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论真与假 -- 魂与梦

共:💬4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再论真与假

再论真与假

要说真,人世间最真的应该莫过于初生的“赤子”了。纯真的婴儿是不知道任何虚伪和狡诈的,他们连撒娇做作都不会,只知道饿了要吃,困了要睡,高兴了便笑,气恼了便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他之所以用赤子来比喻道德深厚之人,无非就是为了取其没有一点虚伪之意,所谓“浑浑然赤子之心焉!”

但是这种赤子之心能维持多久呢,这可就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了。请注意:我在这儿所说的“教育”,却是和文化程度毫无关系的。我在东北工作的时候,当时根本没有住房(那时的房子都是“分配”的,这可能会让现在好多买不起房的人心想往之。可是我一去报到,厂里的人听说我们已经结婚,想要一间住房,便大笑着说:要住房,至少要22年工龄!我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听了,又作何感想?),我只能在城乡结合处租了一间居民的小屋居住。由于孩子太小,进托儿所太不方便,我们把他白天托在一个老太太家。她的男人是拉板车的,家中有好几个孩子,但都十多岁了,家境当然很困难。老太太不识字,但她坚信一点:做人要讲良心。因此她对婴儿是极好的,我家送过去的婴儿吃的玩的东西,她从来不准自己的孩子碰。她对孩子的教育原则是:不是你的东西,你就不应该去想它!

这样的教育现在是很少能见到了。我可以举一个实例:我曾听见一位妈妈教自己的孩子念《三字经》(这在目前还是很流行的),在学到“融四岁,能让梨。”这一句时,这位妈妈说:你看孔融小时候多懂事,他知道小孩要吃小的梨,把大的让给哥哥,这样,他就会得到大人的喜欢,以后他就有好的东西吃了。

凭心而论,这位妈妈的说法并没有错,用心可能也是好的。但我总有些担心,这种说法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让梨是为了“大人喜欢,以后有好东西”的阴影,违背了教育的原意。比起我刚说的那位不识字的大妈来,似乎标准低了一个层次。

在学到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时,有人就对此嗤之以鼻,说:“原来也是为了成其私啊!”我曾在《后其身后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一文中指出,老子在这儿只是说明,“成其私”是这么做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后果,却并不是说是这样做的目的。相反,纵观老子的思想,他是一直主张“功成身退”“少私寡欲”的。如果真是以“成其私”作为目的,或许一时也能如愿,但长此以往,总有一天是要身败名裂的。

因此我觉得,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了做事是为了“成其私”的概念,这无疑是一种失败的教育。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应太苛求,毕竟那位妈妈还是在从好的方面教育孩子,只是应该更注意一些而已。

但是我又想到,很多弄虚作假的风气,就是在不知不觉的“小事”中养成的。我们都知道,很多刚开发的旅游胜地,当地居民往往是十分淳朴的,但旅游的人一多,很快风气就变坏了,尔虞我诈越来越盛行,最初的那种淳朴再也见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也举个真实的例子:六七十年代,集市上经常可以见到用粮票换农产品的情况,农民们把自己家中仅有的一些蔬菜、鸡蛋之类的拿出来换粮票,以达到填饱肚子的最低要求。但我就亲眼见过,有几个城市中来的青年,看到有的农村老大爷在用鸡蛋换粮票,觉得有机可乘,便结成一伙过去,一个人蹲在地下挑鸡蛋,另两个和老大爷讲价,乘他不注意时,挑蛋的那位便把几个蛋从裤裆下滚到脚后面,等在那儿的一个同伙立即捡起来放进包中,等到老大爷发现少了鸡蛋时,早已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了。

这事当然是以玩弄小聪明的城市青年得了便宜告终。(顺便说一下,这种小聪明正是老子在不少地方都明目张胆反对的小“智”。)但是农民也是不会一直这样吃亏的,他们很快就会学得变本加厉的“精明”。再加上流通环节中的弄虚作假,于是从洒了水的蔬菜、涂了色的鲜果,到注了水的猪肉、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便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了。

把众假盛行的“原罪”加在偷几个鸡蛋的青年身上,自然是不合适的。但这种沾便宜的私欲的确是万恶之源。如果政府不能在教育上,在道德舆论上,甚至在法律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制约,就必然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达到返本正源的目的,却不是我这篇短文力所能及的了,但愿有志者共勉之。

关键词(Tags): #老子#再论真假。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启发。这个区别,的确是很细微也很难把握

顺便提一下,以前就是知道“赤子”这两个字,现在知道“赤子”的本意了。以前算知道,现在算认识了解了。先谢一个。

理想的状态,的确是“无私,故能成其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空”了,才会“有”。仔细体味,很有味道,具体做来,还需要拿捏得处。个中滋味,实在是妙而不可言。

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他是以“成其私”为目的,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能成一时,很难成一世。迟早会被人看出真相,到那个时候,反面效应会更强烈。

家园 【讨论】

谢谢。铁河主(还是应该称铁总编?由于我进河时间不太长,又不太注意了解河中情况,称呼很可能有不当之处,先在这儿道个歉。)的看法很正确。老子的哲理的确是充满辩证的,而且对很多时弊的根源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惜往往被现代人误解,有些人更是对他抱着反感或不屑一顾的心态。我很希望能用我的微薄力量增加一些一般人对这一祖国文化宝藏的理解。这也就是我虽然已经年龄不小,但还是借河中这块宝地发表一系列老子的学习心得的原因。杂文的观点很可能有不当之处,欢迎指出。谢谢河主的关注。

关键词(Tags): #老子#真假。
家园 We lost a child within,

to become an adult without.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