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生活接触过的国家和其国民性 -- 沉静的悲哀

共:💬264 🌺276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印度人,与沉静兄商榷几点:

原来您是个MM啊.

1)可以有留学英美机会的,大多是上等人家.您所感觉到的勤奋善良,确实是因为没有实质性冲突.现在掌握这个国家的,基本上是从英美回来的,特别受英国贵族文化影响极深.展开说的话,是一个宏大的话题.

不过圣雄甘地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参考,大意是:英国的绅士们,作为个人,都是大好人;但是当他们组成一个国家,那么这就是世界上最无耻的国家.

人性是很复杂的.08年地震后,我就曾经被一个印度的年轻朋友感动过:他向我询问如何向中国灾区捐款,我让他到中国大使馆或者红十字会,他后来可能真的去了.那是真心实意的.

2)至于在火车站等地方讨生活的人群.其实如果你有在国内旅行的经历,就会发现,中国很多时候也差不多.这跟民族主题文化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生存问题,以及--本来某些地方就是藏污纳垢之处.以后小心就是.

3)印度平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老百姓,确实是淳朴.这种天然的淳朴,很遗憾,目前国内比较少见啦--但愿以后会好些.

印度是个非常复杂的结合体.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面与他们打交道,也研读过他们的历史发展背景,可是我仍然必须说:我不了解这个国家,不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

世界真复杂.

家园 是休假,backpacker.
家园 多谢您的观点,接着讨论

1, 我觉得好多英国的绅士,或者所谓的中上层阶级,其实也挺无耻的。:P 而且他们value那种无耻的强盗文化。主流的英国人还非常snobbish.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但是我觉得英国是特别明显,而且对于这种观点还特别理所当然。

2, 我在国内的时候,也投诉过西安的小饭馆,和四川的旅行社导游吵过架(几乎是唯一的旅行团经历,因为那时候去雪山没有车票了,只能凑到一个旅行社里),但是觉得程度还是大比不上印度人。

家园 [求教]不择手段实现个人目的在印度是不是很受推崇?

受蒙蔽看了个三傻的印度电影。第一段就把俺雷翻了:男二号愣是装病,把一驾刚刚起飞的民航客机又骗到了地上。这放在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是犯罪呵。而几个男主角按其受教育程度,应该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俺真不明白那个导演想表现什么?能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他们好像不太缺这个……

家园 不是受推崇

而是在某些文化当中,达到自我的目的是不会受到谴责的,包括自己的良心--良心这个词,好象英文里面没有,总之不好翻译.

这点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相当的不同.中国人做坏事,心里面大致是知道这个事情不太好的,穷凶极恶的人,有时候夜里也睡不着觉.这叫"反求诸己".某些文化里面,这是理所当然,只要不受到惩罚就是对的.当然受到惩罚也是活该,自己人倒霉.

都是神的安排.你倒霉,你活该.GOD DECIDE.

信耶和华的那些人,也是这种思维方式.如果跟他们做生意,需要注意这点.

家园 小国也有搞得特别好的,比如说瑞士,我稍后会写到。

不过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人多的国家有优势啊。

家园 不能这么说

所谓大乘佛教是在中国发展的,比如禅宗虽说以达摩为祖,实际发展都是中国人搞的。以原教旨主义来说南传佛教(所谓小乘)更原汁原味一些。大乘小乘更多的是天朝上国思想发作后自我贴金的表现。

家园 我看印度和印度人(补)

说印度说得意犹未尽,再补一段。

印度文化里比较震撼的地方,其一是印度古典文学/印度教里的故事。我读书杂乱而不深入,具体的书名都已经不记得了。有一本是关于大神梵天,哈努曼和湿婆,即使是对于万能到可以创世界的大神,爱恨是非也不是可以控制的,是那种读过之后要深深地想很长时间的书。

另外就是印度教里的一种观点,人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年幼的时候学习,年轻的时候创造,中年的时候传授,老年就可以离开俗世,追求内心。

还有就是印度遍地可见的生殖崇拜,尤其是大神湿婆的寺庙,把神的形象简化到代表阳具的柱子。

在印度碰到的另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某天下午从新德里的一个寺院出来,门口的那条街上长长地蹲满了一排等着施舍的人,队伍大概有1-2千米的样子。然后开过来一辆大卡车,有头缠围巾(术语该怎么说?)的锡克人一家给他们分派食物,每人两张大饼一碗汤。排到队伍最后的,食物分发完毕了,只能失望地看着别人。

家园 强烈要求进一步阐述中国的“做亏心事”心理

大概在96年左右看《新华文摘》,那时国内算很有“品”的杂志。看到一篇杂文,内容是一国内知名学者和一西方知名学者的对话(忘了名字了,肯定是名人)。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大致是这样的:

西:如果你们中国人杀了人,假设绝没有第二个人知道,那么若干年后是不是自己也当这事没发生过?

中:是的。

西:如果我们西方人杀了人,即使绝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但总是感觉有双上帝的眼睛在盯着自己。

看的当时就无视了中西,认为是泛指两类人,但是自己深有感触的认为,做人的道德底线应该是做了坏事会觉得时刻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今天看到老兄你的文字,那么文中的中西似乎刻意而为啊!

家园 人家看咱们也觉得很可怜

人家一般是在大国的缓冲地带,这边有事那面有人管,那边有事这边有人帮,人家孩子基本上都是双语环境。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几万人的头就是president,跟咱们的核心的英文头衔一样,多好玩。咱这里几十万人的城市,还闹个县级市,顶了天一个处级干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在有几分报纸,头版头条是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头版二条就是隔壁家的孩子被自家的狗给咬了。然后几十人的议会会为是否要在某地建个厕所而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得全民公投。

家园 哪个鸟人说“中国人杀了人……自己也当这事没发生过”?

什么垃圾“国内知名学者”?

家园 人挤人挤在一起就容易形成随大流的情形

地少人多,就容易形成从众的心理,异类很容易被清除出去。而地大人少的地方,随心所欲的可能性就大一些,除了自己,没有多少人来清除异类。

这么一想,也很能理解以前的隐士为什么要去深山里去。不是为了隐,实在是为了撒野。再一想,也理解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意思,这个隐就是真的隐了。

家园 铁老大确有过人之处

有时间、有心情看帖、回复,非常佩服

家园 小国像牛氓,依附的大国好的话有血喝。

靠着流氓的话,就悲剧。

人品很重要啊。

如果有可能,还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靠运气。

家园 我的理解是分不同的时期,各有好处

你说的肯定正确,一旦动乱,大国的支撑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和平时期,大国的管理难度就出来了,国内利益难以协调,国外总会成为其他国家防备的目标,小国寡民好处就很明显。

不过,如果按照中国人的行事习惯就是总是为了最坏的情况考虑的话,大家肯定都赞同你的观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