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支娇艳的红梨花 -- 履虎尾

共:💬8 🌺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一支娇艳的红梨花

少年时履虎尾读西方文学,曾经非常感慨于大师们的场面描写,特别是读到《悲惨世界》与《战争与和平》时,心中产生了一种震撼感。那纵横交错的布局,错综复杂的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真不愧为百科全书似的巨著。再联想一下中国的小说,心中多少会有些失落感。直到后来读明清传奇,这种失落感方才消失。呵呵,咱们的“玩艺儿”也并不比你们差。

明清传奇的一个特点就是,把中国传统儒家的家国情怀抒发在清风明月之中,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中,融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部优秀的传奇作品,往往是有机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个人的悲欢离合,另一条是民族家国的命运兴衰。这样一来,作品不再是平面的白描,而变成了立体的渲染。这类作品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孔尚任的《桃花扇》——“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呀。

不过,俺在这里暂且不拿《桃花扇》来说事,而是要聊聊明代徐复祚的传奇《红梨记》。

传奇《红梨记》是根据元代张寿卿的杂剧《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扩充改写而成。在张寿卿的杂剧,演绎的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名士赵汝州仰慕教坊女谢金莲的美名,特意赶到洛阳,来求好友洛阳太守刘辅帮忙。刘辅怕赵汝州见到谢金莲后,贪图女色,不思进取,特意嘱咐谢金莲,假冒王同知之女,手持一支红梨花,与赵汝州相见。果然不出刘太守所料,赵汝州一见钟情,迷恋谢金莲而不愿片刻分离,把进京科考求取功名视为拾芥,抛在脑后。刘辅只好善意欺骗,令一老妇去善意欺骗。老妇假扮花婆去后花园采花,“偶遇”赵汝州。花婆告诉赵,自己有个儿子,刚二十岁,在此花园遇见了一绝美的女鬼,自称王同知之女,手持一支鬼花——红梨花。不久,被女鬼吸干了精髓,一命呜呼……赵汝州果然大惊失措,慌忙逃走,进京赶考。这一考果然得中状元,官授洛阳县令。赵汝州回到洛阳,刘辅太守请他饮酒。赵汝州醉卧席上,刘辅太守传来谢金莲,命令谢金莲把一支红梨花插在扇上,给赵汝州打扇。赵汝州醒来,见了红梨花和谢金莲,以为同旧鬼重逢,只吓得魂飞魄散。这时,老友刘太守说明了前后缘由。真相大白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徐复祚的传奇《红梨记》,共分为三十齣。主要线索同元杂剧《红梨花》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徐复祚把这段故事放入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放在了两宋之间的靖康与绍兴年间——

当时,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男中赵伯畴,女中谢素秋”。名士赵汝州(字伯畴)闻知这个说法,对汴京教坊女子谢素秋的美色,那是非常非常地仰慕。赵汝州考中解元之后,同好友雍丘县令钱孟博一起进京,准备借赶考进士之机,结识“梦中情人”谢素秋。不料此次出行不利,偏赶上多事之秋,先是大宋道君皇帝“预借元宵”,将谢素秋等一众教坊歌女招入宫中应值;接着奸臣王黼又将这些女子接进府中献唱。正在这时,金将斡离不率领金兵包围了东京汴梁。奸臣王黼奉旨出城请和,投降了金人。王黼为讨好金将斡离不,应承把谢素秋等一众妓女献给金兵。谢素秋侥幸得遇恩人,化妆逃出汴京,投奔雍丘县城。赵汝州赶考不成,也与钱孟博慌忙逃回雍丘县。在汴京期间,赵谢二人虽然有书信往来,也相互仰慕,可惜无缘谋面。回雍丘县后,县令钱孟博得知谢素秋在本县避难,一心成就赵谢二人的好事。但是,钱孟博又怕赵汝州贪恋谢素秋的美色耽误了功名,不愿赴临安参加科考,因此嘱咐谢素秋隐瞒真名实姓,假冒致仕王太守之女……当夜,谢素秋手执红梨花一枝,在后花园与赵汝州相会,成就了美满姻缘。然而……呵呵,后面的就同元杂剧小异大同了。

徐复祚在其传奇中,从第三齣到第十二齣,用十齣的分量,叙述了“靖康之难”的经过。由于这个故事的主题归根结底还是赵谢情爱,因此,在这些背景的叙述上不可能花费太多的笔墨。正如同俗话所说的那样,“说书的嘴,唱戏的腿”,那是一带而过。短短十齣寥寥数笔,徐复祚对皇帝的荒淫昏庸,对奸臣的祸国殃民,对金兵金将的凶狠残暴,对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一一作了描写交代。

