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 天寒水

共:💬25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得对】偶坚决支持!
家园 似乎对Shalika不太公平

读了这篇文章也是感慨万分,只是其中对Shalika评论似乎不太公平。Shalika后来有个伊朗学生叫Ramin的,不就是在Princeton大学工作,最近又续了那里的三年的合约。按说Shalika的东西对基础知识要求很高,正适合黄渝的长处。也许就是两个人不match吧。

家园 在MIT BBS科大版的争论

(转载不代表我完全同意文中观点。不过8、90%的同意还是有的。)

发信人: afei (阿飞), 信区: USTC

标 题: 对saw的最后一回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Jan 9 12:57:31 2005) WWW-POST

本来已经不想再谈黄师兄的话题了,包括昨天晚上saw你追到我的私人信箱来。

我也只说了一句“我不喜欢在私人信箱继续版面讨论”。谁知道你今天居然又

发出来这么洋洋洒洒的一大堆。好吧,我写最后一次,这以后无论你说什么,

我保证再不参加这个话题了。

你的point无非两个,一,黄师兄活得很失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拿多少工资

算失败拿多少不算,黄师兄是否想多拿点钱之类的sub辩论。二,和你辩论的

人不象话,抢占道德制高点,说话没证据,误解了你,等等等等。

先说一。

我一开始的回答就是,直到现在也是,当一个人选择他自己的生活道路以后,

我们没权力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更不应该根据自己选择的不同就嘲笑和指责。

你肯定要说,也说了一万次了,黄师兄最后的生活不是自己选的而是被逼成

这样的。我的回答是,不,我认为是他自己选的。

从两个层次来证明,A,如果按和你辩论的大部分人的意见,黄师兄选择并

enjoy他的生活。你的驳斥就集中在一点,你不相信有人会喜欢早上送报纸

的生活。我很惊讶于你的武断。

Yepes等同学已经说过很多证明,至少可以说,黄师兄enjoy他的生活(虽然

要干送报纸这种事情,但有很自由的时间来研究数学)不是没有可能的。我

不重复了,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看到了爱因斯坦没成名以前的生活,你该怎么评价呢?一个薪水微薄

的小职员还生了孩子,搞物理学的时间有时候是推着孩子逛公园的时候自己

冥思,或者和老婆把看孩子的时间计算到一分一秒来抠。薪水太低,不得不

考虑出去弹钢琴卖艺的可能性。

爱因斯坦和黄渝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他一样是处不好导师,找不到工作

----连专利局的工作都是朋友的关系。你相信不相信有人喜欢这样搞物理研

究?你是准备评价“爱因斯坦就是典型的loser”,还是说“我就不相信他

喜欢这种生活”,还是说“他情商太低,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要是你说不出口,我帮你说!是说真的,不是嘲笑你。

其实我觉得你的评价并不是错的。爱因斯坦又怎么了?我们现在说不出口

这些话,无非因为他运气好,把相对论证明出来了,所以名利双收。于是

看起来说他loser,情商低很可笑。其实这就好有一比,有人到Vegas赢回

来一个亿,也不能说明赌博可以致富。爱因斯坦是赌赢了,但是这种赢法

几率有多大呢?有多少人最后不是爱因斯坦而是黄渝呢?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看,爱因斯坦就是loser,就是情商低。一个人混到都

要出去弹钢琴卖艺了,一个人混到老婆孩子都不大养得起了,一个人混

到导师都不写推荐信了,一个人混到这种程度还扯淡说他搞物理学。没错,

这就是从我的角度的结论,爱因斯坦最后侥幸赢了,那也不能改变我的结

论,因为还有千万个黄渝呢。

为什么我的结论看起来很奇怪?因为我在套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不同选择

的人?就好象你对黄渝一样。

在我的价值观中,一个decent的生活质量,显然重于对什么兴趣爱好的

追求。从我的价值观去评价爱因斯坦,简直就是胡闹。你这么搞下去,

能保证将来有decent的生活吗?对,是有搞成了的,几率有多大?

而爱因斯坦不这么想,显然,对于他,能搞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过日子

要重要得多。能有口饭吃就可以了。逼到没饭吃的时候,只好出去卖艺,

卖艺当然很痛苦,爱因斯坦也不想干。但是从更大的角度来讲,爱因斯

坦显然是宁可偶尔卖艺,也要继续这么过。

爱因斯坦不喜欢卖艺,正如你认为黄渝不会喜欢送报纸。Sure!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套自己的观点去评价别人。爱因斯坦不能指责我

胸无大志只知道捞钱,我也不能指责爱因斯坦傻逼。

这就是我们说的基本的东西,互相尊重。

我尊重的是爱因斯坦有权选择和我完全不同的人生的权力,而不是他

后来的名利双收。你任何时候要我从我的价值观来评价爱因斯坦,我

都是上面那段话“情商低,典型的loser”。

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一旦前提是认为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这就

是必然的结论。

不知道是否解答了你“我就不相信有人喜欢送报纸”的问题。

B,如果你说对了,黄渝其实也很想赚钱,却因为情商低转不了方向。

我认为你这个假设完全是可能的。那么,结论是什么呢?

