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母亲往事-------参军 -- 哈哈一笑

共:💬67 🌺1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听说过这部电影

但我担心电影能否把小说的感觉拍出来--不敢乐观。好小说被糟蹋的例子太多了。

家园 欢迎一笑兄

咱们已经有一位一直在看了,今天又来了一位一直在笑的,英雄本色的人气真好。从文工团战士角度回顾入藏之战,前所未有,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十八军女兵眼里,这场雪域之战是怎样的精彩吧。

我国的传统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崇尚壮烈英雄,对胜利凯旋的将士描述有些缺憾,兄弟在机场的前辈有补运平藏作战的功勋飞行员,讲我们的飞机升限不够,当时难以爬越雪山,所以只能勇闯多雄拉山口,从峡谷中穿越,谷中道路曲折,因此飞机也只能蛇行前进,险象环生。山谷中有一白色巨石可做地标,必须朝它飞去,在最后一瞬急转才可以顺利通过,他们的大队长是四川人,称这个地标为“向我来”,后来才知道“向我来”是川江中一块礁石,也必须向它直奔,才可以冲出漩涡,这位是一笑的老乡,一笑可能也知道这个典故了。

让我们等待哈哈一笑的好文章。

文中对于内战描写有些令人感慨,作为军人打内战实在可以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 这里的内战之含义是指狭义的为了争夺致尊的政治斗争而流血,王震平新疆,十八军定藏,此安国守土之战,非为这种内战也。

家园 也是受大家的影响

不过我想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喜欢这样一些老古董故事的人,可能也不多了吧。

家园 呵呵,没有。不过倒是在四川
家园 正因为如此,才更希望这样实实在在的故事。
家园 【原创】【贴图】母亲往事之二-------过二郎山

各位好,这两天趁春节假期,相对空闲一些,不管怎的,还是写上个两三篇,以免说了大话不算数,尽管断不了亲朋好友接二连三的聚会,推杯换盏,常常喝的个二麻二麻的,哪知昨前天上不来西西河,所以今天才贴上来。

这第一篇写了以后,想到母亲年事已高,往往一些事件的日期记得不那么准确,所以,又去查了一些资料,力图使母亲讲述的各个片断与当时十八军进藏的时间、主要事件吻合,图个真实,各位您说是不是?当然,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这就只得请河里的众家兄弟姊妹指正并原谅海涵了。

话说那天文工团在新津渡口过渡,偏偏母亲乘坐的那辆车就翻到了河里。也许是母亲命大,居然安然无事。一来母亲怀里不是抱了个化妆皮箱么,这不会游泳的人落到水,十有八九是捞住什么就死死抓住不放,如果母亲当时不是抓住皮箱,而是抓住另一个坐在一起的小姑娘----小皮,多半这两个刚参军不久的新兵就一起跟大伙儿拜拜了。这皮箱到了水里,还好没有进水,里面装得多是轻巧之物,自然就有浮力,母亲抱住皮箱不放,加上人小体轻,糊里糊涂的就浮出了水面;二来这解放军文工团车队过江,又是汽车又是漂亮女兵什么的,附近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说起来,当时部队的纪律确实严明,对老百姓可以说是秋毫无犯,加上对人和善,常常帮助老百姓挑个水扫个地什么的,颇受老百姓好感),岸上站的是立三层外三层,江中的打鱼船也不打鱼了,也撑过来看稀奇,这解放军的车一翻,不用谁招呼,大伙儿立马自动救人救物,岸上会水的下水,不会水的在岸上接应,江里的5、6条打鱼船本来在附近看热闹,这一来,顺势救人,反倒显得非常及时,母亲浮出水面,正好在一条渔船边,被这渔民大哥顺势一提,连人带皮箱一起给提上了渔船,母亲到这时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抬头一看,那小皮也抱着个皮箱落汤鸡似的坐在对面,两人也不知道害怕,只顾互相看着嘿嘿傻笑。上得岸来,只见队长徐??脸色铁青,一面安排继续下河打捞,一面命令大伙儿集合点名,直到看见人马一个不少,脸色才缓和下来。说来也怪,那天不仅没有人员伤亡,连物资都一样不少给捞了上来(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本来,这文工团当时按惯例,天天是要演出的,不是给部队演出就是要给当地老百姓演出,这天出了翻车事故,幕布道具都打湿了,队长也只得宣布大伙儿休息一天,晾晒衣物道具等,落水的同志每人一大碗红糖姜汤,一来预防感冒,二来也算是压压惊。