在第三齣“豪讌”中,作者是这样刻画奸臣王黼的:

【西地锦】(小净扮王黼上)皓月金门午夜,和风玉殿先春。内庭曲宴及词臣,谁似我天颜常近。

腊底阳生月正晴,士民游乐庆升平,

熙熙万象融和里,共沐恩光贺圣明。

下官姓王名黼,字将明,开封祥符人也,官拜太傅,封楚国公。下官性颇黠慧,又善口辩,遭遇圣上,宠冠群僚,身虽三公,位居元宰,深宫曲宴,无不陪扈。下官又故为谐谑,献笑取悦,圣上呼我为小王太傅,我就称圣上为太上道君。一日圣上站在墙边,要上墙去,奈无梯子,我就把两臂承圣足而起,大声叫道:好个扒墙天子。圣上大笑,说全亏你筑岩宰相。目今海内乂安,朝廷无事,我就上一本,说今冬天气和暖,正该及时为乐,就此十二月,令民间搭造灯棚,名曰“预借元宵”。圣上大喜,设宴在内庭……

关键词(Tags): #红梨记#桃花扇#徐复祚#靖康之难#王黼元宝推荐:铁手,月色溶溶, 通宝推:清嘴小麻籽,messi,
家园 如同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的区别

没想到临睡觉还抢了个虎老师的沙发。

即使比较同为巨著的《红楼》和《安娜卡列宁娜》,也有同样的感觉,就象是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

家园 力兄说得不错!

不过,中国的传奇,貌似更为有声有色。

家园 这个装鬼,那个剔目.

这些古代的娱乐界人士为了激励男主人公上进,真是奇计百出啊,你看《李娃传》里:

元和对功名心灰意懒,戏言亚仙双目俊俏,惹得他不能专心读书,亚仙即拔簪剔目,元和震惊,于是立志读书,终于考试得中。。。

不过,《情探》里的敫桂英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赔心赔钱赔精神,好不容易熬到了王魁高中状元,人家做了相府千金的新郎。。。

电影版《情探》: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E4ODY4NzI=/v.swf[/FLASH]

家园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家园 这却如何是好呢

是仗义的好还是负心的好呢?仗义的却屠狗,读书的却负心,哎呀,怎一个踟躇了得?呵呵……

家园 幸亏世道变了 :—))
家园 你这可不是真正的唐传奇《李娃传》

唐人传奇《李娃传》里可没这么残忍的情节。试看她打救了郑元和以后的行为:

北隅四五家,税一隙院。乃与生沐浴,易其衣服,为汤粥通其肠,次以酥乳润其脏。旬余,方荐水陆之馔。头巾履袜,皆取珍异者衣之。未数月,肌肤稍腴。卒岁,平愈如初。异时,娃谓生曰:"体已康矣,志已壮矣。渊思寂虑,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娃命车出游,生骑而従。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娃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生谓娃曰:"可策名试艺矣。"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更一年,曰:"可行矣。"于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闱。虽前辈见其文,罔不敛衽敬羡,愿友之而不可得。娃曰:"未也。今秀士苟获擢一科第,则自谓可以取中朝之显职,擅天下之美名。子行秽迹鄙,不侔于他士。当砻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群英。"生由是益自勤苦,声价弥甚。其年遇大比,诏徵四方之隽。生应直言极谏策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参军。三事以降,皆其友也。将之官,娃谓生曰:"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小姥。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従此去矣。"生泣曰:"子若弃我,当自刭以就死。"娃固辞不従,生勤请弥恳。娃曰:"送子涉江,至于剑门,当令我回。"生许诺。

李娃传后来被写戏的多次改编,大约有南戏《李亚仙》,元杂剧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简称石君宝《曲江池》)、高文秀《郑元和风雪打瓦罐》,在明代有《绣襦记》。一为,朱有墩《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杂剧这几种,其中演变毋庸赘述。

这里唯一想要提到的是,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里尚无剔目一节,到后来徐霖(一说是薛近兖,一说是他两位老哥各写了一种,本文不为考据而来,权且算在徐霖头上)的《绣襦记》(收入六十种曲,越剧李娃传的改编亦主要来自于此)的时候,就赫然加入了剔目劝学这一节。

看看,《李娃传》里第一等的导师,到了《绣襦记》就成了苦大仇深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块皮不出这口气誓不为人的苦逼女子。

这位徐哥妄加的剔目一折,简直就是对郑、李两人赤裸裸的侮辱,全不信世上真有风尘侠女,真有浪子回头。唐人与明人、白行简与此公识见的大小高下乃判。

又,越剧《李娃传》,是除却现代戏外我最不喜欢的剧目,没有之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