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本中国大陆的科幻著作 -- 史老柒

共:💬332 🌺72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开始我还估计,珍珠港也得归为阴谋论。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只有没搞过阴谋的人,才会把这些认为也是阴谋。

家园 有寒假就是在上学?不了解情况就妄加揣测,是肤浅的表现

有寒假就说还在上学?那楼主这边的揣测是不是也是妄加评论呢?是不是也是肤浅的表现呢?

刘慈欣要真如你所说的是优秀的硬科幻作家,为何到现在还未曾获得过星云奖或者雨果奖呢?同样是利用量子理论的基本知道,为何《量子玫瑰》硬伤就少了很多呢?同样是华裔优秀的硬科幻作家T.D.蒋为何就能屡屡获得星云奖和雨奖呢?就只对比这T.D.蒋的作品和刘的作品,蒋的作品比刘的作品要“硬”很多。迄今这两个奖的获得者的作品我大都看过,我想问的是,在刘还未曾获得这两个国际科幻大奖中的任何一个的时候,刘又如何能与艾萨克·阿西莫夫比肩?写了这么多的贴,我的point无非就是反对你的主贴中的草率而肤浅的结论。

寒假有时间我会看看《三体》系列,只是不想过分的去寻找里面的硬伤,因为刘在《三体》(一)里用到的弦论方面的知识已经在是在胡扯了,他基本没弄清楚时空维度与粒子的内禀维度;另外我刚才细看了三体一的最后几章,一如既往,只要是涉及到近代物理的,基本都是有问题的,当他写到原子核里的两个质子带自旋(OK,这没问题)马上就说这两个质子必然是一个自旋朝上一个自旋朝下,这是完全错误的,在这样的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事实上形成的是一个纠缠态,这里没有谁自旋朝上或朝下的问题,因为他们是不可区分的!在这你谈论哪一个朝上或哪一个朝下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楼主若感兴趣可以参看Greiner:《量子力学:对称性》在讲到关于原子核内核子如何构成的波函数,呵呵。里面讲到的黑洞的性质也是有错误的,他谈论的只是一个“经典”的黑洞罢了,事实上当代的进展已经有了定论,黑洞并不会破坏幺正性,这里的文绉绉的幺正性其实就是因果性,或者更直白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吸纳”一切的黑洞的所有信息并没有消失在“奇点”,所以,一如既往,刘仍然对当代自然科学只是无知,而如果他的相象只是局限在工程领域我就看不出啥毛病。

家园 为了客观和发言权,及谁是肤浅

可以移步更详细的说明witten1:为了客观和发言权,及谁是肤浅

刚才看了一下刘《三体》(一)的最后几章,就马上发现了一堆的问题:

1,用到的弦论方面的知识已经在是在胡扯了,他基本没弄清楚时空维度与粒子的内禀维度;一如既往,只要是涉及到近代物理的,基本都是有问题。

2,当他写到原子核里的两个质子带自旋(OK,这没问题)马上就说这两个质子必然是一个自旋朝上一个自旋朝下,这是完全错误的,在这样的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事实上形成的是一个纠缠态,这里没有谁自旋朝上或朝下的问题,因为他们是不可区分的!在这你谈论哪一个朝上或哪一个朝下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楼主若感兴趣可以参看Greiner:《量子力学:对称性》在讲到关于原子核内核子如何构成的波函数,这本书写得相对还算浅显易短,楼主也许能看懂,呵呵。

3,里面讲到的黑洞的性质也错误的,他谈论的只是一个“经典”的黑洞罢了,事实上当代的进展已经有了定论(较新进展,大概是三五年前的),黑洞并不会破坏幺正性,这里的文绉绉的幺正性其实就是因果性,或者更直白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吸纳”一切的黑洞的所有信息并没有全部进入那个所谓的密度无限高的“奇点”,所以,一如既往,刘仍然对当代自然科学只是无知,而如果他的相象只是局限在经典力学相关的工程领域我就看不出啥毛病。

我想,如果一个硬科幻作家自认为还是硬科幻作家的话,他不应当写出的所有原理都是虚构出来的,那这不是在写硬科幻,这是在架空我们的宇宙的玄幻小说;而一旦有内容衔接到当代物理的基本原理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的,作为一个有素养的硬科幻作家,至少应当保证他所写的与这部分相关的内容大体是无误的,而很不幸,刘只在涉及经典力学相关的工程领域做到了,一旦进入量子的领域他基本就是无知,而我上面所列的几点就是再次是明证。所以我再次坚持我的结论,刘并不算是优秀的硬科幻作家,他比台湾的T.D.蒋的差距还是较大,而如果比T.D.蒋都差距较大,那又如何和阿西莫夫比肩?有人argue说阿西莫夫在《基地》里用到的“心理史学”是虚构的,可是我说了,一定的架空是允许的,不然很难展开自由的想象,《基地》系列里涉及到的物理或者别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结果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差距。

家园 你瞧,我稍微挖了一个陷阱,您就跳进来了。

其实我就是想看看您对于不加调查了解就信口胡说的言论是个什么态度。

于是我故意的有意的诚心的那么说。

您配合得很好!

