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西河佳作研究之 ?C 我看《萨苏传》 -- 张王

共:💬107 🌺1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印度‘啊三’。。。
家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可是

您书局掌柜的自己说的啊!罢罢罢,和尚自力更生继续革萨的命去。。。

家园 笑倒。基本上是看把式不用撂锅就知道后面有好菜。
家园 【原创】灭口(下)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

一转眼,不但快要到了齐纨素指出的根本还没开始之鸡年,而且禅人兄《萨苏传》的第四章《风流艳史》也贴出好几天了。至于我的半截子工程《佳作研究》呢,更是荒芜已久,据说花都要谢了。想起来就觉得不安。今天抖起精神,对禅人兄的佳作继续研究。

说起这部第四章《风流艳史》,我们惊喜的发现,禅人兄对萨苏大学期间的情史的所谓“空白”有所增益。考证出“原来在大学有过女朋友”!短短的几天内,禅人兄就有了这样了不起的成绩,这种更胜于胡适之的心灵手敏,令人不得不打心底说一声,“考证的精彩”!

可是在惊喜的同时,我们又惊奇的发现,禅人兄并不觉得自己今日是而昨日非!他一方面考证出“女朋友”,一方面居然又说“在见着真凭实据之前,老衲还是暂时维持原先的结论”。其原因是“这个所谓的女朋友来无踪去无影,既无名又无姓,仅露一面从此下落不明。老衲不禁疑惑:到底是萨白话添油加醋临时拉个MM来跑一趟龙套尼,还是萨对师姐热心过度而导致该女与萨一拍两散尼?”---也就是说,和尚兄怀疑,这个“女朋友”可能是莫须有的“油”与“醋”!

读禅人兄的这篇文章,我们好像看到一位高明的魔术大师在变戏法!他先是拿出来一张白卷,然后手一抖,居然从一张白卷里变出了个“女朋友”!就在观众的叫好声还余音袅袅之际,大师手又抖,乖乖不得了,如花似玉的“女朋友”居然又变成了添油加醋之所谓“配料”!最后,大师的妙手再一动,观众目瞠口呆的发现,配料也不见了,魔术大师手里拿的,还是最初那张白白的白卷!

说起禅人兄的变戏法,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他的形容张王。在他的笔下,读者可以惊奇的看到,他先是封张王是一个斯文的白面书生,就在大家为这个说法的隐喻还在推敲之际,他和尚笔一转,乖乖不得了,书生的斯文不见了,呈出的,居然已是张王摇着扇子幸灾乐祸的模样!最后,和尚笔下更不超生,轻轻再一动,读者目惊瞠口呆的发现,张王干脆变成眉飞色舞的如王痞子了!

是所谓刀笔欤!

武王《笔书》云,“陷水可脱,陷文不活”。古之人不余欺也!

禅人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刀笔这样了得,本来由他一边考证,一边索隐,是最最人尽其才的。可是他和尚硬是悯天忧人,依然坚持要走纯考证的路子,不肯带半点索隐的云彩,非要给自称索隐派的张王留碗饭吃!阿弥托佛,真是菩萨心肠!

正因为禅人兄有一副悯天忧人的菩萨心肠,所以看到他忍心怀疑花姿招展的“女朋友”或许是添油加醋的“莫须有”的谨慎,就不得不格外给予注意。

需要注意的,不是别的,正是萨苏本人会不会真的添油加醋,给自己猛添配料!

诗曰,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那末,对于萨苏有关他自己“昨日”的文章,用对待“昨日死”的态度,就并不算是荒谬无征。

关于死后的问题,研究神仙的名家茅十七 先生在他的大作里,说的很透彻。茅十七先生指出,原来人死了,变成鬼魂之后,会碰见孟婆。而那婆娘会不怀好意的给鬼魂们灌下各种风味的汤,其目的呢,竟是要把鬼魂作成地狱里的小吃灌汤包!

那么,萨苏兄的“昨日之死”又如何呢?萨苏兄的“昨日之魂”会不会也被灌了各种风味的配料汤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听听有关专家的意见。巧的是,专家及时雨般地翩然出现,他不是别人,正是抓鬼有年的钟馗(ghostmaster)!

钟馗兄掷地有声地说,“萨兄是属于那种诡谲文人一类的大儒,白话起来时常皮里阳秋云天雾地,让人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您如果完全从萨兄自己的文章来推断他的生活习性,很可能会回溯推出一个萨兄文章(心慕)中的萨苏,而不全是生活中的萨苏。”

一针见血!

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从萨苏兄自己的回忆来推断他的“昨日”,一不小心,就会上了孟婆的当,考证出的不是鲶鱼,而是风味别样的“配料”!更明确地说,对萨苏兄自己的回忆不能轻信!

研究萨苏兄的“昨日”问题,所有的人都可以自抒己见。但是在没有使人信服的真凭实据之前,谁也不比谁更权威!所有的人中不但包括考证派的禅人,包括索隐派的张王,也包括萨苏他自己!

换言之,萨苏兄在研究他“昨日”问题上,也不过是各种流派其中的一个而已。可名之为回忆派!

