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弟结婚姐买单”有感 -- 大西洋14

共:💬194 🌺678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字的真假,我不好评论

但是生活里,这样的事情真的有啊,只是形式和内容略有不同罢了。

过去,我们常听说儿子不好当,在媳妇和自己的母亲间受夹板气,其实,女儿就没有吗?

以前在报纸上看过一个连载---我的婆婆吃了我全家---题目记不太清,也可能就是大家说的网络小说吧,有人看了以后说太假了,我说,只可能是程度的不同,但我相信有这样的事情。

双面胶不就是一个看得人说不清的故事吗。

世界很现实,人生很精彩,可我们每一个人都背负着太大太大的鸭梨了。

家园 而且父母年纪一大,就都很倔。说他们几句也是白说

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家园 浙江好一点, 很多人家都分女儿家产的。

我觉得是因为浙江传统地少,手工经济发达,即使在过去,农家女子也有种地外的收入来源,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不亚于男子, 所以地位相对也高。 我奶奶就做手工线面,拿去和乡民换麦子,对家庭收入非常有帮助。后来她死的时候,把多年攒的一些银圆银器分个子女,我两个姑姑分的大头, 理由是女儿们早年帮着家里做事做面比较多,比儿子们都辛苦。我外婆是小镇居民, 她妈妈一直和她一起住, 我太婆死后,外婆也是继承了祖屋的大头。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人说闲话的。 但现在网上还有人说和女儿住名不正言不顺,还有一大堆什么拼命挖女儿贴儿子,只疼孙子不疼外孙等等的。落后的让人匪夷所思。 民国初年的时候,我外公每次去看他外婆, 他的外婆都会偷偷塞十多个铜板私房给他,还给他带酒糟回去做菜吃。老外婆的私房是农闲做酒卖酒存的。外公的外婆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都晓得要爱护自己的血缘后代,不管儿子女儿。 这些网上故事中的父母实在糊涂。居然还有为其分辩的人, 更加糊涂。

家园 再谈这个问题

第一、“女儿女婿其实刚开始工作,还没啥存款。”没啥存款就能给女婿家1万美金,给女儿家3000美金就拿不出来?别说什么女婿家在帮他们带小孩,实际上是女儿家一直想要小孩过来,他们一直不给而已。

第二、既然知道儿子是一直有病,家里经济条件又是这么差,父母辛辛苦苦让女儿上到博士图个啥?难道是图个提高国家人口素质的虚名?还不是为了能给家里减轻负担,如果大家都像这对女儿女婿一样的话,那好,以后儿女初中一毕业就自己打工挣钱去吧,想上学,想都不要想!

第三、现在国内结婚买房子,现在的房价,不需要家里面给资助的有多少?要求是极其合情合理的!!

家园 多不多也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说的清的

美国谋杀高的地方,除了毒品黑帮以外就是高收入区了。出了杀人案子就会影响到社区的房价,所以那些高尚住宅区里,一出案子无数的人打招呼控制影响。这些都不会上新闻就是了。这些人要钱的手段不多,可谋财害命的就多了去了。

家园 说明北方的封建残余比较严重..

俺看到的几个案例也直接跟北方有关...

家园 哪来的一万块?你梦出来的?

自己睁大眼睛看看。

工作之初,赵思楠夫妇的生活依旧非常紧张。魏涛参加工作不到半年,赵思楠也刚满一年,他们的工资收入还很低。在美国没有汽车就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他们的工薪除去三分之一的税,每月1300美元的房租,以及汽油费、汽车保险,拿到手的也就只剩点零花钱了,来美国好几年了,他们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一次,两个人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在国内买的,魏涛平时也经常穿着从国内带来的鞋。赵思楠直到被害身亡连条项链都没有。

   魏涛上班后,因为单位在宾州,离家每天要往返四五个小时(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很不安全,才花钱买了一辆6成新的二手车,替换掉了那辆花1000美元买来的连玻璃都破烂不堪的旧车。在美国读书这几年,两个人一直住着小得不能再小的房间,而且除了一堆书之外一无所有,为了能早日将孩子接到身边,临回国前他们刚刚租了一间稍大一些的房间,并置办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为了这次回国,赵思楠和魏涛已经倾其所有,在赵家遇害后,他们夫妇身上只剩下1000美元,甚至还不够他们回美国的路费。获悉他们遇难之后,赵思楠在美国的公司的同事打开他们夫妇的保险箱,里面空空如也,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任何贵重物品。

