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共:💬478 🌺1546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怎么又扯到文理科上了?

这种分科其实很没道理,绝大部分的理科生思维方式很文科的, 而很多文科生的思维却很理科。

楼主说的对,不在于其出身是文还是理,而在于其实际的思维行为方式。搞人文的确实不太容易产生技术思维,但搞社科的却和理科没多大区别,也很容易产生技术思维,而且因为文科特有优势,反而是更容易产生。

说到底,技术这个词翻译的不好,呵呵,格致这个词倒是很精准。

家园 大师是旗帜,是号召力,是促使某个领域更成熟的捷径

比如如果没有爱因斯坦之类的大师,恐怕很多人对物理的追求就没现在那么强烈了,尤其是还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孩,而缺乏生力军的领域,注定是要没落的。

大师的旗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不能尽知其害就无法尽得其利,大师大师旗帜作用明显,但旗倒的话,其杀伤力也无比巨大。

家园 国内大部分搞it的日常聊天主题是:房子,股票

还有女人。

或者是,认为print ("aaa") 比print "aaa"先进之类无聊的东东上了。他们不是去追求know-how,而是追求know-what,他们不是楼主所说的“技术”人员。所以不存在这个人员和数量不成比例问题。

家园 工程领域很少出"大师"

因为工业产品是社会分工合作的产物

工程领域有没有生力军,恐怕还是取决于社会需求,能不能赚钱吧?

另外,现在高唱中国需要大师的,恐怕忽悠居多,想给他们自己骗待遇和经费的可能性更大吧。因为现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大师",“大师”也不是这么鼓噪就能培养出来的

家园 我觉得此篇的前半部分很对

但是后面一部分说是聊出来的,倒不是非常的理解,我觉得还是环境逼出来的,环境逼出了需求,大家为了生活去干,试错,反复的努力,加上大学扩招后工程技术人员非常多,慢慢就积累出来了,实际上也是一种良性竞争的结果,欧美除了在it等领域,其他技术领域现在其实竞争性很小了,都因为专利而垄断了

家园 不能一棍子打倒所有文科生

要怪的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文学科和理论物理类似,都是跟实际关系不大的东西。

真正祸害的是那些经院、管院、加上社会学系、教育系、心理系、政治系、新闻系出身的。

家园 思维方式

如何对待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理工科在读书的时候就是做这样的思维训练的,所以经常需要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然完不成作业

家园 这年头不当大师不行啊

在基层干,吃的喝的从哪里来?

问题在于分配机制不行。在利益分配上,领导层永远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基层的职工一点优势也没有,必须要把领导都喂饱了喂肥了,领导才会想起来给一线职工分一杯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十分突出,到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窃以为这是基层职工往上爬的最大的动力之一。

当然了,我说的是某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情况,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轻拍之。

家园 有钱不一定能带来生力军

楼下不是说了嘛,国内搞it的人数和成果不成比例,就是这种现象。

钱能赢得绝大部分人近期的人心,但注定失去绝大部分人远期的人心,因为可持续性太差,落差终有一天出现,就如现在的it,这两年已经沦为就业老大难专业了。

工业产品也会出大师,只是还没到那个阶段而已,比如苹果的整合能力,乔布斯就是一个工业产品大师的典型。

至于你说的目前高喊大师的看法,我认同,我上面只是为了表达大师并非无用才发的。聊天嘛,总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意思表达完整了就可以了。

家园 还有法学的...
家园 无非就是technology和science的区别

其实这个区别在国外的语境中是常识,科学和技术分得清除的很。而国内多年把“科学技术”放在一起鼓吹,把理科和工科合称“理工”,搞得人分不清理科和工科有什么区别。

国外大学,science一般是和arts放一起的,叫做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而搞技术的是school of engineering,跟科学不搭边。

家园 讲的客观,实在,其实科学圈也是一样的

我个人搞技术出身,现在做一些专有型产品,就是哥几个聊出来的。而且因为圈子原因,目前和科学圈的人在一起是多一些,其实科学圈也没有政委说得那么神秘,关键是要把几个关键词替换一下就所有人都明白了,比如平滑差动,实际就是等差序列算法,只是科学圈的人替换了名词,让人搞不懂了而已,真正的东西还是那点东西,没有多大的进展。未来如果MEMS发展顺利,在各行各业都会有大发展的。

家园 说聊应该是通俗的说法,交流才是根子

交流可以把技术扩散开来,同时抛砖引玉,获得更多的交流和拓展。

就像现在很多人靠着技术论坛就成了专家一样道理,当然,生活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如果没有交流,压力大反而会造成闭门造车或者专利垄断。

家园 谈何“轻拍”?

我只是描述现象,你是在分析原因,我们并没有冲突啊。

家园 这个陈大说的不错

十来年前有个哥们儿在欧洲阿尔卡特的实验室工作,回来喝酒时候给俺们扫盲互联网,忽悠的俺们那是一愣一愣的,如今统统成为现实。如果单纯从技术和生产的角度去分析,说实话没啥太高的难度,但推广应用的如此广泛的程度,还是花了这么多年。咱们还是在技术的转化上有脱钩之处,没老美那么顺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