现在,回忆派的萨苏兄似乎警觉到昨日的自己有可能会被灌汤包,所以他要“千言不如一默”。这种令人痛感失望的态度,在萨苏的粉丝看来,实在是负责任太过。而在考证派的禅人看来,更实在是谨慎的多余!---因为即使您不一默,他也未必就相信您的千言!

他残忍地怀疑女朋友可能是莫须有的酱油醋就是一个例子。

考证派的禅人兄的怀疑其实也就是向我们宣布,研究萨苏大学情史问题,如果只是在萨苏的回忆中按图索骥顺藤摸瓜,那么就无异于刻舟求剑海底捞月! 找不着剑也摸不着月亮的禅人兄倔强地说,要改变他原先的结论,得让他见到真凭实据。可是真凭实据到底该向哪里寻呢?

在考证派的禅人兄陷入萨苏文字里的茫茫旷野的时侯,在回忆派的萨苏兄迷失在记忆里的重山复水的时侯,究竟有谁会亲切的告诉他们走哪个方向才见到杀牛宰羊柳暗花明的杏花村呢?

索隐派张王当仁不让,“我指给您看! ”

元宝推荐:神仙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什么叫真知灼见,今天才开眼啊。这花不送张王,那也是白长的!
家园 啊呸!等了半天又在钓鱼
家园 张王兄太过分了!

玩笑。

张王兄现在学的和老萨一样:都是且看下回分解。

家园 我看这招大家都学会了
家园 那那那,前几日端着架子拿和尚一把,说

“索隐内容岂能轻易倾盘托出,让禅人兄捡现成便宜!”现如今和尚已经自力更生考证了萨的风流艳史了,您的索隐却还不肯出手,看把雪太傅都惹得随地吐痰咧。

家园 还是钓鱼啊,这下胃口又被吊高了3分
家园 羯鼓一挝,万花齐放。

兄台好文,读来如醍醐灌顶,浮一大白!

家园 ……

我是从别的网站上追踪到这里的……瞪大了眼睛瞧着呢~~

家园 【第三回】穿心(一)

索隐是不容易做的。一来固然是因为学问的艰难和作者的局限。二来也是因为易被很多搞考证的人误解和攻击。当年蔡孓民先生搞《石头记》的索隐,就不幸被考证派的祖师胡适之千疮百孔地当了接箭的草船!

有名的例子是,第六回凤姐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蔡先生索隐出这是影汤斌死后徐乾学赙送的二十金;又第四十二回凤姐又送姥姥八两银子,蔡先生又索隐出这是影汤斌死后惟遗俸银八两。

胡适之看了,就充分发挥徽商的天分,算计着,这八两有了下落了,那二十两也有了下落了;但第四十二回王夫人还送了刘姥姥两包银子,每包五十两,共是一百两,那一百两哩?

数秫计毫如老吏盘帐,精明不苟处不仅会使蔡先生汗出如浆,就是我们这些旁观者,也不禁为之打了个寒颤。索隐如危楼,不敢高声语,恐怕胡博士之流咄咄逼人!

然而,我们读唐德刚的《胡适杂忆》,竟知道胡适是不喜欢《红楼梦》的。接过胡适孤本密卷的周汝昌则说的更直接泼辣,“胡先生啊,他根本就不懂得欣赏红楼梦的文学”!

说起这位大才磐磐的胡博士,忍不住要提一下他当年研究禅宗,把那个神龙藏尾的神会和尚识破,成果赫赫!一次,梁实秋对胡适论及禅学,说自己正在看日本铃木大拙等写的丛书时,胡适当即辞严色正说,“他们是骗人的!” ---而骗人的铃木大拙呢,也不客气,反唇相击,“那个胡适啊,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禅学”!

胡先生的考证红楼梦,功过正反自有人闲说,胡先生的研究禅和尚,是曲非折也不劳我们评定。然而单单看他算计刘姥姥两包计一百两银子,似乎可以学步笑颦的来一句,考证派的胡适之啊,他也不懂得什么是索隐学!

什么是索隐学,张王曰,一言以蔽之,就是想象!关于想象,《韩非子•解老》说的最好,“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安其图以想其生也。”

具体到了萨学索隐,就是以萨苏文字里的象骨,想出一个活生生的萨苏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这样总结他的心得,“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噫!前贤不远,吾辈读萨苏文,安得不索隐其为人!

问题是,我在上一回讲,如果只是在萨苏的回忆中按图索骥顺藤摸瓜,那么就无异于刻舟求剑海底捞月!现在呢,又说要以萨苏文字里的象骨,想出一个活生生的萨苏来。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乍看略相似,其实不!

因为,萨苏的回忆与萨苏文字是有区别的!

元宝推荐:神仙驴,
家园 我说,老兄,卖的关子咋还没解呢?

我等的花都谢了...

家园 对不起。耽误您和花了。

但其实我也有苦说不出。

因为实在觉得萨苏兄人不错,心不忍哪!

但既然来您这样说,使我终于下决心,给他来一个痛快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