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 -- 妖猫drake

共:💬137 🌺17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四)

P.S 伞兵总算登场了,呵呵。先道个歉,国庆七天俺没法上网,这东西要停个几天喽

4. 在夜色中跳向布克林河曲

9月23日的晨曦中,Zarubentsy东侧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两个德国师星夜兼程从Kanev赶来,此地纵横交错的地形给德军的快速增援造成了巨大困难。苏军还对部分沟壑进行人为加工,形成难以逾越的反坦克沟或隐蔽良好的战壕,让进攻德军吃尽了苦头。

但苏军自己也面临不少问题,他们缺乏足够的反坦克武器和火炮(有资料说有部分45毫米火炮或迫击炮),随身携带的一点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大量的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护,也不太可能被运回对岸,只能被扔在散兵坑中任生命一点点的流逝。

苏军自发行进间渡河产生的问题在此时集中的爆发了,部队缺兵少将、弹尽粮绝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军没有花时间收集足够的渡船,临时找到的几艘渡船难以承担繁重的后勤补给、增兵和运送伤员任务,更糟糕的是,德军的远程炮火还在向一艘艘渡船“点名”。

水运能力的不足也影响了苏军对登陆场核心阵地的加固和整修,登陆场苏军既没有中型反坦克炮,也没有沙袋,铁丝网、钢筋等材料,因此虽然苏军建立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阵地的实际反坦克能力极为有限。

德军可不会因为苏军缺乏反坦克能力就不用坦克,相反24装甲军和47装甲军(XXIV Panzer Corps/XLVII Panzer Corps)在经过艰难的急行军后,陆续投入向登陆场发动冲击。

但德国人的增兵力度明显超过了Zarubentsy和布克林河曲附近区域的承受能力,到9月26日,足有9个师的德军拥挤在狭小地域,其中不少是重装师,大量的天然沟壑使得德军车辆发生了数以百计的车祸和“堵车”。因此德国人没敢贸然进攻,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在苏军仓促构筑的防线外“围观”,确保苏军不会破围而出。

此时不少德军将领认为第聂伯河防御战已经宣告失败,布克林河曲登陆场将会一点点的扩大,最终迂回基辅。红军方面更是从上到下都信心满满,甚至要提前为成功突破第聂伯河而弹冠相庆的意思。

当时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的Marshal S.M Shtemenko什捷缅科大将在《战争时期的苏联总参谋部》一书中写道:“当时没人相信我们会被从布克林河曲打回来,更没有人做有关于在这种情况发生后再次在基辅附近地域渡过第聂伯河的计划。上到总参谋部,下到方面军指挥部,没有任何人相信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小猫自己译的,手里有纸本的中译本,但是却没带来魔都,有哪位手里有电子版的,发一下官方译文吧,多谢)”

9月中旬,当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前锋离第聂伯河还有百英里之遥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就在计划发动一场大规模空降行动来支援地面部队。当时最高统帅部手中还掌握着多个齐装满员,训练有素的精锐伞兵旅,于是第一、第三和第五伞兵旅的一万多条彪形大汉被集合起来,Ivan Ivanovich Zatevakhin少将成为这支临编伞兵军的司令员。苏联红军空降兵司令部Directorate of Airborne Troops则为这支临编军派来了全套军部人员。Ivan Ivanovich Zatevakhin少将在1941年4月曾担任过敖德萨军区麾下第三伞兵军的军长。

待伞兵军组建完成后,最高统帅部将这支部队的实际指挥权交给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部。瓦杜丁明白空降作战是最高统帅想出来的点子,空降支援行动的作秀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战术意义,但却是一次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的行动。

为了做到保密,整个沃罗涅日方面军只有三个人参与了空降计划的制定,除了瓦杜丁外,大本营代表朱可夫是整个计划的主要制订人,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政委,未来苏共总书记尼古拉.赫鲁晓夫中将则没日没夜的看着朱可夫,直到9月19日计划完成为止。

考虑到大本营预备队伞兵旅充足的补给、娴熟的技能和先进的装备,朱可夫等人拿出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由于瓦杜丁和朱可夫都曾担任过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整份空降计划堪称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瓦伦丁给伞兵部队的任务在9月23日夜间到9月24日黎明前趁着夜色空降到布克林河曲(Bukrin Bend)的西面,落地后迅速集和起来,建立一条全向防御的防线,阻滞德军增援布克林河曲,同时部分伞兵需尽快向布克林河曲攻击前进,争取打通空降场到登陆场之间的联系。

