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技术性分析崔颢《登黄鹤楼》 -- 九霄环珮

共:💬37 🌺1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技术性分析崔颢《登黄鹤楼》

写这种文章其实有点不好意思,这种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必要再拿出来分析吗?网络上分析鉴赏这首诗的不可胜数,何必还要再来多此一举呢。话虽这么说,但是各人问道有先后,本人我实则愚钝,虽说一直喜爱此诗,但也一直不甚理解,今天若有所悟,尽管是很可能已被前人说尽的老话,于己却是新鲜的感受,因此就在这里分说一番了。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呢,大家应该一眼都能看出来。作者某日登上黄鹤楼,旅游吧也许,当然黄鹤楼是没有黄鹤给他看的,于是他就感叹了一下:传说中的求仙者乘黄鹤飞走了,一去不复返了,这里只剩下白云了,接着他又看到晴天下的汉江的江面和江边的树林,以及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最后他又感叹故乡在哪里,又说烟波江上使他发愁。

这首诗歌,如果你搞不懂诗的内容,而能够流利朗读的话,无疑就会感到一种音律美,但我这里不谈这个。要说“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写景也足够形象生动,可以称得上图画美,但我这里也不说这个。另外“白云千载空悠悠“可谓气调警拔,而“烟波江上使他发愁“可谓情景交融,但我这里也不说这些。最后,我这里也不想从容格的思路去分析日暮和江波这种意象代表怎样的心理原型。我这里真正想说的是这八句诗到底是怎么“连”起来的。

一会儿黄鹤飞走了,一会儿白云远远地飘,一会儿树啊草啊,最后来个貌似思乡的愁绪,当我初读此诗的时候,坦白地说,我觉得好虽好,但有那么一点无厘头。这到底是一堆什么玩意,以至于古往今来,那么多人对此诗作出那么高的评价,什么什么“七律第一”啦,什么什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前头”啦,风头把李白都盖住了,凭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这里显然无法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答案,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四句诗有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不可见”!明面上是当年求仙的人和他的黄鹤不可见了,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黄鹤拿去象征我们想要象征的东西。什么东西一去不复返呢?青春,还是爱情,是故乡,还是理想?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种“不可见”,你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得“,要说是一种“失落”,一种“怅然若失”,甚至于一种“空”也说得上来,这句“白云千载空悠悠”不是有个“空“字吗,那是一种“内心空荡荡“的感受在外部环境上的映像。总之这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一种否定的意念。

记住《登黄鹤楼》是一个律诗,虽然前四句有点违背常规,但仍然是一个律诗,律诗排除韵脚、平仄等音律上的讲究,在形式上最重要的可以说要有中间两联的对仗和总体结构上的起、承、转、合。我这里不讲对仗。只讲起、承、转、合。

首联起,颔联承,这个不用多讲了,关键是颈联转。前面不是说前两联的核心是“不可见”吗?现在颈联的“转“就体现在颈联中描述的景物是完完全全“历历在目”的,也就是说完全“可见”的,这就是转!如果从虚实对比的角度看,前面讲的“昔人、黄鹤”是虚的,而现在的“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是实打实的。那么最后的合呢?尾联的“合“就合在开始的“不可见”,现在不可见的是“乡关”,合在“不可见”,合在一种“愁”,一种负面的情绪里!最后一句的“烟波江上”有三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这种“烟波”加强了一种“两眼茫茫”而不可见的感觉,二是波涛的起伏性提示着作者内心情绪的心潮起伏之感,三是提示一种“路远”之感。

总的来讲,这首诗是要讲“不可见”的,因为起、承、合都是如此,但为什么中间插入一个转折的颈联呢?这就是一种内在的艺术规律了,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形式被反复证明为行之有效。如果我们把全诗做一个综合的印象化的话,作者要表达的表层意思是:黄鹤楼上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引发了我的一种“不可见”之感,虽然我眼前确实看到了“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样的美景,但是我的故乡对我来说还是“不可见“,而我的心中不可遏抑地生发出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情! 诗中的后两联存在着一个隐含的“虽然...但是...”的心理活动,而这个转折性的心理活动又是前两联引发诱导的。这样去理解全诗,我们就可以把八句盘活,成为一个整体的东西,而不是一句一句、一联一联地那样孤立地鉴赏了。而当我们把八句诗连贯起来去品味,也许我们更容易体会到更深层的一些东西,那就又不是我在这里想说的东西了:-)

关键词(Tags): #黄鹤楼#九霄诗话#崔颢(leqian)#九霄诗话(leqian)#黄鹤楼(leqian)通宝推:芝蔷,远风,桥上,林风清逸,振振公子,希宝,landlord,踢细胞,乃力,ifuleu,山有木兮,铸剑,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太好了!真是深入浅出

可是,可是,可是。。。九霄老师的最后一句话,不带这么吊人胃口的。

算了(深吸一口气),请问老师,还有”起承转合“得好的其他例子吗?