没啥不同。

你自己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你自己也知道不该在这里灌水,该去做

点正事,却做不到。

那如果黄渝把灌水换成搞数学,再放大10倍呢?

我看见你费心在回忆黄渝的文章里找出n个细节,证明黄渝是不快乐的,

想改变的,却又改变不了。你怎么就坚决忘记了一个最大的事实,黄渝

到死都还过着他“想改变”的生活呢?

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大,最真实的选择。

人有选择,也有迷惘。今天和你在版面上辩论的兄弟,要评价他们选择

了什么生活,不是看他们今天的文章有多么理想主义,不是看他们是不

是在某次酒足饭饱之余忽然大谈生活没劲,而是看他们是不是一辈子都

在打工挣钱过日子,还是抛下工作去追求黄渝式的理想。一时之言和实

在的生活比,哪个才是评价人的标准,不必我多说吧?

不论黄渝说过什么感叹过什么,他过的日子就说明了他的选择。你也许

会说,他是惰性,想改变又不敢去做,或者做不到。那你灌水又何尝不

是如此?你也许会说,灌水的后果和黄渝的后果可太不一样了。这话就

又兜回来了,后果是否严重,是否严重到了必须改变,不同的人,甚至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认识都不一样。你认为黄渝的后果严重到了必须

改变,他就一定这么认为吗?

我看不是。我的基本逻辑就是,一个人,如果确实认为必须改变,他是

能改变的。如果他说着“后果严重,必须改变”却又不做,那其实说明

他并不认为后果有那么严重。

概括来说,我认为,黄渝没有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说明他和你对问题

的严重程度认识根本不同。为什么不同,恐怕就兜回A的论证去了。

一说完了,现在说二。我自己都觉得罗嗦了,赶紧结束。

你解释了半天你的本意,我觉得很无趣。如果大家都来发掘自己内心的

善,指责别人的误解,那我们都不必干别的了。因为任何表达方式对方

理解起来都会和你的本意有偏差。我个人愚见,当一句话说出来,绝大

多数人都理解到另外一个方向去的时候,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反省自己表

达方式是不是可以改进,而不是准备教育群众都来学习领会发掘你是什

么本意。

你说是吗?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蜜饯,
家园 那末多直面人生的教诲,黄渝要在下面谢谢你们。

个人境遇不同,抛开才能,运气,国人遇到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时,基本上无处寻找帮助,也无处可退。BEAUTIFUL MIND还是要许多条件的。

有过不去的坎,教诲不如教会。不知道他可曾听到?

家园 PHD-Permanent Head Damaged

对博士来说,有一个别样的全称:永久性大脑损伤。又有种说法:我们称男士为Mr,称女士为Ms或Miss,而称博士为Dr,不男不女的第三种人。博士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据我所知,中国每年出国那么多读博士的,最后能够拿到博士学位的,无论在哪里,都是寥寥无几。很多人看到留洋的博士回国后很风光,其实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而那些中途退出或是降级为硕士的就更是沉默的大多数了。

黄的悲剧在于一个打不开的结:首先他未能如愿在JH拿下博士学位,这使得他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让他难以在数学界找到一份工作,而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在纯数学领域的追求,这使得他不会去认真考虑转行。他太执着,太单纯而不懂得变通。很多出去读数学得,最后都转行作金融,作统计或者作工程什么的,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至少丰衣足食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他不会选择这么做。

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无论你以前成绩多么好,天分有多高,读博士都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博士并非简单的读书上课,最后考试得个高分就能毕业。博士首先要对一个领域有足够的理解,然后最重要的,要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成就。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容易做出成绩的早就被做光了,剩下的都是难的,而越是基本的东西,越难创新。在读博士的时候,一个好的导师至关重要,导师如果能指引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一切将会事半功倍,否则将是迷途的羔羊,在茫茫原始森林中找不到出路和希望。然而黄恰恰英文不过关,交流不畅,这不但毁了他的学业,也终于毁掉了他的生活。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人,我们必须首先活下去,才谈得上去追求梦想。但因此,我们常常面对生活中很多的诱惑而最终放弃了自己曾经追逐的梦想。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挑战人类智力的科学难题面前,我们又必须有无比坚定的毅力,执着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毫不懈怠。因此,我们又往往不得不放弃很多生活中至为重要的东西。有的人很幸运,挺过了最艰难的那一刻而功成名就,有的人却不幸功亏一篑。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选择中前进,在坚持与不坚持之间犹豫徘徊。无论怎样的选择,结果都得自己去承受却又永远无法评判当初的选择是好是坏。

想起了一句诗:一将功成万骨枯......

想起了一个人:《天下无贼》中的傻根......

想起了自己:还在读可恶的PHD......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家园 基本逻辑 wrong

"我的基本逻辑就是,一个人,如果确实认为必须改变,他是能改变的。" 其实这点事错误的,不需要我反证了

家园 这个帖子先转争议版了,大家可以讨论,但一定要对事不对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法自然也不同,感情的事情更是很难说清楚。所以争论的时候多注意点自己的言词比较好,感情是不分对错的。

家园 "黄渝要在下面谢谢你们?" 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家园 造化弄人,可叹
家园 同情你,第三种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