1949年大陆形势剧变,国军不敌共 军,退守台湾,那西藏当局在英美印的暗中唆使下,实际上颇有些独立的意思,这些名名堂堂,毛泽东当然是洞若观火,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考虑到西北结束战争较西南为早,考虑以第一野战军为主力,由青海入藏。12月30日,彭德怀致电中央并毛泽东,详细报告了由新疆、青海入藏的道路和气候情况,并提出从西北入藏困难甚大,宜由西南入藏的建议。所以,到了1950年1月,最终决定由西南局组织进军西藏,邓小平推荐18军入藏,因为十八军的干部数量较多、素质较好,有相当数量的老红军和抗战勇士,军长张国华15岁参加红军,能打仗,又有开辟新区的经验,选来选去,还就他合适,当时张国华还年轻,只有36岁。只可惜张后来在西藏累垮了身体,1972年年仅58岁就去世了,按现在的标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张去世后不久,四川的代表去北京,想见一见毛泽东,毛伤感地说:张国华不在了,还是不见为好,免得伤心。

中央定下西南局组织入藏后,十八军遂在四川招揽各种人才,母亲就是在那时加入部队的。一帮参军的新兵一路向西,到了乐山,进入了西南军政大学,这一学就是三个月,加上路上走走停停,所以估算下来,母亲过新津渡口的时间,应该是在1950年8月到10月之间,那时前面正在打昌都战役。

部队进藏,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人口只有100万多点,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平方公里一个人,十多万的部队进去,吃也把西藏吃垮了,你跟藏族人民争吃的,那他还不跟你拼命?所以,毛泽东特别规定:“进军西藏,不吃地方”,部队的费用由中央包干,所需物资主要由内地运送。刘伯承还专门叮嘱:要保证西藏和平解放,关键问题是修路运输,这就叫做,解放西藏, 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

自然,要解决后勤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修路问题,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曾修筑一条雅安至甘孜段公路,事实上,只在庆祝通车典礼时通了一次车。随后公路毁坏,也没人维修,坡陡路窄早已废弃。西南军区抽调六个工兵团,并十八军三个团和两个营,投入这段603公里路段修复工程。修路部队只用了四个半月。就打通了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和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于1950年8月26日通车甘孜。

说起这川藏线,那真就是一个字“险”,处处九曲十八拐、山高坡陡路窄,冬天大雪封山、路面结冰,夏季洪水泥石流塌方飞石,加上高原缺氧,走路坐车都非常危险,修路那就更加不用提了。当年为打通川藏线(1956年前叫康藏线,那之前西康省还没有撤销,西康省的地盘由现在的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阿坝和雅安组成,省会在雅安,省长是起义的四川军阀刘文辉)筑路部队牺牲了4963人,差不多两个团的兵力,2400多公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就要牺牲2个人,你说代价大不大!

川藏公路从四川成都开始到拉萨,途中要经过14座有名的大山,二郎山是第一座。出成都从新津往西走,本来是平路, 过天全县后忽然有一座山陡然立起,像一堵墙挡住去路。这就是二郎山, 它属于夹金山脉,主峰海拔3437米,山口海拔3055米。川藏公路顺着天全河绕来绕去, 像一根细麻绳,穿过夹缝般的峡谷,光上山的盘山公路就有40多公里。二郎山后来闻名全国, 主要是一首叫《歌唱二郎山》的歌曲起了重要作用,我想3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会哼上两句吧(二呀么二郎山/高呀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 修到西藏……)。当年贺龙就认为这个歌曲好,每当重庆有集会时, 他就叫乐队演奏《歌唱二郎山》。1999年国庆50周年晚会, 阎维文在台上引吭高歌《歌唱二郎山》,还博得了江 总的掌声。