美国生活费很高的,这种刚刚踏上工作正轨的还没存下那么多钱,哪里来的那么多现金?你自己做梦变钱去吧。

该杀?治病是救急,人家把钱都弄来了,买房子就说不上是了。就算人家有钱,也得让人家缓一缓吧?哪弄那么多现金来?

家园 你能放狗看看再发言吗?

1、没啥存款的意思是,就这1万美元。不给自己的小孩,给谁?别说赵家带小孩的话,如果给赵家带,他们寄回来的钱能用到孩子身上?这对夫妇出国的费用就是男方家长出的,谁对他们好一目了然。

2、图啥?就算养了牛图挤奶,也得慢慢来吧。家里已盖了新房,又要在县城买房,敲骨吸髓啊。

3、到儿子这边您倒宽容了,不提要儿子给家里减少负担了,倒过来要贴钱给儿子买房了,合情合理还加上“极其”。家里这么困难,晚两年买房不行啊?

家园 看主贴的时候我也在这么想

不过,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亲情意识。看到有人利用这种亲情也格外令人心痛。

家园 这个哈,是很普遍的,

我父亲就是这个情况,他还有个哥哥一个妹妹。

我爷爷奶奶虽然是农村,但条件不算差(以80年代晚期农村和小城镇的标准)。

家园 男权不男权还是其次,我怎么觉得就是“女人折腾女人”的新版

以前是媳妇熬成婆,然后再虐待新的媳妇;现在是女儿像吸血般找别人家的儿子要车要房要钱,那家的儿子自然就得拿全家的血,包括自己家那个女儿的血,给供着。女人啊,何苦要难为女人。

说白了这个和男权不男权没多大关系,而和中国人不讲给别人后路,失势的时候哭哭啼啼,得势了就小人得志不把别人当人的劣根性有关。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腐败,底下的人活不下去,造反,然后新皇权再腐败,底下的人再活不下去,再造反。。。这个转不出来的圈子,也是这个原因。

我在美国,家里沾亲带故的亲人中有美国白人。其中有一对老头老太太结婚的时候都是租的房子,家里第一台电视都是拣的别人丢下的,因为那老头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不好好学,天天玩去了,毕业的时候是穷光蛋+找不到工作。可是人家后来一起奋斗,现在身价也是上百万近千万美元的了。

一个社会,有吃人的,必然就会有被吃的。中国人之所以会被自己人吃,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哪天有吃身边的人的那个机会。这就是问题所在。

家园 想几十年就清除两千年封建思想,很难,咱们已经算好的了
家园 这话我不同意

至少我所了解到的,广东和福建很多地方对子嗣非同一般的看重。为了要个男孩生七八个孩子在广东农村很多,没有生男孩的媳妇在婆家根本抬不起头来;福建是男童拐卖的主要接收省,甚至有老人没有结婚却有“儿子”。

总体而言,男女平等在北方更为深入人心,在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城市中这点做得不错,但在广大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家园 也有道理,俺有好几个温州的朋友,上面有3-4个姐姐..

不过,俺对男女平等在北方更深入人心这点,持保留意见

至少北方的婆婆,比较那个啥.

俺身边有好几例这样的例子:婆婆觉得媳妇懒,不好好服侍丈夫,然后小两口日子就不好过了.

家园 这属于婆媳关系范畴

在婆婆眼里,媳妇永远不如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儿子。

而我所了解的几桩北方女孩嫁给广东男孩的婚姻中,婆婆最关心的是抱孙子,如果第一个孩子不是男孩,女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在我家那片,因为山东省有政策,农村要第二个孩子的人很多。我的亲戚中这样的人都是因为感觉一个孩子实在太少,儿子和女儿都是一样养。儿子结婚各种聘礼和彩金男方出,嫁女儿的嫁妆也不是小数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