家园 我也解一下

前四句说仙人乘黄鹤飞走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士人们出来游历四方,总是想成就一点事业,这个事业可以往宽了理解,不一定是功名,也可能是成仙。就好像出来旅游,到黄鹤楼自然是要看黄鹤的。但是现在黄鹤飞走了,仙人成仙了,游历了这么长时间,看来也没什么意思,有点郁闷。

中间联句是实景,很美丽的风景,而且是远景。在低落的情绪中看见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感觉。风景挺好,可是与我何干。要说与我何干,可是风景确实挺好,看到这么好的风景难倒不应该开心吗?可是这么好的风景又显得那么遥远。自己什么都无成,似乎也没有资格去欣赏这样的美景。很实在,但是距我有那么远,有点不知所措。

人总说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吧,家是最后的归宿。诗人郁闷的时候也一样,忍不住想想最后的安慰。家乡的风景也不错,而且那是属于我的,天热就是属于我的。但是这是一般人的想法。诗人却不这么想,有道是“心安处才是家”,自己无所成,回了家也不心安,虽然被磨砺了不少雄心壮志,总还是有点不想放弃。诗人的家乡到底在哪里,诗人的抱负到底在哪里,这么茫茫的流水让人一眼望不到头,有点愁。

家园 嗯,这个解好像不如九霄老师的解自然

主要是看不出一定有“自己什么都无成”,"混不下去了"的意思. 感觉更似简单的莫名乡愁。

也可能是我的阅历,理解不够吧。。。得罪莫怪.

家园 看不出来才说明是好诗

如果解释为乡愁,感觉最后一句不好解,诗人问家乡在何处,似乎不是思念的意思,思念不会问家在何处。

当然了,这只是我自己的解释

我的理由是史载崔颢终身沉浮宦海而不得志,更兼李白激赏此诗,李白也是个郁郁不得志人,可能是这个引起了他的共鸣。如果要确认,只好去史书堆里面去细细考证,考证崔颢写诗在什么时间,当时他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当时触发他的灵感是什么,最后推断他的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就不是我的能力能做到的。

诗人的诗写出来,就不在属于他自己,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像九霄老师老师的解释最好,更容易让读者进入诗人的角色。

家园 你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要说证据的话,还是要从原文中寻找。简单提一下,诗中的“日暮”是一种所谓“心理原型”,意思是很多诗都用到这个词,而且表达相似的情怀,这个日暮从屈原的离骚就开始了:“日忽忽其将暮”,而这个日暮象征的是生命的短促,并且“日暮”这种情怀常常和“路远”连用,后者则表达的是一种“事业难成”的伤感,比如离骚中说“路曼曼其修远兮”,而崔颢的黄鹤楼中的“烟波江上”也隐含着“路远”,只不过这个路是水路。

至于崔颢为什么把日暮和乡关连用,值得再思。

家园 "诗人的诗写出来,就不在属于他自己"

诚哉斯言!

我说我这个俗人怎么突然也看得”懂“诗了呢,原来是九霄老师的解释,让我这个“读者”较容易地进入了“诗人”的角色。

我们人在海外,乡愁就像是影子,挥之不去的。让九霄老师这么细细地把“起承转”说明白了,共鸣就上来了。

家园 这首诗可以这样的读下,本不复杂的感情

前四句话就是怀念挂掉的老友

后面四句就是感叹自己的孤独

抓住 :

昔人 此地 黄鹤 白云 晴川 芳草 日暮 烟波 这些词句之间的关联助于理解此诗。这是一首很消极的诗。

传说在蛇山黄鹤矶头,原来有一个辛姓MM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走的时候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诉众人,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又回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MM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人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在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梁、周时代这里发生过一些战争,死了不少人,黄鹤楼因为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有“镇妖”一说,一般在重要的名山大川,都要起高楼,镇地气。

这首诗就是一个消极的诗人,在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想一些更消极的事情,此风不可取。诗本不是什么好诗,但是历代消极的文人多了去,黄鹤楼又是一个送友,或者说精神上祭奠朋友或往事的地方。因此在文人中一直有它特殊的地位。

这首诗景写的比情写的好,其中写景的句子,有一些不太健康的,很委琐的暗示。

关键词(Tags): #郭嘉 解诗
家园 假如你们从道家的思想深入来解这首诗,发现这诗里包含的东西

远不止楼主所说的那些东西,而且楼主解的比较含蓄,也可以说,他本来也没有读懂这个,但是非常的喜欢。诗作能留传下来,最希望后人能有这种感觉。

很不幸的是,郭嘉从此诗中看到更多玄妙。还是不说为好。而且我的理解和楼主对于前四句及那段绝美的写景诗句理解是不同的。有兴趣的,等关注这个帖子人的多了,我可以给大家更详细的解读这首古诗。

家园 个人小时也曾经觉得这首是破诗,基本一堆大白话。

不过朗朗上口倒是真的,特别是前四句,小学,中学的时候让背书的话前四句几乎没有人背不住来。

后来到现在觉得,咏黄鹤楼的这首确实是第一,而正是前四句中的前三句,一气呵成,千古佳句,后者无出其右;第四句更是整篇诗歌的题眼,在前3句的映衬下达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比一比就知道,一千年也没有超过这四句的。虽然前三句不是很符合一般律诗的写法,只能说佳句偶成,非能求也。

家园 解诗就是众说纷纭,把想法说出来看看,莫非你想到了树和草

还有那只鹦鹉

家园 【歪楼了!】【日暮】为啥要【伤感】哩?

这个崔颢有点卢舍那的心理特质呀!

俺还是更欣赏阿瞒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或者,伍髭须老先生的:日暮途远,倒行而逆施之!

多酷!

家园 这都算破诗,那鹅鹅鹅呢
家园 这个跟各人的境遇关系较大,可能跟性格也有关

俺还是更欣赏阿瞒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或者,伍髭须老先生的:日暮途远,倒行而逆施之!

老狐狸这两个典故引得好,作为对比,效果极佳。

这个崔颢有点卢舍那的心理特质呀!

这个评点我倒是不太理解。老狐狸能多讲几句吗?

家园 俺瞎扯呢!

本想敲【卢舍】俩字的,觉着对老崔不敬,加了个【那】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