1990年的时候,兄弟我那时还比较年轻,约了三个哥们,四人一起骑自行车到康定,过二郎山的时候,上山是推着车走了两天,沿途公路下面山沟悬崖底下,布满了汽车的残骸,看得人心惊肉跳。我查了一下天全县交管部门的统计资料,1975年至1983年9年间,二郎山东段(即面向成都平原的那一面)就发生车祸事故136起,其中重大事故50起,死亡104人,伤37人,毁车50辆,所以常跑川藏线的人都知道这样一段顺口溜:“车过二郎山,如闯鬼门关,过了断魂岩,迎面老虎口,逃过落命坡,又有鬼招手,万幸不出事,冻得浑身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郎山盘山公路

这二郎山的山口像一个鱼脊,两侧景色气候大不一样。东北面是绿色的阔叶林,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珙桐、水青树、连香树、楠木等,各种山花开得一片片的,但雨水多,塌方多,冬季道路结冰,非常不好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夏季的二郎山东坡

山口是一条明显的界,不仅是气候的分界线,也是进入藏区的分界线,路边有尼玛堆,还有经幡(四川藏区称之为麻柳旗)。过山口,西侧非常干燥, 有一些灌木和杂草,还有大片大片一人多高的野生仙人掌,下面是大渡河,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特征。兄弟我那天早上起来(住在公路道班),看到离山顶不远,遂一个人推车冲在前面,上得山口,已经把那几个哥们拉下有大约两公里。也是因缘际会,刚上来,突然天地之间一片晴朗, 赫然看见贡嘎雪山傲然高高雄踞于西面群山之上,巨大的金字塔形山体,无声地传达一种神圣的不容置疑的王者气质,那时兄弟顿时呆了,大脑一片空白,为大自然的壮丽所慑服,使你不由自主就产生了要顶礼膜拜的感觉(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是四川的第一高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蜀山之王-----贡嘎山

母亲过二郎山的时候,时间大约是1950年底或者是第二年年初,那时部队行军,随时要提防国军的游兵散勇和土匪的袭击,前面机枪开路,女同志当然是被保护在队伍的中间。哪知道到了二郎山,仍然受到了袭击,大伙儿看到这里,可能不禁要问,土匪打退没有,情况如何?呵呵,这一次的土匪倒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是一群占山为王的猴哥。兄弟过二郎山的时候,确实没有看到猴子,但母亲说,那时山上猴子多,动不动就是几百只一起下来。你想想,“进军西藏,不吃地方”,部队所需物资主要由内地运送,路上来来往往都是运送吃穿的军车。猴哥们在山上侦查研判,一来二去的就弄懂了部队的军车大大的有搞头,开头是不分车辆多少,一哄而上,碰上大队伍,人多势众,下来拿棍一吓,猴哥们自然作鸟兽散。这猴王不免召集幕僚智囊开诸葛亮会,群策群力,果然就总结出了经验,而且专抢军车。遇见大车队放行通过,碰见落单的军车那就下手,居然也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共 军的游击战术被猴哥们弄了个无师自通。

那天文工团的车队过二郎山,走到鬼招手这个地方。兄弟我1990年路过这个地方,印象极深,是半山腰山崖上一段向内凹陷的U字形路,路面大概只有一个半车宽,上面是瀑布飞流而下,弯急路窄湿滑,车到这里,稍不小心,极易翻下悬崖。50年代的时候,这段路就更窄了,刚好只有一个车身的宽度,文工团到了这里,大伙统统下车,走路通过,汽车由有经验的老司机指挥,一辆辆地慢慢通过,母亲他们刚坐上车,就看见漫山遍野的猴哥们从山上冲下来,司机一看,一轰油门,往山顶上冲去,这猴哥们也不来追赶,而是围住了最后一辆车,最后这车,恰好是炊事班的给养车,那司机一慌,汽车就熄了火……………

