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国究竟有没有科学家 -- Davi

共:💬40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不起!请删
家园 看 了 这 文 章, 首 先 感 觉 是 应 该 献 花,

其次,文章确实在某些方面说到中国科研的痛处了:经费不足,重复设立专业,学位与金钱挂钩,职称与论文挂钩,等等。总之,只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 想 来 让 人 心 痛!

家园 有点小错误

“我去的学校是俄罗斯在压力加工方面一流的大学,3万学生(要知道俄人口才2亿多一点),够大的学校吧。他们最大的最老的系冶金系,50年了,共培养了8个博士。他们的博士要求毕业时研究成果必须得到工业应用,否则不予毕业。而我们是什么情况?就以某大学为例,一年招收500个博士,不知道这些博士毕业时的水平是怎样的。 ”

这段貌似有误,苏俄的教育体系跟欧美的不同,苏联博士下面还有副博士,副博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博士水平在我们的长江学者到院士之间,博士也不是谁都可以读的,只有读副博士期间有优异成就的才可以读,毕业就更难了。在苏联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基本都可以评院士了。

还有就是现在国内博士也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毕业,我们研究所每年都有一两个读不下去退学的,延期的也不少。

家园 这篇跟浙大有什么关系啊?看不明白。

就凭唯一一句跟浙大有关的话:

IPv9以及相关的产品出来之后,原本要价奇高的被美国垄断的生产设备价格也随着降了下来,谢建平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平玲娣说,他们是曲线救国。
就“可惜了浙大校训”啊?

家园 不这样,就弄不到课题,一个大课题组几十个人就靠这个养呢

就这样,河里还有人说资金太少了,该更会烧钱才对。

关键是,你烧钱也要烧出来个响动啊。。。。

前几天听老板讲一个报告,要申请个973,据说要搞四千万的钱,号称要发表180篇论文,若干sci。。。说真的,我跟师兄暗地讨论,觉得他这个项目,几百万应该就差不多了。关键是不会出东西。。。那项目申请写的,就是给那些领导看的罢了,什么大扯什么,什么牵涉外交啊国家安全啊什么的都往上面扯。

家园 国内的期刊已经废掉了

几十年前我们的中文期刊国外是有专门的人翻译的,因为他们觉得应该看看。

现在只有我们自己娱乐了。

家园 你说的和我看到的不大一样

首先说一下,我是认同国内科研环境比较浮躁这个说法,但是国内的科研环境不是一无是处。就我的专业来说,目前国内如果想在高校获得教职,要么是本校毕业留校,要么就必须有海外留学背景,当然特别优秀,能够在一区发表论文的可以例外。所以国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很清楚,国内最近十来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前沿研究上我们做得比较太好,但是科研人员不都是在前面找寻野鸭蛋那些人,当然也可以说中国人大灌水,但是灌水灌到SCI一区杂志上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还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

家园 首先,我很高兴

在5年之后,还有人关注我的这个旧帖子。

我也很高兴国内的现状终于有所改善。出来的久了,就不了解情况了。

家园 也有几个还不错

尤其是新兴学科的,中国科学就算了。

家园 送了这么多次花,头一回得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