现在我看的很清楚了。

这个态度正是我所希望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君共勉!

家园 呵呵,为了反对而反对,依然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阿西莫夫的文章难道就没有硬伤?

硬伤是否应该是衡量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

科幻是走在科学前面的,如果一定都得必须【如果一个硬科幻作家自认为还是硬科幻作家的话,他不应当写出的所有原理都是虚构出来的】,那么星云奖应该颁发给霍金而不是阿西莫夫。

用想象力填补科学目前无法填补的空间,留下幻想的影子,是科幻存在的根本。

您总是将目光集中在三体的细枝末节,而无视了整个三体的精髓,那就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构想。

我在您的连续两个长达1千字节以上的回复中,丝毫看不到您对三体真正精髓的评价,我看到的,就是不断地纠缠细节,纠缠硬伤,贬低三体。

既然您如此推崇阿西莫夫,那么我请问,阿西莫夫可曾写出一部没有任何硬伤的作品?

家园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儿戏”

多如过江之鲫。

这不是政治上的天真,而是真正的现实。

现实就是这么儿戏。

家园 【商榷】刘慈欣在现代物理学上有没有缺陷,有!这是

谁都知道的;刘慈欣是不是优秀的硬科幻作家,这个您和楼主意见不一,这没有问题。但是您这里用刘慈欣没有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来说事,就有点欺人太甚了。您见过星云奖和雨果奖给过几个非英语作家。

另外Ted Chiang的中文名是姜峯楠,T.D.蒋至少应该写作T.D.姜,您看您这里也不严谨。

家园 这里不不严谨似乎不能怪我吧

我所看到的翻译都是翻译成了蒋。。。当然,感谢指正。拿这两奖说事是有些过了,在此道歉。为了“发言权”我看了几章的《三体》(一),抓出了较大的硬伤在这贴里witten1:为了客观和发言权,及谁是肤浅

家园

本来就没想争论啥的,也很欣赏你写的系列故事。。。。

当年我看《球》相当痛苦,痛苦到我都觉得这没法看了,因为不停的看到胡扯及胡乱用一些他不知道的东西。。。。今天跑去看了看《三体》(一)的最后几章,相同的痛苦感觉又再次产生出来。。。。我不会再去看刘的任何作品了,哪怕只是章节。好吧,我现在就是刘黑了,在我眼里,刘谈不上是一个硬科幻作家。

等下周,我会来讲讲一些今年科研领域一些有趣的东西,应当只是单篇,不想系列,太累。(感觉你们都是大牛,轻松写成系列)

通宝推:史老柒,
家园 没办法,你我观点不同

如果一篇科幻作品中在涉及到已知的事实不停的犯错误,对我来说已经失去可读性了,而如果把这些大量的技术性的错误全剥离了,也无法再支撑文章继续往前。你可以尝试把我在witten1:为了客观和发言权,及谁是肤浅提到几点的硬伤全剥离了,我不知道还剩下啥?全文是不是还能继续推进?如果只是强调深刻的思想宏大的构想,那别的小说不是也可以提供吗?何必要批上这层科幻的外衣呢?那不成了挂羊头卖狗肉了吗?当然很不幸,我是做量子理论的,所以对相关的知识很熟悉,这可能也是导致我无法再往前阅读的关键原因,我实在无法容忍不停的出现的谬误的技术性说明,这其实对青少年是很大的误导(我自己在青少年时代就被误导过了)。我看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或者弗诺.文奇的作品(同样是大部头的著作从《深渊上的火》到《天渊》)就不会有那样的痛苦的感受,因为我不会看到连续不断的硬伤——任何一个一流的作家难道可以一直不停的错误的解释或者引用已成已知知识的素材?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严谨的作家吗?而借口只是为了那个“宏大深刻的世界设定”?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不care那些错误而只care故事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可是我喜欢享受的是看作家如何“镣铐”之下自由的舞蹈,如何在现有物理学的认知边界下充分发挥想象去构造一个可能的未来世界,一个可能的外星种族,一个地外文明,比如我非常喜欢T.姜的《你一生的故事》,将最小作用量原理发挥到了极致。而不太喜欢看大道理了,因为已经看过了太多的各式的“大道理”或者“深刻的思想”。

通宝推:何求,史老柒,
家园 基地

三部曲就是从罗马末期的背景改写而来。在文中也有这样的论述。

家园 三体还有一个优秀之处,它挑战了

我们现存宇宙的基本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这种观念。借丁仪的话说:无论人类多么落后,至少我们面对的是一桌永远没有动过的菜--基本规律。但在三体世界中,宇宙的基本定律是会改变的,至少在某个空间范围(对人类这个空间已经是足够广阔了)内是可以改变的。三体人探索之路最大障碍是三颗太阳在运动轨迹上的无规律,人类在探索之路最大的障碍是自身的天真和傲慢。

家园 三体优秀就在于

它通过几条公理性质的规则构造出整个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在逻辑上是它是自洽的。

家园 我觉得大刘政治不合格,不过科幻小说,看看技术流
家园 我给别人推荐三体系列也告诉他先看球状闪电

看完神永生后全身都发凉,黑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