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传媒,与资本为邻 -- 卢国俊

共:💬21 🌺2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有时间会写的

《时代》在抗战和中国内战期间走过不同的路线,偏爱老蒋那是正常的。但后来新中国之后,改变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卢斯也起到不少的作用。

家园 哟,这个我还真没在资料里看到过呢

刀兄或许多说点这个事情呢。我这儿苦于在有限的资料里乱写,呵呵。

家园 哦,明白了
家园 回来了,再写几句

总结卢斯的中学时代,其实前面的种种小传奇都是浮云,反而最值得他一生念叨的机遇,还应该说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同班同学加好友加新闻同事——海登。

人就怕交友不慎,能摊上个好朋友,那才叫一生收获。与其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还不如说“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更准确,这道理和“每个成功的奥特曼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挨打的小怪兽”是一样的。

卢斯这辈子成功,就和这位好朋友不无关系。这个少年也比较生猛,卢斯中学里搞文学周刊,海登则搞的是学校的新闻周刊,而且还是这个校刊的主要负责人。小小少年,就已经表现出一种出色的新闻素质。虽然他们哥俩的刊物井水不犯河水,可毕竟是同班,少不了平时相互间交流学习。

其实不管哪国人,交流不外乎就是天南海北地神侃,肆无忌惮地骂人。但很多思想和理念的提高,都是在这种看似随意甚至有些八卦的沟通中完成的。当我们每个人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有碰撞才有火花。

而且,更为难得是,这种火花并不是崩一下子以后就没有了,而是持续的很长一段人生路。

比如,中学毕业后,卢斯确实没有辜负这个“耶鲁预科中学”的期望,顺利进入了顶级名校耶鲁大学。得知被录取之后,卢斯并没有现在考上清华北大那些小朋友那样喜得不知如何是好,而是一如既往地淡定。转头就趁暑假的工夫又出去云游四方了。直到开学报到的时候,他才在蓦然回首之间,看到老伙计海登带着耶鲁校徽站在他身后!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当时的卢斯应该马上上去和他紧紧相拥,悠三圈之后大呼“缘分啊”才对。可卢斯没那么干,相当成熟地想国家元首会晤一样,握了握老同学的手,二话没说!

于是,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没多久,哥儿俩就又开始呼风唤雨了——同时竞争耶鲁大学学生会刊《耶鲁新闻》的董事会 主席一职。海登人比较谦和沉稳,不像卢斯那么活蹦乱跳,于是得票最多,卢斯屈居第二,这样,海登当了主席,卢斯当了总编。

不过,干大事的人,似乎都不太在乎什么职务问题,在他们看来,神马都是浮云,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哥儿俩,就是馊主意,也总是能够馊到一块。什么是搭档?我一直怀疑搭档这个词实际上应该是“搭裆”,就是两条裤腿的成就,他们,就是这样的。

家园 卢兄的新书吗?
家园 哪敢啊,病要随便发作一下,病成书,那就是成就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