到达布克林河曲的苏军缺乏反坦克火器,45毫米炮已经是他们最好的装备,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用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手雷对付德军缓慢蠕动的铁乌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军引以为傲的大炮兵此时并不能为第聂伯河右岸的友军提供多少支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布克林河曲右岸的苏军已经陷入德军重装兵团的合围之中,苏军高层却乐观的认为渡河作战已经大功告成,时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的Marshal S.M Shtemenko什捷缅科大将在《战争时期的苏联总参谋部》记下了当时的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没有德国和美英伞兵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苏军却拥有二战中最为庞大的伞兵部队。其很多装备很有特点,比如空运坦克和装甲车等,苏军在1935年便组织过宏大的伞降演习,地点恰巧在第聂伯河和基辅附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五)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六)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七)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八)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九)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十)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11 )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要看河的相对走向了

如果是一段从北向南的河曲部分,江左也能是江东啊

家园 什捷缅科这胡子帅
家园 花谢老兄。。。俺这个手,实在是太多谬误了
家园 辛苦辛苦

继续继续,俺们还把把等着看呢

家园 先花后看
家园 悲剧也得花!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五)

P.S 图已补上,呵呵

5.机关算尽:沃罗涅日方面军三巨头的如意算盘

根据朱可夫等人制定的计划,第二航空军(the Second Air Army)将在空降开始前对着陆区进行详尽的空中侦察,并在尽一切所能从空中支援第一乌克兰方面军,简而言之,就是从空中发现并消灭所有挡在红军和第聂伯河之间的德寇。

空降行动开始后,前线空军就要把主要精力从遮断变为对着陆区的近距空中支援,弥补伞兵部队由于无法携带重型火炮导致的支援火力部队的问题。

空地配合,伞兵部队还专门配备了携带大功率无线电台的引导员,他将随时随地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并负责伞兵部队与强击机中队和部署在第聂伯河左岸的远程炮兵之间的联系,根据战场形势呼叫各类火力支援。

不过考虑到苏军航空兵的实力,实际上红军不可能长时间掌握第聂伯河右岸着陆场的制空权,夜间也只有波-2这样的袭击机能够提供聊胜于无的支援。而所谓部署在左岸的远程炮兵,虽然占尽地利,但先期抵达的炮兵数量较少,射击诸元和步炮协同也缺乏自己的研究和考虑,实际作用有限。

根据伞降计划,伞兵将在着陆场孤军奋战至少一天两夜。第一和第五伞兵旅作为第一空降波次在头一个夜晚空降在距第聂伯河15英里的右岸着陆场。这批部队着陆后必须迅速集中起来,就地构筑防线,并清理出一块10英里宽,拥有15英里纵深,直达河岸的着陆场。

前线航空兵将向这块登陆场中空投地面所需的装备、弹药和补给物资。第三伞兵旅也将作为后续部队在第二个夜晚降落在着陆场中。在第二个黎明到来时,兵强马壮的伞兵部队将接应渡河的大部队,并向右岸纵深发起试探性的攻击。

为了完成野心勃勃的空降计划,莫斯科将180余架运输机划归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这支可观的空运力量将负责杂整个行动中运送兵员、装备和补给。有趣的是,与大洋彼岸82和101空降师的同行们一样,红色蒲公英们的空中卡车也是道格拉斯DC-3系列——Lisunov Li-2是DC-3的“异国子孙”,苏联在1936年搞到了这种飞机的生产许可证。

除此之外,莫斯科还从各地运来35架滑翔机和牵引机组随时候命。出于保密的考虑,这个空运航空队被隐蔽部署在Lebedin的五座机场中,这些机场距离预定着陆场大约110至140英里。

为了保证如此庞大的机群能够在漆黑的夜空中准确、按时、齐装满员的到达预定空投空域,第一乌克兰方面军秘密在前线机场和预定航线上建立起大量的无线电信标和灯光引导系统。被安排第一批伞降的伞兵部队也随身携带了便携式的信号灯和无线电信标设备,预备在落地后立刻用这些装备为后续运输机“指点迷津”。

作为在战前拥有最庞大伞兵部队的国家,苏联在30年代的多次演习中试验过夜间空降,伞兵此时装备的信号灯光系统除了在战前的演习中使用外,据说也在41年的几次夜间伞降反攻和迟滞作战中接受过战火检验。

但是出于对复杂技术装备的不信任,瓦图京等人也为伞兵们规定了简单有效的通讯手段,比如信号枪和特定组成的篝火堆等。与旗语类似,在红色蒲公英中,特定发数和颜色的信号弹能够组成复杂的讯息,比如已集结部队的规模,所受到的攻击强度等。而组成特定形状的篝火堆则是丧失包括信号枪等装备后伞兵与后方最后的有效沟通方式。由于不需要任何额外装备,篝火通讯成为每一个苏联伞兵都要熟记的保命“语言”。不幸的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篝火通讯将在几天后向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报告伞兵们的最后讯息。

