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内职业教育的一些现象。 -- 坐言起行

共:💬35 🌺2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话说得。。。。。。。。。。

这直接导致了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小学和初中几乎等于没上,因为他们不是老师培养的对象,早早地就被学校抛弃了。

学习道路上,只有自己可以抛弃的了自己

家园 不相信生源质量有这么差,真正差的小混混早就混社会了。
家园 其实发达国家的教育也不是全部都好

查了几年的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初中毕业学生与高中生入学数逐渐接近,高中生中约有一半为成人高中和职业学校。加上高考后上职业学校的人,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学一两门手艺。当然学得好坏是另一回事。

应该说这方面ZF还是做得不错的,一方面提供了劳动力大军,另一方面暂时保持了稳定。毕竟发展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拿学校当FQ的蓄洪池。

不了解国外宏观的教育情况,但从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点。

日本的《龙樱》,烂得不能再烂的高中;

美国的《卡特教练》,(《Coach Carter》 ),Samuel L. Jackson 主演。黑人学生毕业后多数没有前途,直通监狱!进大学的不足5%。

比起来,国内年年上升的高中/高校入学率至少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家园 好贴啊,真正是理解中国的实际问题
家园 这个,有点不合实际了啊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每年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专,比广东的三本都要高。您老自己去查查。现在在每个省老牌子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都还是呱呱叫的。广轻的美术分数仅仅次于广东美院。

至于浙江省,同样也是如此。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一大批学校也是分数和就业都居高不下。无他,比本科注重实践能力耳。

家园 呵呵,就我们那,小混混都是先混技校再混社会的

呵呵,现在很多城市,连普通高中都是混混聚集啊。

家园 那种技校本来就是混混去混关系的,这些人一般不会去当工人。
家园 呵呵,您说得对。我说的的确实不够全面。

因为经济原因,广东的整体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上海江苏浙江也同样如此。经济发达了,一切都好谈。像上海的大专,如果是本地生源的话,讲得一口不错的英语、日语的比比皆是,足以让很多本科生汗颜。上海人也上进,相当多的大专生在毕业数年内后通过自考拿到本科文凭或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有一个和我同龄的上海人,高中毕业后去消防部队参军,在部队里拿到中文大专文凭。退伍后一直在企业里从事安防工作,手里捏着一本最高等级的消防从业资格证,现在一年也能混个10多万。这次胶州路事件,估计他在市场上会更抢手。

那么,这个上海人为什么会以高中生的底子,能在职场上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1、当地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上海的中学生,再烂再烂,不至于电压电阻搞不清,二十六个字母念不全,这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见过一个四川的中专生,他默写26个字母,是按照电脑键盘的布局和排序来的,也算是人才。

2、经济发达导致择业面宽。比如征兵工作,在上海历来很难。上海人只要想当兵且符合条件,就没有去不成的,而且参军的军种和地方都不会差。如果不想当兵,去可以去做货代、文员,甚至去盛大九城做游戏客服:))——这是多少三校生梦寐以求的工作啊!而在欠发达地区,入伍要给钱。越穷的地方、给得越多。连找份保洁司机的工作都要送礼托人。

3、经济发达地区有良好的职业平台。在内陆省份,是无法想象做消防一年能拿十多万薪水的,于是也就不会有人去向这个方向发展,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在内陆地区某高职开一个消防方面的专业,如果招的人多的话,我担心会整班失业。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也是我一开始就想说而又没说的,因为担心会讲得太乱——如何解决当下职教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既然我们不指望中国能像以前的日本那样举全国之力扶持教育,那么,教育的进步就只能高度依赖于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让市场去塑造教育体系、调节教育资源。这听上去与“教育”似乎格格不入,但是,目前我们好像也只能如此。

家园 生源只是一个方面

我给我的表妹、我妹妹、我表弟报的全是发达地区的大专,全是职业技术学院。据这三个人三个地方的观察,大体如下:

1、我表妹,在浙江,二三线小城市,周围的同学素质不见得比我们家那边高多少。且并不是很踏实。专业教育的底子也不见得好。

2、我妹妹,就读的是广东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师资力量和浙江我表妹就读的那家相仿,但是其教学思路和投入要远远大于前者。我妹妹身边的同学,据她的反馈,我的感觉是,素质和我妹妹基本相仿,某些人的做生意的头脑和才艺要强于我妹妹,但是文化知识底子,我认为差不了多少。我妹妹在里面属于中游。顺便说下,我妹妹上那个职业技术学院在那边的招生分数线在本省是中上等,我妹妹的高考成绩在河南省上大专线(专科二批)的人里面是中下等,刚刚过线没有多少分。

但是这家学校的学生的各种思维都是比较先进的,学校的学生社团要面试两轮,而且英雄不问来路,不歧视外地学生,竞争比较公平,学校里面没有感到有多少小团体(虽然我妹妹反映还是有一点,我坚持认为那是粤语造成的隔膜)。我妹妹最突出的反映是周围的人太菜,但是我也认为那是她衡量人的标准不同造成的。

3、我表弟,给他报的是广东号称最好的职业技术学院。进校和我妹妹的感觉相仿,但是学生学习精神更浓郁,那个学校的学生都是以接近本科分甚至本科线以上考进去的。他的成绩在河南属于大专线(专科二批)的中游偏上。他在里面并不属于中游以上,这从我妹妹和他同样去社团面试就可以看出来。我妹妹第一轮面试,六家社团过了五家;而我表弟是一家也没有过(我不知道他面试了几家)。

上海人,啥也别说了,生在魔都是你们的幸运,贫困地区的无权无势的孩子是不跟你们比的。我曾经感叹下社会不公平,地域差别太严重,都在河里引起波涛。因此我就不说什么了。总之,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得自己来努力。

但是上海人,生源究竟如何,我还是要打个问号的。当年我们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海的从来都是考试的倒数,北京的那个也是。个别收入稳定家庭状况还不错的上海人自然是多才多艺(就像当年我们班的那个上海mm,会游泳,性格活泼开朗),发展健康,但是也不能忽略了还有大量的郊区老百姓。这部分人也未必如何如何。而收入稳定家庭不错的上海筒子们,都不一定会去上职业技术学校了。就像我妹妹嫌他们学校的学生质量低,不爱学习,并且说,虽然地方发达,她觉得那些人也没有什么钱啊~~~我回答她“那是因为更有门路的人就不会去职业技术学院了”。

关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深入观察,可能过阵子我会大体讲讲我所知道的情况。

家园 也还是有一些的

在此郑重推荐广东的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是哪些我就不说了。我自从表弟和我妹妹去了广东那边后,现在向往珠三角有超过长三角之势。

家园 有些职业教育学校纯粹是骗钱

教不了多少实用技术,培养出来的还是些小工。

家园 你要是做老师就知道了

初二学生不知道16点是下午四点,虽然是个别,但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学游戏快呢,学习不会,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二不知道那个大

家园 我这边有一日资企业,属于电子厂那一类的

流水线上的工人基本工资1200,五险一金,有加班费,需要倒班,初中文化就可以,该企业非得要中专以上文凭,在当地找不到人,就到外地的学校招,忽悠过来干几个月后大部分都跑了,太累,每天至少站8个小时,另外本地房价平均万元。

家园 职业教育完全交给市场是不行的

90年代初,有中专、职高、技校是初中毕业生读高中之外的选择。那时的中专生质量很高,很多分数能上重点高中的农村生源选择了读中专,因为那时中专还包分配。

某些大型的国企自己还办有技校,直接招本单位的子弟进去读,先学习,然后到工厂实习,工厂里有专门的师傅代。毕业后直接进厂当工人。

目前,天天在电视上打广告的职业学校,很难投入更大的资源培养学生。往往更专于短平快的培训。而且师资水平也难以保证。

家园 前些年俺们这边(浙江沿海)的人才中心直接向内地职业学校

预定毕业生,有多少吃多少。

这两年招工形势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想出远门,很多内地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到附近中心城市直接就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