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我们邻居有一位姓俞的老军官也是西藏平叛出身的

谈起川藏线来总是摇头,那条路虽然近,但实在太险,这是从军事角度,涵洞,桥梁太多,很多路段又很狭窄,如果打仗的时候对方随便炸掉你一两座桥,麻烦就大了。

他说青藏线就好多了,也多亏了青藏线,修青藏线的是工兵中一个少将军叫慕生忠,是个严厉而能干的人物,不晓得一笑的母亲知道不知道这个人。

西藏的运输的确是大问题,断层密布,经常有塌方,从天上落石头,当地人称这种石头为“牛子”。

空军的老飞行员说入藏看地标还有用国民党时代坠毁的飞机残骸的,抗战的时候中美空军有一条驼峰航线经过这里,因为气候环境恶劣,损失很重的。

家园 是的,川藏线沿途的地质条件和气候都太恶劣。

青藏线打通以后,主要的运输任务就靠青藏线了。许多人四川的人进藏,都情愿走青藏线。

西藏实际上是以打促和,50年的昌都战役一打。达赖政权就再也没有本钱了,所以51年5月(?)才被迫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的17条协议。

至于叛乱,那是59年的事了。

家园 谢谢
家园 好嘛,十四座大山这刚翻了半座

有得看了。鼓掌先...

家园 川藏线虽然险,但我认为沿路风光是最漂亮的。
家园 正是

哈哈,往往最美丽的也是最凶险的!

家园 我生下来五十天就过二郎山,真是英雄了得阿

二郎山我少说也过了十趟了,有一次因为塌方,还被堵在山上十几个钟头。记忆中走那盘山公路没有心惊胆战的感觉,倒是有点昏昏欲睡。不过车到高处,往下一看,一条白色带子在青山间绕来绕去,上面一些甲虫一样的汽车缓缓的爬行,还有点意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路上是不能开快车的,特别到了冬天,路面积雪结冰,车轮绑上铁链,一步一步的往上蹭,一不小心就翻到山谷里车毁人亡,我就见过不少残骸。不过也有异类,车队里有些老师傅据说“一眨眼”的工夫就可以过去。

这倒让我想起了那个笑话:为啥墨西哥城里司机的车都开得那么疯狂?因为他们技术很好。为什么他们技术都那么好?因为技术差的司机都死了。

现在不用担心了,因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歌唱二郎山》的首唱-孟贵彬,你母亲认识吗?

孟贵彬才是真正的男高音。听过孟贵彬的演唱,李双江、阎维文之流都听不得。

家园 【文摘】昌都战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部队一部在西北军区骑兵部队配合下,在西康省昌都(今属西藏省)地区对藏军的进攻战役。 西南地区大部解放后,西藏地方当局拒绝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建议,将7个代本(相当团)的全部和3个代本的一部共4500人和土兵(由土司和头人掌握的武装)3500余人,部署于昌都周围及金沙江西岸地区,企图扼守入藏咽喉要道,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为了扫除进军西藏的障碍,争取和平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决定以第18军一部、云南军区第126团和西北军区青海骑兵支队等共6个团的兵力组成南北两个作战集团,在进行政治争取的同时,采取正面攻击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发起昌都战役。10月6日,北集团第18军第52师一部由邓柯渡过金沙江,在国德歼藏军一部。接着,绕道玉树,8日与青海骑兵支队会合后两部隐蔽南下,17日进至昌都西北要隘类乌齐,歼藏军第7代本一部,18日抢占恩达,切断昌都守军西撤拉萨的退路。主力于14日进抵生达,16日强渡扎曲,攻占洞洞竹卡,在由同普西进的一路配合下,逼近昌都。与此同时,云南军区第126团和第53师1个营,先于10月5日德钦以西渡过澜沧江,首先攻占门工,8日攻占碧土,12日攻占盐井。第53师1个团主力7日在康西巴安(巴塘)附近渡过金沙江后,争取宁静守军第9代本400余人起义。15日又向邦达、八宿方向疾进,堵击可能由昌都南逃之藏军。19日,藏军放弃昌都,朝恩达、类乌齐方向奔逃,当发现西撤拉萨退路已被切断,遂折向邦达。八宿。当日22时,人民解放军北集团一部占领昌都。是日夜,由昌都右侧迂回的人民解放军骑兵支队先机抢占昌都西南之宗驿山,控制山垭口,20日晨,溃逃至此的藏军2700余人在走投无路和人民解放军政治争取下,全部缴械投诚。此后,人民解放军北集团主力即转入分区清剿,至24日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人民解放军共歼灭藏军6个代本全部、3个代本一部和部分土兵,争取1个代本起义,共6100余人,有力促进了西藏地方当局的内部分化,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