第一和第五两个伞兵旅共需500架次才能全部空投(原文用了“sorties”,lutao66 指出这里的意思是“架次”,多谢指点。),这支部队只有随身的轻武器,像45毫米反坦克炮这样的“重武器”只能有滑翔机运载,前文我们提过,布克林河曲两岸遍地沟壑,没有任何供滑翔机降落的天然平地。在计划中,第一批落地的伞兵将对通过拆除预定着陆区内的一段铁轨清理出一片平坦开阔、可供滑翔机安全着陆的区域。

出于安全考虑,方面军指挥部将滑翔机机降的时间定在了第二夜。这也就是说,第一批伞降的部队必须依靠自己手中的轻武器在着陆场孤军奋战一天一夜,除非他们打出一片较为稳固的着陆场,并成功清理出供滑翔机使用的空地,否则重武器将永远无法送达地面部队手中。

当然,在朱可夫、瓦图京等人的想象中,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第聂伯河左岸的炮兵和空军将为伞兵们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类似的远程炮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中无数次将崔可夫的第64集团军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朱可夫、瓦图京和赫鲁晓夫都曾亲历斯大林格勒战场,他们见识过苏联重炮隔伏尔加河怒吼的威力。而且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部估计渡河的援军在两三天内就可以冲过河去,到时候两支部队胜利会师,德国人的丧钟将在第聂伯河上空回荡。

利用贴图聊聊苏联伞兵的滑翔机吧

这时候苏联伞兵已经不用TB-3作为主要载机了,Li-2虽然大规模生产较晚,但也基本能满足苏军的空运任务。

由于苏联空军还是一支战术空军,苏联高层也没有太多精力和资源来提高空军空运能力,这种缺陷和落后直接影响了苏联对战略空运的认识。日后的柏林大空运确实打了苏联人一个措手不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当时苏联伞兵已经没有多少安东诺夫A-40/KT-40,也就是著名的空降坦克的滑翔部分,但是这东西还是很适合运输较重的装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运兵滑翔机方面,此时挑大梁的是安东诺夫Antonov A-7和格里卜夫斯基Gribovski G-11两款,上图为G-11,下图为A-7,也叫RF-8(Rot Front-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安东诺夫A-7是在1939年开始设计,41年首飞的。据说其设计和制造都受到了德国机降部队的影响。其长度为10.54米,可以搭载1760kg质量,包括驾驶员一般可以带7名成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其起落架减震装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格里卜夫斯基Gribovski G-11较安东诺夫A-7更小,长度不到十米,但是其载重能力较大,达到2400kg,因此其从1941年首飞到1948共制造了近600架,而A-7只造了400余架。不过由于安东诺夫的名气比较大,因此在绘画作品中A-7的曝光率高得多。由于两款滑翔机的质量都不大,所以TB-3 SB-2 TU-2 Li-2等理论上都可以同时拖拽两架,但一般都是只携带一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的来说,苏联伞兵在大规模战术空降中不太喜欢对着陆场十分挑剔的滑翔机,除非用于运送大型装备,一般不会像英美德那样以机降部队抢占要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六)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七)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八)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九)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十)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11 )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完)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宝催下文!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有空给介绍一下苏联的滑翔机?
家园 第一张照片里的那个小炮怎么像是德军的
家园 Sortie应指军机出动的架次。
家园 45mm 19-K也算是PAK35的异国兄弟了

莱茵金属在24年秘密研制了一款反坦克炮,28年投入生产,被称为3.7 cm Pak L/45,29年提供给苏联一批。

苏联根据这种火炮仿制了37毫米的1930型1-K反坦克炮,32年又用1-K的炮架换装海军速射炮的45毫米身管,还把轮胎从金属轮换成了橡胶轮,这就是1932型 19-K 45毫米反坦克炮。

德国那边也是用莱茵金属3.7 cm Pak L/45的设计为基本型,改进轮胎等部分,但是炮管基本没有改动,产生了著名的3.7 cm Pak35/36。所以这两款火炮在炮架、护盾等方面极为相似,轮胎方面在轮毂上面有较大差别,炮管长度不同,但是分辨并不容易。

家园 花谢老兄指出,已修改
家园 说起来,在胜利的黎明中倒在分离分子枪下的瓦杜丁大将算是

我觉得还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