击金门、西藏平叛、中印冲突指责中共狂热好斗,自己跟西方搞缓和、当好人。于是有了反华大合唱,当时中国报刊称之为“三尼一铁”——肯尼迪、尼赫鲁、尼基塔。赫鲁晓夫加上铁托。

毛对赫鲁晓夫这一套非常反感,而且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也不可能对美印让步,对赫鲁晓夫出卖盟友自己装好人一直耿耿于怀。

毛很少评勃列日涅夫,可能觉得没有太多可评之处。我感觉此人很像尼古拉一世,感觉迟钝,爱慕虚荣。尼古拉一世1848年出兵匈牙利已经得罪了全欧洲,他自己浑然不觉,1856年又去打土耳其,想抢占君士坦丁堡,被全欧洲群殴。勃列日涅夫1968年出兵捷克,也已经让全世界警惕了,1979年出兵阿富汗,也召来全世界围攻。两人死后都留下一个烂摊子,继任者分别进行改革,只不过戈巴乔夫的改革更搞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